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复制成功,快去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绿竹堂独饮

[宋] 欧阳修

夏篁解箨阴加樛,卧斋公退无喧嚣。
清和况复值佳月,翠树好鸟鸣咬咬。
芳罇有酒美可酌,胡为欲饮先长谣。
人生暂别客秦楚,尚欲泣泪相攀邀。
况兹一诀乃永已,独使幽梦恨蓬蒿。
忆予驱马别家去,去时柳陌东风高。
楚乡留滞一千里,归来落尽李与桃。
残花不共一日看,东风送哭声嗷嗷。
洛池不见青春色,白杨但有风萧萧。
姚黄魏紫开次第,不觉成恨俱零凋。
榴花最晚今又拆,红绿点缀如裙腰。
年芳转新物转好,逝者日与生期遥。
予生本是少年气,瑳磨牙角争雄豪。
马迁班固洎歆向,下笔点窜皆嘲嘈。
客来共坐说今古,纷纷落尽玉麈毛。
弯弓或拟射石虎,又欲醉斩荆江蛟。
自言刚气贮心腹,何尔柔软为脂膏。
吾闻庄生善齐物,平日吐论奇牙聱。
忧从中来不自遣,强叩瓦缶何譊譊。
伊人达者尚乃尔,情之所钟况吾曹。
愁填胸中若山积,虽欲强饮如沃焦。
乃判自古英壮气,不有此恨如何消。
又闻浮屠说生死,灭没谓若梦幻泡。
前有万古后万世,其中一世独虭蟧。
安得独洒一榻泪,欲助河水增滔滔。
古来此事无可奈,不如饮此罇中醪。

分享结果

作者简介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为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为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为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为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为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全部查询 飞花令

绿竹堂独饮

[宋] 欧阳修

夏篁解箨阴加樛,卧斋公退无喧嚣。
清和况复值佳月,翠树好鸟鸣咬咬。
芳罇有酒美可酌,胡为欲饮先长谣。
人生暂别客秦楚,尚欲泣泪相攀邀。
况兹一诀乃永已,独使幽梦恨蓬蒿。
忆予驱马别家去,去时柳陌东风高。
楚乡留滞一千里,归来落尽李与桃。
残花不共一日看,东风送哭声嗷嗷。
洛池不见青春色,白杨但有风萧萧。
姚黄魏紫开次第,不觉成恨俱零凋。
榴花最晚今又拆,红绿点缀如裙腰。
年芳转新物转好,逝者日与生期遥。
予生本是少年气,瑳磨牙角争雄豪。
马迁班固洎歆向,下笔点窜皆嘲嘈。
客来共坐说今古,纷纷落尽玉麈毛。
弯弓或拟射石虎,又欲醉斩荆江蛟。
自言刚气贮心腹,何尔柔软为脂膏。
吾闻庄生善齐物,平日吐论奇牙聱。
忧从中来不自遣,强叩瓦缶何譊譊。
伊人达者尚乃尔,情之所钟况吾曹。
愁填胸中若山积,虽欲强饮如沃焦。
乃判自古英壮气,不有此恨如何消。
又闻浮屠说生死,灭没谓若梦幻泡。
前有万古后万世,其中一世独虭蟧。
安得独洒一榻泪,欲助河水增滔滔。
古来此事无可奈,不如饮此罇中醪。

分享结果

作者简介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为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为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为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为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为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