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复制成功,快去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含“礼”的诗句

至今秦淮间,乐秀羣英。

—— 唐 · 李白《留别金陵诸公》

一言散尽波罗夷,再浑除犯轻垢。

—— 唐 · 李白《僧伽歌》

闇与山僧别,低头白云。

—— 唐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十七》

大儒挥金椎,琢之诗间。

—— 唐 · 李白《古风 三十》

君能此最下士,九州拭目瞻清光。

—— 唐 · 李白《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同舟月下仙。

—— 唐 ·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三》

守祧严具,掌节镇非常。

—— 唐 · 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求毫发,惟忠忘寝兴。

—— 唐 · 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交新徒有喜,厚媿无才。

—— 唐 · 杜甫《徐九少尹见过》

虽同君臣有旧,骨肉满眼身羁孤。

—— 唐 · 杜甫《杜鹃行》

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数绝。

—— 唐 · 杜甫《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枚乘文章老,河间乐存。

—— 唐 · 杜甫《奉汉中王手札》

痴儿未知父子,叫怒索饭啼门东。

—— 唐 · 杜甫《百忧集行》

指挥过无,未觉邨野丑。

—— 唐 · 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同诸父长,恩岂布衣忘。

—— 唐 · 杜甫《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

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

—— 唐 · 杜甫《秋野五首 三》

容疎放,官曹可接联。

—— 唐 · 杜甫《奉赠严八阁老》

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乐萧何律。

—— 唐 · 杜甫《忆昔二首 二》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法疎。

—— 唐 · 杜甫《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非关使者徵求急,自识将军数宽。

—— 唐 · 杜甫《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

西戎甥舅,未敢背恩私。

—— 唐 · 杜甫《对雨》

高宴诸侯,佳人上客前。

—— 唐 ·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势藉兵须用,功无忽诸。

—— 唐 · 杜甫《赠李八祕书别三十韵》

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 唐 · 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今者兄弟一百人,几人卓绝秉周

—— 唐 · 杜甫《狄明府》

尔克富诗,骨清虑不喧。

—— 唐 · 杜甫《别李义》

感恩义不小,怀旧无违。

—— 唐 · 杜甫《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韵》

丈人叨数,文律早周旋。

—— 唐 · 杜甫《哭韦大夫之晋》

联翩匍匐,意气死生亲。

—— 唐 · 杜甫《奉赠萧二十使君》

闱曾擢桂,宪府旧乘骢。

—— 唐 · 杜甫《哭长孙侍御》

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

—— 唐 · 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

南岳配朱鸟,秩自百王。

—— 唐 · 杜甫《望岳》

甘衰力就,义忝上官通。

—— 唐 · 杜甫《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四时八节还拘,女拜弟妻男拜弟。

—— 唐 · 杜甫《狂歌行赠四兄》

尚媿微躯在,遥闻盛新。

—— 唐 · 杜甫《与严二郎奉礼别》

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塔中仙。

—— 宋 · 苏轼《悼朝云》

何如郑子産,有国自闲。

—— 宋 · 苏轼《梦中作寄朱行中》

罢祝融参乘,前驱已过衡湘。

—— 宋 · 苏轼《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 其二》

文章恨不见文园,乐方将访石泉。

—— 宋 · 苏轼《光禄庵二首 其一》

坐令一都会,男女白足。

—— 宋 · 苏轼《赠上天竺辩才师》

传家法,阡名载版图。

—— 宋 · 苏轼《同年程筠德林求先坟二诗 归真亭》

文举与元,尚得称世旧。

—— 宋 · 苏轼《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 其一》

抠衣真相,感动泪雨霰。

—— 宋 · 苏轼《南华寺》

江山养豪俊,数困英雄。

—— 宋 · 苏轼《过巴东县不泊闻颇有莱公遗迹》

从周旧,官仪与汉隆。

—— 宋 · 苏轼《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其二》

空岩已百千相,曹溪更欲瞻遗像。

—— 宋 · 苏轼《赠昙秀》

金环半后,钩弋比昭阳。

—— 宋 · 李清照《春帖子 贵妃阁》

总章陈昔典,衢室惟神。

—— 唐 · 武则天《郊庙歌辞 武后明堂乐章 外办将出》

方兴典,永戢干戈。

—— 唐 · 武则天《郊庙歌辞 武后明堂乐章 皇帝行》

崇宗祀,志表严禋。

—— 唐 · 武则天《郊庙歌辞 武后明堂乐章 登歌》

爰申奠,庶展翘诚。

—— 唐 · 武则天《郊庙歌辞 武后明堂乐章 商音》

由来废冢谁为者,诗相传大小儒。

—— 宋 · 辛弃疾《再用儒字韵二首 其二》

大儒学小儒诗,听取胪传夜控颐。

—— 宋 · 辛弃疾《诸葛元亮见和复用韵答之》

我识箪瓢真乐处,诗书执易春秋。

—— 宋 · 辛弃疾《偶作 其一》

谁能正婚,待君张国维。

—— 唐 · 白居易《赠友五首 五》

贤侯辟士从容,莫恋泉声问所从。

—— 唐 · 白居易《元十八从事南海欲出庐山临别旧居有恋泉声之什因以投和兼伸别情》

香火一炉灯一醆,白头夜佛名经。

—— 唐 · 白居易《戏礼经老僧》

眷眄情无恨,优容有余。

—— 唐 · 白居易《山中酬江州崔使君见寄》

严恭七月,哀恸万人心。

—— 唐 · 白居易《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三》

殷勤翰林主,珍重闱郎。

—— 唐 · 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汝异下殇应杀,吾非上圣讵忘情。

—— 唐 · 白居易《重伤小女子》

爱才心倜傥,敦旧殷勤。

—— 唐 · 白居易《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

心因好善乐,貌为贤谦。

—— 唐 · 白居易《奉和汴州令狐令公二十二韵》

宠新卿典,会盛客徵文。

—— 唐 · 白居易《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书亭子》

先生道既光,太子甚卑。

—— 唐 · 白居易《和荅诗十首 答四皓庙》

既备献酬,亦具水陆珍。

—— 唐 · 白居易《郡斋旬假始命宴呈座客示郡寮》

客来存数,始着白纶巾。

—— 唐 · 白居易《江上对酒二首 二》

敦诗说中军师,重士轻财大丈夫。

—— 唐 · 白居易《送陈许高仆射赴镇》

曾向衆中先拜,西方去日莫相遗。

—— 唐 · 白居易《赠僧五首 神照上人》

今朝欢喜缘何事,彻佛名百部经。

—— 唐 · 白居易《欢喜二偈 二》

几年司谏直承明,今日求真上清。

—— 唐 · 白居易《酬赠李鍊师见招》

郡丞自合当优,何况夷陵太守贤。

—— 唐 · 白居易《送刘五司马赴任硖州兼寄崔使君》

旌钺从櫜鞬,宾僚数全。

—— 唐 · 白居易《戏和微之荅窦七行军之作》

待看朝廷兴让,天衢何敢鬬先鞭。

—— 宋 · 范仲淹《依韵答胡侍郎见寄》

乐与征伐,出自明光宫。

—— 宋 · 范仲淹《赠樊秀才》

先王制经,祠为国大事。

—— 宋 · 范仲淹《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

俗重三爵,今乃不记巡。

—— 宋 · 范仲淹《依韵答提刑张太博尝新醖》

几姓簪裾盛,诸生乐循。

—— 宋 · 范仲淹《寄赠林逋处士》

躬执百,登降拜俯。

—— 唐 · 韩愈《元和圣德诗》

终乐亦阕,相拜送于庭。

—— 唐 · 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

见待颇异,未能去毛皮。

—— 唐 · 韩愈《归彭城》

皇帝孝心深且远,资送备无赢余。

—— 唐 · 韩愈《丰陵行》

乐追尊盛,干坤降福遐。

—— 唐 · 韩愈《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诚上李相公十六韵》

籍辈可诛无复议,非为我为何人。

—— 宋 · 陆游《读阮籍传》

巍巍阙里与天崇,乐诗书万世宗。

—— 宋 · 陆游《读老子传》

老僧八十无童子,佛看经总不能。

—— 宋 · 陆游《冬晴与子坦子聿游湖上六首 其五》

只道建炎巡狩,谁知故事自祥符。

—— 宋 · 陆游《拜旦表》

脱今风格不类古,终有先王义存。

—— 宋 · 陆游《余邦英惠小山新芽作小诗三首以谢 其二》

聚俸嫁阿惜,择士教元

—— 宋 · 陆游《送子龙赴吉州掾》

弟子习余,兕觥跻公堂。

—— 宋 · 陆游《昔人有画醉僧醉道士醉学究者皆见于传记及歌诗中予暇日为各赋一首 醉学究》

龛中像,尽读庑下碑。

—— 宋 · 陆游《之广都憩铁像院》

初见姬翁乐新,千九百年如电扫。

—— 宋 · 陆游《步虚四首 其一》

但知岂为我设,莫管客从何处来。

—— 宋 · 陆游《醉中登避俗台》

虽可笑,众客亦起酢。

—— 宋 · 陆游《岁暮与邻曲饮酒用前辈独酌韵》

虽无牲牢盛,古亦略存。

—— 宋 · 陆游《春社日效宛陵先生体四首 社肉》

春秋虽自鲁麟绝,乐盖先秦火亡。

—— 宋 · 陆游《元日读易》

家贫气未馁,薄情更厚。

—— 宋 · 陆游《秋郊有怀四首 其二》

巍巍夫子虽天纵,乐官名尽有师。

—— 宋 · 陆游《示子孙》

既无啮骨犯曲,亦免祝鲠烦成周。

—— 宋 · 陆游《病齿》

诜诜古之士,出必见乐。

—— 宋 · 王安石《寓言九首 其一》

虞翻丁览,韩愈俟赵德。

—— 宋 · 王安石《送子思兄参惠州军》

乐酌虞典,从周制。

—— 宋 · 王安石《明堂乐章二首 皇帝还大次憩安之曲》

攒峰列岫应讥我,饱食穷年报虚。

—— 宋 · 王安石《别灊皖二山》

斗粟犹惭报轻,敢嗟吾道独难行。

—— 宋 · 王安石《寄曾子固》

山城寂寞难为,浊酒无辞举爵频。

—— 宋 · 欧阳修《送张生》

舞翟弥文郁,横经盛脩。

—— 宋 · 欧阳修《诏重修太学诗》

郊仪肃,纯音帝乐清。

—— 宋 · 欧阳修《翠旌诗》

索享仪非蜡,围田异蒐。

—— 宋 · 欧阳修《秋狝诗》

讲信邻方睦,尊贤亦隆。

—— 宋 · 欧阳修《奉使道中五言长韵》

以三年讲,时因万物成。

—— 宋 · 欧阳修《明堂庆成》

乐三五盛,梯航万国宾。

—— 宋 · 欧阳修《南郊庆成》

三年弟子行丧,千两乡人会葬车。

—— 宋 · 欧阳修《苏主簿挽歌》

从容进退身名泰,宠锡哀荣数优。

—— 宋 · 欧阳修《宋司空挽辞》

行祠汉丞相,学鲁诸生。

—— 宋 · 欧阳修《早赴府学释奠》

恤兇荒,轺车出四方。

—— 宋 · 欧阳修《被牒行县因书所见呈寮友》

平日文贤,宁久滞奔走。

—— 宋 · 欧阳修《七交七首 梅主簿》

尚书部奏高第,敛衣幞砚趋严宸。

—— 宋 · 欧阳修《送吕夏卿》

解官制服门生,惭负君恩隔九泉。

—— 宋 · 欧阳修《晏元献公挽辞三首 其三》

杨生初谁师,仁义而乐。

—— 宋 · 欧阳修《送杨闢秀才》

君恩优大臣,进退有秩。

—— 宋 · 欧阳修《班班林间鸠寄内》

乡闾让已成俗,余风渐被来江淮。

—— 宋 · 欧阳修《送章生东归》

奠儒教,天兵小战功。

—— 唐 · 王维《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

余力文章秀,生知乐全。

—— 唐 · 王维《哭祖六自虚》

深明戴家,颇学毛公诗。

—— 唐 · 王维《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

适意偶轻人,虚心削繁

—— 唐 · 王维《别綦毋潜》

承明少休沐,建省文书。

—— 唐 · 王维《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

彤庭曙兮延八荒,德合天兮神徧。

—— 唐 · 王维《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

将清白兮遗谁,问诗兮已矣。

—— 唐 · 王维《宋进马哀词》

高秋夜,承明候晓过。

—— 唐 · 王维《同崔员外秋宵寓直》

元君伏奏归中禁,武帝亲斋上清。

—— 宋 · 刘禹锡《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鍊师与中贵人同拜岳及天台投龙毕却赴京》

事亲崇汉,传圣法殷家。

—— 宋 · 刘禹锡《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挽歌三首 一》

龙镳仙路远,骑吹容全。

—— 宋 · 刘禹锡《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三首 三》

都人白足,施者散金钱。

—— 宋 · 刘禹锡《海门潮别浩初师》

又得案前亲拜,大罗天诀玉函封。

—— 宋 · 刘禹锡《赴和州于武昌县再遇毛仙翁十八兄因成一绝》

饰终邻好重,锡命容全。

—— 宋 · 刘禹锡《送工部张侍郎入蕃弔祭》

士安曾重赋,元许登门。

—— 宋 · 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

儒风正乐,旅象入蓍龟。

—— 宋 · 刘禹锡《和李六侍御文宣王庙释奠作》

无因接元,共载比神仙。

—— 宋 · 刘禹锡《和东川王相公新涨驿池八韵》

世途多数,鹏鷃各逍遥。

—— 宋 · 刘禹锡《寓兴二首 二》

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 宋 · 刘禹锡《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

策勋毕天下泰,勐士按剑看恒山。

—— 宋 · 刘禹锡《平蔡州三首 三》

晴空拜见真像,金毛五髻卿云间。

—— 宋 · 刘禹锡《送僧仲剬东游兼寄呈灵澈上人》

少君引我昇玉坛,空遥请真仙官。

—— 宋 · 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翫月》

浮杯万里过沧溟,遍名山适性灵。

—— 宋 · 刘禹锡《赠日本僧智藏》

甘陵旧党凋零尽,魏阙新知数崇。

—— 宋 · 刘禹锡《白舍人见酬拙诗因以寄谢》

事重各衔天子诏,成同把故人盃。

—— 宋 · 刘禹锡《河南王少尹宅燕张常侍白舍人兼呈卢郎中李员外二副使》

觚坛寓正典名。

—— 宋 · 赵祯《合宫歌》

犹尚筋力,病忍谓膏肓。

—— 宋 · 陈庚《輓赵秋晓 其二》

仍存鲁,隋师果禅唐。

—— 唐 · 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

俗拘嵇喜,侯王忻戴逵。

—— 唐 · 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借酒祝公千万年,吾徒分常周旋。

—— 唐 · 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又复纱灯旁,稽首夜佛。

—— 唐 · 李商隐《骄儿诗》

数异君父,羁糜如羌零。

—— 唐 ·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若共门人推分,戴崇争得及彭宣。

—— 唐 · 李商隐《华州周大夫宴席》

谈谐叨客,休澣接冥搜。

—— 唐 · 李商隐《寓兴》

四郊多垒在,此恐无时。

—— 唐 · 李商隐《寿安公主出降》

至乐和无声,大简无迹。

—— 宋 · 司马光《同子骏题和乐亭》

曾无节间,但以风期亲。

—— 宋 · 司马光《河上督役怀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时器之鞫狱沧州》

良因重嘉好,接使臣优。

—— 宋 · 司马光《又击毬》

沈冥观乐,彷彿见虞黄。

—— 宋 · 司马光《归田诗 其三》

忠孝家风备,哀荣秩优。

—— 宋 · 司马光《文太师挽歌三首 其三》

真率除烦,耆英集上才。

—— 宋 · 司马光《和潞公伏日讌府园示座客》

宗庙及宾客,百无不在。

—— 宋 · 司马光《谢胡文学惠水牛图二卷》

介圭成下中天,春物虽阑色尚妍。

—— 宋 · 司马光《和子华喜潞公入觐归置酒游诸园赏牡丹》

归来保眉寿,恩享优隆。

—— 宋 · 司马光《陪致政开府太师留守相公致政内翰燕集輙歌盛美为三公寿皆用公字为韵 太师》

因兹刑俗,岂独事游遨。

—— 宋 · 司马光《射堋》

公侯贵不绝,乐器长存。

—— 宋 · 司马光《登平陆北山回瞰陜城奉寄李八丈学士使君二十二韵》

复陪元棹,却望仲宣楼。

—— 宋 · 司马光《和君贶暮秋四日登石家寺阁晓泛洛舟 泛舟》

俗被圣贤化,人多让心。

—— 宋 · 司马光《送雷章秘丞知芮城》

教人学虽博,要以为先。

—— 宋 · 司马光《子厚先生哀辞》

久大英名在,哀荣异陈。

—— 宋 · 司马光《魏忠献公挽歌辞三首 其三》

为我祝融峰上看,朝暾白处蓬仙。

—— 宋 · 文天祥《送人往湖南》

孰知隶古百粤地,今为乐衣冠州。

—— 宋 · 文天祥《至温州》

闰位适在三七间,乐终当属真主。

—— 宋 · 文天祥《言志》

乐皇皇使者行,光华分似及乡英。

—— 宋 · 文天祥《次鹿鸣宴诗》

中严外办三千,累洽重熙四十年。

—— 宋 · 文天祥《明堂庆成恭进诗》

早知致两生,乐三代隆。

—— 宋 · 文天祥《歌风台》

古人制但为防俗士,岂得为君设之乎。

—— 唐 · 任华《寄杜拾遗》

犹当假良媒,不因部张公将尔来,如何得声名一旦諠九垓。

—— 唐 · 任华《怀素上人草书歌》

丧贤隐,时屯道闭。

—— 唐 · 王勃《倬彼我系 二》

乐咸若,诗书具草。

—— 唐 · 王勃《倬彼我系 五》

后主三洞庭里,请为菩萨戒弟子。

—— 唐 · 颜真卿《天台智者大师画贊》

殉死所非,况乃用其良。

—— 唐 · 柳宗元《咏三良》

事来身向中行,事过将心去学文。

—— 宋 · 朱熹《训蒙绝句 博约》

戒獒光武烈,待旦起周

—— 宋 · 朱熹《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一〇》

乐矧交丧,春秋鱼鲁多。

—— 宋 · 朱熹《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一二》

晤言起哀敬,时事该律。

—— 宋 · 朱熹《三月三日祀事毕因脩禊事于灵梵以高阁一长望分韵赋诗得一字》

义兼智由仁出,接物当先主在仁。

—— 宋 · 朱熹《训蒙绝句 仁二首 其二》

殷勤夫子明斯意,约之时已在中。

—— 宋 · 朱熹《训蒙绝句 居敬二首 其二》

受我焚香,同彼浮黎都。

—— 宋 · 朱熹《作室为焚修之所拟步虚辞》

念尔习诗,未曾违户庭。

—— 唐 · 孟浩然《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

尊缝掖,临流揖渡杯。

—— 唐 · 孟浩然《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

脱分趋庭,殷勤伐木诗。

—— 唐 · 孟浩然《家园卧疾毕太祝曜见寻》

摽梅诗有赠,羔雁将行。

—— 唐 · 孟浩然《送桓子之郢城礼》

新松塔,还寻旧石筵。

—— 唐 · 孟浩然《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

朝廷备出,郡国豫郊迎。

—— 唐 · 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三》

侍彤襜,题诗访茅屋。

—— 唐 · 王昌龄《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

迁飞在仪,岂复泪如霰。

—— 唐 · 王昌龄《送刘眘虚归取宏词解》

今我一心,亿劫同不移。

—— 唐 · 王昌龄《香积寺礼拜万廻平等二圣僧塔》

汾阴备冬,长乐应和风。

—— 唐 · 王昌龄《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

数全优知隗始,讨论常见念回愚。

—— 唐 · 杜牧《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

帝命诗书将,登坛乐卿。

—— 唐 · 杜牧《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六变云备,百斯浃。

—— 唐 · 张九龄《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乐》

谁为羊,恋主吾犹马。

—— 唐 · 张九龄《忝官二十年尽在内职及为郡尝积恋因赋诗焉》

恩加万乘幸,致一牢祠。

—— 唐 · 张九龄《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

明德尝为,嘉谋屡作忠。

—— 唐 · 张九龄《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 一》

门绪公侯列,嫔风诗行。

—— 唐 · 张九龄《故荥阳君苏氏挽歌词三首 一》

形胜宜春接,威仪建同。

—— 唐 · 张九龄《恩赐乐游园宴应制》

焚香忏在昔,足誓来今。

—— 唐 · 张九龄《祠紫盖山经玉泉山寺》

不谄词多忤,无容益卑。

—— 唐 · 张九龄《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旧僚》

谁谓风期许,叨延数殊。

—— 唐 · 张九龄《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

便道恩华降,还乡教崇。

—— 唐 · 张九龄《和裴侍中承恩拜扫旋辔途中有怀寄州县官僚乡国亲故》

畴昔尝论,兴言每匪躬。

—— 唐 · 张九龄《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

太祝,轻裘食肉。

—— 宋 · 佚名《唐时人为秘书省太常寺官语(题从《古谣谚》卷六七)》

芍药截留春去路,鹿葱上夏初天。

—— 宋 · 杨万里《初夏清晓赴东宫讲堂行经和宁门外卖花市》

学子要探天地心,诗书执皆可寻。

—— 宋 · 杨万里《题黄唐伯一经堂》

中非不极,勋外若为同。

—— 宋 · 杨万里《读张忠献公謚册感叹》

裹轮加璧岂不好,朝廷数优遗老。

—— 宋 · 杨万里《跋袁起岩所藏后湖帖并遗像一轴诗中语皆檃括帖中语也》

欲具江西句中眼,犹须作问云山。

—— 宋 · 杨万里《题照上人迎翠轩二首 其二》

祗坐读诗,一出不得归。

—— 宋 · 杨万里《饮酒》

如何天下李元,未遇人间钟子期。

—— 宋 · 杨万里《和李与贤投赠之韵》

鲁秉周说一经,有司把烛题秋荐。

—— 宋 · 杨万里《送项圣与诣太常》

尧时文物也粗疎,乐犹带鸿荒余。

—— 宋 · 杨万里《题望韶亭》

欲谒明光殿,先趋建门。

—— 唐 · 岑参《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

覩灵境,焚香方证疑。

—— 唐 · 岑参《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

容还故绛,宠赠冠新田。

—— 唐 · 岑参《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 二》

到君须尽,奈宾朋南北。

—— 宋 · 黄庭坚《好事近》

能容着帽挥谈拂,可见高人数宽。

—— 宋 · 黄庭坚《绝句赠初和甫》

客事走京洛,乡贡趋闱。

—— 宋 · 黄庭坚《次韵周德夫经行不相见之诗》

成道在乐,成山在丘阿。

—— 宋 · 黄庭坚《定交诗二首效鲍明远体呈晁无咎 其二》

补陀,岩下水边。

—— 宋 · 黄庭坚《观世音贊六首 其六》

王君攀鳞附翼,义端能不骞。

—— 宋 · 黄庭坚《和东坡送仲天贶王元直六言韵五首 其一》

安得心服,不见为疮疣。

—— 宋 · 黄庭坚《都下喜见八叔父》

他日清凉半座,果然未忘乐。

—— 宋 · 黄庭坚《木平和尚真贊》

任疏慵,没数。

—— 宋 · 黄庭坚《云盖智和尚真贊》

孝于塔庙,勤力勤

—— 宋 · 黄庭坚《仰山简和尚真贊》

幽明异乐,忠信岂其凭。

—— 宋 · 黄庭坚《泊大孤山作》

春官酌典,日月丽秋天。

—— 宋 · 黄庭坚《奉和公择舅氏送吕道人研长韵》

佳少年,俊气欲无敌。

—— 宋 · 黄庭坚《送蒲元礼南归》

喜作诗,豪气小未除。

—— 宋 · 黄庭坚《即席》

司马寒如灰,乐卯金刀。

—— 宋 · 黄庭坚《宿旧彭泽怀陶令》

不忘它日问,文章未觉古人疏。

—— 宋 · 黄庭坚《次韵子高即事》

白足江沙,七星在云表。

—— 宋 · 黄庭坚《彭女礼北斗图颂》

读经一字一拜,瘦骨稜稜心苦辛。

—— 宋 · 黄庭坚《书蔡秀才屏风颂四首 其四》

廖侯为邦用诗,府中无事多燕喜。

—— 宋 · 黄庭坚《送权郡孙承议归宜春》

昨闻数邦贡,曲赋三错。

—— 宋 · 黄庭坚《次韵答宗汝为初夏见寄》

尽修亳祀,九歌不取沈湘。

—— 宋 · 黄庭坚《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 其二》

数最优徐孺子,风流不减谢宣城。

—— 宋 · 黄庭坚《李濠州挽词二首 其二》

忽蒙加貌,斋戒事搢盥。

—— 宋 · 黄庭坚《次韵答尧民》

周公周二十卷,有能行者知纪纲。

—— 唐 · 元稹《乐府古题序 人道短》

玉帛羣臣醉,徽章缛该。

—— 唐 · 陈子昂《洛城观酺应制》

轩宫帝图盛,皇极容申。

—— 唐 · 陈子昂《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

以琮玉,荐厥茅藉。

—— 唐 · 贺知章《太和 肃和》

乐盈而反,顺其禋。

—— 唐 · 贺知章《太和 寿和》

乐以平志,以和容。

—— 唐 · 贺知章《太和 福和》

风华飘领袖,诗拜衾繻。

—— 唐 · 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

神灵金碧,梵力度幽明。

—— 宋 · 米芾《浮玉亭》

一朝忽解印绶去,耻将诗攘裙襦。

—— 宋 · 秦观《和东坡红鞓带》

辄送行庖当击鲜,泽居备无麋鹿。

—— 宋 · 秦观《寄莼姜法鱼糟蟹》

之无分襁褓,诗学趋庭。

—— 宋 · 秦观《正仲左丞生日》

罢晓坛春日静,落红满地乳鸦啼。

—— 宋 · 秦观《赠女冠畅师》

士常悬榻,诛姦或奋髯。

—— 宋 · 秦观《鲜于子骏使君生日》

如尊太一,事异宠文成。

—— 宋 · 秦观《次韵蒋颖叔南郊祭告上清储祥宫》

风动四夷将遣子,行三舍遂宾王。

—— 宋 · 秦观《驾幸太学》

江南又说衣冠盛,廷右仍瞻乐隆。

—— 宋 · 秦观《寄李公择郎中》

经三百鬓毛班,追述先儒伯仲间。

—— 宋 · 秦观《陈用之学士挽词 其一》

方陪东觐,奉璧侍云亭。

—— 唐 · 长孙无忌《五言奉和行经破薛举战地应诏》

歛籍神仓符本,采诗良耜庆农收。

—— 宋 · 寇准《瑞庆园观稼奉圣旨次韵》

声明文物当兴运,申命羣儒究经。

—— 宋 · 寇准《奉和御制奉祀述怀歌》

官无旷,涓辰筮有常。

—— 宋 · 寇准《天安殿酌献天书》

余亦好古者,诗承余芳。

—— 宋 · 寇准《述怀》

频频退闱,此去欲忘机。

—— 宋 · 寇准《送友生下第南归》

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拜柴荆。

—— 宋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冬日田园杂兴十二绝 其一二》

晨昏两慈壶,诗一贤王。

—— 宋 · 范成大《丙午东宫寿诗》

晨昏周内寝,诗舜岩廊。

—— 宋 · 范成大《东宫寿诗》

奉常乐照东蜀,十年清名留汉廷。

—— 宋 · 范成大《送同年朱师古龙图赴潼川》

嫌端拜,头风强裹巾。

—— 宋 · 范成大《初冬》

传圣家人,凝神象帝先。

—— 宋 · 范成大《太上皇帝灵驾发引輓歌词六首 其四》

与闻古学三千,能诵家书四百篇。

—— 宋 · 范成大《林夫人輓词》

吏方绵蕝,公自将诗坛。

—— 宋 · 范成大《次韵尹少稷察院九宫坛斋宿》

他年诗到云来,日日高堂称寿杯。

—— 宋 · 范成大《寄题莫氏椿桂堂》

钧天岁岁家人,长对瑶阶第四蓂。

—— 宋 · 范成大《东宫寿诗 其一》

闻道将军宽数,不辞酩酊吐车茵。

—— 宋 · 范成大《次韵太守出郊》

颠沛须臾犹执,古来惟有一高共。

—— 宋 · 范成大《戏书二首 其二》

烦偏苦元正拜,户大犹轻永寿杯。

—— 宋 · 韩琦《使回戏成》

短茵新重,虚幄睟容专。

—— 宋 · 韩琦《庆历甲申郊礼告成五言十韵》

欲起贵名增世慕,更刊余广人传。

—— 宋 · 韩琦《次韵和崔公孺国博模刻文正范公阅古堂诗》

故阴方向此宵穷,有客趋朝念容。

—— 宋 · 韩琦《次韵答王荀龙郎中旅次除夜》

农畴失稔烟徒禁,祭从风食尚寒。

—— 宋 · 韩琦《寒食东坟》

梦日推祥旧,仪坤讲新。

—— 宋 · 韩琦《章懿皇太后挽辞二首 其二》

治道刚明老始闲,义曾着一朝冠。

—— 宋 · 韩琦《睢阳五老图》

宠殿大邦方异,确申前恳甫踰年。

—— 宋 · 韩琦《寄致政赵少师》

舍奠修彝,斋诚致吉蠲。

—— 宋 · 韩琦《释奠庙中作》

东阁有贤才调雅,媿无优绍公孙。

—— 宋 · 韩琦《次韵再答》

乐征伐必上出,诸侯虽大莫得专。

—— 宋 · 韩琦《读刘易春秋新解》

自古尤所重,矍圃去留宜有别。

—— 宋 · 韩琦《答孙植太博后园宴射》

成无一违,观者竞墙堵。

—— 宋 · 韩琦《寒食亲拜二坟因诫子姪》

气体殊未衰,援请还政。

—— 宋 · 韩琦《寄题西京致政张郎中静居院》

安车时一来,为我此加

—— 宋 · 韩琦《荣归堂》

于气贵能养,在思无凟。

—— 宋 · 韩琦《善养堂》

习平乐存形器,要阅兵须有杀生。

—— 宋 · 韩琦《腊日出猎二首 其二》

良月稽冬孟,容台访中。

—— 宋 · 韩琦《祫享庆成五言二十韵》

简刊前误,图新焕昔传。

—— 宋 · 韩琦《明堂庆成五言二十韵》

已有南游约,谁言谒难。

—— 唐 · 贾岛《寄毘陵彻公》

清重无过知内制,从前绝外庭人。

—— 唐 · 贾岛《赠翰林》

德疎未为高,至方觉尊。

—— 唐 · 孟郊《立德新居 九》

自悲何以然,在阙晨昏。

—— 唐 · 孟郊《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监察十五叔兼呈李益端公柳缜评事》

耻任粧,嫁德不嫁容。

—— 唐 · 孟郊《静女吟》

辚辚车声辗冰玉,南郊坛上百神。

—— 唐 · 孟郊《寄张籍》

分明太守,跨蹑毗陵桥。

—— 唐 · 孟郊《送谏议十六叔至孝义渡后奉寄》

娥女无数,污家如粪泥。

—— 唐 · 孟郊《尧歌 一》

法虽相救,贞浓易糟粕。

—— 唐 · 孟郊《弔元鲁山 七》

盘石藩维固,昇坛乐先。

—— 唐 · 高适《信安王幕府诗》

叨承解榻,更得问缣游。

—— 唐 · 高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

乐光辉盛,山河气象幽。

—— 唐 · 高适《奉酬睢阳李太守》

侍彤襜,题诗访茅屋。

—— 唐 · 高适《酬鸿胪裴主簿雨后睢阳北楼见赠之作》

乐遥传鲁伯禽,宾客争过魏公子。

—— 唐 · 高适《题李别驾壁》

下天子一等尔,衣服居处何其殊。

—— 宋 · 曾巩《降龙》

即祚讴歌后,钦柴数新。

—— 宋 · 曾巩《郊祀庆成》

从军王粲笔,记后苍篇。

—— 宋 · 曾巩《丁元珍挽词二首 其二》

督府繇来恩厚,每容商也与言诗。

—— 宋 · 曾巩《和邵资政》

偶邀数车上足,暂饱腥羶馆中侈。

—— 宋 · 曾巩《侯荆》

及觉一亡,翩然遂违鲁。

—— 宋 · 曾巩《杂诗四首 其三》

外之君臣内父子,仁义乐定笔端。

—— 宋 · 曾巩《谢章伯益惠砚》

连年部试多士,白羽捨置操榛菅。

—— 宋 · 曾巩《送吴秀才》

交朋顾我亦已厚,谢词有宁当违。

—— 宋 · 曾巩《洪州》

懿辞硕画播朝中,造膝询谋遇丰。

—— 宋 · 宋真宗《赐丁谓》

闱选士古称难,都为陞沉咫尺间。

—— 宋 · 宋真宗《赐知贡举晁迥》

石渠撰述多文备,日观封崇大成。

—— 宋 · 宋真宗《赐王钦若除太子太保判杭州十韵》

肃人畏敬,胪传世共闻。

—— 宋 · 宋真宗《赐詹骙》

更右职,文翰洒天机。

—— 唐 · 韦应物《赠别河南李功曹》

时瞻宪臣重,为内兄全。

—— 唐 · 韦应物《送郑端公弟移院常州》

所推苟数,于性道岂深。

—— 唐 · 韦应物《沣上精舍荅赵氏外生伉》

贤方化俗,闻风自款关。

—— 唐 · 韦应物《答裴处士》

下元昧爽漏恆秩,登山朝玄元室。

—— 唐 · 韦应物《骊山行》

一展私姻,屡叹芳樽前。

—— 唐 · 韦应物《滁州园池燕元氏亲属》

旋罄周旋,媿无海陆珍。

—— 唐 · 韦应物《军中冬燕》

公堂燕华筵,罢复言辞。

—— 唐 · 韦应物《秋集罢还途中作谨献寿春公黎公》

乐儒家子,英豪燕赵风。

—— 唐 · 韦应物《送崔押衙相州》

时巡将顺豫,吉协休成。

—— 宋 · 夏竦《奉和御制告玉清昭应宫太庙礼成》

良辰涓选繁禧茂,严跸临观懿成。

—— 宋 · 夏竦《奉和御制玉清昭应宫天书阁告成》

岳镇明神屡降康,圣心尊奉文扬。

—— 宋 · 夏竦《奉和御制五岳观告成》

繁祉建元名已肇,殊庭备物将登。

—— 宋 · 夏竦《奉和御制冬至》

时遵夏历春当孟,宪周郊日在辛。

—— 宋 · 夏竦《奉和御制恭谢南郊》

黄彝进裸精衷达,小吕登歌茂成。

—— 宋 · 夏竦《奉和御制庆先后升祔礼成》

圣哲因心迈古先,亲裁乐定牺牷。

—— 宋 · 夏竦《奉和御制皇太后恭谢太庙》

亲蚕毕无余事,夙佩珩璜奉紫宸。

—— 宋 · 夏竦《皇后阁端午帖子 其二》

纵横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

—— 宋 · 夏竦《廷试》

想向诸山寻遍,却回还守老君前。

—— 宋 · 王建《赠太清卢道士》

昏思愿因秋露洗,幸容堦下先生。

—— 宋 · 王建《上李益庶子》

因寻寺里薰辛断,自别城中数生。

—— 宋 · 王建《村居即事》

参来拟设官人,朝退多逢月阁游。

—— 宋 · 王建《寄上韩愈侍郎》

恨不生前识,今朝画身。

—— 宋 · 王建《题栢岩禅师影堂》

大国乐备,万邦朝元正。

—— 宋 · 王建《元日早朝》

扫石新经,悬幡上高峰。

—— 宋 · 王建《七泉寺上方》

青衿俨坐傍,容益敦敦。

—— 宋 · 王建《从元太守夏讌西楼》

主人开宴席,数无形迹。

—— 宋 · 王建《荆南赠别李肇着作转韵诗》

衣食有亲疎,但恐踰经。

—— 宋 · 王建《赠王侍御》

不外学,兄弟相攻研。

—— 宋 · 王建《送于丹移家洺州》

圣朝开闱,所贵集嘉宾。

—— 宋 · 王建《送薛蔓应举》

升堂展客,临水濯缨襟。

—— 宋 · 王建《幽州送申稷评事归平卢》

自知戒相分明后,先出坛场大僧。

—— 宋 · 王建《新授戒尼师》

身轻拜稳,心慢记经迟。

—— 宋 · 王建《贻小尼师》

语笑侍儿知数,吟哦野客任狂疎。

—— 宋 · 王建《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三年说戒龙宫里,巡还来向水行。

—— 宋 · 王建《题诜法师院》

云日呈祥物殊,彤庭生献五单于。

—— 唐 · 卢纶《天长久词 四》

云日呈祥物殊,北庭生献五单于。

—— 唐 · 卢纶《杂曲歌辞 天长地久词 四》

学就晨昏外,欢生乐中。

—— 唐 · 卢纶《同耿拾遗春中题第四郎新修书院》

足一垂泪,医王知病由。

—— 唐 · 卢纶《秋夜同畅当宿藏公院》

挹余波,相懽在琢磨。

—— 唐 · 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幷率尔投赠》

羣生一何负,多病医王。

—— 唐 · 卢纶《送惟良上人归江南》

硕儒欢颇至,名士能周。

—— 唐 · 卢纶《秋夜宴集陈翃郎中圃亭美校书郎张正元归乡》

贡文齐受宠,献两承欢。

—— 唐 · 卢纶《送尹枢令狐楚及第后归觐》

卑瞻绛帐,恩浃厕华缨。

—— 唐 · 卢纶《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

韶濩倾复理,典紊还修。

—— 唐 · 刘斌《和许给事伤牛尚书》

体道前贤,乐为先。

—— 宋 · 宋太宗《缘识 其二〇》

我缘寡薄非明主,乐风俗成规矩。

—— 宋 · 宋太宗《缘识 其二三》

容分次第,汎爱别尊卑。

—— 宋 · 宋太宗《缘识 其三六》

君子怀幽趣,谦恭乐才。

—— 宋 · 宋太宗《缘识 其四六》

道高人世周旋,语默如痴似不言。

—— 宋 · 宋太宗《缘识 其七》

举措乐时周法,思贤教古善规箴。

—— 宋 · 宋太宗《赐苏易简 其二》

宜且守恒存让,难中轻重两相依。

—— 宋 · 宋太宗《逍遥咏 其二》

道高人世周旋,语默如痴似不言。

—— 宋 · 宋太宗《逍遥咏 其八》

专志比徒归一等,谁知度畏三光。

—— 宋 ·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五》

安肯便教贪上得,先须让后纯诚。

—— 宋 · 宋太宗《逍遥咏 其九》

化成宫阙遥瞻,大衆神仙玉洞游。

—— 宋 · 宋太宗《缘识 其八六》

人心肯悦化来同,乐咸修依古制。

—— 宋 · 宋太宗《缘识 其三四》

教妇丁宁唯法,要孙久远是诗书。

—— 宋 · 邓林《赣上思亲》

艳质诚可重,淫风如何。

—— 宋 · 李华《咏史十一首 十一》

忏前恶,洁诚期后因。

—— 唐 · 崔颢《赠怀一上人》

明堂后一百二十日,忽骑蹇驴访我来池阳。

—— 宋 · 杨杰《送李辟疆》

乐谐虞舜,师儒陋叔孙。

—— 宋 · 杨杰《元会》

战国干戈义隳,延陵高节救周衰。

—— 宋 · 杨杰《延陵季子庙》

局容尸素,仙科玷润删。

—— 宋 · 杨杰《和朝回 其二》

两朝将相经纶业,千古弦歌义乡。

—— 宋 · 杨杰《昼锦堂》

时闻有玄虎,来洞门前。

—— 宋 · 赵师秀《沈洞主》

谁炷清香少君,数声金磬梦中闻。

—— 宋 · 赵师秀《白石岩》

江上花催问人,鄱阳莺报越乡春。

—— 唐 · 刘长卿《将赴南巴至余干别李十二》

空把相如赋,何人荐闱。

—— 唐 · 刘长卿《送马秀才移家京洛便赴举》

闱称独步,太学许能文。

—— 唐 · 刘长卿《送孙莹京监擢第归蜀觐省》

且喜闱秦镜在,还将妍丑付春官。

—— 唐 · 刘长卿《温汤客舍》

朝入青霄玉堂,夜扫白云眠石床。

—— 唐 · 刘长卿《望龙山怀道士许法稜》

候客石苔上,僧云树中。

—— 唐 · 刘长卿《题萧郎中开元寺新构幽寂亭》

清坛祗谒郊丘,辅相贤劳其款留。

—— 宋 · 宋高宗《绍兴己巳南郊礼成》

苟弗执,宜奠释纷。

—— 宋 ·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其八》

折狱言简,结缨全。

—— 宋 ·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其九》

不可后,始可言诗。

—— 宋 ·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其一一》

之有本,子能启问。

—— 宋 ·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其一二》

节和,斯言可宗。

—— 宋 ·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其一九》

求以异闻,诗云尔。

—— 宋 ·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其三一》

凤阙有人来献,溪声山色愈增新。

—— 宋 · 张继先《游洞霄》

天真聊所适,俗莫相婴。

—— 宋 · 张继先《翛然元规夜坐酌余德儒所惠酒因成联句》

乐看公暇,阴阳报岁丰。

—— 宋 · 黄裳《东湖留题 歌丰堂》

周室笙歌声调古,孔庭诗指归新。

—— 宋 · 黄裳《长乐宴遣贡士》

无类已闻诗教,有行还守子男封。

—— 宋 · 黄裳《送方子元赴固始》

神仙官职去期远,诗门庭归思清。

—— 宋 · 黄裳《送郑少府延平教授》

文彩成乐,筹略覊夷戎。

—— 宋 · 蔡襄《读乐天闲居篇》

里闬高高祖德新,鲁庭诗孟家邻。

—— 宋 · 蔡襄《喜弟及第》

登第年华久,相逢爱深。

—— 宋 · 蔡襄《大湖驿寄建州同年窦职方》

翟綵开新,金文易大名。

—— 宋 · 蔡襄《温成皇后挽词二首 其二》

乐律本原,法根柢。

—— 宋 · 蔡襄《亲祀南郊诗》

上待公孙益厚,当时史官犹刺讥。

—— 宋 · 蔡襄《四贤一不肖诗 高若讷》

致豪英,隽材多将佐。

—— 宋 · 蔡襄《和黄介夫忆竹》

遵儒恩异,左戚赏刑均。

—— 宋 · 蔡襄《仁宗皇帝挽词七首 其六》

惜哉今乐与古异,遣士数不能备。

—— 宋 · 蔡襄《州学饯送解发进士》

神鄜畤馆,布政未央宫。

—— 唐 · 张昭《郊庙歌辞 汉宗庙乐舞辞 显仁舞》

星俎云罍兼鲁,朱干象箾杂巴渝。

—— 唐 · 张昭《郊庙歌辞 汉宗庙乐舞辞 观德舞》

星俎云罍兼鲁,朱干象箾杂巴渝。

—— 唐 · 张昭《汉宗庙乐舞辞》

设鬬倾金凿落,马蹄争撼玉连环。

—— 唐 · 罗隐《暇日投钱尚父》

朝廷犹乐,郡邑忍干戈。

—— 唐 · 罗隐《遁迹》

拟把金钱赠嘉,不堪栖屑困名场。

—— 唐 · 罗隐《送沈先辈归送上嘉礼》

三接驾前朝觐,一函江表战征功。

—— 唐 · 罗隐《送内使周大夫自杭州朝贡》

科随鹄箭频曾中,向侯弓以重招。

—— 唐 · 罗隐《寄渭北徐从事》

大族不唯专乐,上才终是惜生灵。

—— 唐 · 罗隐《送前南昌崔令替任映摄新城县》

地清每负生灵望,官重方升乐司。

—— 唐 · 罗隐《秋日泊平望驿寄太常裴郎中》

几时潘好,重与话清风。

—— 唐 · 罗隐《寄大理徐郎中》

三署履声通建,九霄星彩映明光。

—— 唐 · 罗隐《送陆郎中赴阙》

栾郄门风大,裴王乐优。

—— 唐 · 罗隐《寄礼部郑员外》

优逢苑雪,官重带台霜。

—— 唐 · 罗隐《送沈光侍御赴职闽中》

何由覩,嘉名偶寄居。

—— 唐 · 罗隐《封禅寺居》

左隅庙室本经,右阁宸翰尊星奎。

—— 宋 · 王拱辰《耆英会诗》

有卉祕神仙,君臣有焉。

—— 唐 · 宋之问《药》

象物行周,衣冠集汉都。

—— 唐 · 宋之问《则天皇后挽歌》

春秋乐能遗则,父子君臣可废乎。

—— 宋 · 邵雍《安乐窝中一部书》

法本防姦,岂为吾曹设。

—— 宋 · 邵雍《秋怀三十六首 其三》

皇王帝伯时虽异,乐诗书道自新。

—— 宋 · 邵雍《偶书》

何用辛勤佛名,我从无得到真庭。

—— 唐 · 韦庄《赠礼佛名者》

宫女焚香把经卷,天人就席袈裟。

—— 唐 · 韩翃《题玉山观禅师兰若》

门前直事仙郎,腰垂青绶领咸阳。

—— 唐 · 韩翃《送王侍御赴江西兼寄李袁州》

道人翩然来,节何尔雅。

—— 宋 · 陆九渊《赠化主》

志期周制区夏,人称孔阴生阙西。

—— 宋 · 程颐《闻侯舅应辟南征诗》

昕庭未受羣臣贺,先过东朝谢成。

—— 宋 · 周密《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其一五》

骄子起天街,由来亏乐。

—— 唐 · 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汉君祠五帝,淮王八公。

—— 唐 · 杨炯《和辅先入昊天观星瞻》

武化偃兮文化昌,乐昭兮股肱良。

—— 唐 · 卢照邻《中和乐九章 总歌第九》

贤者闻知命,吾生复玄。

—— 唐 · 张籍《赠殷山人》

诗价已高犹失意,司曾赏会成名。

—— 唐 · 张籍《送从弟删东归》

奉使贺成登册,陪班看出降恩书。

—— 唐 · 张籍《送从弟彻东归》

正初天子亲郊,诏摄将军领卫兵。

—— 唐 · 张籍《贺秘书王丞南郊摄将军》

行香暂出天桥上,巡常过禁殿中。

—— 唐 · 张籍《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守》

西来将相位兼雄,不与诸君觐同。

—— 唐 · 张籍《田司空入朝》

名岳寻游今已徧,家城谒便应回。

—— 唐 · 张籍《送稽亭山寺僧》

新作陆浑山县长,早知三甲科名。

—— 唐 · 张籍《寄陆浑赵明府》

君生衰俗间,立身如经。

—— 唐 · 张籍《赠别孟郊》

今公施德,自然威武崇。

—— 唐 · 张籍《董公诗》

华严经里字,不曾行到寺门前。

—— 唐 · 张籍《赠华严院僧》

定知巡后,解夏始应回。

—— 唐 · 张籍《送僧游五台兼谒李司空》

影堂香火长相续,应得人来拜多。

—— 唐 · 张籍《弱栢院僧影堂》

称与诗人用,堪随寺斋。

—— 唐 · 张籍《赠太常王建藤杖笋鞋》

尊荣三代,拥佑两朝功。

—— 宋 · 文彦博《慈圣皇太后挽词 其一》

制服从恩重,因山变优。

—— 宋 · 文彦博《慈圣皇太后挽词 其二》

以义情虽夺,于亲更崇。

—— 宋 · 文彦博《濮安懿王夫人挽词 其二》

超羣后,官仪极上公。

—— 宋 · 文彦博《神宗皇帝挽词 其四》

密有忠言如药石,别加优赐貂蝉。

—— 宋 · 文彦博《司马温公挽词 其二》

从古藩垣谋帅重,于今诗得才雄。

—— 宋 · 文彦博《次韵答平凉龙图王谏议》

慎独虔君命,清心重经。

—— 宋 · 文彦博《中书宿斋偶作 其一》

销磨岁月功名内,检束身心法中。

—— 宋 · 文彦博《追和》

汉祀精禋洁,云亭禅殊。

—— 宋 · 文彦博《省试蒲车诗》

国重司寒祭,羔羊献陈。

—— 宋 · 文彦博《天圣五年春省试献羔开冰》

饭蔬饮水时行乐,定删诗国建桓。

—— 宋 · 程颢《睢阳五老图》

洛下衣冠今最盛,当年尚齿容优。

—— 宋 · 文彦博《再酬富公一绝》

只鸡与斗黍,意未为足。

—— 宋 · 贺铸《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

高僧共旃檀像,游女来焚薰陆香。

—— 宋 · 贺铸《壬申上元有怀金陵旧游》

思有闻,飘飖辞祖贯。

—— 宋 · 贺铸《人生七十稀》

谁怜诗甘公子,牢落青衫向白头。

—— 宋 · 张孝祥《赠甘法曹》

又领诸儒款泮宫,车书同处应同。

—— 宋 · 张孝祥《释奠》

真儒倏兴明典,周庠连云斩荆祀。

—— 宋 · 张孝祥《上辟廱》

雨先清道跸,寒避神圭。

—— 宋 · 张孝祥《贺郊祀》

末刼兰香科下人,衣冠乐与君臣。

—— 唐 · 王志安《刺当涂者》

闻相远,琴樽谁是亲。

—— 宋 · 朱淑真《寄大人二首 其二》

行存名岳,逓问高年疾。

—— 唐 · 李峤《扈从还洛呈侍从羣官》

埋玉陈牲神毕,举麾上马乘舆出。

—— 唐 · 李峤《汾阴行》

期仙客,陈王覩丽人。

—— 唐 · 李峤《洛》

五千道德阐,三百仪成。

—— 唐 · 李峤《经》

乐云行已奏,曰冀相成。

—— 唐 · 李峤《鼓》

振军容肃,威宣武节扬。

—— 唐 · 李峤《奉和杜员外扈从教阅》

潮虽处南粤,义无遐陬。

—— 宋 · 梅尧臣《送胡都官知潮州》

汉朝重结单于好,岁遣名臣数增。

—— 宋 · 梅尧臣《送吴仲庶殿院使北》

虏人多窃朝廷,译者交传应对辞。

—— 宋 · 梅尧臣《送吕沖之司谏使北》

成复命日,菀抑舒杨条。

—— 宋 · 梅尧臣《送韩仲文奉使》

君居麻源谷,学如郑玄。

—— 宋 · 梅尧臣《送李泰伯归建昌》

公于是时已观,踏雪再拜辞可汗。

—— 宋 · 梅尧臣《送石昌言舍人使匈奴》

今日泉宫启,师臣秩增。

—— 宋 · 梅尧臣《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 其一》

别祠缘相汉,旧傚宗周。

—— 宋 · 梅尧臣《次韵景彝奉慈庙孟秋摄事二十韵》

法不我弃,劳吝不我纡。

—— 宋 · 梅尧臣《寄题西洛致仕张比部静居院四堂》

明朝鏁闱,何暇醉邻里。

—— 宋 · 梅尧臣《和正月六日沈文通学士遗温柑》

仪虽聘邻国,岂异和戎。

—— 宋 · 梅尧臣《送唐待制子方北使》

治分周太宰,重汉诸侯。

—— 宋 · 梅尧臣《送刘元忠学士归陈州省亲》

公虽不责以正,我意未容诚斗筲。

—— 宋 · 梅尧臣《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宴》

卜惟阳月吉,孝享方脩。

—— 宋 · 梅尧臣《祫享观礼二十韵》

到家莫久留,速书赴闱。

—— 宋 · 梅尧臣《送陈太祝归河阳》

天子赐恩,史臣书祖风。

—— 宋 · 梅尧臣《李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终期江上见,俗聊损裁。

—— 宋 · 梅尧臣《刁景纯期水门再别以风雨不往》

夕斋神祠,法衮被藻绣。

—— 宋 · 梅尧臣《希深惠书言与师鲁永叔子聪几道游嵩因诵而韵之》

还来读诗,不用辨鱼虫。

—— 宋 · 梅尧臣《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书斋》

自春锁闱,既出被轻囚。

—— 宋 · 梅尧臣《哀马》

先王有节,不可过于今。

—— 宋 · 梅尧臣《若讷上人弹琴》

梁冠爵弁各得,道路溢誉亡高卑。

—— 宋 · 梅尧臣《泗州郡圃四照堂》

正言讦诡谀,简去酬酢。

—— 宋 · 梅尧臣《饮韩仲文家》

当须化闾里,庶使义臻。

—— 宋 · 梅尧臣《寄题苏子美沧浪亭》

势力走谀谄,义服委佗。

—— 宋 · 梅尧臣《同道损持国访孔旼处士》

百两将陈,王家集上宾。

—— 宋 · 梅尧臣《李端明宅花烛席上赋》

生前恩少,殁后荐章多。

—— 宋 · 梅尧臣《哭孙明复殿丞三首 其三》

铙箫咽,明仪币马陈。

—— 宋 · 梅尧臣《程文简公挽词三首 其一》

门阑不日登元,句律今朝得少卿。

—— 宋 · 曾几《和李宗丞》

两朝貌缘同德,多士凭依为至诚。

—— 宋 · 曾几《挽陈丞相》

汉室推元,唐家得卫公。

—— 宋 · 曾几《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其二》

俗不可徴,百孔千疮坏。

—— 宋 · 王令《赠刘成文》

微生喜以佞面诋,臧氏恶非所当。

—— 宋 · 王令《孟子》

及情终而阕,忽回肠而念归。

—— 宋 · 王令《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

归豚非吾心,在恶不酬。

—— 宋 · 王令《暨阳居四首 其四》

不经圣人,颇厌后世烦。

—— 宋 · 王令《谢客二首 其一》

若逢佳宾客,不暇外拘。

—— 宋 · 王令《同孙祖仁王平甫游蒋山作》

标韵乐天淳,不肯外假。

—— 宋 · 王令《赠庐山老居讷》

空庭好待中宵月,独星辰学步罡。

—— 唐 · 皮日休《寒日书斋即事三首 一》

空坛后销香母,阴洞缘时触乳花。

—— 唐 · 皮日休《送董少卿游茅山》

光尊祖,乐备充庭。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太清宫乐章 煌煌》

殊祼鬯,义感昭临。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太清宫乐章 沖和》

周乐,垂光储庆。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太清宫乐章 终上》

中行部,不博前行驾库。

—— 唐 · 不详《省中语》

备,和乐新。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昭德皇后庙乐章 永和》

公尸既起,享载终。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昭德皇后庙乐章 雍和》

亚六瑚,诚殚二簋。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隐太子庙乐章 诚和》

有章,惟神还轼。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送神》

春伯联事,秋官相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隐太子庙乐章 雍和》

祀遵五,时属三秋。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送神》

云备,司筵告彻。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隐太子庙乐章 送神》

陈彝,司筵执豆。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黑郊迎神》

云克备,斯文有秩。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朝日乐章 肃和》

宗祧是寄,乐其亨。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章怀太子庙乐章 迎俎酌献》

羽籥崇文以毕,干鏚奋武事将行。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章怀太子庙乐章 送文舞迎武舞》

和乐备,神其降斯。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朝日乐章 迎神》

绝羣后,望尊储贰。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懿德太子庙乐章 迎神》

乐终广奏,毕崇禋。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朝日乐章 送神》

币帛言设,容无爽。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懿德太子庙乐章 登歌酌鬯》

八音协奏陈金石,六佾分行整容。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懿德太子庙乐章 送文舞迎武舞》

煌煌而来,物攸设。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节愍太子庙乐章 迎神》

因诚致,备絜玄酒。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节愍太子庙乐章 登歌酌鬯》

乐器周列,容备宣。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节愍太子庙乐章 迎俎酌献》

昔献三雍盛容,今陈六佾崇仪制。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文敬太子庙乐章 送文舞迎武舞》

享申百,庆洽百灵。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祀九宫贵神乐章 豫和》

虔申典册,苹藻敬荐翘襟。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武后崇先庙乐章》

以备物,乐以感神。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襃德庙乐章 进德》

式宴所重,浃欢情必均。

—— 唐 · 不详《舞曲歌辞 中和乐舞词》

恭禋载展,翘襟邈志逾殷。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武后大享拜洛乐章 咸和》

恭崇则,肃奉仪形。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武后大享拜洛乐章 九和》

崇容,千官肃事。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武后大享拜洛乐章 禋和》

乐鸣凤律,备鸡竿。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 昭顺乐》

明君陈大,展币祀圆丘。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 感顺乐》

乐备金石,光尊俎。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祭方丘乐章 顺和》

任是怀容,无人顾形影。

—— 唐 · 不详《庐山女赠朱朴 一》

爰展,率土咸来。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 福顺乐》

圭瓒方陈,干旄乃象功。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 武舞乐》

虔修盛,仰荅玄功。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 昭顺乐》

贤不解开东阁,燮理惟能闭北门。

—— 唐 · 不详《景龙中嘲宰相歌》

亭育品彙,宾百神。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梁太庙乐舞辞 来仪舞》

笙镛迭奏,物荧煌。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梁太庙乐舞辞 昭德舞》

[笾]豆斯撤,容有章。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梁太庙乐舞辞 撤豆》

修鼎俎,奠歆瑶币。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祭神州乐章 送神》

春官缉,宗伯司禋。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祭大社乐章 迎神》

亲地尊天,文经术。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祭大社乐章 送神》

雅乐荐,器陈。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宗庙乐舞辞 章德舞》

虑虔容肃,缛仪丰。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蜡百神乐章 送神》

孔惠之,必肃之容。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宗庙乐舞辞 观成舞》

三推就,万庾祈凝。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先农乐章 咸和》

毕祀先,香散几筵。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禋顺》

仙坛既毕,神驾俨将昇。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先蚕乐章 昭庆》

文兴坠典,复旧章。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晋朝飨乐章 初举酒文同乐》

君臣庆会,乐昭宣。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晋朝飨乐章 举酒》

圣人有作,盛重光。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晋朝飨乐章 再举酒》

愿修封岱,方以称文明。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晋朝飨乐章 四举酒》

备其容,乐和其变。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释奠文宣王乐章 雍和》

常陈盛,愿永千年。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朝飨乐章 忠顺》

容既备,帝履长春。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朝飨乐章 康顺》

成三爵,乐毕九成。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朝飨乐章 忠顺》

明庭展,为龙为光。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朝飨乐章 忠顺》

淮海干戈戢,朝廷乐施。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晋昭德成功舞歌 昭德舞歌二首 二》

独入玄宫至真,焚香不为贱贫身。

—— 唐 · 不详《孙咸题庐山神庙诗》

乐和管磬,备烝尝。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金奏》

周笾豆,诚效虔祗。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送神》

风教盛,乐昌。

—— 唐 · 不详《莆田石记》

乐已变,方崇。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武后享清庙乐章十首 第一》

肃敷大,上谒尊灵。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武后享清庙乐章十首 第三登歌》

登歌已阕,献方周。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武后享清庙乐章十首 第九彻俎》

言毕,仙卫将归。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武后享清庙乐章十首 第十送神》

祗奉先构,备怀柔。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严和》

乐用崇德,以陈词。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昇和》

标荐鬯,肃事祠庭。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虔和》

惟圣配天敷盛,惟天为大阐洪名。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同和》

周三献,乐阕九成。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恭和》

已周,云和将变。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肃和》

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 唐 · 慧能《示法达偈三首 一》

郊坛斋帝,乐祀天。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明皇祀圆丘乐章 太和》

六变云备,百斯浃。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明皇祀圆丘乐章 舒和》

奉使时将久,归朝必优。

—— 宋 · 王禹偁《赠採访使閤门穆舍人》

馈粮萧相国,制叔孙通。

—— 宋 · 王禹偁《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

绝应悬榻,公余尚读碑。

—— 宋 · 王禹偁《送仆射相公赴西京》

身虽退,思贤宠未衰。

—— 宋 · 王禹偁《司空相公挽歌 其二》

终让东封,遂成南狩悲。

—— 宋 · 王禹偁《太宗皇帝挽歌 其二》

骈罗卤簿三公,告赴同盟五月期。

—— 宋 · 王禹偁《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 其一〇》

一从巢寇犯阙来,梁氏闱还草创。

—— 宋 · 王禹偁《酬安祕丞见赠长歌》

郎官疏远既未贵,县吏数不足拘。

—— 宋 · 王禹偁《还杨遂蜀中集》

仙舟复喜逢元,飞御仍烦接子乔。

—— 宋 · 苏颂《答陈再次前韵》

元帅本由诗选,行人愧匪语言才。

—— 宋 · 苏颂《和吴仲庶待制见寄》

多依佛,居人亦贵僧。

—— 宋 · 苏颂《和游中京镇国寺》

元侯勤主,一一倒瓶罍。

—— 宋 · 苏颂《和吴仲庶寄李子仪》

当年已绝坐中,此日犹蒙客右招。

—— 宋 · 苏颂《与次道集贤谏议元素翰林赴沖卿枢密谏议见招宴会同赋》

群公预,丹心万里驰。

—— 宋 · 苏颂《某两使辽塞俱值郊礼之岁今以至日到北帐感事言怀寄呈同馆诸公》

朝仪强效鹓行列,享犹存体荐余。

—— 宋 · 苏颂《广平宴会》

悲凉九虞,不见大安回。

—— 宋 · 苏颂《宣仁圣烈皇后挽辞五首 其四》

隆由圣作,万世仰洪规。

—— 宋 · 苏颂《濮安懿王夫人挽辞二首 其一》

旂章秩连三府,彝鼎功名载一门。

—— 宋 · 苏颂《赠太师中书令王公挽辞二首 其二》

朝廷宠遇三公,园馆优游十载闲。

—— 宋 · 苏颂《司徒侍中杜正献公挽辞五首 其四》

荐苍玉,乐歌太安。

—— 宋 · 苏颂《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 朝享景灵宫》

上将告成,严肆类。

—— 宋 · 苏颂《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 有事于南郊》

授以册宝,极其文。

—— 宋 · 苏颂《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 发册文德殿》

豫游恩甚盛,谒款无违。

—— 宋 · 苏颂《元日鸿庆宫朝拜二十韵》

圣孝当天世继明,两全能飨交行。

—— 宋 · 苏颂《恭谢庆成诗十韵》

上宰隆恩,中闱集宠光。

—— 宋 · 苏颂《秦国太夫人挽辞二首 其二》

边关命行看至,淮海归期亦有涯。

—— 宋 · 苏颂《次韵林次中九日都下感事二首 其二》

罢朝仍制服,卹厚公王。

—— 宋 · 苏颂《司空赠太傅康国韩公挽辞五首 其一》

衣冠元旧龙门,旄钺西平奕代勛。

—— 宋 · 苏颂《太子太保致仕李公挽辞二首 其一》

黻冕恩褒德,箫笳送终。

—— 宋 · 苏颂《尚书左丞赠开府仪同三司邓公挽辞三首 其二》

五时读令王春,大驾临朝晋室仪。

—— 宋 · 苏颂《皇帝閤春帖子六首 其五》

藉标三瑞,灵篇首五芝。

—— 宋 · 苏颂《又次王侍郎韵》

玉座案经涓对日,金壶加赐春醪。

—— 宋 · 苏颂《开府潞公太师得谢西归谨赋七言四韵诗五首拜送 其二》

皆言元老归休盛,恩便蕃自古无。

—— 宋 · 苏颂《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致政开府太师三首 其三》

荐币同匏爵重,洁牲人比玉壶清。

—— 宋 · 苏颂《李公择尚书见示出郊奉雩祀马上口占七言四韵走笔继和》

竟随文若去,聊伴元仙。

—— 宋 · 陈与义《王应仲欲附张恭甫舟过湖南久不决今日忽闻遂登舟作诗送之并简恭甫》

诚备祝嘏,殚珪币。

—— 唐 · 魏徵《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青帝角音 肃和》

大乐稀音,至诚简

—— 唐 · 魏徵《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青帝角音 雍和》

陈牲币,乐备篪簧。

—— 唐 · 魏徵《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赤帝徵音 雍和》

诚备祝嘏,殚珪币。

—— 唐 · 魏徵《五郊乐章 青帝角音 肃和》

大乐稀音,至诚简

—— 唐 · 魏徵《五郊乐章 青帝角音 雍和》

人生出处分,义安可踰。

—— 宋 · 杨时《藏春峡 老圃亭》

贵门生乐,明代秉文章。

—— 唐 · 王湾《晚春诣苏州敬赠武员外》

大开庠序明教,抚柔新俗威无专。

—— 宋 · 章惇《梅山歌》

问安昏定,奉晨趋。

—— 唐 · 许敬宗《四言奉陪皇太子释奠诗一首应令 五》

徐动合仪,和鸣中音律。

—— 唐 · 寒山《诗三百三首 二十六》

张乐分韶濩,观纵华夷。

—— 唐 · 李义府《在巂州遥敍封禅》

简情乃真,惟宜具鸡黍。

—— 宋 · 王炎《谢江潭诸公》

永巷蛾眉几千指,一妻一妾庶人

—— 宋 · 王炎《雉朝飞》

薄酒可成,何必饮上尊。

—— 宋 · 王炎《薄薄酒》

宫中共用家人,日近清光侍太皇。

—— 宋 · 王炎《贺吴兴郡王生日四绝 其三》

今则亡,陈编意犹存。

—— 宋 · 王炎《沿檄如蒲圻讯民之食菜事魔者作诗悯之》

难求备,交情好者贫。

—— 唐 · 杜荀鹤《哭友人》

塔前尽灰来相,衲下谁宗印了心。

—— 唐 · 杜荀鹤《题护国大师塔》

兵戈到处弄性命,乐向人生是非。

—— 唐 · 杜荀鹤《乱后逢李昭象叙别》

洞口星披鹤氅,溪头吟月上渔船。

—— 唐 · 杜荀鹤《赠溧水崔少府》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姪常修乐风。

—— 唐 · 杜荀鹤《题弟姪书堂》

道人星月下,相次茅君。

—— 唐 · 杜荀鹤《游茅山》

服定衣冠乐,聊尔就江东。

—— 宋 · 王奕《水调歌头》

一观周归来后,依旧白云深闭门。

—— 宋 · 王奕《再和韵上石塘吴 其四》

幸际干戈屯祸极,挽回乐泰和先。

—— 宋 · 王奕《和叠山到山阳郡学四诗 其一》

将行备乐,送别仰神仙。

—— 唐 · 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

不及戎行亲矢石,独将诗继庭闱。

—— 宋 · 李光《孚先兄以连雨形于咏歌是时适闻韩侯淮北之捷因次韵》

子贤能顺,三月祔佳城。

—— 宋 · 宋祁《挽张元常葬母夫人二首 其一》

岩廊号元老,数盛中台。

—— 宋 · 宋祁《遣吏视诸公茔树回有感 文惠陈丞相》

何公真法,甯免疾如雠。

—— 宋 · 宋祁《题阮步兵祠二首 其一》

年年睹,祥祺日日新。

—— 宋 · 宋祁《元会诗五首 其四》

拥节趋瑶县,回舆梵仙。

—— 宋 · 宋祁《观相国长城公留题药师院壁》

行忘景晏,恩厚觉寒迟。

—— 宋 · 宋祁《大礼庆成》

摛华吐凤赋,闻堕鳣庭。

—— 宋 · 宋祁《将东归留别杨宗礼十韵》

臯陶旧曲明良内,郄縠高谈乐中。

—— 宋 · 宋祁《守塞三年上北京留守贾相公 其二》

书留孔子宅,识汉家台。

—— 宋 · 宋祁《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

文书少,汤官餠饵优。

—— 宋 · 宋祁《还都有感》

深愧府公宾厚,不教持版预粗官。

—— 宋 · 宋祁《南岘候馆晚春有感献郡守》

何人过问维摩室,定有文殊作来。

—— 宋 · 宋祁《中山公损疾二首 其一》

二步不应踰旧,天心自欲劝蒸民。

—— 宋 · 宋祁《藉田礼毕因成七言》

倍重秦失号,讥老聋笑。

—— 宋 · 宋祁《七不堪诗七首 其五》

怒迁多市色,烦方聚讼。

—— 宋 · 宋祁《七不堪诗七首 其六》

抱蕝一身依署,饭蔬三日属祠官。

—— 宋 · 宋祁《礼局致斋》

扫石焚香碧空,露华偏湿蕊珠宫。

—— 唐 · 李益《寄许鍊师》

传家,不名则利,谁能袖手安常。

—— 宋 · 无名氏《满庭芳》

坎祀贻则,郊展敬。

—— 宋 · 无名氏《秋分夜夕月乐章 登歌奏肃和》

能令公子精神爽,善诱王孙义加。

—— 宋 · 无名氏《鹧鸪天》

复明诗。

—— 宋 · 无名氏《庆灵椿・摊破南乡子》

遣舟车,伫望谈言志。

—— 宋 · 无名氏《写心阶诗 一》

文物师垣宅相,诗枢庭世胄,冰骨玉精神。

—— 宋 · 无名氏《水调歌头》

多慙远臣贱,不得容陪。

—— 宋 · 无名氏《观南郊回仗》

晓色临双阙,微臣位陪。

—— 宋 · 无名氏《谒见日将至双阙》

陈嘉乐,斋心动衆灵。

—— 宋 · 无名氏《郊坛听雅乐》

得贤因举颂,修便观风。

—— 宋 · 无名氏《册上公太常奏雅乐》

好将何物寿冰翁,但有个、新词为

—— 宋 · 无名氏《鹊桥仙》

盖圣君、恭谢灵休,谨访景明嘉

—— 宋 · 无名氏《庆清朝》

恭谢三朝

—— 宋 · 无名氏《御街行》

庆景陵毕,銮舆游步。

—— 宋 · 无名氏《瑞鹤仙》

捻香稽首,旋行绕宫城。

—— 宋 · 无名氏《灵宝真一自然太上玄一真人颂一章》

况有盈门,百两拥骈阗。

—— 宋 · 无名氏《水调歌头》

庆重行。

—— 宋 · 无名氏《导引》

升中盛,增高益厚,登封检玉,时迈合周诗。

—— 宋 · 无名氏《六州》

殊常,旷古难行。

—— 宋 · 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钦至道,崇明祀,盛迈前王。

—— 宋 · 无名氏《六州》

申严祀、备尝。

—— 宋 · 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成均庆人神悦,圣寿保无穷。

—— 宋 · 无名氏《导引》

琼编耀,仙衣,垂旒俯拜,荐献惟寅。

—— 宋 · 无名氏《六州》

陈缛、献岁惟良。

—— 宋 · 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亲俱庆,看宠加三命,膺三接。

—— 宋 · 无名氏《喜迁莺》

升坛毕膺繁祉,睿算保无疆。

—— 宋 · 无名氏《导引》

君王行赐宴,重敬如宾。

—— 宋 · 无名氏《水调歌头》

堪羡力薄无储,宾庖萧萦,乏延佳客。

—— 宋 · 无名氏《酹江月・念奴娇》

诏台司。

—— 宋 · 无名氏《导引》

备丰盈。

—— 宋 · 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文章焕,齐洁致清衷。

—— 宋 · 无名氏《导引》

神宗昔举殊尤,今复睹吾皇。

—— 宋 · 无名氏《导引》

成耨,三事并卿尹,执耒有经常。

—— 宋 · 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歌帝烈,扬盛节,园丘大洽,霈泽绵区。

—— 宋 · 无名氏《奉礼歌》

行乐备神祈飨,四海永来王。

—— 宋 · 无名氏《导引》

寻汉,崇唐典,袭映情文。

—— 宋 · 无名氏《六州》

岂能祝寿,自有仙桃满院,一实数千年。

—— 宋 · 无名氏《水调歌头》

从宜。

—— 宋 · 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神光四照百成。

—— 宋 · 无名氏《合宫歌》

严太寝,容绎前经。

—— 宋 · 无名氏《六州》

金驾徐徐动,容辉明。

—— 宋 · 无名氏《六州》

汉吏贵无华,鲁从先进。

—— 宋 · 无名氏《野翁堂》

远观唐虞,未有如兹盛

—— 宋 · 无名氏《合宫歌》

群心同愿,长临路寝,三年讲,显祀文王。

—— 宋 · 无名氏《六州》

华玉威神。

—— 宋 · 无名氏《导引》

盛西京。

—— 宋 · 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与诚俱。

—— 宋 · 无名氏《奉礼歌》

阴德远,仁功积,欢养罄九域,无违。

—— 宋 · 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儿孙俱满目,诗传衣钵。

—— 宋 · 无名氏《千秋岁》

典极钦崇。

—— 宋 · 无名氏《导引》

严大报,反本始,重祀神祈。

—— 宋 · 无名氏《奉礼歌》

典备文孙。

—— 宋 · 无名氏《导引》

务农重谷人胥劝,耕籍殊尤。

—— 宋 · 无名氏《导引》

涓辰行,节物值春阳。

—— 宋 · 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陈仪。

—— 宋 · 无名氏《奉礼歌》

皇展报,新乐,觚陛咏宾乡。

—— 宋 · 无名氏《奉礼歌》

见来须顶

—— 宋 · 无名氏《谒金门》

九万里俱在下,乐三千剀切。

—— 宋 · 无名氏《宝鼎现》

乐词章,甲兵韬略,素备文兼武。

—— 宋 · 无名氏《百字歌・自度曲》

乐存三代,烟霞主一丘。

—— 唐 · 王绩《山夜》

管宁存祭,王霸重朝章。

—— 唐 · 王绩《赠李徵君大寿》

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 唐 · 王绩《赠程处士》

博术存书录,壶经着篇。

—— 唐 · 王绩《围碁》

数由他,谢郎着帽,王郎穿屐。

—— 宋 · 刘克庄《水龙吟》

管甚是非并法,顿足低昂起舞。

—— 宋 · 刘克庄《贺新郎》

法、中人嘲骂。

—— 宋 · 刘克庄《贺新郎》

乐衣冠,浑靠定、堂堂国老。

—— 宋 · 刘克庄《满江红》

为爱君山景最灵,角冠秋一坛星。

—— 唐 · 高骈《和王昭符进士赠洞庭赵先生》

肉掩豆兮中,盏斝酢兮告终。

—— 宋 · 李新《普州铁山福济庙祀神曲 送神》

倮葬畏法,厚葬索衣衾。

—— 宋 · 李新《古兴 其五》

法不见缚,高轩一宇宙。

—— 宋 · 李新《王朝美招饮有能窥狗窦之语因作诗贻之》

一日废经,不如无此生。

—— 宋 · 李新《杂兴 其一》

醴酒偶忘设,于殊至微。

—— 宋 · 李新《杂兴 其二》

从人既非,何以见父兄。

—— 宋 · 李新《行路难》

家法新增小戴,生涯半用计然书。

—— 宋 · 李新《挽江源张寛儒承事词》

我归政欲质经疑,失尚容求诸野。

—— 宋 · 李新《送赵伯高》

春风标名冠部,睥睨英豪皆培塿。

—— 宋 · 李之仪《送李仲益及第调濠州司户还钱塘》

乐有先后,后进则君子。

—— 宋 · 李之仪《中隠菴次赵德孺韵》

五色云中鸣玉磬,千花台上金仙。

—— 唐 · 清闲《句》

经行观自心感,一雨僧人不显名。

—— 唐 · 空海《过金山寺》

道人星月下,相次茅君。

—— 唐 · 许浑《游茅山》

从军暮下三千客,闻庭中七十人。

—— 唐 · 许浑《和人贺杨仆射致政》

成神既醉,髣髴缑山鹤。

—— 唐 · 裴度《享惠昭太子庙乐章》

成神既醉,髣髴缑山鹤。

—— 唐 · 裴度《郊庙歌辞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 亚献终献》

行寻白云叟,象登峻宇。

—— 唐 · 张祜《游天台山》

乐胜残后,干戈止杀前。

—— 唐 · 张祜《读《西汉书》十四韵》

物情周智用,宾尽逢迎。

—— 唐 · 张祜《投太原李司空》

宾青眼色,忧国白髭鬚。

—— 唐 · 张祜《献太原裴相公三十韵》

独负池阳议,言从建游。

—— 唐 · 沈佺期《和崔正谏登秋日早朝》

复除恩载洽,望秩新崇。

—— 唐 · 沈佺期《扈从出长安应制》

御柳垂仙掖,公槐覆闱。

—— 唐 · 沈佺期《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

并命登仙阁,分曹直闱。

—— 唐 · 沈佺期《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

案牍遗常,朋僚隔等威。

—— 唐 · 沈佺期《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

乐移三统,舟车会八方。

—— 唐 · 沈佺期《答魑魅代书寄家人》

乐羊叔子,文章王仲宣。

—— 唐 · 沈佺期《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

独将乐付程仇,房杜无才阐大猷。

—— 宋 · 石介《文中子 其二》

三就部试,不肯露头角。

—— 宋 · 石介《安道登茂材异等科》

部文章渊,波浪百尺高。

—— 宋 · 石介《诏下勉诸生》

相与施让,物归不待宿。

—— 宋 · 石介《密直杜公作镇于魏天章李公领使于魏明复先生客于魏熙道宰于魏因作诗寄之》

春秋一王法,曲三千仪。

—— 宋 · 石介《读韩文》

盛郊丘配,感因霜露濡。

—— 宋 · 余靖《享庙诗》

函夏恢文治,禋燔讲隆。

—— 宋 · 余靖《禋郊诗》

四时迎气祠,犹烦官掌。

—— 宋 · 余靖《游韶石》

德兼三代,功包四海图。

—— 唐 · 岑文本《奉和正日临朝》

能将先进,义与后凋邻。

—— 唐 · 李程《赋得竹箭有筠》

徵奇策,人心注盛时。

—— 唐 · 司空图《即事二首 二》

山北诸草木,也只得拜。

—— 宋 · 郑思肖《锦钱余笑 其五》

果知义不忍去,亦有一死魂还家。

—— 宋 · 郑思肖《昭君叹》

形气俱和乐修,谁料平地生荆棘。

—— 宋 · 郑思肖《大宋地理图歌》

赵祀必不绝,宋吾足评。

—— 宋 · 郑思肖《二十砺五百字》

寄崇专斧钺,备设坛场。

—— 唐 · 徐坚《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可怜烟刺是青螺,如到双林误多。

—— 唐 · 陆龟蒙《和袭美重玄寺双矮桧》

终日焚香洞云,更思琪树转劳神。

—— 唐 · 陆龟蒙《奉和袭美怀华阳润卿博士三首 三》

正金姥、虚皇,天阶净,凉入绡衣风袅。

—— 宋 · 陈深《洞仙歌》

官为列卿位亦显,臯陶事与乐同。

—— 宋 · 晁补之《送直阁杜君章守齐》

学经傥无用,诗发含琲。

—— 宋 · 晁补之《感寓十首次韵和黄着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赏心晤为韵 其四》

君知未遇元,肯抽身盛时,寻我幽隐。

—— 宋 · 晁补之《万年欢》

朝廷登儒辅,德民有耻。

—— 宋 · 晁补之《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 其一九》

成功属吾宋,五垂后昆。

—— 宋 · 晁补之《谒岱祠即事》

譬余学素,妇祭盛于盆。

—— 宋 · 晁补之《次韵王宗正定国与苏翰林先生黄校书鲁直唱和》

念昔常独立,所闻诗难。

—— 宋 · 晁补之《之京师展墓》

二陈诗伯,八荀纨绮雏。

—— 宋 · 晁补之《送吕承奉至山从吕龙图晋伯辟秦州机宜》

渊也诗足兴,功也足立。

—— 宋 · 晁补之《赠关浍关沼》

海国民皆兴义,潢池盗已息干戈。

—— 宋 · 陈俊卿《句 其三》

容肃睦缨緌外,和气熏蒸剑履间。

—— 唐 · 韩偓《梦中作》

纔有异恩颁稷契,已将优及邹枚。

—— 唐 · 韩偓《锡宴日作》

路上逢僧,脚下六枝分。

—— 唐 · 菩提达摩《谶 七》

金帛输东南,事昆夷优。

—— 宋 · 刘过《瓜州歌》

歛藏穷达付之酒,不以法自束拘。

—— 宋 · 刘过《寄竹隠先生孙应时》

诗书乐晋元帅,意度闲远和而谋。

—— 宋 · 刘过《上谯江州》

后来得荆卿,恩尽鞠躬。

—— 宋 · 刘过《怀古四首为知己魏倅元长赋兼呈王永叔宗丞戴少望 其二》

况如郭侯者,贤正谦卑。

—— 宋 · 刘过《谒郭马帅》

今年苏部,马迹犹未扫。

—— 宋 · 陈师道《秋怀十首 其七》

每虚摩诘席,旧词犹可雪儿歌。

—— 宋 · 陈师道《和舅氏公退言怀》

大府容宽懒慢,故家文物尚嫖姚。

—— 宋 · 陈师道《赠欧阳叔弼学士》

主人如古人,待士亦优。

—— 宋 · 陈师道《送魏衍移沛》

向来堪发冢,孙刘能使不为公。

—— 宋 · 陈师道《送王元均贬衡州兼寄元龙二首 其二》

东南云,吾今独何后。

—— 宋 · 陈师道《送法宝禅师》

不应须乐,始作后程仇。

—— 宋 · 陈师道《南丰先生挽词二首 其一》

一代风流尽,三师数崇。

—— 宋 · 陈师道《丞相温公挽词三首 其一》

长官申闻太守喜,召至阶庭加盛

—— 宋 · 真德秀《长沙赠高年陈氏母子》

权宜从杀,末命尚深忧。

—— 宋 · 陈师道《钦圣宪肃皇后挽词二首 其一》

先期还政事,隆改山园。

—— 宋 · 陈师道《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一》

知崇与卑,二义贯于一。

—— 宋 · 真德秀《题李立父高远楼》

他日焚香待,还来惠聪。

—— 唐 · 武元衡《慈恩寺起上人院》

罗加璧至,荐鹗与云连。

—— 唐 · 戴叔伦《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三首 三》

诚难荅,裁诗岂易酬。

—— 唐 · 戴叔伦《李大夫见赠因之有呈》

朝廷周乐,庠序汉文章。

—— 宋 · 文同《仁宗皇帝挽诗十首 其一》

自出公门下,常蒙意勤。

—— 宋 · 文同《吕惠穆挽诗四首 其四》

常恐数乖,取问吾交亲。

—— 宋 · 文同《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 其二》

不知乐,不行仁义。

—— 宋 · 张伯端《无心颂》

娶嗣明德,同牢夙所钦。

—— 唐 · 杨衡《夷陵郡内叙别》

赤脚行霜地,腥身月坛。

—— 宋 · 陈某《回回僧》

世人那得知幽径,遥向青峰磬声。

—— 唐 · 顾况《山僧兰若》

旷然莲花台,作月光面。

—— 唐 · 顾况《独游青龙寺》

薄宦修数,长景谢谭谐。

—— 唐 · 顾况《酬信州刘侍郎兄》

逈步游三洞,清心七真。

—— 唐 · 顾况《杂歌谣辞 步虚词》

古今徒闻作戎首,中国义终如初。

—— 宋 · 张元干《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赴行在所》

欲回希烈叛逆心,老夫但知朝觐

—— 宋 · 张元干《拜顔鲁公像》

满座烛光花,笑罥乌巾同醉,谁问负薪裘。

—— 宋 · 张元干《水调歌头》

姓名谁比数,遇每周旋。

—— 宋 · 张元干《上张丞相十首 其八》

安危繄貌,进退肯雷同。

—— 宋 · 张元干《李丞相生朝》

岂惟成乐,真欲混车书。

—— 宋 · 叶梦得《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 其一》

吏人不见中朝,麋鹿时时到县衙。

—— 宋 · 丁谓《有感》

尊元服,嘉名重进贤。

—— 宋 · 丁谓《冠》

越冶模良弼,燕台上宾。

—— 宋 · 丁谓《金》

宜遵三爵,莫羡百壶章。

—— 宋 · 丁谓《酒》

招我见诗意,遗人观容。

—— 宋 · 丁谓《弓》

循声知得,上列见多功。

—— 宋 · 丁谓《射》

黼绣矜华靡,莞茅助容。

—— 宋 · 丁谓《咏席》

大蒐如展,聊用助三驱。

—— 宋 · 丁谓《鹰》

圣贤让风,何不遍西夏。

—— 唐 · 元结《系乐府十二首 陇上叹》

孝须三后配,莫一郊尊。

—— 宋 · 王珪《郊祀庆成诗 其一》

二帝衣裳旧,三王乐新。

—— 宋 · 王珪《仁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二》

皇华乐君恩重,好访巅崖慰远民。

—— 宋 · 王珪《访别成献甫经历时新拜西台御史之命二首 其二》

天子锡玄纁,倾山隐沦。

—— 唐 · 皎然《送穆寂赴举》

设醴延张老,开轩吕蒙。

—— 唐 · 陈元光《落成会咏一首》

慈亲莫返拜,外欲无为。

—— 唐 · 皎然《送道琚上人还金陵》

文字饮韩嘉数子,法拘髠惟一斗。

—— 宋 · 王十朋《九日饮酒会趣堂者十九人老者与焉既醒念不可以无诗因用赠林知常韵示诸友》

我以宾名客舘,云安麴米待君倾。

—— 宋 · 王十朋《阎普州赵果州舟中唱和以巨轴见寄酬以二首 其一》

帝赐褒嘉,神留吉利书。

—— 宋 · 王十朋《宿华容寺》

年龄今稍长,法要须知。

—— 宋 · 王十朋《女子生日》

笋来茶往非为,端为诗情故得尝。

—— 宋 · 王十朋《次韵赠新笋》

龙山僦舍观大,仪仗森然典文备。

—— 宋 · 王十朋《西征》

汤后不加三聘,未应改志为苍生。

—— 宋 · 王十朋《伊尹》

闱一战果得隽,妙割不折庖丁刀。

—— 宋 · 王十朋《送表叔贾元范赴省试》

鲁国从来秉周,文公何事独无天。

—— 宋 · 王十朋《文公》

诗存伤瓠叶,废忆豚肩。

—— 宋 · 王十朋《县学落成百韵》

仙舟行色好,子猷雪棹去心轻。

—— 宋 · 王十朋《李怀安拥麾入蜀道出鄱江见赠二诗依韵奉酬 其二》

伯鱼诗趋庭处,五马旌旗夹道迎。

—— 宋 · 王十朋《嘉叟宗丞得郡喜成一绝》

聊籍束脩,少资囊橐贫。

—— 宋 · 王十朋《赠陈体仁》

一门今盛大,诗荷公恩。

—— 宋 · 王十朋《万府君挽词 其一》

虽甚微,客色未尝觖。

—— 宋 · 王十朋《毛虞卿见过》

罗得奇才,戎幕资良筹。

—— 宋 · 王十朋《送元章改漕成都》

交章荐天阙,聘备车马。

—— 宋 · 王十朋《徐孺子亭》

过庭诗家风变,坦腹门阑喜气新。

—— 宋 · 王十朋《翁府君挽词》

过庭有奇儿,诗得家传。

—— 宋 · 王十朋《次韵表叔余叔成示儿》

君子以为古,先进于乐。

—— 宋 · 王十朋《朴乡钓隠图》

人在卢前有慙色,从戴后独名家。

—— 宋 · 王十朋《卢仁及县丞挽辞》

昭明亲抱送,意何太恭。

—— 宋 · 王十朋《和喻叔奇游天衣四十韵》

是以吾夫子,诗教伯鱼。

—— 宋 · 王十朋《和韩符读书城南示孟甲孟乙》

杯盘畧荷,气味同清芬。

—— 宋 · 王十朋《和韩醉赠张秘书寄万大年先之申之》

握发闻贤,葺茅见卑宫。

—— 唐 · 陈陶《涂山怀古》

似闻殿栢,久矣寻斧柯。

—— 宋 · 李石《送浩姪成都学官》

忆昨因郊丘,盛严天庭。

—— 宋 · 李石《齐人画礼器》

龙卧西山护密阴,肯来北洞观音。

—— 宋 · 李石《史宰北湫祷雨》

糟丘尽醉国人狂,谁似东家义乡。

—— 宋 · 李石《再次韵计教授》

拂雪从山起,过房塔回。

—— 唐 · 无可《冬日诸禅自商山礼正师真塔回见访》

新坟塔,萧条渭水傍。

—— 唐 · 贯休《经栖白旧院二首 一》

四海无波八表臣,恭闻今岁真身。

—— 唐 · 贯休《闻迎真身》

想到夷王,还为上寺迎。

—— 唐 · 贯休《送僧归日本》

终期华顶下,共渌身师。

—— 唐 · 贯休《送友人及第后归台州》

清凉寺,寻真似善才。

—— 唐 · 贯休《遇五天僧入五台五首 三》

玉毫调御偏赞扬,金轮释梵咸归

—— 唐 · 贯休《施万病丸》

倘经三祖寺,一为龛坟。

—— 唐 · 贯休《送人归夏口》

朝中乐谋元帅,天下英雄有使君。

—— 宋 · 李洪《送史志道帅建康》

洽汉山唿万岁,事殊唐鑑献千秋。

—— 宋 · 李洪《拟和御制郊祀诗 其二》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玉京山。

—— 唐 · 令狐楚《中元日赠张尊师》

太师还政异寻常,前殿铺张册忙。

—— 宋 · 范纯仁《效宫词体上文太师十绝 其二》

贤多孺子,交政得裴公。

—— 宋 · 范纯仁《和君实陪潞公子华景仁宴集各一首 其二》

两宫思旧德,异贲忠魂。

—— 宋 · 范纯仁《司马温公挽词三首 其三》

自忘台鼎贵,芳尊尽日许同倾。

—— 宋 · 范纯仁《和韩侍中游兴庆池席上》

学承诗难窥奥,仕偶唐虞乐抱关。

—— 宋 · 范纯仁《和任夔节推见寄》

邦牧新下车,德彼甿讴。

—— 唐 · 储光羲《送丘健至州敕放作时任下邽县》

服正邦祀,刑冠肃王度。

—— 唐 · 储光羲《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天都分阁,肃肃临清渠。

—— 唐 · 储光羲《贻崔太祝》

朝朝玄阁,日日闻体轻。

—— 唐 · 储光羲《述华清宫五首 一》

将臣归宿卫,乐班王畿。

—— 宋 · 苏过《送王晋之还朝》

吾弟平生得诗,大吾门户惟子期。

—— 宋 · 苏过《送叔宽弟通判泸南》

笑看至争铭鼎,便学陶宏欲挂冠。

—— 宋 · 苏过《叔父生日 其一》

乐华今日,江湖得此天。

—— 宋 · 王质《送陶茂安赴湖南二首 其一》

中台上相官仪重,大国诸侯数尊。

—— 宋 · 王质《代虞枢密宴晁制置口号二首 其一》

千官绝三司贵,一士心归万国春。

—— 宋 · 王质《留别虞丞相二首 其一》

心闲逢人谢乐,身倦到枕即江湖。

—— 宋 · 王质《含山寺》

旌旗照野元戎壮,乐充庭使者华。

—— 宋 · 王质《送王仲钤口号》

谈笑不拘先后,岁寒仍契子孙情。

—— 唐 · 郑谷《寄职方李员外》

诸方徧,湘南颇有缘。

—— 唐 · 郑谷《信美寺岑上人》

就阳陈盛,匡国祷鸿休。

—— 唐 · 郑谷《丞相孟夏祗荐南郊纪献十韵》

首荐叨殊,全家寓近封。

—— 唐 · 郑谷《叙事感恩上狄右丞》

有鸳鸾集,恩无雨露偏。

—— 唐 · 郑谷《入阁》

部郎官人所重,省中别占好窠名。

—— 唐 · 郑谷《锦二首 二》

被旨入陪郊祀,放怀来听海潮声。

—— 宋 · 赵抃《次赵少师叙感叹老》

銮辂肃还禋毕,鸡竿高揭赦书传。

—— 宋 · 赵抃《武林冬至日即事》

魃虐诗尝刺,巫焚旧讥。

—— 宋 · 赵抃《喜雨》

因勤甚,龙宫尚俨然。

—— 宋 · 赵抃《次韵程给事会稽怀古即事》

慇懃醉玉杯,暮云山顶压楼台。

—— 宋 · 赵抃《括苍照水阁饮散闻角》

心赏皆如逸老愿,隆仍尽主翁情。

—— 宋 · 赵抃《将还三衢呈温守石郎中》

论勋已出庭臣右,得应须史笔添。

—— 宋 · 赵抃《次韵前人见赠》

朝廷盛荣归好,亲见吾皇讲太平。

—— 宋 · 赵抃《送前人还都》

忠贤得用朝廷美,法匡时事业光。

—— 宋 · 赵抃《送苏宷刑部赴召》

诗美皇皇使者风,修戎馆致雍容。

—— 宋 · 赵抃《次韵前人长至有怀二首 其一》

天庭乐交修盛,委佩拖绅极巽床。

—— 宋 · 赵抃《次韵前人怀阙下偶成三首 其二》

行神庙,星华下禁城。

—— 宋 · 赵抃《次韵吴充学士斋居冬夜书事》

日月精华有术餐,不烦辛苦星坛。

—— 宋 · 赵抃《书道士虞安仁房壁》

堪谁倚,山川頼有图。

—— 宋 · 蒋凯《思归寄余玠》

一王新盛,万国贺重熙。

—— 宋 · 严羽《送赵立道赴阙仍试春官即事感兴因成五十韵》

繄尔愚妇人,岂曰所拘。

—— 宋 · 李觏《哀老妇》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是泥尘。

—— 宋 · 李觏《残叶》

岂是虏庭佳丽少,自缘婚货财多。

—— 宋 · 李觏《匈奴传》

物色营求广,宾兴数隆。

—— 宋 · 李觏《送黄铣应举》

多承训,贤能逈出羣。

—— 宋 · 李觏《送阳曲蔡尉》

祸成钩党后,林宗身免闭门时。

—— 宋 · 李觏《李郭》

何年话尊宿,瞻此堂中。

—— 唐 · 曹松《书翠岩寺壁》

京洛家风今尚在,宗王恩旧曾沾。

—— 宋 · 陈郁《赠东华老真钟逸士》

愿崇诗训,勿近利名场。

—— 宋 · 张栻《若海运使移节广东赋诗赠别予每过若海诸郎诵书于旁琅琅可喜为之重赋 其二》

百年诗传,名教有乐地。

—— 宋 · 张栻《送然姪西归二首 其一》

共惟二百载,诗一门中。

—— 宋 · 张栻《光弼姪得邑西归赋诗勉之併示光义二首 其一》

我来先生,得与龟鹤亲。

—— 唐 · 王贞白《礼聂先生新安重围先生能通两军之好及城开民皆复全也》

亲亲自祢率,恩有等节。

—— 宋 · 张方平《读公羊传四首 其四》

周道积衰义坏,夫子咏歌沂泗滨。

—— 宋 · 张方平《秋过琴台怀古》

衣冠乐江东聚,此是痴儿奉母时。

—— 宋 · 谢枋得《思亲五首 其三》

道逢患难正当行,食从来孰重轻。

—— 宋 · 谢枋得《和叶爱梅韵》

义高便觉生堪捨,重方知死甚轻。

—— 宋 · 谢枋得《初到建宁赋诗一首》

自惜经行处,焚香旧真。

—— 唐 · 张乔《闻仰山禅师往曹溪因赠》

远公独刻莲花漏,犹向空山六时。

—— 唐 · 张乔《寄清越上人》

偏宜下榻延徐孺,最称登门孔融。

—— 宋 · 李中《海上太守新剏东亭》

昔年皆谒,频到碧云端。

—— 宋 · 李中《寄庐岳鉴上人》

闷见尘中光景促,仙乡来紫阳君。

—— 宋 · 李中《游北山洞神宫》

教令参谒数全,头头要处相称掣。

—— 唐 · 李涉《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

却教孙子藏兵法,空把文章向闱。

—— 唐 · 李涉《送孙尧夫赴举》

称才子,神仙是丈人。

—— 唐 · 李端《送黎少府赴阳翟》

独夜焚香遗像,空林月出始应回。

—— 唐 · 李端《题云际寺准上人房》

将金友等,情向玉人偏。

—— 唐 · 李端《酬丘拱外甥览余旧文见寄》

从此湖人识丧,凛然治命手亲裁。

—— 宋 · 吕祖谦《向运使挽章》

西堂乐送,南陌轩车别。

—— 唐 · 崔湜《送梁卿王郎中使东蕃弔册》

法儿孙睦,雍和道路扬。

—— 宋 · 王钦若《咏华林书院》

双树为家思旧壑,千花成塔寒山。

—— 唐 · 杨巨源《送澹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

乐新朝市,园林旧弟兄。

—— 唐 · 杨巨源《失题》

贰官乐春闱卿,托蹟逍遥漆园吏。

—— 宋 · 宋庠《吴侍郎生朝》

箧书已辩恩难报,台虽颁政未修。

—— 宋 · 宋庠《和龙图王学士经涂洛邑见寄》

将恩并渥,道与日俱新。

—— 宋 · 宋庠《讲诗彻章置酒崇政殿讲官两府宗室近臣皆预会奏御》

干历端辰启,王庭庆昭。

—— 宋 · 宋庠《元会观礼呈仆射相国吕公》

文穷竹素,欢意动梯航。

—— 宋 · 宋庠《冬至观两宫盛礼奏御》

成无坠典,神醉答繁釐。

—— 宋 · 宋庠《明堂大飨庆成奏御》

今无李元,仙袂许谁亲。

—— 宋 · 宋庠《留台吴侍郎时泛小舟临玩清洛辄成拙诗奉寄》

躬行原庙,更作蕊宫朝。

—— 宋 · 宋庠《下元日扈跸朝拜景灵宫》

饰喜优坊伎,均恩醵钱。

—— 宋 · 宋庠《庚午春观新进士锡宴琼林苑因书所见》

积高人上雍,昭配从周。

—— 宋 · 宋庠《句 其四》

故人宽分,一笑伫行台。

—— 宋 · 宋庠《和运使王密学见赏公醖》

阳郊陪忽三年,目想坛觚切绛烟。

—— 宋 · 宋庠《冬至夜斋中不寐遥想郊丘盛礼二首 其一》

法虽我雠,智恬非外奬。

—— 宋 · 宋庠《啸台》

乏赠酒瓻,疑增照觞怒。

—— 宋 · 宋庠《献臣学士与余通书因成感咏》

贵尽人间,宁知逝者魂。

—— 唐 · 权德舆《观葬者》

忆昔曲台尝议,见君论着最相亲。

—— 唐 · 权德舆《酬主客仲员外见贺正除》

司理因旷职,曲台仍神。

—— 唐 · 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

婉仪余旧德,仍载经中。

—— 唐 · 司空曙《故郭婉仪挽歌》

乞身已见抗疏频,优新闻诏书许。

—— 唐 · 权德舆《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
查看更多
全部查询 飞花令

含“礼”的诗句

至今秦淮间,乐秀羣英。

—— 唐 · 李白《留别金陵诸公》

一言散尽波罗夷,再浑除犯轻垢。

—— 唐 · 李白《僧伽歌》

闇与山僧别,低头白云。

—— 唐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十七》

大儒挥金椎,琢之诗间。

—— 唐 · 李白《古风 三十》

君能此最下士,九州拭目瞻清光。

—— 唐 · 李白《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同舟月下仙。

—— 唐 ·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三》

守祧严具,掌节镇非常。

—— 唐 · 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求毫发,惟忠忘寝兴。

—— 唐 · 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交新徒有喜,厚媿无才。

—— 唐 · 杜甫《徐九少尹见过》

虽同君臣有旧,骨肉满眼身羁孤。

—— 唐 · 杜甫《杜鹃行》

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数绝。

—— 唐 · 杜甫《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枚乘文章老,河间乐存。

—— 唐 · 杜甫《奉汉中王手札》

痴儿未知父子,叫怒索饭啼门东。

—— 唐 · 杜甫《百忧集行》

指挥过无,未觉邨野丑。

—— 唐 · 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同诸父长,恩岂布衣忘。

—— 唐 · 杜甫《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

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

—— 唐 · 杜甫《秋野五首 三》

容疎放,官曹可接联。

—— 唐 · 杜甫《奉赠严八阁老》

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乐萧何律。

—— 唐 · 杜甫《忆昔二首 二》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法疎。

—— 唐 · 杜甫《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非关使者徵求急,自识将军数宽。

—— 唐 · 杜甫《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

西戎甥舅,未敢背恩私。

—— 唐 · 杜甫《对雨》

高宴诸侯,佳人上客前。

—— 唐 ·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势藉兵须用,功无忽诸。

—— 唐 · 杜甫《赠李八祕书别三十韵》

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 唐 · 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今者兄弟一百人,几人卓绝秉周

—— 唐 · 杜甫《狄明府》

尔克富诗,骨清虑不喧。

—— 唐 · 杜甫《别李义》

感恩义不小,怀旧无违。

—— 唐 · 杜甫《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韵》

丈人叨数,文律早周旋。

—— 唐 · 杜甫《哭韦大夫之晋》

联翩匍匐,意气死生亲。

—— 唐 · 杜甫《奉赠萧二十使君》

闱曾擢桂,宪府旧乘骢。

—— 唐 · 杜甫《哭长孙侍御》

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

—— 唐 · 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

南岳配朱鸟,秩自百王。

—— 唐 · 杜甫《望岳》

甘衰力就,义忝上官通。

—— 唐 · 杜甫《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四时八节还拘,女拜弟妻男拜弟。

—— 唐 · 杜甫《狂歌行赠四兄》

尚媿微躯在,遥闻盛新。

—— 唐 · 杜甫《与严二郎奉礼别》

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塔中仙。

—— 宋 · 苏轼《悼朝云》

何如郑子産,有国自闲。

—— 宋 · 苏轼《梦中作寄朱行中》

罢祝融参乘,前驱已过衡湘。

—— 宋 · 苏轼《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 其二》

文章恨不见文园,乐方将访石泉。

—— 宋 · 苏轼《光禄庵二首 其一》

坐令一都会,男女白足。

—— 宋 · 苏轼《赠上天竺辩才师》

传家法,阡名载版图。

—— 宋 · 苏轼《同年程筠德林求先坟二诗 归真亭》

文举与元,尚得称世旧。

—— 宋 · 苏轼《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 其一》

抠衣真相,感动泪雨霰。

—— 宋 · 苏轼《南华寺》

江山养豪俊,数困英雄。

—— 宋 · 苏轼《过巴东县不泊闻颇有莱公遗迹》

从周旧,官仪与汉隆。

—— 宋 · 苏轼《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其二》

空岩已百千相,曹溪更欲瞻遗像。

—— 宋 · 苏轼《赠昙秀》

金环半后,钩弋比昭阳。

—— 宋 · 李清照《春帖子 贵妃阁》

总章陈昔典,衢室惟神。

—— 唐 · 武则天《郊庙歌辞 武后明堂乐章 外办将出》

方兴典,永戢干戈。

—— 唐 · 武则天《郊庙歌辞 武后明堂乐章 皇帝行》

崇宗祀,志表严禋。

—— 唐 · 武则天《郊庙歌辞 武后明堂乐章 登歌》

爰申奠,庶展翘诚。

—— 唐 · 武则天《郊庙歌辞 武后明堂乐章 商音》

由来废冢谁为者,诗相传大小儒。

—— 宋 · 辛弃疾《再用儒字韵二首 其二》

大儒学小儒诗,听取胪传夜控颐。

—— 宋 · 辛弃疾《诸葛元亮见和复用韵答之》

我识箪瓢真乐处,诗书执易春秋。

—— 宋 · 辛弃疾《偶作 其一》

谁能正婚,待君张国维。

—— 唐 · 白居易《赠友五首 五》

贤侯辟士从容,莫恋泉声问所从。

—— 唐 · 白居易《元十八从事南海欲出庐山临别旧居有恋泉声之什因以投和兼伸别情》

香火一炉灯一醆,白头夜佛名经。

—— 唐 · 白居易《戏礼经老僧》

眷眄情无恨,优容有余。

—— 唐 · 白居易《山中酬江州崔使君见寄》

严恭七月,哀恸万人心。

—— 唐 · 白居易《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三》

殷勤翰林主,珍重闱郎。

—— 唐 · 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汝异下殇应杀,吾非上圣讵忘情。

—— 唐 · 白居易《重伤小女子》

爱才心倜傥,敦旧殷勤。

—— 唐 · 白居易《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

心因好善乐,貌为贤谦。

—— 唐 · 白居易《奉和汴州令狐令公二十二韵》

宠新卿典,会盛客徵文。

—— 唐 · 白居易《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书亭子》

先生道既光,太子甚卑。

—— 唐 · 白居易《和荅诗十首 答四皓庙》

既备献酬,亦具水陆珍。

—— 唐 · 白居易《郡斋旬假始命宴呈座客示郡寮》

客来存数,始着白纶巾。

—— 唐 · 白居易《江上对酒二首 二》

敦诗说中军师,重士轻财大丈夫。

—— 唐 · 白居易《送陈许高仆射赴镇》

曾向衆中先拜,西方去日莫相遗。

—— 唐 · 白居易《赠僧五首 神照上人》

今朝欢喜缘何事,彻佛名百部经。

—— 唐 · 白居易《欢喜二偈 二》

几年司谏直承明,今日求真上清。

—— 唐 · 白居易《酬赠李鍊师见招》

郡丞自合当优,何况夷陵太守贤。

—— 唐 · 白居易《送刘五司马赴任硖州兼寄崔使君》

旌钺从櫜鞬,宾僚数全。

—— 唐 · 白居易《戏和微之荅窦七行军之作》

待看朝廷兴让,天衢何敢鬬先鞭。

—— 宋 · 范仲淹《依韵答胡侍郎见寄》

乐与征伐,出自明光宫。

—— 宋 · 范仲淹《赠樊秀才》

先王制经,祠为国大事。

—— 宋 · 范仲淹《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

俗重三爵,今乃不记巡。

—— 宋 · 范仲淹《依韵答提刑张太博尝新醖》

几姓簪裾盛,诸生乐循。

—— 宋 · 范仲淹《寄赠林逋处士》

躬执百,登降拜俯。

—— 唐 · 韩愈《元和圣德诗》

终乐亦阕,相拜送于庭。

—— 唐 · 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

见待颇异,未能去毛皮。

—— 唐 · 韩愈《归彭城》

皇帝孝心深且远,资送备无赢余。

—— 唐 · 韩愈《丰陵行》

乐追尊盛,干坤降福遐。

—— 唐 · 韩愈《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诚上李相公十六韵》

籍辈可诛无复议,非为我为何人。

—— 宋 · 陆游《读阮籍传》

巍巍阙里与天崇,乐诗书万世宗。

—— 宋 · 陆游《读老子传》

老僧八十无童子,佛看经总不能。

—— 宋 · 陆游《冬晴与子坦子聿游湖上六首 其五》

只道建炎巡狩,谁知故事自祥符。

—— 宋 · 陆游《拜旦表》

脱今风格不类古,终有先王义存。

—— 宋 · 陆游《余邦英惠小山新芽作小诗三首以谢 其二》

聚俸嫁阿惜,择士教元

—— 宋 · 陆游《送子龙赴吉州掾》

弟子习余,兕觥跻公堂。

—— 宋 · 陆游《昔人有画醉僧醉道士醉学究者皆见于传记及歌诗中予暇日为各赋一首 醉学究》

龛中像,尽读庑下碑。

—— 宋 · 陆游《之广都憩铁像院》

初见姬翁乐新,千九百年如电扫。

—— 宋 · 陆游《步虚四首 其一》

但知岂为我设,莫管客从何处来。

—— 宋 · 陆游《醉中登避俗台》

虽可笑,众客亦起酢。

—— 宋 · 陆游《岁暮与邻曲饮酒用前辈独酌韵》

虽无牲牢盛,古亦略存。

—— 宋 · 陆游《春社日效宛陵先生体四首 社肉》

春秋虽自鲁麟绝,乐盖先秦火亡。

—— 宋 · 陆游《元日读易》

家贫气未馁,薄情更厚。

—— 宋 · 陆游《秋郊有怀四首 其二》

巍巍夫子虽天纵,乐官名尽有师。

—— 宋 · 陆游《示子孙》

既无啮骨犯曲,亦免祝鲠烦成周。

—— 宋 · 陆游《病齿》

诜诜古之士,出必见乐。

—— 宋 · 王安石《寓言九首 其一》

虞翻丁览,韩愈俟赵德。

—— 宋 · 王安石《送子思兄参惠州军》

乐酌虞典,从周制。

—— 宋 · 王安石《明堂乐章二首 皇帝还大次憩安之曲》

攒峰列岫应讥我,饱食穷年报虚。

—— 宋 · 王安石《别灊皖二山》

斗粟犹惭报轻,敢嗟吾道独难行。

—— 宋 · 王安石《寄曾子固》

山城寂寞难为,浊酒无辞举爵频。

—— 宋 · 欧阳修《送张生》

舞翟弥文郁,横经盛脩。

—— 宋 · 欧阳修《诏重修太学诗》

郊仪肃,纯音帝乐清。

—— 宋 · 欧阳修《翠旌诗》

索享仪非蜡,围田异蒐。

—— 宋 · 欧阳修《秋狝诗》

讲信邻方睦,尊贤亦隆。

—— 宋 · 欧阳修《奉使道中五言长韵》

以三年讲,时因万物成。

—— 宋 · 欧阳修《明堂庆成》

乐三五盛,梯航万国宾。

—— 宋 · 欧阳修《南郊庆成》

三年弟子行丧,千两乡人会葬车。

—— 宋 · 欧阳修《苏主簿挽歌》

从容进退身名泰,宠锡哀荣数优。

—— 宋 · 欧阳修《宋司空挽辞》

行祠汉丞相,学鲁诸生。

—— 宋 · 欧阳修《早赴府学释奠》

恤兇荒,轺车出四方。

—— 宋 · 欧阳修《被牒行县因书所见呈寮友》

平日文贤,宁久滞奔走。

—— 宋 · 欧阳修《七交七首 梅主簿》

尚书部奏高第,敛衣幞砚趋严宸。

—— 宋 · 欧阳修《送吕夏卿》

解官制服门生,惭负君恩隔九泉。

—— 宋 · 欧阳修《晏元献公挽辞三首 其三》

杨生初谁师,仁义而乐。

—— 宋 · 欧阳修《送杨闢秀才》

君恩优大臣,进退有秩。

—— 宋 · 欧阳修《班班林间鸠寄内》

乡闾让已成俗,余风渐被来江淮。

—— 宋 · 欧阳修《送章生东归》

奠儒教,天兵小战功。

—— 唐 · 王维《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

余力文章秀,生知乐全。

—— 唐 · 王维《哭祖六自虚》

深明戴家,颇学毛公诗。

—— 唐 · 王维《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

适意偶轻人,虚心削繁

—— 唐 · 王维《别綦毋潜》

承明少休沐,建省文书。

—— 唐 · 王维《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

彤庭曙兮延八荒,德合天兮神徧。

—— 唐 · 王维《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

将清白兮遗谁,问诗兮已矣。

—— 唐 · 王维《宋进马哀词》

高秋夜,承明候晓过。

—— 唐 · 王维《同崔员外秋宵寓直》

元君伏奏归中禁,武帝亲斋上清。

—— 宋 · 刘禹锡《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鍊师与中贵人同拜岳及天台投龙毕却赴京》

事亲崇汉,传圣法殷家。

—— 宋 · 刘禹锡《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挽歌三首 一》

龙镳仙路远,骑吹容全。

—— 宋 · 刘禹锡《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三首 三》

都人白足,施者散金钱。

—— 宋 · 刘禹锡《海门潮别浩初师》

又得案前亲拜,大罗天诀玉函封。

—— 宋 · 刘禹锡《赴和州于武昌县再遇毛仙翁十八兄因成一绝》

饰终邻好重,锡命容全。

—— 宋 · 刘禹锡《送工部张侍郎入蕃弔祭》

士安曾重赋,元许登门。

—— 宋 · 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

儒风正乐,旅象入蓍龟。

—— 宋 · 刘禹锡《和李六侍御文宣王庙释奠作》

无因接元,共载比神仙。

—— 宋 · 刘禹锡《和东川王相公新涨驿池八韵》

世途多数,鹏鷃各逍遥。

—— 宋 · 刘禹锡《寓兴二首 二》

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 宋 · 刘禹锡《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

策勋毕天下泰,勐士按剑看恒山。

—— 宋 · 刘禹锡《平蔡州三首 三》

晴空拜见真像,金毛五髻卿云间。

—— 宋 · 刘禹锡《送僧仲剬东游兼寄呈灵澈上人》

少君引我昇玉坛,空遥请真仙官。

—— 宋 · 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翫月》

浮杯万里过沧溟,遍名山适性灵。

—— 宋 · 刘禹锡《赠日本僧智藏》

甘陵旧党凋零尽,魏阙新知数崇。

—— 宋 · 刘禹锡《白舍人见酬拙诗因以寄谢》

事重各衔天子诏,成同把故人盃。

—— 宋 · 刘禹锡《河南王少尹宅燕张常侍白舍人兼呈卢郎中李员外二副使》

觚坛寓正典名。

—— 宋 · 赵祯《合宫歌》

犹尚筋力,病忍谓膏肓。

—— 宋 · 陈庚《輓赵秋晓 其二》

仍存鲁,隋师果禅唐。

—— 唐 · 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

俗拘嵇喜,侯王忻戴逵。

—— 唐 · 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借酒祝公千万年,吾徒分常周旋。

—— 唐 · 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又复纱灯旁,稽首夜佛。

—— 唐 · 李商隐《骄儿诗》

数异君父,羁糜如羌零。

—— 唐 ·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若共门人推分,戴崇争得及彭宣。

—— 唐 · 李商隐《华州周大夫宴席》

谈谐叨客,休澣接冥搜。

—— 唐 · 李商隐《寓兴》

四郊多垒在,此恐无时。

—— 唐 · 李商隐《寿安公主出降》

至乐和无声,大简无迹。

—— 宋 · 司马光《同子骏题和乐亭》

曾无节间,但以风期亲。

—— 宋 · 司马光《河上督役怀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时器之鞫狱沧州》

良因重嘉好,接使臣优。

—— 宋 · 司马光《又击毬》

沈冥观乐,彷彿见虞黄。

—— 宋 · 司马光《归田诗 其三》

忠孝家风备,哀荣秩优。

—— 宋 · 司马光《文太师挽歌三首 其三》

真率除烦,耆英集上才。

—— 宋 · 司马光《和潞公伏日讌府园示座客》

宗庙及宾客,百无不在。

—— 宋 · 司马光《谢胡文学惠水牛图二卷》

介圭成下中天,春物虽阑色尚妍。

—— 宋 · 司马光《和子华喜潞公入觐归置酒游诸园赏牡丹》

归来保眉寿,恩享优隆。

—— 宋 · 司马光《陪致政开府太师留守相公致政内翰燕集輙歌盛美为三公寿皆用公字为韵 太师》

因兹刑俗,岂独事游遨。

—— 宋 · 司马光《射堋》

公侯贵不绝,乐器长存。

—— 宋 · 司马光《登平陆北山回瞰陜城奉寄李八丈学士使君二十二韵》

复陪元棹,却望仲宣楼。

—— 宋 · 司马光《和君贶暮秋四日登石家寺阁晓泛洛舟 泛舟》

俗被圣贤化,人多让心。

—— 宋 · 司马光《送雷章秘丞知芮城》

教人学虽博,要以为先。

—— 宋 · 司马光《子厚先生哀辞》

久大英名在,哀荣异陈。

—— 宋 · 司马光《魏忠献公挽歌辞三首 其三》

为我祝融峰上看,朝暾白处蓬仙。

—— 宋 · 文天祥《送人往湖南》

孰知隶古百粤地,今为乐衣冠州。

—— 宋 · 文天祥《至温州》

闰位适在三七间,乐终当属真主。

—— 宋 · 文天祥《言志》

乐皇皇使者行,光华分似及乡英。

—— 宋 · 文天祥《次鹿鸣宴诗》

中严外办三千,累洽重熙四十年。

—— 宋 · 文天祥《明堂庆成恭进诗》

早知致两生,乐三代隆。

—— 宋 · 文天祥《歌风台》

古人制但为防俗士,岂得为君设之乎。

—— 唐 · 任华《寄杜拾遗》

犹当假良媒,不因部张公将尔来,如何得声名一旦諠九垓。

—— 唐 · 任华《怀素上人草书歌》

丧贤隐,时屯道闭。

—— 唐 · 王勃《倬彼我系 二》

乐咸若,诗书具草。

—— 唐 · 王勃《倬彼我系 五》

后主三洞庭里,请为菩萨戒弟子。

—— 唐 · 颜真卿《天台智者大师画贊》

殉死所非,况乃用其良。

—— 唐 · 柳宗元《咏三良》

事来身向中行,事过将心去学文。

—— 宋 · 朱熹《训蒙绝句 博约》

戒獒光武烈,待旦起周

—— 宋 · 朱熹《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一〇》

乐矧交丧,春秋鱼鲁多。

—— 宋 · 朱熹《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一二》

晤言起哀敬,时事该律。

—— 宋 · 朱熹《三月三日祀事毕因脩禊事于灵梵以高阁一长望分韵赋诗得一字》

义兼智由仁出,接物当先主在仁。

—— 宋 · 朱熹《训蒙绝句 仁二首 其二》

殷勤夫子明斯意,约之时已在中。

—— 宋 · 朱熹《训蒙绝句 居敬二首 其二》

受我焚香,同彼浮黎都。

—— 宋 · 朱熹《作室为焚修之所拟步虚辞》

念尔习诗,未曾违户庭。

—— 唐 · 孟浩然《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

尊缝掖,临流揖渡杯。

—— 唐 · 孟浩然《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

脱分趋庭,殷勤伐木诗。

—— 唐 · 孟浩然《家园卧疾毕太祝曜见寻》

摽梅诗有赠,羔雁将行。

—— 唐 · 孟浩然《送桓子之郢城礼》

新松塔,还寻旧石筵。

—— 唐 · 孟浩然《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

朝廷备出,郡国豫郊迎。

—— 唐 · 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三》

侍彤襜,题诗访茅屋。

—— 唐 · 王昌龄《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

迁飞在仪,岂复泪如霰。

—— 唐 · 王昌龄《送刘眘虚归取宏词解》

今我一心,亿劫同不移。

—— 唐 · 王昌龄《香积寺礼拜万廻平等二圣僧塔》

汾阴备冬,长乐应和风。

—— 唐 · 王昌龄《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

数全优知隗始,讨论常见念回愚。

—— 唐 · 杜牧《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

帝命诗书将,登坛乐卿。

—— 唐 · 杜牧《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六变云备,百斯浃。

—— 唐 · 张九龄《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乐》

谁为羊,恋主吾犹马。

—— 唐 · 张九龄《忝官二十年尽在内职及为郡尝积恋因赋诗焉》

恩加万乘幸,致一牢祠。

—— 唐 · 张九龄《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

明德尝为,嘉谋屡作忠。

—— 唐 · 张九龄《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 一》

门绪公侯列,嫔风诗行。

—— 唐 · 张九龄《故荥阳君苏氏挽歌词三首 一》

形胜宜春接,威仪建同。

—— 唐 · 张九龄《恩赐乐游园宴应制》

焚香忏在昔,足誓来今。

—— 唐 · 张九龄《祠紫盖山经玉泉山寺》

不谄词多忤,无容益卑。

—— 唐 · 张九龄《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旧僚》

谁谓风期许,叨延数殊。

—— 唐 · 张九龄《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

便道恩华降,还乡教崇。

—— 唐 · 张九龄《和裴侍中承恩拜扫旋辔途中有怀寄州县官僚乡国亲故》

畴昔尝论,兴言每匪躬。

—— 唐 · 张九龄《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

太祝,轻裘食肉。

—— 宋 · 佚名《唐时人为秘书省太常寺官语(题从《古谣谚》卷六七)》

芍药截留春去路,鹿葱上夏初天。

—— 宋 · 杨万里《初夏清晓赴东宫讲堂行经和宁门外卖花市》

学子要探天地心,诗书执皆可寻。

—— 宋 · 杨万里《题黄唐伯一经堂》

中非不极,勋外若为同。

—— 宋 · 杨万里《读张忠献公謚册感叹》

裹轮加璧岂不好,朝廷数优遗老。

—— 宋 · 杨万里《跋袁起岩所藏后湖帖并遗像一轴诗中语皆檃括帖中语也》

欲具江西句中眼,犹须作问云山。

—— 宋 · 杨万里《题照上人迎翠轩二首 其二》

祗坐读诗,一出不得归。

—— 宋 · 杨万里《饮酒》

如何天下李元,未遇人间钟子期。

—— 宋 · 杨万里《和李与贤投赠之韵》

鲁秉周说一经,有司把烛题秋荐。

—— 宋 · 杨万里《送项圣与诣太常》

尧时文物也粗疎,乐犹带鸿荒余。

—— 宋 · 杨万里《题望韶亭》

欲谒明光殿,先趋建门。

—— 唐 · 岑参《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

覩灵境,焚香方证疑。

—— 唐 · 岑参《登千福寺楚金禅师法华院多宝塔》

容还故绛,宠赠冠新田。

—— 唐 · 岑参《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 二》

到君须尽,奈宾朋南北。

—— 宋 · 黄庭坚《好事近》

能容着帽挥谈拂,可见高人数宽。

—— 宋 · 黄庭坚《绝句赠初和甫》

客事走京洛,乡贡趋闱。

—— 宋 · 黄庭坚《次韵周德夫经行不相见之诗》

成道在乐,成山在丘阿。

—— 宋 · 黄庭坚《定交诗二首效鲍明远体呈晁无咎 其二》

补陀,岩下水边。

—— 宋 · 黄庭坚《观世音贊六首 其六》

王君攀鳞附翼,义端能不骞。

—— 宋 · 黄庭坚《和东坡送仲天贶王元直六言韵五首 其一》

安得心服,不见为疮疣。

—— 宋 · 黄庭坚《都下喜见八叔父》

他日清凉半座,果然未忘乐。

—— 宋 · 黄庭坚《木平和尚真贊》

任疏慵,没数。

—— 宋 · 黄庭坚《云盖智和尚真贊》

孝于塔庙,勤力勤

—— 宋 · 黄庭坚《仰山简和尚真贊》

幽明异乐,忠信岂其凭。

—— 宋 · 黄庭坚《泊大孤山作》

春官酌典,日月丽秋天。

—— 宋 · 黄庭坚《奉和公择舅氏送吕道人研长韵》

佳少年,俊气欲无敌。

—— 宋 · 黄庭坚《送蒲元礼南归》

喜作诗,豪气小未除。

—— 宋 · 黄庭坚《即席》

司马寒如灰,乐卯金刀。

—— 宋 · 黄庭坚《宿旧彭泽怀陶令》

不忘它日问,文章未觉古人疏。

—— 宋 · 黄庭坚《次韵子高即事》

白足江沙,七星在云表。

—— 宋 · 黄庭坚《彭女礼北斗图颂》

读经一字一拜,瘦骨稜稜心苦辛。

—— 宋 · 黄庭坚《书蔡秀才屏风颂四首 其四》

廖侯为邦用诗,府中无事多燕喜。

—— 宋 · 黄庭坚《送权郡孙承议归宜春》

昨闻数邦贡,曲赋三错。

—— 宋 · 黄庭坚《次韵答宗汝为初夏见寄》

尽修亳祀,九歌不取沈湘。

—— 宋 · 黄庭坚《次韵韩川奉祠西太乙宫四首 其二》

数最优徐孺子,风流不减谢宣城。

—— 宋 · 黄庭坚《李濠州挽词二首 其二》

忽蒙加貌,斋戒事搢盥。

—— 宋 · 黄庭坚《次韵答尧民》

周公周二十卷,有能行者知纪纲。

—— 唐 · 元稹《乐府古题序 人道短》

玉帛羣臣醉,徽章缛该。

—— 唐 · 陈子昂《洛城观酺应制》

轩宫帝图盛,皇极容申。

—— 唐 · 陈子昂《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

以琮玉,荐厥茅藉。

—— 唐 · 贺知章《太和 肃和》

乐盈而反,顺其禋。

—— 唐 · 贺知章《太和 寿和》

乐以平志,以和容。

—— 唐 · 贺知章《太和 福和》

风华飘领袖,诗拜衾繻。

—— 唐 · 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

神灵金碧,梵力度幽明。

—— 宋 · 米芾《浮玉亭》

一朝忽解印绶去,耻将诗攘裙襦。

—— 宋 · 秦观《和东坡红鞓带》

辄送行庖当击鲜,泽居备无麋鹿。

—— 宋 · 秦观《寄莼姜法鱼糟蟹》

之无分襁褓,诗学趋庭。

—— 宋 · 秦观《正仲左丞生日》

罢晓坛春日静,落红满地乳鸦啼。

—— 宋 · 秦观《赠女冠畅师》

士常悬榻,诛姦或奋髯。

—— 宋 · 秦观《鲜于子骏使君生日》

如尊太一,事异宠文成。

—— 宋 · 秦观《次韵蒋颖叔南郊祭告上清储祥宫》

风动四夷将遣子,行三舍遂宾王。

—— 宋 · 秦观《驾幸太学》

江南又说衣冠盛,廷右仍瞻乐隆。

—— 宋 · 秦观《寄李公择郎中》

经三百鬓毛班,追述先儒伯仲间。

—— 宋 · 秦观《陈用之学士挽词 其一》

方陪东觐,奉璧侍云亭。

—— 唐 · 长孙无忌《五言奉和行经破薛举战地应诏》

歛籍神仓符本,采诗良耜庆农收。

—— 宋 · 寇准《瑞庆园观稼奉圣旨次韵》

声明文物当兴运,申命羣儒究经。

—— 宋 · 寇准《奉和御制奉祀述怀歌》

官无旷,涓辰筮有常。

—— 宋 · 寇准《天安殿酌献天书》

余亦好古者,诗承余芳。

—— 宋 · 寇准《述怀》

频频退闱,此去欲忘机。

—— 宋 · 寇准《送友生下第南归》

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拜柴荆。

—— 宋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冬日田园杂兴十二绝 其一二》

晨昏两慈壶,诗一贤王。

—— 宋 · 范成大《丙午东宫寿诗》

晨昏周内寝,诗舜岩廊。

—— 宋 · 范成大《东宫寿诗》

奉常乐照东蜀,十年清名留汉廷。

—— 宋 · 范成大《送同年朱师古龙图赴潼川》

嫌端拜,头风强裹巾。

—— 宋 · 范成大《初冬》

传圣家人,凝神象帝先。

—— 宋 · 范成大《太上皇帝灵驾发引輓歌词六首 其四》

与闻古学三千,能诵家书四百篇。

—— 宋 · 范成大《林夫人輓词》

吏方绵蕝,公自将诗坛。

—— 宋 · 范成大《次韵尹少稷察院九宫坛斋宿》

他年诗到云来,日日高堂称寿杯。

—— 宋 · 范成大《寄题莫氏椿桂堂》

钧天岁岁家人,长对瑶阶第四蓂。

—— 宋 · 范成大《东宫寿诗 其一》

闻道将军宽数,不辞酩酊吐车茵。

—— 宋 · 范成大《次韵太守出郊》

颠沛须臾犹执,古来惟有一高共。

—— 宋 · 范成大《戏书二首 其二》

烦偏苦元正拜,户大犹轻永寿杯。

—— 宋 · 韩琦《使回戏成》

短茵新重,虚幄睟容专。

—— 宋 · 韩琦《庆历甲申郊礼告成五言十韵》

欲起贵名增世慕,更刊余广人传。

—— 宋 · 韩琦《次韵和崔公孺国博模刻文正范公阅古堂诗》

故阴方向此宵穷,有客趋朝念容。

—— 宋 · 韩琦《次韵答王荀龙郎中旅次除夜》

农畴失稔烟徒禁,祭从风食尚寒。

—— 宋 · 韩琦《寒食东坟》

梦日推祥旧,仪坤讲新。

—— 宋 · 韩琦《章懿皇太后挽辞二首 其二》

治道刚明老始闲,义曾着一朝冠。

—— 宋 · 韩琦《睢阳五老图》

宠殿大邦方异,确申前恳甫踰年。

—— 宋 · 韩琦《寄致政赵少师》

舍奠修彝,斋诚致吉蠲。

—— 宋 · 韩琦《释奠庙中作》

东阁有贤才调雅,媿无优绍公孙。

—— 宋 · 韩琦《次韵再答》

乐征伐必上出,诸侯虽大莫得专。

—— 宋 · 韩琦《读刘易春秋新解》

自古尤所重,矍圃去留宜有别。

—— 宋 · 韩琦《答孙植太博后园宴射》

成无一违,观者竞墙堵。

—— 宋 · 韩琦《寒食亲拜二坟因诫子姪》

气体殊未衰,援请还政。

—— 宋 · 韩琦《寄题西京致政张郎中静居院》

安车时一来,为我此加

—— 宋 · 韩琦《荣归堂》

于气贵能养,在思无凟。

—— 宋 · 韩琦《善养堂》

习平乐存形器,要阅兵须有杀生。

—— 宋 · 韩琦《腊日出猎二首 其二》

良月稽冬孟,容台访中。

—— 宋 · 韩琦《祫享庆成五言二十韵》

简刊前误,图新焕昔传。

—— 宋 · 韩琦《明堂庆成五言二十韵》

已有南游约,谁言谒难。

—— 唐 · 贾岛《寄毘陵彻公》

清重无过知内制,从前绝外庭人。

—— 唐 · 贾岛《赠翰林》

德疎未为高,至方觉尊。

—— 唐 · 孟郊《立德新居 九》

自悲何以然,在阙晨昏。

—— 唐 · 孟郊《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监察十五叔兼呈李益端公柳缜评事》

耻任粧,嫁德不嫁容。

—— 唐 · 孟郊《静女吟》

辚辚车声辗冰玉,南郊坛上百神。

—— 唐 · 孟郊《寄张籍》

分明太守,跨蹑毗陵桥。

—— 唐 · 孟郊《送谏议十六叔至孝义渡后奉寄》

娥女无数,污家如粪泥。

—— 唐 · 孟郊《尧歌 一》

法虽相救,贞浓易糟粕。

—— 唐 · 孟郊《弔元鲁山 七》

盘石藩维固,昇坛乐先。

—— 唐 · 高适《信安王幕府诗》

叨承解榻,更得问缣游。

—— 唐 · 高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

乐光辉盛,山河气象幽。

—— 唐 · 高适《奉酬睢阳李太守》

侍彤襜,题诗访茅屋。

—— 唐 · 高适《酬鸿胪裴主簿雨后睢阳北楼见赠之作》

乐遥传鲁伯禽,宾客争过魏公子。

—— 唐 · 高适《题李别驾壁》

下天子一等尔,衣服居处何其殊。

—— 宋 · 曾巩《降龙》

即祚讴歌后,钦柴数新。

—— 宋 · 曾巩《郊祀庆成》

从军王粲笔,记后苍篇。

—— 宋 · 曾巩《丁元珍挽词二首 其二》

督府繇来恩厚,每容商也与言诗。

—— 宋 · 曾巩《和邵资政》

偶邀数车上足,暂饱腥羶馆中侈。

—— 宋 · 曾巩《侯荆》

及觉一亡,翩然遂违鲁。

—— 宋 · 曾巩《杂诗四首 其三》

外之君臣内父子,仁义乐定笔端。

—— 宋 · 曾巩《谢章伯益惠砚》

连年部试多士,白羽捨置操榛菅。

—— 宋 · 曾巩《送吴秀才》

交朋顾我亦已厚,谢词有宁当违。

—— 宋 · 曾巩《洪州》

懿辞硕画播朝中,造膝询谋遇丰。

—— 宋 · 宋真宗《赐丁谓》

闱选士古称难,都为陞沉咫尺间。

—— 宋 · 宋真宗《赐知贡举晁迥》

石渠撰述多文备,日观封崇大成。

—— 宋 · 宋真宗《赐王钦若除太子太保判杭州十韵》

肃人畏敬,胪传世共闻。

—— 宋 · 宋真宗《赐詹骙》

更右职,文翰洒天机。

—— 唐 · 韦应物《赠别河南李功曹》

时瞻宪臣重,为内兄全。

—— 唐 · 韦应物《送郑端公弟移院常州》

所推苟数,于性道岂深。

—— 唐 · 韦应物《沣上精舍荅赵氏外生伉》

贤方化俗,闻风自款关。

—— 唐 · 韦应物《答裴处士》

下元昧爽漏恆秩,登山朝玄元室。

—— 唐 · 韦应物《骊山行》

一展私姻,屡叹芳樽前。

—— 唐 · 韦应物《滁州园池燕元氏亲属》

旋罄周旋,媿无海陆珍。

—— 唐 · 韦应物《军中冬燕》

公堂燕华筵,罢复言辞。

—— 唐 · 韦应物《秋集罢还途中作谨献寿春公黎公》

乐儒家子,英豪燕赵风。

—— 唐 · 韦应物《送崔押衙相州》

时巡将顺豫,吉协休成。

—— 宋 · 夏竦《奉和御制告玉清昭应宫太庙礼成》

良辰涓选繁禧茂,严跸临观懿成。

—— 宋 · 夏竦《奉和御制玉清昭应宫天书阁告成》

岳镇明神屡降康,圣心尊奉文扬。

—— 宋 · 夏竦《奉和御制五岳观告成》

繁祉建元名已肇,殊庭备物将登。

—— 宋 · 夏竦《奉和御制冬至》

时遵夏历春当孟,宪周郊日在辛。

—— 宋 · 夏竦《奉和御制恭谢南郊》

黄彝进裸精衷达,小吕登歌茂成。

—— 宋 · 夏竦《奉和御制庆先后升祔礼成》

圣哲因心迈古先,亲裁乐定牺牷。

—— 宋 · 夏竦《奉和御制皇太后恭谢太庙》

亲蚕毕无余事,夙佩珩璜奉紫宸。

—— 宋 · 夏竦《皇后阁端午帖子 其二》

纵横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

—— 宋 · 夏竦《廷试》

想向诸山寻遍,却回还守老君前。

—— 宋 · 王建《赠太清卢道士》

昏思愿因秋露洗,幸容堦下先生。

—— 宋 · 王建《上李益庶子》

因寻寺里薰辛断,自别城中数生。

—— 宋 · 王建《村居即事》

参来拟设官人,朝退多逢月阁游。

—— 宋 · 王建《寄上韩愈侍郎》

恨不生前识,今朝画身。

—— 宋 · 王建《题栢岩禅师影堂》

大国乐备,万邦朝元正。

—— 宋 · 王建《元日早朝》

扫石新经,悬幡上高峰。

—— 宋 · 王建《七泉寺上方》

青衿俨坐傍,容益敦敦。

—— 宋 · 王建《从元太守夏讌西楼》

主人开宴席,数无形迹。

—— 宋 · 王建《荆南赠别李肇着作转韵诗》

衣食有亲疎,但恐踰经。

—— 宋 · 王建《赠王侍御》

不外学,兄弟相攻研。

—— 宋 · 王建《送于丹移家洺州》

圣朝开闱,所贵集嘉宾。

—— 宋 · 王建《送薛蔓应举》

升堂展客,临水濯缨襟。

—— 宋 · 王建《幽州送申稷评事归平卢》

自知戒相分明后,先出坛场大僧。

—— 宋 · 王建《新授戒尼师》

身轻拜稳,心慢记经迟。

—— 宋 · 王建《贻小尼师》

语笑侍儿知数,吟哦野客任狂疎。

—— 宋 · 王建《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三年说戒龙宫里,巡还来向水行。

—— 宋 · 王建《题诜法师院》

云日呈祥物殊,彤庭生献五单于。

—— 唐 · 卢纶《天长久词 四》

云日呈祥物殊,北庭生献五单于。

—— 唐 · 卢纶《杂曲歌辞 天长地久词 四》

学就晨昏外,欢生乐中。

—— 唐 · 卢纶《同耿拾遗春中题第四郎新修书院》

足一垂泪,医王知病由。

—— 唐 · 卢纶《秋夜同畅当宿藏公院》

挹余波,相懽在琢磨。

—— 唐 · 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幷率尔投赠》

羣生一何负,多病医王。

—— 唐 · 卢纶《送惟良上人归江南》

硕儒欢颇至,名士能周。

—— 唐 · 卢纶《秋夜宴集陈翃郎中圃亭美校书郎张正元归乡》

贡文齐受宠,献两承欢。

—— 唐 · 卢纶《送尹枢令狐楚及第后归觐》

卑瞻绛帐,恩浃厕华缨。

—— 唐 · 卢纶《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

韶濩倾复理,典紊还修。

—— 唐 · 刘斌《和许给事伤牛尚书》

体道前贤,乐为先。

—— 宋 · 宋太宗《缘识 其二〇》

我缘寡薄非明主,乐风俗成规矩。

—— 宋 · 宋太宗《缘识 其二三》

容分次第,汎爱别尊卑。

—— 宋 · 宋太宗《缘识 其三六》

君子怀幽趣,谦恭乐才。

—— 宋 · 宋太宗《缘识 其四六》

道高人世周旋,语默如痴似不言。

—— 宋 · 宋太宗《缘识 其七》

举措乐时周法,思贤教古善规箴。

—— 宋 · 宋太宗《赐苏易简 其二》

宜且守恒存让,难中轻重两相依。

—— 宋 · 宋太宗《逍遥咏 其二》

道高人世周旋,语默如痴似不言。

—— 宋 · 宋太宗《逍遥咏 其八》

专志比徒归一等,谁知度畏三光。

—— 宋 · 宋太宗《逍遥咏 其一五》

安肯便教贪上得,先须让后纯诚。

—— 宋 · 宋太宗《逍遥咏 其九》

化成宫阙遥瞻,大衆神仙玉洞游。

—— 宋 · 宋太宗《缘识 其八六》

人心肯悦化来同,乐咸修依古制。

—— 宋 · 宋太宗《缘识 其三四》

教妇丁宁唯法,要孙久远是诗书。

—— 宋 · 邓林《赣上思亲》

艳质诚可重,淫风如何。

—— 宋 · 李华《咏史十一首 十一》

忏前恶,洁诚期后因。

—— 唐 · 崔颢《赠怀一上人》

明堂后一百二十日,忽骑蹇驴访我来池阳。

—— 宋 · 杨杰《送李辟疆》

乐谐虞舜,师儒陋叔孙。

—— 宋 · 杨杰《元会》

战国干戈义隳,延陵高节救周衰。

—— 宋 · 杨杰《延陵季子庙》

局容尸素,仙科玷润删。

—— 宋 · 杨杰《和朝回 其二》

两朝将相经纶业,千古弦歌义乡。

—— 宋 · 杨杰《昼锦堂》

时闻有玄虎,来洞门前。

—— 宋 · 赵师秀《沈洞主》

谁炷清香少君,数声金磬梦中闻。

—— 宋 · 赵师秀《白石岩》

江上花催问人,鄱阳莺报越乡春。

—— 唐 · 刘长卿《将赴南巴至余干别李十二》

空把相如赋,何人荐闱。

—— 唐 · 刘长卿《送马秀才移家京洛便赴举》

闱称独步,太学许能文。

—— 唐 · 刘长卿《送孙莹京监擢第归蜀觐省》

且喜闱秦镜在,还将妍丑付春官。

—— 唐 · 刘长卿《温汤客舍》

朝入青霄玉堂,夜扫白云眠石床。

—— 唐 · 刘长卿《望龙山怀道士许法稜》

候客石苔上,僧云树中。

—— 唐 · 刘长卿《题萧郎中开元寺新构幽寂亭》

清坛祗谒郊丘,辅相贤劳其款留。

—— 宋 · 宋高宗《绍兴己巳南郊礼成》

苟弗执,宜奠释纷。

—— 宋 ·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其八》

折狱言简,结缨全。

—— 宋 ·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其九》

不可后,始可言诗。

—— 宋 ·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其一一》

之有本,子能启问。

—— 宋 ·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其一二》

节和,斯言可宗。

—— 宋 ·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其一九》

求以异闻,诗云尔。

—— 宋 ·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其三一》

凤阙有人来献,溪声山色愈增新。

—— 宋 · 张继先《游洞霄》

天真聊所适,俗莫相婴。

—— 宋 · 张继先《翛然元规夜坐酌余德儒所惠酒因成联句》

乐看公暇,阴阳报岁丰。

—— 宋 · 黄裳《东湖留题 歌丰堂》

周室笙歌声调古,孔庭诗指归新。

—— 宋 · 黄裳《长乐宴遣贡士》

无类已闻诗教,有行还守子男封。

—— 宋 · 黄裳《送方子元赴固始》

神仙官职去期远,诗门庭归思清。

—— 宋 · 黄裳《送郑少府延平教授》

文彩成乐,筹略覊夷戎。

—— 宋 · 蔡襄《读乐天闲居篇》

里闬高高祖德新,鲁庭诗孟家邻。

—— 宋 · 蔡襄《喜弟及第》

登第年华久,相逢爱深。

—— 宋 · 蔡襄《大湖驿寄建州同年窦职方》

翟綵开新,金文易大名。

—— 宋 · 蔡襄《温成皇后挽词二首 其二》

乐律本原,法根柢。

—— 宋 · 蔡襄《亲祀南郊诗》

上待公孙益厚,当时史官犹刺讥。

—— 宋 · 蔡襄《四贤一不肖诗 高若讷》

致豪英,隽材多将佐。

—— 宋 · 蔡襄《和黄介夫忆竹》

遵儒恩异,左戚赏刑均。

—— 宋 · 蔡襄《仁宗皇帝挽词七首 其六》

惜哉今乐与古异,遣士数不能备。

—— 宋 · 蔡襄《州学饯送解发进士》

神鄜畤馆,布政未央宫。

—— 唐 · 张昭《郊庙歌辞 汉宗庙乐舞辞 显仁舞》

星俎云罍兼鲁,朱干象箾杂巴渝。

—— 唐 · 张昭《郊庙歌辞 汉宗庙乐舞辞 观德舞》

星俎云罍兼鲁,朱干象箾杂巴渝。

—— 唐 · 张昭《汉宗庙乐舞辞》

设鬬倾金凿落,马蹄争撼玉连环。

—— 唐 · 罗隐《暇日投钱尚父》

朝廷犹乐,郡邑忍干戈。

—— 唐 · 罗隐《遁迹》

拟把金钱赠嘉,不堪栖屑困名场。

—— 唐 · 罗隐《送沈先辈归送上嘉礼》

三接驾前朝觐,一函江表战征功。

—— 唐 · 罗隐《送内使周大夫自杭州朝贡》

科随鹄箭频曾中,向侯弓以重招。

—— 唐 · 罗隐《寄渭北徐从事》

大族不唯专乐,上才终是惜生灵。

—— 唐 · 罗隐《送前南昌崔令替任映摄新城县》

地清每负生灵望,官重方升乐司。

—— 唐 · 罗隐《秋日泊平望驿寄太常裴郎中》

几时潘好,重与话清风。

—— 唐 · 罗隐《寄大理徐郎中》

三署履声通建,九霄星彩映明光。

—— 唐 · 罗隐《送陆郎中赴阙》

栾郄门风大,裴王乐优。

—— 唐 · 罗隐《寄礼部郑员外》

优逢苑雪,官重带台霜。

—— 唐 · 罗隐《送沈光侍御赴职闽中》

何由覩,嘉名偶寄居。

—— 唐 · 罗隐《封禅寺居》

左隅庙室本经,右阁宸翰尊星奎。

—— 宋 · 王拱辰《耆英会诗》

有卉祕神仙,君臣有焉。

—— 唐 · 宋之问《药》

象物行周,衣冠集汉都。

—— 唐 · 宋之问《则天皇后挽歌》

春秋乐能遗则,父子君臣可废乎。

—— 宋 · 邵雍《安乐窝中一部书》

法本防姦,岂为吾曹设。

—— 宋 · 邵雍《秋怀三十六首 其三》

皇王帝伯时虽异,乐诗书道自新。

—— 宋 · 邵雍《偶书》

何用辛勤佛名,我从无得到真庭。

—— 唐 · 韦庄《赠礼佛名者》

宫女焚香把经卷,天人就席袈裟。

—— 唐 · 韩翃《题玉山观禅师兰若》

门前直事仙郎,腰垂青绶领咸阳。

—— 唐 · 韩翃《送王侍御赴江西兼寄李袁州》

道人翩然来,节何尔雅。

—— 宋 · 陆九渊《赠化主》

志期周制区夏,人称孔阴生阙西。

—— 宋 · 程颐《闻侯舅应辟南征诗》

昕庭未受羣臣贺,先过东朝谢成。

—— 宋 · 周密《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其一五》

骄子起天街,由来亏乐。

—— 唐 · 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

汉君祠五帝,淮王八公。

—— 唐 · 杨炯《和辅先入昊天观星瞻》

武化偃兮文化昌,乐昭兮股肱良。

—— 唐 · 卢照邻《中和乐九章 总歌第九》

贤者闻知命,吾生复玄。

—— 唐 · 张籍《赠殷山人》

诗价已高犹失意,司曾赏会成名。

—— 唐 · 张籍《送从弟删东归》

奉使贺成登册,陪班看出降恩书。

—— 唐 · 张籍《送从弟彻东归》

正初天子亲郊,诏摄将军领卫兵。

—— 唐 · 张籍《贺秘书王丞南郊摄将军》

行香暂出天桥上,巡常过禁殿中。

—— 唐 · 张籍《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守》

西来将相位兼雄,不与诸君觐同。

—— 唐 · 张籍《田司空入朝》

名岳寻游今已徧,家城谒便应回。

—— 唐 · 张籍《送稽亭山寺僧》

新作陆浑山县长,早知三甲科名。

—— 唐 · 张籍《寄陆浑赵明府》

君生衰俗间,立身如经。

—— 唐 · 张籍《赠别孟郊》

今公施德,自然威武崇。

—— 唐 · 张籍《董公诗》

华严经里字,不曾行到寺门前。

—— 唐 · 张籍《赠华严院僧》

定知巡后,解夏始应回。

—— 唐 · 张籍《送僧游五台兼谒李司空》

影堂香火长相续,应得人来拜多。

—— 唐 · 张籍《弱栢院僧影堂》

称与诗人用,堪随寺斋。

—— 唐 · 张籍《赠太常王建藤杖笋鞋》

尊荣三代,拥佑两朝功。

—— 宋 · 文彦博《慈圣皇太后挽词 其一》

制服从恩重,因山变优。

—— 宋 · 文彦博《慈圣皇太后挽词 其二》

以义情虽夺,于亲更崇。

—— 宋 · 文彦博《濮安懿王夫人挽词 其二》

超羣后,官仪极上公。

—— 宋 · 文彦博《神宗皇帝挽词 其四》

密有忠言如药石,别加优赐貂蝉。

—— 宋 · 文彦博《司马温公挽词 其二》

从古藩垣谋帅重,于今诗得才雄。

—— 宋 · 文彦博《次韵答平凉龙图王谏议》

慎独虔君命,清心重经。

—— 宋 · 文彦博《中书宿斋偶作 其一》

销磨岁月功名内,检束身心法中。

—— 宋 · 文彦博《追和》

汉祀精禋洁,云亭禅殊。

—— 宋 · 文彦博《省试蒲车诗》

国重司寒祭,羔羊献陈。

—— 宋 · 文彦博《天圣五年春省试献羔开冰》

饭蔬饮水时行乐,定删诗国建桓。

—— 宋 · 程颢《睢阳五老图》

洛下衣冠今最盛,当年尚齿容优。

—— 宋 · 文彦博《再酬富公一绝》

只鸡与斗黍,意未为足。

—— 宋 · 贺铸《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

高僧共旃檀像,游女来焚薰陆香。

—— 宋 · 贺铸《壬申上元有怀金陵旧游》

思有闻,飘飖辞祖贯。

—— 宋 · 贺铸《人生七十稀》

谁怜诗甘公子,牢落青衫向白头。

—— 宋 · 张孝祥《赠甘法曹》

又领诸儒款泮宫,车书同处应同。

—— 宋 · 张孝祥《释奠》

真儒倏兴明典,周庠连云斩荆祀。

—— 宋 · 张孝祥《上辟廱》

雨先清道跸,寒避神圭。

—— 宋 · 张孝祥《贺郊祀》

末刼兰香科下人,衣冠乐与君臣。

—— 唐 · 王志安《刺当涂者》

闻相远,琴樽谁是亲。

—— 宋 · 朱淑真《寄大人二首 其二》

行存名岳,逓问高年疾。

—— 唐 · 李峤《扈从还洛呈侍从羣官》

埋玉陈牲神毕,举麾上马乘舆出。

—— 唐 · 李峤《汾阴行》

期仙客,陈王覩丽人。

—— 唐 · 李峤《洛》

五千道德阐,三百仪成。

—— 唐 · 李峤《经》

乐云行已奏,曰冀相成。

—— 唐 · 李峤《鼓》

振军容肃,威宣武节扬。

—— 唐 · 李峤《奉和杜员外扈从教阅》

潮虽处南粤,义无遐陬。

—— 宋 · 梅尧臣《送胡都官知潮州》

汉朝重结单于好,岁遣名臣数增。

—— 宋 · 梅尧臣《送吴仲庶殿院使北》

虏人多窃朝廷,译者交传应对辞。

—— 宋 · 梅尧臣《送吕沖之司谏使北》

成复命日,菀抑舒杨条。

—— 宋 · 梅尧臣《送韩仲文奉使》

君居麻源谷,学如郑玄。

—— 宋 · 梅尧臣《送李泰伯归建昌》

公于是时已观,踏雪再拜辞可汗。

—— 宋 · 梅尧臣《送石昌言舍人使匈奴》

今日泉宫启,师臣秩增。

—— 宋 · 梅尧臣《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 其一》

别祠缘相汉,旧傚宗周。

—— 宋 · 梅尧臣《次韵景彝奉慈庙孟秋摄事二十韵》

法不我弃,劳吝不我纡。

—— 宋 · 梅尧臣《寄题西洛致仕张比部静居院四堂》

明朝鏁闱,何暇醉邻里。

—— 宋 · 梅尧臣《和正月六日沈文通学士遗温柑》

仪虽聘邻国,岂异和戎。

—— 宋 · 梅尧臣《送唐待制子方北使》

治分周太宰,重汉诸侯。

—— 宋 · 梅尧臣《送刘元忠学士归陈州省亲》

公虽不责以正,我意未容诚斗筲。

—— 宋 · 梅尧臣《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宴》

卜惟阳月吉,孝享方脩。

—— 宋 · 梅尧臣《祫享观礼二十韵》

到家莫久留,速书赴闱。

—— 宋 · 梅尧臣《送陈太祝归河阳》

天子赐恩,史臣书祖风。

—— 宋 · 梅尧臣《李尚书挽词二首 其一》

终期江上见,俗聊损裁。

—— 宋 · 梅尧臣《刁景纯期水门再别以风雨不往》

夕斋神祠,法衮被藻绣。

—— 宋 · 梅尧臣《希深惠书言与师鲁永叔子聪几道游嵩因诵而韵之》

还来读诗,不用辨鱼虫。

—— 宋 · 梅尧臣《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书斋》

自春锁闱,既出被轻囚。

—— 宋 · 梅尧臣《哀马》

先王有节,不可过于今。

—— 宋 · 梅尧臣《若讷上人弹琴》

梁冠爵弁各得,道路溢誉亡高卑。

—— 宋 · 梅尧臣《泗州郡圃四照堂》

正言讦诡谀,简去酬酢。

—— 宋 · 梅尧臣《饮韩仲文家》

当须化闾里,庶使义臻。

—— 宋 · 梅尧臣《寄题苏子美沧浪亭》

势力走谀谄,义服委佗。

—— 宋 · 梅尧臣《同道损持国访孔旼处士》

百两将陈,王家集上宾。

—— 宋 · 梅尧臣《李端明宅花烛席上赋》

生前恩少,殁后荐章多。

—— 宋 · 梅尧臣《哭孙明复殿丞三首 其三》

铙箫咽,明仪币马陈。

—— 宋 · 梅尧臣《程文简公挽词三首 其一》

门阑不日登元,句律今朝得少卿。

—— 宋 · 曾几《和李宗丞》

两朝貌缘同德,多士凭依为至诚。

—— 宋 · 曾几《挽陈丞相》

汉室推元,唐家得卫公。

—— 宋 · 曾几《挽李泰发参政三首 其二》

俗不可徴,百孔千疮坏。

—— 宋 · 王令《赠刘成文》

微生喜以佞面诋,臧氏恶非所当。

—— 宋 · 王令《孟子》

及情终而阕,忽回肠而念归。

—— 宋 · 王令《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

归豚非吾心,在恶不酬。

—— 宋 · 王令《暨阳居四首 其四》

不经圣人,颇厌后世烦。

—— 宋 · 王令《谢客二首 其一》

若逢佳宾客,不暇外拘。

—— 宋 · 王令《同孙祖仁王平甫游蒋山作》

标韵乐天淳,不肯外假。

—— 宋 · 王令《赠庐山老居讷》

空庭好待中宵月,独星辰学步罡。

—— 唐 · 皮日休《寒日书斋即事三首 一》

空坛后销香母,阴洞缘时触乳花。

—— 唐 · 皮日休《送董少卿游茅山》

光尊祖,乐备充庭。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太清宫乐章 煌煌》

殊祼鬯,义感昭临。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太清宫乐章 沖和》

周乐,垂光储庆。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太清宫乐章 终上》

中行部,不博前行驾库。

—— 唐 · 不详《省中语》

备,和乐新。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昭德皇后庙乐章 永和》

公尸既起,享载终。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昭德皇后庙乐章 雍和》

亚六瑚,诚殚二簋。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隐太子庙乐章 诚和》

有章,惟神还轼。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送神》

春伯联事,秋官相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隐太子庙乐章 雍和》

祀遵五,时属三秋。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送神》

云备,司筵告彻。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隐太子庙乐章 送神》

陈彝,司筵执豆。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黑郊迎神》

云克备,斯文有秩。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朝日乐章 肃和》

宗祧是寄,乐其亨。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章怀太子庙乐章 迎俎酌献》

羽籥崇文以毕,干鏚奋武事将行。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章怀太子庙乐章 送文舞迎武舞》

和乐备,神其降斯。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朝日乐章 迎神》

绝羣后,望尊储贰。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懿德太子庙乐章 迎神》

乐终广奏,毕崇禋。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朝日乐章 送神》

币帛言设,容无爽。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懿德太子庙乐章 登歌酌鬯》

八音协奏陈金石,六佾分行整容。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懿德太子庙乐章 送文舞迎武舞》

煌煌而来,物攸设。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节愍太子庙乐章 迎神》

因诚致,备絜玄酒。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节愍太子庙乐章 登歌酌鬯》

乐器周列,容备宣。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节愍太子庙乐章 迎俎酌献》

昔献三雍盛容,今陈六佾崇仪制。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文敬太子庙乐章 送文舞迎武舞》

享申百,庆洽百灵。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祀九宫贵神乐章 豫和》

虔申典册,苹藻敬荐翘襟。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武后崇先庙乐章》

以备物,乐以感神。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襃德庙乐章 进德》

式宴所重,浃欢情必均。

—— 唐 · 不详《舞曲歌辞 中和乐舞词》

恭禋载展,翘襟邈志逾殷。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武后大享拜洛乐章 咸和》

恭崇则,肃奉仪形。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武后大享拜洛乐章 九和》

崇容,千官肃事。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武后大享拜洛乐章 禋和》

乐鸣凤律,备鸡竿。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 昭顺乐》

明君陈大,展币祀圆丘。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 感顺乐》

乐备金石,光尊俎。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祭方丘乐章 顺和》

任是怀容,无人顾形影。

—— 唐 · 不详《庐山女赠朱朴 一》

爰展,率土咸来。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 福顺乐》

圭瓒方陈,干旄乃象功。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 武舞乐》

虔修盛,仰荅玄功。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 昭顺乐》

贤不解开东阁,燮理惟能闭北门。

—— 唐 · 不详《景龙中嘲宰相歌》

亭育品彙,宾百神。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梁太庙乐舞辞 来仪舞》

笙镛迭奏,物荧煌。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梁太庙乐舞辞 昭德舞》

[笾]豆斯撤,容有章。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梁太庙乐舞辞 撤豆》

修鼎俎,奠歆瑶币。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祭神州乐章 送神》

春官缉,宗伯司禋。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祭大社乐章 迎神》

亲地尊天,文经术。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祭大社乐章 送神》

雅乐荐,器陈。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宗庙乐舞辞 章德舞》

虑虔容肃,缛仪丰。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蜡百神乐章 送神》

孔惠之,必肃之容。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宗庙乐舞辞 观成舞》

三推就,万庾祈凝。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先农乐章 咸和》

毕祀先,香散几筵。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禋顺》

仙坛既毕,神驾俨将昇。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先蚕乐章 昭庆》

文兴坠典,复旧章。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晋朝飨乐章 初举酒文同乐》

君臣庆会,乐昭宣。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晋朝飨乐章 举酒》

圣人有作,盛重光。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晋朝飨乐章 再举酒》

愿修封岱,方以称文明。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晋朝飨乐章 四举酒》

备其容,乐和其变。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释奠文宣王乐章 雍和》

常陈盛,愿永千年。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朝飨乐章 忠顺》

容既备,帝履长春。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朝飨乐章 康顺》

成三爵,乐毕九成。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朝飨乐章 忠顺》

明庭展,为龙为光。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周朝飨乐章 忠顺》

淮海干戈戢,朝廷乐施。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晋昭德成功舞歌 昭德舞歌二首 二》

独入玄宫至真,焚香不为贱贫身。

—— 唐 · 不详《孙咸题庐山神庙诗》

乐和管磬,备烝尝。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金奏》

周笾豆,诚效虔祗。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送神》

风教盛,乐昌。

—— 唐 · 不详《莆田石记》

乐已变,方崇。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武后享清庙乐章十首 第一》

肃敷大,上谒尊灵。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武后享清庙乐章十首 第三登歌》

登歌已阕,献方周。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武后享清庙乐章十首 第九彻俎》

言毕,仙卫将归。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武后享清庙乐章十首 第十送神》

祗奉先构,备怀柔。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严和》

乐用崇德,以陈词。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昇和》

标荐鬯,肃事祠庭。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虔和》

惟圣配天敷盛,惟天为大阐洪名。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同和》

周三献,乐阕九成。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恭和》

已周,云和将变。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肃和》

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 唐 · 慧能《示法达偈三首 一》

郊坛斋帝,乐祀天。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明皇祀圆丘乐章 太和》

六变云备,百斯浃。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明皇祀圆丘乐章 舒和》

奉使时将久,归朝必优。

—— 宋 · 王禹偁《赠採访使閤门穆舍人》

馈粮萧相国,制叔孙通。

—— 宋 · 王禹偁《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

绝应悬榻,公余尚读碑。

—— 宋 · 王禹偁《送仆射相公赴西京》

身虽退,思贤宠未衰。

—— 宋 · 王禹偁《司空相公挽歌 其二》

终让东封,遂成南狩悲。

—— 宋 · 王禹偁《太宗皇帝挽歌 其二》

骈罗卤簿三公,告赴同盟五月期。

—— 宋 · 王禹偁《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 其一〇》

一从巢寇犯阙来,梁氏闱还草创。

—— 宋 · 王禹偁《酬安祕丞见赠长歌》

郎官疏远既未贵,县吏数不足拘。

—— 宋 · 王禹偁《还杨遂蜀中集》

仙舟复喜逢元,飞御仍烦接子乔。

—— 宋 · 苏颂《答陈再次前韵》

元帅本由诗选,行人愧匪语言才。

—— 宋 · 苏颂《和吴仲庶待制见寄》

多依佛,居人亦贵僧。

—— 宋 · 苏颂《和游中京镇国寺》

元侯勤主,一一倒瓶罍。

—— 宋 · 苏颂《和吴仲庶寄李子仪》

当年已绝坐中,此日犹蒙客右招。

—— 宋 · 苏颂《与次道集贤谏议元素翰林赴沖卿枢密谏议见招宴会同赋》

群公预,丹心万里驰。

—— 宋 · 苏颂《某两使辽塞俱值郊礼之岁今以至日到北帐感事言怀寄呈同馆诸公》

朝仪强效鹓行列,享犹存体荐余。

—— 宋 · 苏颂《广平宴会》

悲凉九虞,不见大安回。

—— 宋 · 苏颂《宣仁圣烈皇后挽辞五首 其四》

隆由圣作,万世仰洪规。

—— 宋 · 苏颂《濮安懿王夫人挽辞二首 其一》

旂章秩连三府,彝鼎功名载一门。

—— 宋 · 苏颂《赠太师中书令王公挽辞二首 其二》

朝廷宠遇三公,园馆优游十载闲。

—— 宋 · 苏颂《司徒侍中杜正献公挽辞五首 其四》

荐苍玉,乐歌太安。

—— 宋 · 苏颂《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 朝享景灵宫》

上将告成,严肆类。

—— 宋 · 苏颂《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 有事于南郊》

授以册宝,极其文。

—— 宋 · 苏颂《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 发册文德殿》

豫游恩甚盛,谒款无违。

—— 宋 · 苏颂《元日鸿庆宫朝拜二十韵》

圣孝当天世继明,两全能飨交行。

—— 宋 · 苏颂《恭谢庆成诗十韵》

上宰隆恩,中闱集宠光。

—— 宋 · 苏颂《秦国太夫人挽辞二首 其二》

边关命行看至,淮海归期亦有涯。

—— 宋 · 苏颂《次韵林次中九日都下感事二首 其二》

罢朝仍制服,卹厚公王。

—— 宋 · 苏颂《司空赠太傅康国韩公挽辞五首 其一》

衣冠元旧龙门,旄钺西平奕代勛。

—— 宋 · 苏颂《太子太保致仕李公挽辞二首 其一》

黻冕恩褒德,箫笳送终。

—— 宋 · 苏颂《尚书左丞赠开府仪同三司邓公挽辞三首 其二》

五时读令王春,大驾临朝晋室仪。

—— 宋 · 苏颂《皇帝閤春帖子六首 其五》

藉标三瑞,灵篇首五芝。

—— 宋 · 苏颂《又次王侍郎韵》

玉座案经涓对日,金壶加赐春醪。

—— 宋 · 苏颂《开府潞公太师得谢西归谨赋七言四韵诗五首拜送 其二》

皆言元老归休盛,恩便蕃自古无。

—— 宋 · 苏颂《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致政开府太师三首 其三》

荐币同匏爵重,洁牲人比玉壶清。

—— 宋 · 苏颂《李公择尚书见示出郊奉雩祀马上口占七言四韵走笔继和》

竟随文若去,聊伴元仙。

—— 宋 · 陈与义《王应仲欲附张恭甫舟过湖南久不决今日忽闻遂登舟作诗送之并简恭甫》

诚备祝嘏,殚珪币。

—— 唐 · 魏徵《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青帝角音 肃和》

大乐稀音,至诚简

—— 唐 · 魏徵《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青帝角音 雍和》

陈牲币,乐备篪簧。

—— 唐 · 魏徵《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赤帝徵音 雍和》

诚备祝嘏,殚珪币。

—— 唐 · 魏徵《五郊乐章 青帝角音 肃和》

大乐稀音,至诚简

—— 唐 · 魏徵《五郊乐章 青帝角音 雍和》

人生出处分,义安可踰。

—— 宋 · 杨时《藏春峡 老圃亭》

贵门生乐,明代秉文章。

—— 唐 · 王湾《晚春诣苏州敬赠武员外》

大开庠序明教,抚柔新俗威无专。

—— 宋 · 章惇《梅山歌》

问安昏定,奉晨趋。

—— 唐 · 许敬宗《四言奉陪皇太子释奠诗一首应令 五》

徐动合仪,和鸣中音律。

—— 唐 · 寒山《诗三百三首 二十六》

张乐分韶濩,观纵华夷。

—— 唐 · 李义府《在巂州遥敍封禅》

简情乃真,惟宜具鸡黍。

—— 宋 · 王炎《谢江潭诸公》

永巷蛾眉几千指,一妻一妾庶人

—— 宋 · 王炎《雉朝飞》

薄酒可成,何必饮上尊。

—— 宋 · 王炎《薄薄酒》

宫中共用家人,日近清光侍太皇。

—— 宋 · 王炎《贺吴兴郡王生日四绝 其三》

今则亡,陈编意犹存。

—— 宋 · 王炎《沿檄如蒲圻讯民之食菜事魔者作诗悯之》

难求备,交情好者贫。

—— 唐 · 杜荀鹤《哭友人》

塔前尽灰来相,衲下谁宗印了心。

—— 唐 · 杜荀鹤《题护国大师塔》

兵戈到处弄性命,乐向人生是非。

—— 唐 · 杜荀鹤《乱后逢李昭象叙别》

洞口星披鹤氅,溪头吟月上渔船。

—— 唐 · 杜荀鹤《赠溧水崔少府》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姪常修乐风。

—— 唐 · 杜荀鹤《题弟姪书堂》

道人星月下,相次茅君。

—— 唐 · 杜荀鹤《游茅山》

服定衣冠乐,聊尔就江东。

—— 宋 · 王奕《水调歌头》

一观周归来后,依旧白云深闭门。

—— 宋 · 王奕《再和韵上石塘吴 其四》

幸际干戈屯祸极,挽回乐泰和先。

—— 宋 · 王奕《和叠山到山阳郡学四诗 其一》

将行备乐,送别仰神仙。

—— 唐 · 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

不及戎行亲矢石,独将诗继庭闱。

—— 宋 · 李光《孚先兄以连雨形于咏歌是时适闻韩侯淮北之捷因次韵》

子贤能顺,三月祔佳城。

—— 宋 · 宋祁《挽张元常葬母夫人二首 其一》

岩廊号元老,数盛中台。

—— 宋 · 宋祁《遣吏视诸公茔树回有感 文惠陈丞相》

何公真法,甯免疾如雠。

—— 宋 · 宋祁《题阮步兵祠二首 其一》

年年睹,祥祺日日新。

—— 宋 · 宋祁《元会诗五首 其四》

拥节趋瑶县,回舆梵仙。

—— 宋 · 宋祁《观相国长城公留题药师院壁》

行忘景晏,恩厚觉寒迟。

—— 宋 · 宋祁《大礼庆成》

摛华吐凤赋,闻堕鳣庭。

—— 宋 · 宋祁《将东归留别杨宗礼十韵》

臯陶旧曲明良内,郄縠高谈乐中。

—— 宋 · 宋祁《守塞三年上北京留守贾相公 其二》

书留孔子宅,识汉家台。

—— 宋 · 宋祁《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

文书少,汤官餠饵优。

—— 宋 · 宋祁《还都有感》

深愧府公宾厚,不教持版预粗官。

—— 宋 · 宋祁《南岘候馆晚春有感献郡守》

何人过问维摩室,定有文殊作来。

—— 宋 · 宋祁《中山公损疾二首 其一》

二步不应踰旧,天心自欲劝蒸民。

—— 宋 · 宋祁《藉田礼毕因成七言》

倍重秦失号,讥老聋笑。

—— 宋 · 宋祁《七不堪诗七首 其五》

怒迁多市色,烦方聚讼。

—— 宋 · 宋祁《七不堪诗七首 其六》

抱蕝一身依署,饭蔬三日属祠官。

—— 宋 · 宋祁《礼局致斋》

扫石焚香碧空,露华偏湿蕊珠宫。

—— 唐 · 李益《寄许鍊师》

传家,不名则利,谁能袖手安常。

—— 宋 · 无名氏《满庭芳》

坎祀贻则,郊展敬。

—— 宋 · 无名氏《秋分夜夕月乐章 登歌奏肃和》

能令公子精神爽,善诱王孙义加。

—— 宋 · 无名氏《鹧鸪天》

复明诗。

—— 宋 · 无名氏《庆灵椿・摊破南乡子》

遣舟车,伫望谈言志。

—— 宋 · 无名氏《写心阶诗 一》

文物师垣宅相,诗枢庭世胄,冰骨玉精神。

—— 宋 · 无名氏《水调歌头》

多慙远臣贱,不得容陪。

—— 宋 · 无名氏《观南郊回仗》

晓色临双阙,微臣位陪。

—— 宋 · 无名氏《谒见日将至双阙》

陈嘉乐,斋心动衆灵。

—— 宋 · 无名氏《郊坛听雅乐》

得贤因举颂,修便观风。

—— 宋 · 无名氏《册上公太常奏雅乐》

好将何物寿冰翁,但有个、新词为

—— 宋 · 无名氏《鹊桥仙》

盖圣君、恭谢灵休,谨访景明嘉

—— 宋 · 无名氏《庆清朝》

恭谢三朝

—— 宋 · 无名氏《御街行》

庆景陵毕,銮舆游步。

—— 宋 · 无名氏《瑞鹤仙》

捻香稽首,旋行绕宫城。

—— 宋 · 无名氏《灵宝真一自然太上玄一真人颂一章》

况有盈门,百两拥骈阗。

—— 宋 · 无名氏《水调歌头》

庆重行。

—— 宋 · 无名氏《导引》

升中盛,增高益厚,登封检玉,时迈合周诗。

—— 宋 · 无名氏《六州》

殊常,旷古难行。

—— 宋 · 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钦至道,崇明祀,盛迈前王。

—— 宋 · 无名氏《六州》

申严祀、备尝。

—— 宋 · 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成均庆人神悦,圣寿保无穷。

—— 宋 · 无名氏《导引》

琼编耀,仙衣,垂旒俯拜,荐献惟寅。

—— 宋 · 无名氏《六州》

陈缛、献岁惟良。

—— 宋 · 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亲俱庆,看宠加三命,膺三接。

—— 宋 · 无名氏《喜迁莺》

升坛毕膺繁祉,睿算保无疆。

—— 宋 · 无名氏《导引》

君王行赐宴,重敬如宾。

—— 宋 · 无名氏《水调歌头》

堪羡力薄无储,宾庖萧萦,乏延佳客。

—— 宋 · 无名氏《酹江月・念奴娇》

诏台司。

—— 宋 · 无名氏《导引》

备丰盈。

—— 宋 · 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文章焕,齐洁致清衷。

—— 宋 · 无名氏《导引》

神宗昔举殊尤,今复睹吾皇。

—— 宋 · 无名氏《导引》

成耨,三事并卿尹,执耒有经常。

—— 宋 · 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歌帝烈,扬盛节,园丘大洽,霈泽绵区。

—— 宋 · 无名氏《奉礼歌》

行乐备神祈飨,四海永来王。

—— 宋 · 无名氏《导引》

寻汉,崇唐典,袭映情文。

—— 宋 · 无名氏《六州》

岂能祝寿,自有仙桃满院,一实数千年。

—— 宋 · 无名氏《水调歌头》

从宜。

—— 宋 · 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神光四照百成。

—— 宋 · 无名氏《合宫歌》

严太寝,容绎前经。

—— 宋 · 无名氏《六州》

金驾徐徐动,容辉明。

—— 宋 · 无名氏《六州》

汉吏贵无华,鲁从先进。

—— 宋 · 无名氏《野翁堂》

远观唐虞,未有如兹盛

—— 宋 · 无名氏《合宫歌》

群心同愿,长临路寝,三年讲,显祀文王。

—— 宋 · 无名氏《六州》

华玉威神。

—— 宋 · 无名氏《导引》

盛西京。

—— 宋 · 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与诚俱。

—— 宋 · 无名氏《奉礼歌》

阴德远,仁功积,欢养罄九域,无违。

—— 宋 · 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儿孙俱满目,诗传衣钵。

—— 宋 · 无名氏《千秋岁》

典极钦崇。

—— 宋 · 无名氏《导引》

严大报,反本始,重祀神祈。

—— 宋 · 无名氏《奉礼歌》

典备文孙。

—— 宋 · 无名氏《导引》

务农重谷人胥劝,耕籍殊尤。

—— 宋 · 无名氏《导引》

涓辰行,节物值春阳。

—— 宋 · 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陈仪。

—— 宋 · 无名氏《奉礼歌》

皇展报,新乐,觚陛咏宾乡。

—— 宋 · 无名氏《奉礼歌》

见来须顶

—— 宋 · 无名氏《谒金门》

九万里俱在下,乐三千剀切。

—— 宋 · 无名氏《宝鼎现》

乐词章,甲兵韬略,素备文兼武。

—— 宋 · 无名氏《百字歌・自度曲》

乐存三代,烟霞主一丘。

—— 唐 · 王绩《山夜》

管宁存祭,王霸重朝章。

—— 唐 · 王绩《赠李徵君大寿》

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 唐 · 王绩《赠程处士》

博术存书录,壶经着篇。

—— 唐 · 王绩《围碁》

数由他,谢郎着帽,王郎穿屐。

—— 宋 · 刘克庄《水龙吟》

管甚是非并法,顿足低昂起舞。

—— 宋 · 刘克庄《贺新郎》

法、中人嘲骂。

—— 宋 · 刘克庄《贺新郎》

乐衣冠,浑靠定、堂堂国老。

—— 宋 · 刘克庄《满江红》

为爱君山景最灵,角冠秋一坛星。

—— 唐 · 高骈《和王昭符进士赠洞庭赵先生》

肉掩豆兮中,盏斝酢兮告终。

—— 宋 · 李新《普州铁山福济庙祀神曲 送神》

倮葬畏法,厚葬索衣衾。

—— 宋 · 李新《古兴 其五》

法不见缚,高轩一宇宙。

—— 宋 · 李新《王朝美招饮有能窥狗窦之语因作诗贻之》

一日废经,不如无此生。

—— 宋 · 李新《杂兴 其一》

醴酒偶忘设,于殊至微。

—— 宋 · 李新《杂兴 其二》

从人既非,何以见父兄。

—— 宋 · 李新《行路难》

家法新增小戴,生涯半用计然书。

—— 宋 · 李新《挽江源张寛儒承事词》

我归政欲质经疑,失尚容求诸野。

—— 宋 · 李新《送赵伯高》

春风标名冠部,睥睨英豪皆培塿。

—— 宋 · 李之仪《送李仲益及第调濠州司户还钱塘》

乐有先后,后进则君子。

—— 宋 · 李之仪《中隠菴次赵德孺韵》

五色云中鸣玉磬,千花台上金仙。

—— 唐 · 清闲《句》

经行观自心感,一雨僧人不显名。

—— 唐 · 空海《过金山寺》

道人星月下,相次茅君。

—— 唐 · 许浑《游茅山》

从军暮下三千客,闻庭中七十人。

—— 唐 · 许浑《和人贺杨仆射致政》

成神既醉,髣髴缑山鹤。

—— 唐 · 裴度《享惠昭太子庙乐章》

成神既醉,髣髴缑山鹤。

—— 唐 · 裴度《郊庙歌辞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 亚献终献》

行寻白云叟,象登峻宇。

—— 唐 · 张祜《游天台山》

乐胜残后,干戈止杀前。

—— 唐 · 张祜《读《西汉书》十四韵》

物情周智用,宾尽逢迎。

—— 唐 · 张祜《投太原李司空》

宾青眼色,忧国白髭鬚。

—— 唐 · 张祜《献太原裴相公三十韵》

独负池阳议,言从建游。

—— 唐 · 沈佺期《和崔正谏登秋日早朝》

复除恩载洽,望秩新崇。

—— 唐 · 沈佺期《扈从出长安应制》

御柳垂仙掖,公槐覆闱。

—— 唐 · 沈佺期《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

并命登仙阁,分曹直闱。

—— 唐 · 沈佺期《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

案牍遗常,朋僚隔等威。

—— 唐 · 沈佺期《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

乐移三统,舟车会八方。

—— 唐 · 沈佺期《答魑魅代书寄家人》

乐羊叔子,文章王仲宣。

—— 唐 · 沈佺期《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

独将乐付程仇,房杜无才阐大猷。

—— 宋 · 石介《文中子 其二》

三就部试,不肯露头角。

—— 宋 · 石介《安道登茂材异等科》

部文章渊,波浪百尺高。

—— 宋 · 石介《诏下勉诸生》

相与施让,物归不待宿。

—— 宋 · 石介《密直杜公作镇于魏天章李公领使于魏明复先生客于魏熙道宰于魏因作诗寄之》

春秋一王法,曲三千仪。

—— 宋 · 石介《读韩文》

盛郊丘配,感因霜露濡。

—— 宋 · 余靖《享庙诗》

函夏恢文治,禋燔讲隆。

—— 宋 · 余靖《禋郊诗》

四时迎气祠,犹烦官掌。

—— 宋 · 余靖《游韶石》

德兼三代,功包四海图。

—— 唐 · 岑文本《奉和正日临朝》

能将先进,义与后凋邻。

—— 唐 · 李程《赋得竹箭有筠》

徵奇策,人心注盛时。

—— 唐 · 司空图《即事二首 二》

山北诸草木,也只得拜。

—— 宋 · 郑思肖《锦钱余笑 其五》

果知义不忍去,亦有一死魂还家。

—— 宋 · 郑思肖《昭君叹》

形气俱和乐修,谁料平地生荆棘。

—— 宋 · 郑思肖《大宋地理图歌》

赵祀必不绝,宋吾足评。

—— 宋 · 郑思肖《二十砺五百字》

寄崇专斧钺,备设坛场。

—— 唐 · 徐坚《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可怜烟刺是青螺,如到双林误多。

—— 唐 · 陆龟蒙《和袭美重玄寺双矮桧》

终日焚香洞云,更思琪树转劳神。

—— 唐 · 陆龟蒙《奉和袭美怀华阳润卿博士三首 三》

正金姥、虚皇,天阶净,凉入绡衣风袅。

—— 宋 · 陈深《洞仙歌》

官为列卿位亦显,臯陶事与乐同。

—— 宋 · 晁补之《送直阁杜君章守齐》

学经傥无用,诗发含琲。

—— 宋 · 晁补之《感寓十首次韵和黄着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赏心晤为韵 其四》

君知未遇元,肯抽身盛时,寻我幽隐。

—— 宋 · 晁补之《万年欢》

朝廷登儒辅,德民有耻。

—— 宋 · 晁补之《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 其一九》

成功属吾宋,五垂后昆。

—— 宋 · 晁补之《谒岱祠即事》

譬余学素,妇祭盛于盆。

—— 宋 · 晁补之《次韵王宗正定国与苏翰林先生黄校书鲁直唱和》

念昔常独立,所闻诗难。

—— 宋 · 晁补之《之京师展墓》

二陈诗伯,八荀纨绮雏。

—— 宋 · 晁补之《送吕承奉至山从吕龙图晋伯辟秦州机宜》

渊也诗足兴,功也足立。

—— 宋 · 晁补之《赠关浍关沼》

海国民皆兴义,潢池盗已息干戈。

—— 宋 · 陈俊卿《句 其三》

容肃睦缨緌外,和气熏蒸剑履间。

—— 唐 · 韩偓《梦中作》

纔有异恩颁稷契,已将优及邹枚。

—— 唐 · 韩偓《锡宴日作》

路上逢僧,脚下六枝分。

—— 唐 · 菩提达摩《谶 七》

金帛输东南,事昆夷优。

—— 宋 · 刘过《瓜州歌》

歛藏穷达付之酒,不以法自束拘。

—— 宋 · 刘过《寄竹隠先生孙应时》

诗书乐晋元帅,意度闲远和而谋。

—— 宋 · 刘过《上谯江州》

后来得荆卿,恩尽鞠躬。

—— 宋 · 刘过《怀古四首为知己魏倅元长赋兼呈王永叔宗丞戴少望 其二》

况如郭侯者,贤正谦卑。

—— 宋 · 刘过《谒郭马帅》

今年苏部,马迹犹未扫。

—— 宋 · 陈师道《秋怀十首 其七》

每虚摩诘席,旧词犹可雪儿歌。

—— 宋 · 陈师道《和舅氏公退言怀》

大府容宽懒慢,故家文物尚嫖姚。

—— 宋 · 陈师道《赠欧阳叔弼学士》

主人如古人,待士亦优。

—— 宋 · 陈师道《送魏衍移沛》

向来堪发冢,孙刘能使不为公。

—— 宋 · 陈师道《送王元均贬衡州兼寄元龙二首 其二》

东南云,吾今独何后。

—— 宋 · 陈师道《送法宝禅师》

不应须乐,始作后程仇。

—— 宋 · 陈师道《南丰先生挽词二首 其一》

一代风流尽,三师数崇。

—— 宋 · 陈师道《丞相温公挽词三首 其一》

长官申闻太守喜,召至阶庭加盛

—— 宋 · 真德秀《长沙赠高年陈氏母子》

权宜从杀,末命尚深忧。

—— 宋 · 陈师道《钦圣宪肃皇后挽词二首 其一》

先期还政事,隆改山园。

—— 宋 · 陈师道《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一》

知崇与卑,二义贯于一。

—— 宋 · 真德秀《题李立父高远楼》

他日焚香待,还来惠聪。

—— 唐 · 武元衡《慈恩寺起上人院》

罗加璧至,荐鹗与云连。

—— 唐 · 戴叔伦《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三首 三》

诚难荅,裁诗岂易酬。

—— 唐 · 戴叔伦《李大夫见赠因之有呈》

朝廷周乐,庠序汉文章。

—— 宋 · 文同《仁宗皇帝挽诗十首 其一》

自出公门下,常蒙意勤。

—— 宋 · 文同《吕惠穆挽诗四首 其四》

常恐数乖,取问吾交亲。

—— 宋 · 文同《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 其二》

不知乐,不行仁义。

—— 宋 · 张伯端《无心颂》

娶嗣明德,同牢夙所钦。

—— 唐 · 杨衡《夷陵郡内叙别》

赤脚行霜地,腥身月坛。

—— 宋 · 陈某《回回僧》

世人那得知幽径,遥向青峰磬声。

—— 唐 · 顾况《山僧兰若》

旷然莲花台,作月光面。

—— 唐 · 顾况《独游青龙寺》

薄宦修数,长景谢谭谐。

—— 唐 · 顾况《酬信州刘侍郎兄》

逈步游三洞,清心七真。

—— 唐 · 顾况《杂歌谣辞 步虚词》

古今徒闻作戎首,中国义终如初。

—— 宋 · 张元干《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赴行在所》

欲回希烈叛逆心,老夫但知朝觐

—— 宋 · 张元干《拜顔鲁公像》

满座烛光花,笑罥乌巾同醉,谁问负薪裘。

—— 宋 · 张元干《水调歌头》

姓名谁比数,遇每周旋。

—— 宋 · 张元干《上张丞相十首 其八》

安危繄貌,进退肯雷同。

—— 宋 · 张元干《李丞相生朝》

岂惟成乐,真欲混车书。

—— 宋 · 叶梦得《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 其一》

吏人不见中朝,麋鹿时时到县衙。

—— 宋 · 丁谓《有感》

尊元服,嘉名重进贤。

—— 宋 · 丁谓《冠》

越冶模良弼,燕台上宾。

—— 宋 · 丁谓《金》

宜遵三爵,莫羡百壶章。

—— 宋 · 丁谓《酒》

招我见诗意,遗人观容。

—— 宋 · 丁谓《弓》

循声知得,上列见多功。

—— 宋 · 丁谓《射》

黼绣矜华靡,莞茅助容。

—— 宋 · 丁谓《咏席》

大蒐如展,聊用助三驱。

—— 宋 · 丁谓《鹰》

圣贤让风,何不遍西夏。

—— 唐 · 元结《系乐府十二首 陇上叹》

孝须三后配,莫一郊尊。

—— 宋 · 王珪《郊祀庆成诗 其一》

二帝衣裳旧,三王乐新。

—— 宋 · 王珪《仁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二》

皇华乐君恩重,好访巅崖慰远民。

—— 宋 · 王珪《访别成献甫经历时新拜西台御史之命二首 其二》

天子锡玄纁,倾山隐沦。

—— 唐 · 皎然《送穆寂赴举》

设醴延张老,开轩吕蒙。

—— 唐 · 陈元光《落成会咏一首》

慈亲莫返拜,外欲无为。

—— 唐 · 皎然《送道琚上人还金陵》

文字饮韩嘉数子,法拘髠惟一斗。

—— 宋 · 王十朋《九日饮酒会趣堂者十九人老者与焉既醒念不可以无诗因用赠林知常韵示诸友》

我以宾名客舘,云安麴米待君倾。

—— 宋 · 王十朋《阎普州赵果州舟中唱和以巨轴见寄酬以二首 其一》

帝赐褒嘉,神留吉利书。

—— 宋 · 王十朋《宿华容寺》

年龄今稍长,法要须知。

—— 宋 · 王十朋《女子生日》

笋来茶往非为,端为诗情故得尝。

—— 宋 · 王十朋《次韵赠新笋》

龙山僦舍观大,仪仗森然典文备。

—— 宋 · 王十朋《西征》

汤后不加三聘,未应改志为苍生。

—— 宋 · 王十朋《伊尹》

闱一战果得隽,妙割不折庖丁刀。

—— 宋 · 王十朋《送表叔贾元范赴省试》

鲁国从来秉周,文公何事独无天。

—— 宋 · 王十朋《文公》

诗存伤瓠叶,废忆豚肩。

—— 宋 · 王十朋《县学落成百韵》

仙舟行色好,子猷雪棹去心轻。

—— 宋 · 王十朋《李怀安拥麾入蜀道出鄱江见赠二诗依韵奉酬 其二》

伯鱼诗趋庭处,五马旌旗夹道迎。

—— 宋 · 王十朋《嘉叟宗丞得郡喜成一绝》

聊籍束脩,少资囊橐贫。

—— 宋 · 王十朋《赠陈体仁》

一门今盛大,诗荷公恩。

—— 宋 · 王十朋《万府君挽词 其一》

虽甚微,客色未尝觖。

—— 宋 · 王十朋《毛虞卿见过》

罗得奇才,戎幕资良筹。

—— 宋 · 王十朋《送元章改漕成都》

交章荐天阙,聘备车马。

—— 宋 · 王十朋《徐孺子亭》

过庭诗家风变,坦腹门阑喜气新。

—— 宋 · 王十朋《翁府君挽词》

过庭有奇儿,诗得家传。

—— 宋 · 王十朋《次韵表叔余叔成示儿》

君子以为古,先进于乐。

—— 宋 · 王十朋《朴乡钓隠图》

人在卢前有慙色,从戴后独名家。

—— 宋 · 王十朋《卢仁及县丞挽辞》

昭明亲抱送,意何太恭。

—— 宋 · 王十朋《和喻叔奇游天衣四十韵》

是以吾夫子,诗教伯鱼。

—— 宋 · 王十朋《和韩符读书城南示孟甲孟乙》

杯盘畧荷,气味同清芬。

—— 宋 · 王十朋《和韩醉赠张秘书寄万大年先之申之》

握发闻贤,葺茅见卑宫。

—— 唐 · 陈陶《涂山怀古》

似闻殿栢,久矣寻斧柯。

—— 宋 · 李石《送浩姪成都学官》

忆昨因郊丘,盛严天庭。

—— 宋 · 李石《齐人画礼器》

龙卧西山护密阴,肯来北洞观音。

—— 宋 · 李石《史宰北湫祷雨》

糟丘尽醉国人狂,谁似东家义乡。

—— 宋 · 李石《再次韵计教授》

拂雪从山起,过房塔回。

—— 唐 · 无可《冬日诸禅自商山礼正师真塔回见访》

新坟塔,萧条渭水傍。

—— 唐 · 贯休《经栖白旧院二首 一》

四海无波八表臣,恭闻今岁真身。

—— 唐 · 贯休《闻迎真身》

想到夷王,还为上寺迎。

—— 唐 · 贯休《送僧归日本》

终期华顶下,共渌身师。

—— 唐 · 贯休《送友人及第后归台州》

清凉寺,寻真似善才。

—— 唐 · 贯休《遇五天僧入五台五首 三》

玉毫调御偏赞扬,金轮释梵咸归

—— 唐 · 贯休《施万病丸》

倘经三祖寺,一为龛坟。

—— 唐 · 贯休《送人归夏口》

朝中乐谋元帅,天下英雄有使君。

—— 宋 · 李洪《送史志道帅建康》

洽汉山唿万岁,事殊唐鑑献千秋。

—— 宋 · 李洪《拟和御制郊祀诗 其二》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玉京山。

—— 唐 · 令狐楚《中元日赠张尊师》

太师还政异寻常,前殿铺张册忙。

—— 宋 · 范纯仁《效宫词体上文太师十绝 其二》

贤多孺子,交政得裴公。

—— 宋 · 范纯仁《和君实陪潞公子华景仁宴集各一首 其二》

两宫思旧德,异贲忠魂。

—— 宋 · 范纯仁《司马温公挽词三首 其三》

自忘台鼎贵,芳尊尽日许同倾。

—— 宋 · 范纯仁《和韩侍中游兴庆池席上》

学承诗难窥奥,仕偶唐虞乐抱关。

—— 宋 · 范纯仁《和任夔节推见寄》

邦牧新下车,德彼甿讴。

—— 唐 · 储光羲《送丘健至州敕放作时任下邽县》

服正邦祀,刑冠肃王度。

—— 唐 · 储光羲《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

天都分阁,肃肃临清渠。

—— 唐 · 储光羲《贻崔太祝》

朝朝玄阁,日日闻体轻。

—— 唐 · 储光羲《述华清宫五首 一》

将臣归宿卫,乐班王畿。

—— 宋 · 苏过《送王晋之还朝》

吾弟平生得诗,大吾门户惟子期。

—— 宋 · 苏过《送叔宽弟通判泸南》

笑看至争铭鼎,便学陶宏欲挂冠。

—— 宋 · 苏过《叔父生日 其一》

乐华今日,江湖得此天。

—— 宋 · 王质《送陶茂安赴湖南二首 其一》

中台上相官仪重,大国诸侯数尊。

—— 宋 · 王质《代虞枢密宴晁制置口号二首 其一》

千官绝三司贵,一士心归万国春。

—— 宋 · 王质《留别虞丞相二首 其一》

心闲逢人谢乐,身倦到枕即江湖。

—— 宋 · 王质《含山寺》

旌旗照野元戎壮,乐充庭使者华。

—— 宋 · 王质《送王仲钤口号》

谈笑不拘先后,岁寒仍契子孙情。

—— 唐 · 郑谷《寄职方李员外》

诸方徧,湘南颇有缘。

—— 唐 · 郑谷《信美寺岑上人》

就阳陈盛,匡国祷鸿休。

—— 唐 · 郑谷《丞相孟夏祗荐南郊纪献十韵》

首荐叨殊,全家寓近封。

—— 唐 · 郑谷《叙事感恩上狄右丞》

有鸳鸾集,恩无雨露偏。

—— 唐 · 郑谷《入阁》

部郎官人所重,省中别占好窠名。

—— 唐 · 郑谷《锦二首 二》

被旨入陪郊祀,放怀来听海潮声。

—— 宋 · 赵抃《次赵少师叙感叹老》

銮辂肃还禋毕,鸡竿高揭赦书传。

—— 宋 · 赵抃《武林冬至日即事》

魃虐诗尝刺,巫焚旧讥。

—— 宋 · 赵抃《喜雨》

因勤甚,龙宫尚俨然。

—— 宋 · 赵抃《次韵程给事会稽怀古即事》

慇懃醉玉杯,暮云山顶压楼台。

—— 宋 · 赵抃《括苍照水阁饮散闻角》

心赏皆如逸老愿,隆仍尽主翁情。

—— 宋 · 赵抃《将还三衢呈温守石郎中》

论勋已出庭臣右,得应须史笔添。

—— 宋 · 赵抃《次韵前人见赠》

朝廷盛荣归好,亲见吾皇讲太平。

—— 宋 · 赵抃《送前人还都》

忠贤得用朝廷美,法匡时事业光。

—— 宋 · 赵抃《送苏宷刑部赴召》

诗美皇皇使者风,修戎馆致雍容。

—— 宋 · 赵抃《次韵前人长至有怀二首 其一》

天庭乐交修盛,委佩拖绅极巽床。

—— 宋 · 赵抃《次韵前人怀阙下偶成三首 其二》

行神庙,星华下禁城。

—— 宋 · 赵抃《次韵吴充学士斋居冬夜书事》

日月精华有术餐,不烦辛苦星坛。

—— 宋 · 赵抃《书道士虞安仁房壁》

堪谁倚,山川頼有图。

—— 宋 · 蒋凯《思归寄余玠》

一王新盛,万国贺重熙。

—— 宋 · 严羽《送赵立道赴阙仍试春官即事感兴因成五十韵》

繄尔愚妇人,岂曰所拘。

—— 宋 · 李觏《哀老妇》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是泥尘。

—— 宋 · 李觏《残叶》

岂是虏庭佳丽少,自缘婚货财多。

—— 宋 · 李觏《匈奴传》

物色营求广,宾兴数隆。

—— 宋 · 李觏《送黄铣应举》

多承训,贤能逈出羣。

—— 宋 · 李觏《送阳曲蔡尉》

祸成钩党后,林宗身免闭门时。

—— 宋 · 李觏《李郭》

何年话尊宿,瞻此堂中。

—— 唐 · 曹松《书翠岩寺壁》

京洛家风今尚在,宗王恩旧曾沾。

—— 宋 · 陈郁《赠东华老真钟逸士》

愿崇诗训,勿近利名场。

—— 宋 · 张栻《若海运使移节广东赋诗赠别予每过若海诸郎诵书于旁琅琅可喜为之重赋 其二》

百年诗传,名教有乐地。

—— 宋 · 张栻《送然姪西归二首 其一》

共惟二百载,诗一门中。

—— 宋 · 张栻《光弼姪得邑西归赋诗勉之併示光义二首 其一》

我来先生,得与龟鹤亲。

—— 唐 · 王贞白《礼聂先生新安重围先生能通两军之好及城开民皆复全也》

亲亲自祢率,恩有等节。

—— 宋 · 张方平《读公羊传四首 其四》

周道积衰义坏,夫子咏歌沂泗滨。

—— 宋 · 张方平《秋过琴台怀古》

衣冠乐江东聚,此是痴儿奉母时。

—— 宋 · 谢枋得《思亲五首 其三》

道逢患难正当行,食从来孰重轻。

—— 宋 · 谢枋得《和叶爱梅韵》

义高便觉生堪捨,重方知死甚轻。

—— 宋 · 谢枋得《初到建宁赋诗一首》

自惜经行处,焚香旧真。

—— 唐 · 张乔《闻仰山禅师往曹溪因赠》

远公独刻莲花漏,犹向空山六时。

—— 唐 · 张乔《寄清越上人》

偏宜下榻延徐孺,最称登门孔融。

—— 宋 · 李中《海上太守新剏东亭》

昔年皆谒,频到碧云端。

—— 宋 · 李中《寄庐岳鉴上人》

闷见尘中光景促,仙乡来紫阳君。

—— 宋 · 李中《游北山洞神宫》

教令参谒数全,头头要处相称掣。

—— 唐 · 李涉《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

却教孙子藏兵法,空把文章向闱。

—— 唐 · 李涉《送孙尧夫赴举》

称才子,神仙是丈人。

—— 唐 · 李端《送黎少府赴阳翟》

独夜焚香遗像,空林月出始应回。

—— 唐 · 李端《题云际寺准上人房》

将金友等,情向玉人偏。

—— 唐 · 李端《酬丘拱外甥览余旧文见寄》

从此湖人识丧,凛然治命手亲裁。

—— 宋 · 吕祖谦《向运使挽章》

西堂乐送,南陌轩车别。

—— 唐 · 崔湜《送梁卿王郎中使东蕃弔册》

法儿孙睦,雍和道路扬。

—— 宋 · 王钦若《咏华林书院》

双树为家思旧壑,千花成塔寒山。

—— 唐 · 杨巨源《送澹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

乐新朝市,园林旧弟兄。

—— 唐 · 杨巨源《失题》

贰官乐春闱卿,托蹟逍遥漆园吏。

—— 宋 · 宋庠《吴侍郎生朝》

箧书已辩恩难报,台虽颁政未修。

—— 宋 · 宋庠《和龙图王学士经涂洛邑见寄》

将恩并渥,道与日俱新。

—— 宋 · 宋庠《讲诗彻章置酒崇政殿讲官两府宗室近臣皆预会奏御》

干历端辰启,王庭庆昭。

—— 宋 · 宋庠《元会观礼呈仆射相国吕公》

文穷竹素,欢意动梯航。

—— 宋 · 宋庠《冬至观两宫盛礼奏御》

成无坠典,神醉答繁釐。

—— 宋 · 宋庠《明堂大飨庆成奏御》

今无李元,仙袂许谁亲。

—— 宋 · 宋庠《留台吴侍郎时泛小舟临玩清洛辄成拙诗奉寄》

躬行原庙,更作蕊宫朝。

—— 宋 · 宋庠《下元日扈跸朝拜景灵宫》

饰喜优坊伎,均恩醵钱。

—— 宋 · 宋庠《庚午春观新进士锡宴琼林苑因书所见》

积高人上雍,昭配从周。

—— 宋 · 宋庠《句 其四》

故人宽分,一笑伫行台。

—— 宋 · 宋庠《和运使王密学见赏公醖》

阳郊陪忽三年,目想坛觚切绛烟。

—— 宋 · 宋庠《冬至夜斋中不寐遥想郊丘盛礼二首 其一》

法虽我雠,智恬非外奬。

—— 宋 · 宋庠《啸台》

乏赠酒瓻,疑增照觞怒。

—— 宋 · 宋庠《献臣学士与余通书因成感咏》

贵尽人间,宁知逝者魂。

—— 唐 · 权德舆《观葬者》

忆昔曲台尝议,见君论着最相亲。

—— 唐 · 权德舆《酬主客仲员外见贺正除》

司理因旷职,曲台仍神。

—— 唐 · 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

婉仪余旧德,仍载经中。

—— 唐 · 司空曙《故郭婉仪挽歌》

乞身已见抗疏频,优新闻诏书许。

—— 唐 · 权德舆《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恩致政归东都旧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