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复制成功,快去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

[宋] 王令

山环环兮相围,溪乱乱兮涟漪。
花漫漫兮不极,路缭缭兮安之。
弃舟步岸兮欲进复疑,山平阜断兮忽得平原巨泽,莽不知其东西。
桑麻言言兮田野孔治,风回地近兮将亦闻乎犬鸡。
信有居者兮,盍亦往而从之。
语何为乎独秦,服何为乎异时。
见何惊兮遌错,貌何野而栖迟。
问何迂兮古昔,听何感而喑噫。
秦崩晋代兮河覆山移,天颠地陷兮何有不知。
上无君兮孰主,下无令兮孰随。
身羣居而孰法,子娶嫁而孰媒。
既弃此而不用,何久保而弗离。
岂畏伏于乱世兮,犹鱼潜而鸟栖。
宁知君之为扰兮,不知上之可依。
岂惩薄而过厚兮,遂笃信而忘欺。
将久习以成俗兮,亦耳目之无知。
眷叙言之绸缪,与欢意之依稀。
及情终而礼阕,忽回肠而念归。
更酸顔而惨頞,嘆异世之从容。
惜暂遇之偶然,嗟永离而莫同。
舟招招而去岸,帆冉冉以行风。
豁山霭之披袪,赫晓日之曈昽。
惊回舟而返盼,忽迳断而溪穷。
目恍惚兮图画,心辀张兮梦中。
何一人之独悟,遂万世之迷踪。
惟天地之茫茫兮,故神怪之或容。
惟昔王之制治兮,恶魑魅之人逢。
逮后世之凌夷兮,固人鬼之争雄。
抑武陵之丽秀兮,故水複而山重。
及崖悬而磴绝,人迹之不到兮,反疑与夫仙通。
君生其地兮,宜神气之所钟。
观顔面之峭峭兮,其秀犹有山水之余风。
悯斯民之无知兮,久鬼覆而仙蒙。
顾穷探兮远览,究非是之所从。
因髙言而大唱,一洗世之昏聋。

分享结果

作者简介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为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为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为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为第十九卷。

全部查询 飞花令

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

[宋] 王令

山环环兮相围,溪乱乱兮涟漪。
花漫漫兮不极,路缭缭兮安之。
弃舟步岸兮欲进复疑,山平阜断兮忽得平原巨泽,莽不知其东西。
桑麻言言兮田野孔治,风回地近兮将亦闻乎犬鸡。
信有居者兮,盍亦往而从之。
语何为乎独秦,服何为乎异时。
见何惊兮遌错,貌何野而栖迟。
问何迂兮古昔,听何感而喑噫。
秦崩晋代兮河覆山移,天颠地陷兮何有不知。
上无君兮孰主,下无令兮孰随。
身羣居而孰法,子娶嫁而孰媒。
既弃此而不用,何久保而弗离。
岂畏伏于乱世兮,犹鱼潜而鸟栖。
宁知君之为扰兮,不知上之可依。
岂惩薄而过厚兮,遂笃信而忘欺。
将久习以成俗兮,亦耳目之无知。
眷叙言之绸缪,与欢意之依稀。
及情终而礼阕,忽回肠而念归。
更酸顔而惨頞,嘆异世之从容。
惜暂遇之偶然,嗟永离而莫同。
舟招招而去岸,帆冉冉以行风。
豁山霭之披袪,赫晓日之曈昽。
惊回舟而返盼,忽迳断而溪穷。
目恍惚兮图画,心辀张兮梦中。
何一人之独悟,遂万世之迷踪。
惟天地之茫茫兮,故神怪之或容。
惟昔王之制治兮,恶魑魅之人逢。
逮后世之凌夷兮,固人鬼之争雄。
抑武陵之丽秀兮,故水複而山重。
及崖悬而磴绝,人迹之不到兮,反疑与夫仙通。
君生其地兮,宜神气之所钟。
观顔面之峭峭兮,其秀犹有山水之余风。
悯斯民之无知兮,久鬼覆而仙蒙。
顾穷探兮远览,究非是之所从。
因髙言而大唱,一洗世之昏聋。

分享结果

作者简介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为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为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为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为第十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