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复制成功,快去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鬼车

[宋] 欧阳修

嘉祐六年秋,九月二十有八日,天愁无光月不出。
浮云蔽天众星没,举手嚮空如抹漆。
天昏地黑有一物,不见其形,但闻其声。
其初切切凄凄,或高或低。
乍似玉女调玉笙,众管参差而不齐。
既而咿咿呦呦,若轧若抽。
又如百两江州车,回轮转轴声哑呕。
鸣机夜织锦江上,羣雁惊起芦花洲。
吾谓此何声,初莫穷端由。
老婢扑灯唿儿曹,云此怪鸟无匹俦。
其名为鬼车,夜载百鬼凌空游。
其声虽小身甚大,翅如车轮排十头。
凡鸟有一口,其鸣已啾啾。
此鸟十头有十口,口插一舌连一喉。
一口出一声,千声百响更相酬。
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雠。
夜唿庭氏率其属,弯弧俾逐出九州。
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投。
自从狗嚙一头落,断颈至今青血流。
尔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鸺鹠。
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惊辄堕。
有时余血下点污,所遭之家家必破。
我闻此语惊且疑,反祝疾飞无我祸。
我思天地何茫茫,百物巨细理莫详。
吉兇在人不在物,一蛇两头反为祥。
却唿老婢炷灯火,捲帘开户清华堂。
须臾云散众星出,夜静皎月流清光。

分享结果

作者简介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为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为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为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为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为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全部查询 飞花令

鬼车

[宋] 欧阳修

嘉祐六年秋,九月二十有八日,天愁无光月不出。
浮云蔽天众星没,举手嚮空如抹漆。
天昏地黑有一物,不见其形,但闻其声。
其初切切凄凄,或高或低。
乍似玉女调玉笙,众管参差而不齐。
既而咿咿呦呦,若轧若抽。
又如百两江州车,回轮转轴声哑呕。
鸣机夜织锦江上,羣雁惊起芦花洲。
吾谓此何声,初莫穷端由。
老婢扑灯唿儿曹,云此怪鸟无匹俦。
其名为鬼车,夜载百鬼凌空游。
其声虽小身甚大,翅如车轮排十头。
凡鸟有一口,其鸣已啾啾。
此鸟十头有十口,口插一舌连一喉。
一口出一声,千声百响更相酬。
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雠。
夜唿庭氏率其属,弯弧俾逐出九州。
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投。
自从狗嚙一头落,断颈至今青血流。
尔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鸺鹠。
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惊辄堕。
有时余血下点污,所遭之家家必破。
我闻此语惊且疑,反祝疾飞无我祸。
我思天地何茫茫,百物巨细理莫详。
吉兇在人不在物,一蛇两头反为祥。
却唿老婢炷灯火,捲帘开户清华堂。
须臾云散众星出,夜静皎月流清光。

分享结果

作者简介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为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为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为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为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为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