链接复制成功,快去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送昙颖归庐山

[宋] 欧阳修

吾闻庐山久,欲往世欲拘。
昔岁贬夷陵,扁舟下江湖。
八月到湓口,停帆望香炉。
香炉云雾间,杳霭疑有无。
忽值秋日明,彩翠浮空虚。
信哉奇且秀,不与灊霍俱。
偶病不时往,中流但踟蹰。
今思尚髣髴,恨不传画图。
昙颖十年旧,风尘客京都。
一旦不辞诀,飘然卷衣裾。
山林往不返,古亦有吾儒。
西北苦兵战,江南仍旱枯。
新秦又攻寇,京陜募兵夫。
圣君念苍生,贤相思良谟。
嗟我无一说,朝绅拖舒舒。
未能膏鼎镬,又不老菰蒲。
羡子识所止,双林归结庐。

分享结果

作者简介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为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为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为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为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为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全部查询 飞花令

送昙颖归庐山

[宋] 欧阳修

吾闻庐山久,欲往世欲拘。
昔岁贬夷陵,扁舟下江湖。
八月到湓口,停帆望香炉。
香炉云雾间,杳霭疑有无。
忽值秋日明,彩翠浮空虚。
信哉奇且秀,不与灊霍俱。
偶病不时往,中流但踟蹰。
今思尚髣髴,恨不传画图。
昙颖十年旧,风尘客京都。
一旦不辞诀,飘然卷衣裾。
山林往不返,古亦有吾儒。
西北苦兵战,江南仍旱枯。
新秦又攻寇,京陜募兵夫。
圣君念苍生,贤相思良谟。
嗟我无一说,朝绅拖舒舒。
未能膏鼎镬,又不老菰蒲。
羡子识所止,双林归结庐。

分享结果

作者简介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为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为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为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为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为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