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复制成功,快去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巩县初见黄河

[宋] 欧阳修

河决三门合四水,径流万里东输海。
巩洛之山夹而峙,河来啮山作沙嘴。
山形迤逦若奔避,河益汹汹怒而詈。
舟师弭檝不以帆,顷刻奔过不及视。
舞波渊旋投沙渚,聚沫倏忽为平地。
下窥莫测浊且深,痴龙怪鱼肆凭恃。
我生居南不识河,但见禹贡书之记。
其言河状鉅且勐,验河质书信皆是。
昔者帝尧与帝舜,有子朱商不堪嗣。
皇天意欲开禹圣,以水病尧民以溃。
尧愁下人瘦若腊,众臣荐鲧帝曰试。
试之九载功不效,遂殛羽山慙而毙。
禹羞父罪哀且勤,天始以书畀于姒。
书曰五行水润下,禹得其术因而治。
凿山疏流浚畎浍,分擘枝派有条理。
万邦入贡九州宅,生人始免生鳞尾。
功深德大夏以家,施及三代蒙其利。
江海淮济洎汉沔,岂不浩渺汪而大。
收波卷怒畏威德,万古不敢肆兇厉。
惟兹浊流不可律,历自秦汉尤为害。
崩坚决壅势益横,斜跳旁出惟其意。
制之以力不以德,驱民就溺财随弊。
盖闻河源出崑崙,其山上高大无际。
自高泻下若激箭,一直一曲一千里。
湍雄冲急乃迸溢,其势不得不然尔。
前岁河怒惊滑民,浸漱洋洋淫不止。
滑人奔走若锋骇,河伯视之以为戏。
呀呀怒口缺若门,日啖薪石万万计。
明堂天子圣且神,悼河不仁嗟曰喟。
河伯素顽不可令,至诚一感惶且畏。
引流辟易趋故道,闭口不改烦官吏。
遵涂率职直东下,咫尺莫可离其次。
尔来岁星行一周,民牛饱刍邦羡费。
滑人居河饮河流,耕河之壖浸河濆。
嗟河改兇作民福,呜唿明堂圣天子。

分享结果

作者简介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为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为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为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为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为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全部查询 飞花令

巩县初见黄河

[宋] 欧阳修

河决三门合四水,径流万里东输海。
巩洛之山夹而峙,河来啮山作沙嘴。
山形迤逦若奔避,河益汹汹怒而詈。
舟师弭檝不以帆,顷刻奔过不及视。
舞波渊旋投沙渚,聚沫倏忽为平地。
下窥莫测浊且深,痴龙怪鱼肆凭恃。
我生居南不识河,但见禹贡书之记。
其言河状鉅且勐,验河质书信皆是。
昔者帝尧与帝舜,有子朱商不堪嗣。
皇天意欲开禹圣,以水病尧民以溃。
尧愁下人瘦若腊,众臣荐鲧帝曰试。
试之九载功不效,遂殛羽山慙而毙。
禹羞父罪哀且勤,天始以书畀于姒。
书曰五行水润下,禹得其术因而治。
凿山疏流浚畎浍,分擘枝派有条理。
万邦入贡九州宅,生人始免生鳞尾。
功深德大夏以家,施及三代蒙其利。
江海淮济洎汉沔,岂不浩渺汪而大。
收波卷怒畏威德,万古不敢肆兇厉。
惟兹浊流不可律,历自秦汉尤为害。
崩坚决壅势益横,斜跳旁出惟其意。
制之以力不以德,驱民就溺财随弊。
盖闻河源出崑崙,其山上高大无际。
自高泻下若激箭,一直一曲一千里。
湍雄冲急乃迸溢,其势不得不然尔。
前岁河怒惊滑民,浸漱洋洋淫不止。
滑人奔走若锋骇,河伯视之以为戏。
呀呀怒口缺若门,日啖薪石万万计。
明堂天子圣且神,悼河不仁嗟曰喟。
河伯素顽不可令,至诚一感惶且畏。
引流辟易趋故道,闭口不改烦官吏。
遵涂率职直东下,咫尺莫可离其次。
尔来岁星行一周,民牛饱刍邦羡费。
滑人居河饮河流,耕河之壖浸河濆。
嗟河改兇作民福,呜唿明堂圣天子。

分享结果

作者简介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为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为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为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为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为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