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复制成功,快去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次韵景仁寄君实决乐议之作

[宋] 范纯仁

余生苦多难,所向招诋谰。
前年失二子,悲肠剧刳剜。
悸魂念职守,忧患何瀰漫。
叫阍辄自陈,闻者为辛酸。
朝恩俯从欲,幸忝留司官。
薄廪霑甑釜,尚愧远祖丹。
西都多巨公,贤哲罗衣冠。
亲炙挹高义,朝夕陪清欢。
蒹葭倚白玉,蚁蛭对层峦。
肴羞屡陈列,桃梨烦雕钻。
翰林壶冰洁,祕殿朱绳端。
远识固莫测,确论宜不刊。
立行皆表的,析埋亡髀髋。
从容及议乐,辩论生酒阑。
相圃衆如堵,楚战惴旁观。
辞锋奋铦利,学海翻波澜。
解带拒班输,登坛劫齐桓。
焚舟却魏武,火牛快田单。
守义若据险,持说侔执干。
当仁不相让,食马几及肝。
听者如馁人,得味皆珍餐。
折衷无圣师,简编阙且残。
谁能置轻重,愈见制作难。
两家难未解,宜僚徒弄丸。
辨璞待炎火,知松须岁寒。
善教已乃孚,大器久始完。
人虽不我合,留俾后世看。
行道匪彊聒,贤藴宁遽殚。
用舍繫所逢,明哲固能安。
乐天复知命,颐养资广胖。

分享结果

作者简介

范纯仁(一○二七~一一○一),字尧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仲淹次子。早年以父荫为太常寺太祝,举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均因侍父不仕。父卒,初知襄城县,移许州观察判官、知襄邑县。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擢江东转运判官,召为殿中侍御史。因“濮议”事出通判安州,改知蕲州。神宗即位,召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因忤王安石,出知河中府,移知庆州、信阳军、齐州。请罢,提举西京留司御史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復知庆州,未几,召为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三年,拜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哲宗亲政,用章惇为相,遂坚辞执政,出知颍昌府。后因元祐党籍,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徽宗即位,分司南京、邓州居住。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五。謚忠宣。有《范忠宣集》二十卷、《弹事》五卷、《国论》五卷、《言行录》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今存文集二十卷,奏议二卷,遗文一卷。事见《曲阜集》卷三《范忠宣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纯仁诗,以清康熙四十六年(一七○七)岁寒堂刊《范忠宣集》(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阁本)、元刊明修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部查询 飞花令

次韵景仁寄君实决乐议之作

[宋] 范纯仁

余生苦多难,所向招诋谰。
前年失二子,悲肠剧刳剜。
悸魂念职守,忧患何瀰漫。
叫阍辄自陈,闻者为辛酸。
朝恩俯从欲,幸忝留司官。
薄廪霑甑釜,尚愧远祖丹。
西都多巨公,贤哲罗衣冠。
亲炙挹高义,朝夕陪清欢。
蒹葭倚白玉,蚁蛭对层峦。
肴羞屡陈列,桃梨烦雕钻。
翰林壶冰洁,祕殿朱绳端。
远识固莫测,确论宜不刊。
立行皆表的,析埋亡髀髋。
从容及议乐,辩论生酒阑。
相圃衆如堵,楚战惴旁观。
辞锋奋铦利,学海翻波澜。
解带拒班输,登坛劫齐桓。
焚舟却魏武,火牛快田单。
守义若据险,持说侔执干。
当仁不相让,食马几及肝。
听者如馁人,得味皆珍餐。
折衷无圣师,简编阙且残。
谁能置轻重,愈见制作难。
两家难未解,宜僚徒弄丸。
辨璞待炎火,知松须岁寒。
善教已乃孚,大器久始完。
人虽不我合,留俾后世看。
行道匪彊聒,贤藴宁遽殚。
用舍繫所逢,明哲固能安。
乐天复知命,颐养资广胖。

分享结果

作者简介

范纯仁(一○二七~一一○一),字尧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仲淹次子。早年以父荫为太常寺太祝,举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均因侍父不仕。父卒,初知襄城县,移许州观察判官、知襄邑县。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擢江东转运判官,召为殿中侍御史。因“濮议”事出通判安州,改知蕲州。神宗即位,召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因忤王安石,出知河中府,移知庆州、信阳军、齐州。请罢,提举西京留司御史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復知庆州,未几,召为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三年,拜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哲宗亲政,用章惇为相,遂坚辞执政,出知颍昌府。后因元祐党籍,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徽宗即位,分司南京、邓州居住。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五。謚忠宣。有《范忠宣集》二十卷、《弹事》五卷、《国论》五卷、《言行录》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今存文集二十卷,奏议二卷,遗文一卷。事见《曲阜集》卷三《范忠宣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纯仁诗,以清康熙四十六年(一七○七)岁寒堂刊《范忠宣集》(其中诗五卷)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阁本)、元刊明修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