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复制成功,快去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含“夏”的诗句

泰山嵯峨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 唐 · 李白《早秋单父南楼詶窦公衡》

微诚不感,犹絷台。

—— 唐 · 李白《上崔相百忧章》

千峰夹水向秋浦,五松名山当寒。

—— 唐 · 李白《荅杜秀才五松见赠》

长卿多病久,子索居频。

—— 唐 · 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

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簟清琅玕。

—— 唐 · 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

曾参与游,达者得升堂。

—— 唐 · 杜甫《又示宗武》

百顷风潭上,千重木清。

—— 唐 ·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二》

上天回哀眷,朱云郁陶。

—— 唐 · 杜甫《大雨》

忽泛溢,岂惟入吾庐。

—— 唐 · 杜甫《溪涨》

开州入知凉冷,不似云安毒热新。

—— 唐 · 杜甫《寄常徵君》

人生几何春已,不放香醪如蜜甜。

—— 唐 ·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八》

流多水,清晨向小园。

—— 唐 · 杜甫《园》

永愿坐长,将衰栖大乘。

—— 唐 · 杜甫《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

江流思后,风至忆襄王。

—— 唐 · 杜甫《上白帝城》

祢衡实恐遭江,方朔虚传是岁星。

—— 唐 · 杜甫《题郑十八着作虔》

直对巫山出,兼疑禹功。

—— 唐 · 杜甫《天池》

绝域长晚,兹楼清宴同。

—— 唐 · 杜甫《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

乌台俯麟阁,长白头吟。

—— 唐 · 杜甫《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

衰年正苦病侵凌,首何须气郁蒸。

—— 唐 · 杜甫《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

宴引春壶满,恩分簟冰。

—— 唐 · 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各有实,我饥岂无涯。

—— 唐 · 杜甫《喜晴》

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 唐 · 杜甫《述怀一首》

鹰隼击,时危异人至。

—— 唐 · 杜甫《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

不闻殷衰,中自诛褒妲。

—— 唐 · 杜甫《北征》

味苦虫避,丛卑春鸟疑。

—— 唐 · 杜甫《苦竹》

衰年病祗瘦,长想为情。

—— 唐 · 杜甫《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

城府深朱,江湖眇霁天。

—— 唐 · 杜甫《哭韦大夫之晋》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江村事事幽。

—— 唐 · 杜甫《江村》

篙师烦尔送,朱及寒泉。

—— 唐 · 杜甫《回櫂》

寂寂先晚,泠泠风有余。

—— 唐 · 杜甫《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

有井朱时,辘轳冻阶戺。

—— 唐 · 杜甫《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不如蜜酒无燠寒,冬不加甜不酸。

—— 宋 · 苏轼《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

半升仅漉渊明酒,二寸纔容子冠。

—— 宋 · 苏轼《谢陈季常惠一揞巾》

未尝蠲渴,长见助春冰。

—— 宋 · 苏轼《次韵子由岐下诗 梨》

讲余交翟转回廊,始觉深宫日长。

—— 宋 · 苏轼《端午帖子词 皇帝阁六首 其五》

栎林斩冬炭,竹坞收箨。

—— 宋 · 苏轼《次韵和王巩六首 其二》

去年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

—— 宋 · 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

悲同秋照蟹,快若燎蚊。

—— 宋 · 苏轼《云龙山观烧得云字》

况此日长,人间正炎毒。

—— 宋 · 苏轼《寄周安孺茶》

却狄安诸,先王社稷臣。

—— 宋 · 苏轼《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 其二》

诵诗得非子学,紬史正作丘明书。

—— 宋 · 苏轼《次韵黄鲁直赤目》

自从夷乱,七丝久已弃。

—— 宋 · 苏轼《戴道士得四字代作》

诸公渠渠若屋,吞吐风月清隅隈。

—— 宋 · 苏轼《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再用前韵为谢》

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

—— 宋 · 苏轼《黄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

秋霖暗豆荚,旱臞麦人。

—— 宋 · 苏轼《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

我行及初,煮酒映疏羃。

—— 宋 · 苏轼《岐亭五首 其五》

春畦雨过罗纨腻,壠风来餠饵香。

—— 宋 · 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南园》

我来仲初,解箨呈新绿。

—— 宋 · 苏轼《过建昌李野夫公择故居》

不爱当绿,爱此及秋枯。

—— 宋 · 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其五》

人皆苦炎热,我爱日长。

—— 宋 · 苏轼《戏足柳公权联句》

黄花候秋节,远自小正。

—— 宋 · 苏轼《赠朱逊之》

樽酒乐余春,棋局消长

—— 宋 · 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

洛阳初广陵春。

—— 宋 · 苏轼《浣溪沙》

春根苗秋着子,尽付天随耻充腹。

—— 宋 · 苏轼《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录呈广倅萧大夫》

秦祖当侑坐,郊亦荐祼。

—— 宋 · 苏轼《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

弱质困永,奇姿苏晓凉。

—— 宋 · 苏轼《王伯敭所藏赵昌花四首 黄葵》

潦涨湖深更幽,西风落木芙蓉秋。

—— 宋 · 苏轼《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 其一》

不为冬霜干,肯畏日烈。

—— 宋 · 苏轼《次韵答荆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诗》

探春先拣树,买欲论园。

—— 宋 · 苏轼《新年五首 其五》

难从王孙裸,未忍后堲。

—— 宋 · 苏轼《赠章默》

愿子聚为江枕,不劳挥扇自宁亲。

—— 宋 · 苏轼《始于文登海上得白石数升如芡实可作枕闻梅丈嗜石故以遗其子子明学士子明有诗次韵》

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 宋 · 李清照《和张文潜浯溪中兴颂二首 其一》

三年六月,天子视朝久。

—— 宋 · 李清照《上韩公枢密 其一》

意帖初宜,金驹已过蚕。

—— 宋 · 李清照《端午帖子 皇后阁》

春草梦,也宜

—— 宋 · 辛弃疾《贺新郎》

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间,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

—— 宋 · 辛弃疾《丑奴儿・采桑子》

日非长秋夜短。

—— 宋 · 辛弃疾《玉楼春》

二十五轮清浄观,上中下期春斋。

—— 宋 · 辛弃疾《读圆觉经》

蝉噪也,绿阴

—— 宋 · 辛弃疾《贺新郎》

门高从拉,何事须人料理。

—— 宋 · 辛弃疾《贺新郎》

清和月,东都闲散官。

—— 唐 · 白居易《初夏闲吟兼呈韦宾客》

瓮头竹叶经春熟,阶底蔷薇入开。

—— 唐 · 白居易《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夫崔二十四同饮》

衣香润,迎秋簟色鲜。

—— 唐 · 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

水积春塘晚,阴交木繁。

—— 唐 · 白居易《池上早夏》

梅山雨渍,秋瘴江云毒。

—— 唐 ·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蓂晚余尧历,龟新啓图。

—— 唐 · 白居易《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二》

齐竽混韶,燕石厕琳琅。

—— 唐 · 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莫同凡草木,一种中看。

—— 唐 · 白居易《题卢祕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

足疾无加亦不瘳,绵春历复经秋。

—— 唐 · 白居易《足疾》

洛阳堰上新晴日,长门前欲暮春。

—— 唐 · 白居易《洛阳堰闲行》

竹亭阴合偏宜,水槛风凉不待秋。

—— 唐 · 白居易《和杨尚书罢相后夏日游永安水亭兼招本曹杨侍郎同行》

不销雪,终年无尽风。

—— 唐 · 白居易《白羽扇》

语言诸异,衣服一方殊。

—— 唐 · 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春禽余咔在,木新阴成。

—— 唐 · 白居易《首夏》

我当逃暑日,晚衙君是虑囚时。

—— 唐 · 白居易《李十一舍人松园饮小酎酒得元八侍御诗叙云在台中推院有鞫狱之苦即事书怀因酬四韵》

口烟孤起,湘川雨半晴。

—— 唐 · 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

爱吾庐,陶潜语不虚。

—— 唐 · 白居易《寄皇甫七》

南馆西轩两树樱,春条长足阴成。

—— 唐 · 白居易《樟亭双樱树》

人稀地僻医巫少,旱秋霖瘴疟多。

—— 唐 · 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 三》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夜霜。

—— 唐 ·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独占芳菲当景,不将颜色託春风。

—— 唐 · 白居易《紫薇花》

春葩雪漠漠,果珠离离。

—— 唐 · 白居易《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猥蒙徵和才拙词繁輙广为五百言以伸酬献》

分飞来几时,秋炎凉变。

—— 唐 · 白居易《寓意诗五首 四》

花衰未实,叶病秋先萎。

—— 唐 · 白居易《寓意诗五首 五》

每岁秋时,浩大吞七泽。

—— 唐 · 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浅蝉未多,绿槐阴满地。

—— 唐 · 白居易《府西亭纳凉归》

苗侵虎落,宵遁失蕃营。

—— 唐 · 白居易《和渭北刘大夫借便秋遮虏寄朝中亲友》

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 唐 · 白居易《夏日闲放》

冬裘葛相催促,垂老光阴速似飞。

—— 唐 · 白居易《闲居春尽》

初晴迎早,落照送残春。

—— 唐 · 白居易《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次言阳公迹,邑始栖迟。

—— 唐 · 白居易《和荅诗十首 和阳城驿》

登坛内殿师,水为心地玉为仪。

—— 唐 · 白居易《内道场永讙上人就郡见访善说维摩经临别请诗因以此赠》

春尽杂英歇,初芳草深。

—— 唐 · 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斋戒月,三旬断腥羶。

—— 唐 · 白居易《仲夏斋戒月》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相交侵。

—— 唐 · 白居易《新乐府 法曲 美列圣,正华声也》

今年到时云白,去年来时秋树红。

—— 唐 · 白居易《再因公事到骆口驿》

潜安谁复辨,秦原闇通何处见。

—— 唐 · 白居易《新乐府 城盐州 美圣谟而诮边将也》

早梅迎结,残絮送春飞。

—— 唐 · 白居易《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 二》

中气侯,烦暑自此收。

—— 唐 · 白居易《永崇里观居》

日独上直,日长何所为。

—— 唐 · 白居易《夏日独直寄萧侍御》

卧北窗风,枕席如凉秋。

—— 唐 · 白居易《赠吴丹》

春芽细炷千灯燄,蕊浓焚百[和]香。

—— 唐 · 白居易《石榴树》

新晴景好,复此池边地。

—— 唐 · 白居易《奉和思黯相公雨后林园四韵见示》

离郡来几日,太白云生。

—— 唐 · 白居易《酬杨九弘贞长安病中见寄》

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月凉。

—— 唐 · 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

及秋晴日少,从朝至暮闷时多。

—— 唐 · 白居易《久雨闲闷对酒偶吟》

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

—— 唐 · 白居易《早夏游平原回》

出作行香客,归如坐僧。

—— 唐 · 白居易《行香归》

胡为秋税,岁岁输铜钱。

—— 唐 · 白居易《赠友五首 三》

百物滋,动植一时好。

—— 唐 · 白居易《首夏》

仰止江公,大醇无小疵。

—— 宋 · 范仲淹《谢黄惣太博见示文集》

为爱碧鲜亭,入敂敂至。

—— 宋 · 范仲淹《和僧长吉湖居五题 筠亭》

初疑成鼎,魑魅世所适。

—— 宋 · 范仲淹《剑联句》

感兹韶音,佐我台上春。

—— 宋 · 范仲淹《酬叶道卿学士见寄》

洎余领西帅,密与羌邻。

—— 宋 · 范仲淹《送河东提刑张太博》

维是元年,有盗在

—— 唐 · 韩愈《元和圣德诗》

炎百木盛,荫郁增埋覆。

—— 唐 · 韩愈《南山诗》

余闻古后,象物知神姦。

—— 唐 · 韩愈《谢自然诗》

穷冬或摇扇,盛或重裘。

—— 唐 · 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

耒耜兴姬国,輴欙建家。

—— 唐 · 韩愈《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诚上李相公十六韵》

春旱久闵雨,潦复望晴。

—— 宋 · 陆游《晚雨》

便合观身作老禅,安心稳坐今年

—— 宋 · 陆游《入夏多雨虽止复作六月甲寅始大晴》

推移逢五,赋与嘆朝三。

—— 宋 · 陆游《五月初作》

暑尚薄,孤村日尤长。

—— 宋 · 陆游《薄暑》

一生已是胶黏日,投老安能造冰。

—— 宋 · 陆游《庵中独居感怀三首 其二》

残年老病侵腰膂,那得随人病畦。

—— 宋 · 陆游《次韵范参政书怀十首 其一》

日尽长归亦暮,水边灯火已疏疏。

—— 宋 · 陆游《归兴二首 其一》

年光佳处惟初,儿女纷纷讵得知。

—— 宋 · 陆游《初夏山中》

凄凉江秋风里,况见新丰旧酒徒。

—— 宋 · 陆游《江夏与章冠之遇别后寄赠》

穿帘语燕能从我,分尔湖边一凉。

—— 宋 · 陆游《初夏闲居即事》

夜亦自佳,何必厌挥汗。

—— 宋 · 陆游《待旦二首 其二》

冬夕宜晚睡,日思晨兴。

—— 宋 · 陆游《晨兴二首 其一》

老生不自逸,幸此日长。

—— 宋 · 陆游《晨兴二首 其二》

好景入新,幽人卧弊庐。

—— 宋 · 陆游《初夏夜赋》

淡霭轻飔入初,一窗新绿鸟相唿。

—— 宋 · 陆游《初夏》

暑犹薄,纱幮怯夜深。

—— 宋 · 陆游《枕上偶赋》

木正浓桐叶坠,秋风未起草虫鸣。

—— 宋 · 陆游《雨夜》

南犬固应多吠雪,虫那得解知冰。

—— 宋 · 陆游《秋夜读书有感二首 其一》

流年冉冉谁能驻,长迢迢亦已残。

—— 宋 · 陆游《夏日感旧四首 其三》

日出鹁鸪还唤雨,初蟋蟀已吟秋。

—— 宋 · 陆游《感物二首 其一》

夜谁知亦自长,幽居渺在水云乡。

—— 宋 · 陆游《夏夜四首 其一》

芳蹊入多青子,白发今年有黑丝。

—— 宋 · 陆游《夜大雨连明晨起乃知之》

羸躯一困沉绵,不在林间即水边。

—— 宋 · 陆游《小凉》

君看木扶疏句,还许诗家更道不。

—— 宋 · 陆游《读陶诗》

好景逢初,闲身得昼眠。

—— 宋 · 陆游《初夏昼眠》

未觉暑,微阴殊胜晴。

—— 宋 · 陆游《山园杂赋四首 其一》

江村浅暑犹薄,农事方兴人满野。

—— 宋 · 陆游《江村初夏》

苦鬰蒸,既夕热未解。

—— 宋 · 陆游《夜坐》

暑犹薄,投闲身自由。

—— 宋 · 陆游《睡起书触目》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令新。

—— 宋 · 陆游《初夏十首 其一》

今年雨足,不复忧螟虫。

—— 宋 · 陆游《村舍杂书十二首 其一》

从来浅胜春日,儿女纷纷岂得知。

—— 宋 · 陆游《初夏游凌氏小园》

会当弃人事,面壁度九

—— 宋 · 陆游《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 其二》

颇闻南岳度残,宁忆北平防盛秋。

—— 宋 · 陆游《寄成汉卿将军》

樱酪事已过,角黍配熟。

—— 宋 · 陆游《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 其四》

古来江左多佳句,浅胜春最可人。

—— 宋 · 陆游《初夏十首 其五》

叶雕非一日,盛则已然。

—— 宋 · 陆游《七月十一日见落叶》

九州皆片尘,盛犹惨栗。

—— 宋 · 陆游《客有言泰山者因思青城旧游有作》

客来莫说人间事,且共山林日长。

—— 宋 · 陆游《示客》

湖边谁谓幽居陋,也爱迢迢日长。

—— 宋 · 陆游《逃暑小饮熟睡至暮二首 其二》

暑雨薄,但觉白日长。

—— 宋 · 陆游《竹窗昼眠》

冰霜难与虫语,晦朔岂容朝菌知。

—— 宋 · 陆游《道室杂咏六首 其三》

秋多杜门,一出惊行路。

—— 宋 · 陆游《南塘晚步记邻里语》

只言中夜偏短,万里梦回天未明。

—— 宋 · 陆游《夜意二首 其一》

虚堂四檐竹修修,朱正午如高秋。

—— 宋 · 陆游《睡起》

夜忽已半,东冈月初生。

—— 宋 · 陆游《夏夜四首 其一》

雨三日,凄爽欲忘箑。

—— 宋 · 陆游《大雨》

驩声归羽舞,干坤和气入薰琴。

—— 宋 · 陆游《天申节致语口号三首 其二》

天公作意怜羁客,乞与今年一凉。

—— 宋 · 陆游《江渎池纳凉》

初秋末时,衲子各西东。

—— 宋 · 陆游《送宣书记并寄其兄昙才二公》

金络洮州马,珠装国刀。

—— 宋 · 陆游《小出塞曲》

中高凉最可喜,不省举手驱蟁蝱。

—— 宋 · 陆游《蒸暑思梁州述怀》

我来时,天风吹荷香。

—— 宋 · 陆游《不入城半年矣作短歌遣兴》

柴车去去度横陂,正是春残入时。

—— 宋 · 陆游《闲游》

夷风方变,孰能作长城。

—— 宋 · 陆游《书感》

异端欲出六籍上,裔夷直居中先。

—— 宋 · 陆游《寄题求志堂》

终日无再炊,奈此昼永。

—— 宋 · 陆游《幽居即事九首 其三》

久无雨,从秋却少晴。

—— 宋 · 陆游《秋雨排闷十韵》

俯仰令中,泽国正多阴。

—— 宋 · 陆游《幽居即事九首 其九》

剑南无剧暑,长更宜人。

—— 宋 · 陆游《晨至湖上二首 其一》

近渐低游舫价,日斜殊费寺楼吟。

—— 宋 · 陆游《春晚泛湖归偶赋》

采茶歌里春光老,煮茧香中景长。

—— 宋 · 陆游《初夏喜事》

与僧同粥饭,朝来破戒醉新秋。

—— 宋 · 陆游《买鱼二首 其一》

黄云卷尽绿针齐,木阴阴满古堤。

—— 宋 · 陆游《过邻曲》

采芝黄公,卖药韩伯休。

—— 宋 · 陆游《郭氏山林十六咏 药圃》

学道漫希僧坐,忧时常愧士防秋。

—— 宋 · 陆游《即事》

檐前桐影偏宜,叶底蝉声渐报秋。

—— 宋 · 陆游《夏日杂题六首 其四》

但令中歌时康,千年万年无馈粮。

—— 宋 · 陆游《观运粮图》

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禹祠。

—— 宋 · 陆游《三峡歌九首 其九》

古郡巴蛮国,空山禹祠。

—— 宋 · 陆游《忠州禹庙》

后六百岁吾来游,洞中正凄如秋。

—— 宋 · 陆游《游万州岑公洞》

亦自佳,北窗绿阴成。

—— 宋 · 陆游《三月二十日儿辈出谒孤坐北窗二首 其二》

家居不减旅怀恶,夜尚如寒漏长。

—— 宋 · 陆游《孤寂》

久不雨,旱势已岌岌。

—— 宋 · 陆游《喜雨》

清和真妙语,为君诵此一欣然。

—— 宋 · 陆游《初夏出游三首 其二》

城上朱旗令初,溪头绿水蘸菰蒲。

—— 宋 · 陆游《初夏闲居八首 其四》

嫩日轻风未深,曲廊倚杖得闲吟。

—— 宋 · 陆游《夏初湖村杂题八首 其二》

胎发茸茸漆不如,初安健胜春初。

—— 宋 · 陆游《夏初湖村杂题八首 其五》

家山又初,好在不赀身。

—— 宋 · 陆游《野兴四首 其二》

佳风日,颓然坐北斋。

—— 宋 · 陆游《北斋书志示儿辈》

岁旱连秋,客袂厌尘土。

—— 宋 · 陆游《雨夕》

老子西游万里回,江行长亦佳哉。

—— 宋 · 陆游《舟中偶书》

江乡初暑犹轻,霁日园林有晚鶑。

—— 宋 · 陆游《初夏二首 其二》

景遽如许,先从草木知。

—— 宋 · 陆游《初夏即事》

春芜满地鹿忘去,木成阴鶑自来。

—— 宋 · 陆游《小园》

迢迢秋尚远,孤愁冉冉病相兼。

—— 宋 · 陆游《夏夜》

园中百草灵,风吹露坼各青青。

—— 宋 · 陆游《闲咏园中草木六首 其六》

亹亹来,岁月疾飞鞚。

—— 宋 · 陆游《五月十日晓寒甚闻布谷鸣有感》

雨淋浪,檐声绕四廊。

—— 宋 · 陆游《夜雨》

雨霁逢初,胡床荫绿槐。

—— 宋 · 陆游《初夏幽居杂赋七首 其一》

虚堂一幅接䍦巾,竹树森疏令新。

—— 宋 · 陆游《初夏幽居四首 其二》

隐几乐此时,清和如初。

—— 宋 · 陆游《雁翅夹口小酌》

晨起东园去,消磨日长。

—— 宋 · 陆游《东园》

崖深经不融雪,江阔架筒难入城。

—— 宋 · 李曼《句》

不关饮啄春江暖,自在飞鸣日迟。

—— 宋 · 王安石《王浮梁太丞之听讼轩有水禽三巢于竹林之上恬而自得邑人作诗以美之因次元韵》

鼎传归启,虞羹想见尧。

—— 宋 · 王安石《英宗皇帝挽辞二首 其一》

芙蕖耐复宜秋,一种今年便满沟。

—— 宋 · 王安石《芙蕖》

一气无冬,诸阳自废兴。

—— 宋 · 王安石《汤泉》

更看追谚,先此咏逢辰。

—— 宋 · 王安石《拟和御制赏花钓鱼》

风檐楹寒,冬雪窗户燠。

—— 宋 · 王安石《蒙亭》

却怪阳纔一苇,汉家何事费罂缸。

—— 宋 · 王安石《金陵怀古四首 其二》

长树老阴欺日,晚花幽艷敌春阳。

—— 宋 · 王安石《次韵答平甫》

怪四坐,不论殻之功。

—— 宋 · 王安石《车螯》

园林初有清香,人意乘闲味愈长。

—— 宋 · 欧阳修《酬张器判官泛溪》

最怜景铺珍簟,尤爱晴香入睡轩。

—— 宋 · 欧阳修《西园石榴盛开》

况值湖园方首,正当樱笋似三川。

—— 宋 · 欧阳修《寄河阳王宣徽》

微生听昕鼓,愿齿弦游。

—— 宋 · 欧阳修《诏重修太学诗》

白头旧监悲时节,珠閤无人日长。

—— 宋 · 欧阳修《端午帖子词 温成皇后閤四首 其三》

鸣蜩惊早,鬭草及良辰。

—— 宋 · 欧阳修《端午帖子词 夫人閤五首 其二》

田家惟听鸡声,夜夜垅头耕晓月。

—— 宋 · 欧阳修《鹎鵊词》

雪霜不改终古色,风雨有声当寒。

—— 宋 · 欧阳修《昇天桧》

粉箨春苞解,红榴实初。

—— 宋 · 欧阳修《钱相中伏日池亭宴会分韵》

追思阳曾游处,抚事伤心涕满袍。

—— 宋 · 欧阳修《谢景平挽词》

黄鸟乱飞深木,红榴初发艷清晨。

—— 宋 · 欧阳修《去思堂会饮得春字》

野篁抽笋,丛橘长春条。

—— 宋 · 欧阳修《初至夷陵答苏子美见寄》

我来云初,素节今已届。

—— 宋 · 欧阳修《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篁解箨阴加樛,卧斋公退无喧嚣。

—— 宋 · 欧阳修《绿竹堂独饮》

空园一锁不复窥,不觉芳蹊繁早

—— 宋 · 欧阳修《初伏日招王几道小饮》

功深德大以家,施及三代蒙其利。

—— 宋 · 欧阳修《巩县初见黄河》

壮阳当用事,大蒸炎歊。

—— 宋 · 欧阳修《大热二首 其一》

新篁抽笋添影,老枿乱发争春妍。

—— 宋 · 欧阳修《沧浪亭》

青草瘴时过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 唐 · 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木啭黄鹂。

—— 唐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柳色蔼春余,槐阴清首。

—— 唐 · 王维《资圣寺送甘二》

铙吹发口,使君居上头。

—— 唐 · 王维《送康太守》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寒。

—— 唐 · 王维《田园乐七首 四》

背春涉兮,衆木蔼以繁阴。

—— 唐 · 王维《宋进马哀词》

扬舲发口,按节向吴门。

—— 唐 · 王维《送封太守》

宁问春将,谁论西复东。

—— 唐 · 王维《愚公谷三首 一》

城外园林初天,就中野趣在西偏。

—— 宋 · 刘禹锡《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月窟宾诸,云官降九天。

—— 宋 · 刘禹锡《送工部张侍郎入蕃弔祭》

木正阴成,戎装出帝京。

—— 宋 · 刘禹锡《送令狐相公自仆射出镇南梁》

王正会夷,月朔盛旗旛。

—— 宋 · 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

酒醅晴易熟,药圃频薅。

—— 宋 · 刘禹锡《酬乐天晚夏闲居欲相访先诗见贻》

吏散山禽啭,庭香蕊开。

—— 宋 · 刘禹锡《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

从风云势,上汉古查形。

—— 宋 · 刘禹锡《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

古岸花发,遥林晚蝉清。

—— 宋 · 刘禹锡《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寄洋州崔侍郎阆州高舍人二曹长》

闽岭云迎皂盖,建溪秋树映红旌。

—— 宋 · 刘禹锡《送唐舍人出镇闽中》

薤叶照人呈簟,松花满盌试新茶。

—— 宋 · 刘禹锡《送蕲州李郎中赴任》

淮海多雨,晓来天始晴。

—— 宋 · 刘禹锡《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

登山雨中试蜡屐,入洞里披貂裘。

—— 宋 · 刘禹锡《送裴处士应制举诗》

沈沈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 宋 · 刘禹锡《聚蚊谣》

商山木阴寂寂,好处俳徊驻飞锡。

—— 宋 · 刘禹锡《观棋歌送儇师西游》

自悲秋穫少,谁惧畦难。

—— 唐 · 李商隐《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书怀十韵寄刘韦二前辈二公尝于此县寄居》

是时方暑,座内若严冬。

—— 唐 · 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又若苦热,燋卷无芳津。

—— 唐 ·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芦叶梢梢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

—— 唐 · 李商隐《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

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云时。

—— 唐 · 李商隐《荆门西下》

汉苑残花别,吴江盛来。

—— 唐 · 李商隐《龙丘途中 一》

云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

—— 唐 · 李商隐《九成宫》

资轻策,全溪赠所思。

—— 唐 · 李商隐《赠宗鲁笻竹杖》

惜别仍半,回途秋已期。

—— 唐 · 李商隐《酬别令狐补阙》

深居俯夹城,春去犹清。

—— 唐 · 李商隐《晚晴》

直可忧秋廪,非徒病畦。

—— 宋 · 司马光《喜雨八韵呈明叔》

益滋蔓,鬖鬖高没人。

—— 宋 · 司马光《兴宗南园草盛不翦仆过而爱之为诗以赠》

郊原秀,晴阳草树曛。

—— 宋 · 司马光《送次道通判西京》

屋封何处,山田有卧牛。

—— 宋 · 司马光《文太师挽歌三首 其三》

古木阴薄,萧萧蠧叶微。

—— 宋 · 司马光《和端式十题 古木阴》

暑候浊,云火高巑岏。

—— 宋 · 司马光《新迁书斋颇为清旷偶书呈全董二秀才并示姪良富》

闲轩适足容数客,木初繁有佳色。

—— 宋 · 司马光《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观诸公所赠歌明日投此为谢》

忠纯汲长孺,高洁黄公。

—— 宋 · 司马光《陪致政开府太师留守相公致政内翰燕集輙歌盛美为三公寿皆用公字为韵 内翰》

金正伏,火意尤骄盈。

—— 宋 · 司马光《和江邻几六月十一日省宿书事》

清和新雨晴,绿莎细软不妨行。

—— 宋 · 司马光《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八》

忽滂沲,意为苍生福。

—— 宋 · 司马光《南园杂诗六首 苦雨》

茫茫野田平极目,历历古坟如屋。

—— 宋 · 司马光《古坟》

木绕茅庐,棋酒资清宴。

—— 宋 · 司马光《何秀才郊园五首 其五》

犹清和,闲斋亦爽垲。

—— 宋 · 司马光《招子骏尧夫》

虽当未半,已有清秋意。

—— 宋 · 司马光《和子骏秋意》

嗟嗟涉秋,天道何其淫。

—— 宋 · 文天祥《咏怀》

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 宋 · 文天祥《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燕语鶑啼春又,灯花剔尽暗窗斜。

—— 宋 · 文天祥《所怀》

神农虞吾谁适,回首西山继绝尘。

—— 宋 · 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其七》

一病忽两月,蓬头涉秋。

—— 宋 · 文天祥《又赋 其一》

过眼惊初,回头忆晚春。

—— 宋 · 文天祥《见艾有感》

正标吉朔,尧历载初辰。

—— 宋 · 晏殊《奉和圣制元日 其一》

二龙骖服,双鹤记尧年。

—— 宋 · 晏殊《句 其五六》

宜春耐,多福庄严,富贵长年。

—— 宋 · 晏殊《诉衷情》

年年春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

—— 宋 · 柳永《鬻海歌》

无间要荒华,尽万里、走梯航。

—— 宋 · 柳永《送征衣》

井络天开,剑岭云横控西

—— 宋 · 柳永《一寸金》

麦秋霁景,云忽变奇峰、倚寥廓。

—— 宋 · 柳永《女冠子》

辞故里,涉秋未停车。

—— 宋 · 朱熹《怀子厚》

蛮中灵草多,永清阴足。

—— 宋 · 朱熹《杂记草木九首 其三》

春条拥深翠,花明夕阴。

—— 宋 · 朱熹《杂记草木九首 其六》

端居春向残,气已清穆。

—— 宋 · 朱熹《杂记草木九首 其八》

何来此,清秋却复归。

—— 宋 · 朱熹《送祝泽之表兄还乡》

木已云暗,时禽变新声。

—— 宋 · 朱熹《示诸同志》

卢橘谩劳夸熟,柘浆未许析朝酲。

—— 宋 · 朱熹《次秀野杂诗韵 食梨》

出山几何时,归来便长

—— 宋 · 朱熹《刘德明彦集祝弟以夏云多奇峰为韵赋诗戏成五绝 其一》

悄蒨非人境,寒蝉已稠。

—— 宋 · 朱熹《仙洲新亭熹名以昼寒紫微张公为书其额判院刘丈乃出新句辄次高韵二首 其二》

寸心久矣遗纷杂,不但老禅斋腊。

—— 宋 · 朱熹《次刘圭甫和人梅花韵》

与君障日,羽扇宁复持。

—— 宋 · 朱熹《丘子野表兄郊园五咏 其四》

东峰切霄汉,首正凄紧。

—— 宋 · 朱熹《游芦峰分韵得尽字》

林叶经暗,蝉声今夕闻。

—— 宋 · 朱熹《宿山寺闻蝉作》

攒峦云晓,苍茫林影交。

—— 宋 · 朱熹《晨登云际阁》

气淑清,窗户有佳色。

—— 宋 · 朱熹《夏日斋居得潮州诗卷咏叹之余用卒章之韵以纪其事》

景已逾半,林阴方澹然。

—— 宋 · 朱熹《夏日二首 其一》

园木暗,窗户贮清阴。

—— 宋 · 朱熹《夏日二首 其二》

拱揖尚虞,干戈到商周。

—— 宋 · 朱熹《再赋解嘲》

木纷已成,流泉注惊波。

—— 宋 · 朱熹《过武夷作》

虽非水抱山环地,却是冬温冷天。

—— 宋 · 朱熹《怀潭溪旧居》

乔木生凉,芳蕤散秋馥。

—— 宋 · 朱熹《秋华四首 木犀》

两见云起,再闻春鸟啼。

—— 唐 · 孟浩然《久滞越中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

将探禹穴,稍背越王城。

—— 唐 · 孟浩然《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归来当炎,耕稼不及春。

—— 唐 · 孟浩然《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念离当首,漂泊指炎裔。

—— 唐 · 孟浩然《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

是时方盛,风物自潇洒。

—— 唐 · 孟浩然《宴包二融宅》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徒。

—— 唐 · 孟浩然《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

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

—— 唐 · 孟浩然《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沅溪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 唐 · 王昌龄《龙标野宴》

南风开长廊,夜如凉秋。

—— 唐 · 王昌龄《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汉苑残花别,吴江盛来。

—— 唐 · 杜牧《龙丘途中二首 一》

菱透浮萍绿锦池,莺千啭弄蔷薇。

—— 唐 · 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

开门满院空秋色,新向庐峰过归。

—— 唐 · 杜牧《大梦上人自庐峰回》

何处营巢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

—— 唐 · 杜牧《村舍燕》

位极干坤三事贵,谤兴华一夫冤。

—— 唐 · 杜牧《闻开江相国宋下世二首 二》

倚云轩槛疑秋,下视西江一带流。

—— 唐 · 杜牧《贵池亭》

野水差新燕,芳郊咔莺。

—— 唐 · 杜牧《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秋瘴宁我毒,水胡不夷。

—— 唐 · 张九龄《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东弥首阔,西拒荆门壮。

—— 唐 · 张九龄《九月九日登龙山》

乡郊尚千里,流目云生。

—— 唐 · 张九龄《使还湘水》

云登陇首,秋露泫辽阳。

—— 唐 · 张九龄《饯王尚书出边》

阴泉犹冻,阳景昼方暾。

—— 唐 · 张九龄《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

近林方密,春余水更深。

—— 唐 · 张九龄《尝与大理丞袁公太府丞田公偶诣一所林沼尤胜因并坐其次相得甚欢遂赋诗焉以咏其事》

昔饮于洿,溷冬枯,自公感通,觱沸生兮。

—— 宋 · 佚名《荆门县人送裴均入朝谣(题拟)》

从春至,裸袒相逐。

—— 宋 · 佚名《嘲虾蟆》

不但春妍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

—— 宋 · 杨万里《夏日绝句》

试数六宵还五雨,坐令热作秋清。

—— 宋 · 杨万里《暮雨既霁将儿辈登多稼亭》

郡城至值,两日非宽程。

—— 宋 · 杨万里《晚出郡城往值夏谒胡端明泛舟夜归》

芍药截留春去路,鹿葱礼上初天。

—— 宋 · 杨万里《初夏清晓赴东宫讲堂行经和宁门外卖花市》

天勤雨,今年定有秋。

—— 宋 · 杨万里《和文远以作醮相疎》

今夕追凉还得热,何时遇却逢秋。

—— 宋 · 杨万里《月下果饮七首 其三》

凉冬暖非人境,雪打霜封即钓篷。

—— 宋 · 杨万里《留题筠庵以茅盖层出如蓑衣然》

热通宵睡不成,秋凉老眼又偏醒。

—— 宋 · 杨万里《秋夕不寐二首 其二》

欲尽头秋欲初,小凉未苦爽肌肤。

—— 宋 · 杨万里《闰六月立秋后暮热追凉郡圃二首 其二》

不教老子略眉开,热未除秋热来。

—— 宋 · 杨万里《秋暑三首 其一》

幸自漫山好,何如到清。

—— 宋 · 杨万里《雪用欧阳公白战律仍禁用映雪访戴等故事赋三首示同社 其三》

旱焚如复入秋,圣皇避殿减琼羞。

—— 宋 · 杨万里《圣上闵雨徧祷未应下诏避殿减膳感叹赋之》

热秋逾甚,寒梅暑亦开。

—— 宋 · 杨万里《七月二十三日题李亨之墨梅》

綵幡耐宜春字,宝胜连环曲水纹。

—— 宋 · 杨万里《秀州嘉兴馆拜赐春幡胜》

百株种杏自今春,度荣枯不解匀。

—— 宋 · 杨万里《十月朝补种杏花》

老夫老去真休去,一听梅山主盟。

—— 宋 · 杨万里《和姜邦杰春坊再赠七字》

无双字子羽,九月授衣先着絮。

—— 宋 · 杨万里《寄朱元晦长句以牛尾貍黄雀冬猫笋伴书》

珠玑金玉槌作屑,铸出鼎仍商彝。

—— 宋 · 杨万里《题薰陾中兴庆寿颂》

溪光逆昇檐,朱冻以幽。

—— 宋 · 杨万里《丁酉初春和张钦夫榕溪阁五言》

去秋今旱相继,淮江未浄郴江沸。

—— 宋 · 杨万里《旱后郴寇又作》

兴云只苦风,入秋今雨稍宜农。

—— 宋 · 杨万里《旱后喜雨四首 其三》

今年未觉难,那知秋热政无端。

—— 宋 · 杨万里《新秋盛热》

又涉三,余春安得停。

—— 宋 · 杨万里《四月三日登度雪台感兴》

南荒北客难将息,最是残春首时。

—— 宋 · 杨万里《西园晚步二首 其一》

春有儿孙有朋,月中寒影雨中声。

—— 宋 · 杨万里《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 芦苇林》

后园初无题目,小树微芳也得诗。

—— 宋 · 杨万里《红锦带花》

只今热已如此,若到秋高何似生。

—— 宋 · 杨万里《夏夜诚斋望月》

爽似月华秋艳艳,韵如荷叶田田。

—— 宋 · 杨万里《和赵稷臣惠诗轴》

六年三度过兰溪,总是残春首时。

—— 宋 · 杨万里《过横山塔下》

花落春容瘦,阴浓意新。

—— 宋 · 杨万里《癸亥上巳即事》

箑秋新妬,暄窗冷早侵。

—— 宋 · 杨万里《后圃秋步》

粤犬吠雪非差事,粤人语冰虫似。

—— 宋 · 杨万里《荔枝歌》

说露谈风有典章,咏秋吟入宫商。

—— 宋 · 杨万里《听蝉八绝句 其五》

日虽炎夜却清,四更还更胜三更。

—— 宋 · 杨万里《五月十六夜病中无聊起来步月五首 其四》

花全退,犹寒柳尚眠。

—— 宋 · 杨万里《和仲良病中耽睡》

春在已愁热,来还解凉。

—— 宋 ·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五首 其二》

竹风秋九,溪月昼三更。

—— 宋 · 杨万里《夏夜月下独酌二首 其一》

末伏将催中伏休,匆匆送又迎秋。

—— 宋 · 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鶑与大儿议秋凉一出游山三首 其一》

暑极无可增,余亦复几。

—— 宋 · 杨万里《新凉五言呈尤延之》

暑减未曾,秋暑增愈剧。

—— 宋 · 杨万里《秋暑》

橘中招绮,瓜处屏伾文。

—— 宋 · 杨万里《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四首 其四》

平生畏长,一念愿清秋。

—— 宋 · 杨万里《感秋五首 其五》

无双小道士,一丘一壑长避世。

—— 宋 · 杨万里《李圣俞郎中求吾家江西黄雀醝法戏作醝经遗之》

晚春早浑无伴,暖艳晴香政可怜。

—— 宋 · 杨万里《多稼亭前两槛芍药红白对开二百朵》

竹间露重午方干,松里云深亦寒。

—— 宋 · 杨万里《初夏三绝句 其三》

烟雨横江水着天,不曾涝似今年。

—— 宋 · 杨万里《新淦抛江》

不知蝉报,为复自吟风。

—— 宋 · 杨万里《山居》

青李来禽已眼明,新瓜入见何曾。

—— 宋 · 杨万里《六月六日小集二首 其一》

如君岂弟民父母,春风风人雨雨。

—— 宋 · 杨万里《送吉州太守胡平一寺正赴召》

去岁徂秋,无日不此嬉。

—— 宋 · 杨万里《憩怀古堂》

褰凉润青油幕,秋摘甘寒黑水精。

—— 宋 · 杨万里《蒲萄架》

向来春交,旱气亦太虐。

—— 宋 · 杨万里《望雨》

满园无数好亭子,一不知何许凉。

—— 宋 · 杨万里《新暑追凉》

常爱阳县,往年曾再过。

—— 唐 · 岑参《送崔主簿赴夏阳》

霜随驱暑,风逐振江涛。

—— 唐 · 岑参《送赵侍御归上都》

秋来唯有雁,尽不闻蝉。

—— 唐 · 岑参《首秋轮台》

云照银印,暑雨随行辀。

—— 唐 · 岑参《送颜平原》

僧房云濛濛,月寒飕飕。

—— 唐 · 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作》

树密昼先夜,竹深已秋。

—— 唐 · 岑参《过王判官西津所居》

残云收暑,新雨带秋岚。

—— 唐 · 岑参《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有来竹四幅,冬生变态。

—— 宋 · 黄庭坚《次韵谢黄斌老送墨竹十二韵》

春供馈妇几番笋,与行人百亩阴。

—— 宋 · 黄庭坚《陈氏园咏竹》

冰壶不可与虫飨,秋月不可与俗士赏。

—— 宋 · 黄庭坚《答明略并寄无咎》

云凉生土囊口,周鼎汤盘见科斗。

—— 宋 · 黄庭坚《再次韵呈明略并寄无咎》

戎州畦少蔬供,感君来饭在家僧。

—— 宋 · 黄庭坚《谢杨履道送银茄四首 其三》

今此百亩宫,冬温清凉。

—— 宋 · 黄庭坚《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

扶风乔木阴合,斜谷铃声秋夜深。

—— 宋 · 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 其二》

忽忆头陀云外人,闭门作与僧过。

—— 宋 · 黄庭坚《僧景宗相访寄法王航禅师》

春蛙秋蝇不到耳,凉冬暖总宜人。

—— 宋 · 黄庭坚《题淡山岩二首 其一》

日永知槐,云黄喜麦秋。

—— 宋 · 黄庭坚《慈孝寺饯子敦席上奉同孔经父八韵》

香醉山中木阴,来禽磊磊承风雾。

—— 宋 · 黄庭坚《南山罗汉贊十六首 其九》

莫问途,麦秋宜煮餠。

—— 宋 · 黄庭坚《送李德素归舒城》

一别七冬,几书通置邮。

—— 宋 · 黄庭坚《都下喜见八叔父》

五十八,圭璋无玷也。

—— 宋 · 黄庭坚《宝梵大师真贊》

出民于水,惟伯禹。

—— 宋 · 黄庭坚《虎号南山 其三》

春深花落病在床,永过眼等虚掷。

—— 宋 · 黄庭坚《新凉示同学》

春蚕眠巨箔,蜩化枯枝。

—— 宋 · 黄庭坚《午寝》

却登畦视耘耔,烘顔炙背栖苍蝇。

—— 宋 · 黄庭坚《息暑岩》

无双乃吾宗,同舍颇似王安丰。

—— 宋 · 黄庭坚《答黄冕仲索煎双井并简扬休》

种德江南,宣威西,合宫陪享。

—— 宋 · 黄庭坚《鼓笛慢・水龙吟》

政乐中和,夷宴喜,官梅乍传消息。

—— 宋 · 黄庭坚《雨中花・夜行船》

化作绿阴槐

—— 宋 · 黄庭坚《忆帝京》

我行向厌次,扇日在摇。

—— 宋 · 黄庭坚《招子高二十二韵兼简常甫世弼》

时同二三友,竹轩凉晚。

—— 宋 · 黄庭坚《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韵》

频谢除,曾未厌来往。

—— 宋 · 黄庭坚《送吴彦归番阳》

雨余清夜醉,黄鹂不觉报春深。

—— 宋 · 黄庭坚《送陈萧县》

凉秋日数来过,要与六经生羽翼。

—— 宋 · 黄庭坚《再和答张仲谋陈纯益兄弟》

少壮几时已秋,待而成人吾木拱。

—— 宋 · 黄庭坚《和舍弟中秋月》

露华侵衣寒耿耿,绝胜永处深甑。

—— 宋 · 黄庭坚《和世弼中秋月咏怀》

遥知谢法曹,诗句多景。

—— 宋 · 黄庭坚《送酒与周法曹用前韵》

书记姓名不肯学,得纸无异得裘。

—— 宋 · 黄庭坚《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

清明气妍暖,亹亹向朱

—— 宋 · 黄庭坚《寄陈适用》

风云灭须臾,草木但春

—— 宋 · 黄庭坚《观道二篇 其二》

朱侯明日君定行,行李触热时已

—— 宋 · 黄庭坚《送朱贶中允宰宋城》

客还次第阅春,坐见岁序寒峥嵘。

—— 宋 · 黄庭坚《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甯山水图》

竹声寒簟,辍寝中夜听。

—— 宋 · 黄庭坚《四月戊申赋盐万岁山中仰怀外舅谢师厚》

暑极阳功,时霖作阴事。

—— 宋 · 黄庭坚《次韵谢外舅病不能拜复官夏雨眠起之什》

欻别离之几时兮,谁与此日冬夜。

—— 宋 · 黄庭坚《悼往》

小霁卧观书,凉轩簟舒。

—— 宋 · 黄庭坚《和庭诲雨后》

妪万物,正昼晦郊原。

—— 宋 · 黄庭坚《延寿寺僧小轩极萧洒予为名曰林乐取庄生所谓林乐而无形者并为赋诗》

寒窗对酒听雨雪,簟烹茶卧风月。

—— 宋 · 黄庭坚《寄题安福李令爱竹堂》

人言外论殊不尔,勿持明冰照虫。

—— 宋 · 黄庭坚《吉老两和示戏答》

日蓬山永,戎葵茂墙藩。

—— 宋 · 黄庭坚《次韵子瞻赠王定国》

往时望江宰,今为津吏。

—— 宋 · 黄庭坚《次韵仲车因娄行父见寄之什》

丰草木,五云卫郊丘。

—— 宋 · 黄庭坚《同钱志仲饭藉田钱孺文官舍》

维王调玉烛,时雨我田。

—— 宋 · 黄庭坚《次韵曾子开舍人游藉田载荷花归》

忽烹双鲤鱼,中有初作。

—— 宋 · 黄庭坚《次韵答宗汝为初夏见寄》

樽前犹讲学,夜衆星繁。

—— 宋 · 黄庭坚《送晁道夫叔姪》

前湖后湖水,初凉。

—— 宋 · 黄庭坚《荆州即事药名诗八首 其二》

病竹犹能冠丛,篁解箨匆匆。

—— 宋 · 黄庭坚《咏子舟小山丛竹》

曲肱簟寒,炙背冬屋暖。

—— 宋 · 黄庭坚《见子瞻粲字韵诗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辄次韵寄彭门三首 其三》

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深。

—— 宋 · 黄庭坚《初望淮山》

天道昼夜廻转不曾住,春秋冬忙,颠风暴雨电雷狂。

—— 唐 · 元稹《乐府古题序 人道短》

钟鼓繁,禜秋玉帛积。

—— 唐 · 元稹《乐府古题序 出门行》

是时游辈,不敢措舌端。

—— 唐 · 元稹《和乐天赠樊着作》

帝命泽诸,不弃虫与昆。

—— 唐 · 元稹《竞渡》

不使及僭差,粗得御寒

—— 唐 · 元稹《茅舍》

莫厌日长,莫愁冬日短。

—— 唐 · 元稹《遣兴十首 二》

火再伏,清商暗回飙。

—— 唐 · 元稹《遣兴十首 五》

青衫经黕,白发望乡稠。

—— 唐 · 元稹《闲二首 二》

水漾天末,晚旸依岸邨。

—— 唐 · 元稹《送王十一南行》

风多暖暖,树木有繁阴。

—— 唐 · 元稹《表夏十首 一》

江瘴炎早,蒸腾信难度。

—— 唐 · 元稹《表夏十首 三》

孟月犹浅,奇云未成峰。

—— 唐 · 元稹《表夏十首 四》

忽厌景长,今春行已及。

—— 唐 · 元稹《表夏十首 六》

莫厌虫多,蜩螗定相扰。

—— 唐 · 元稹《表夏十首 七》

西山雪消,江势东南泻。

—— 唐 · 元稹《表夏十首 九》

索居犹几日,炎忽然衰。

—— 唐 ·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 三十二》

芙蓉生浦,杨柳送春风。

—— 唐 · 陈子昂《春晦饯陶七于江南同用风字》

卑宫昭德,尊老睦尧亲。

—— 唐 · 陈子昂《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

郁蒸炎晚,栋宇閟清阴。

—— 唐 · 陈子昂《南山家园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凉独坐思远率成十韵》

陇云晴半雨,边草先秋。

—— 唐 · 贺知章《送人之军》

诏旂分物,专土锡唐弓。

—— 唐 · 贺知章《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揭日昭东,抟风滞北溟。

—— 唐 · 温庭筠《过孔北海墓二十韵》

宜春耐,多福壮严,富贵长年。

—— 宋 · 米芾《诉衷情》

松竹留因,溪山去为秋。

—— 宋 · 米芾《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 其一》

密友从春拆,红薇过荣。

—— 宋 · 米芾《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 其六》

一自扣舷惊统,洛川云物至今多。

—— 宋 · 米芾《次韵魏见寄》

中外分区宇,夷殊风土。

—— 唐 · 骆宾王《杂曲歌辞 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一》

两宫隆眷遇,诸耸瞻听。

—— 宋 · 秦观《正仲左丞生日》

碧流如镜羽觞飞,木阴阴五月时。

—— 宋 · 秦观《燕觞亭》

芳菲歇去何须恨,木阴阴正可人。

—— 宋 ·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庄周笑我机械深,王见我须赏音。

—— 宋 · 沈括《贺仲雨斗门》

大雪冬没胫,秋多虵蚖。

—— 宋 · 苏洵《忆山送人》

江天物候潜衰变,气爽初疑景余。

—— 宋 · 寇准《秋日》

高桐深密间幽篁,乳燕声稀日长。

—— 宋 · 寇准《微凉》

庭树阴阴景迟,闲房愁对暮帘垂。

—— 宋 · 寇准《夏日有怀》

古邑端居景移,炎飙经雨自收威。

—— 宋 · 寇准《初秋即事》

最怜木青阴合,时有鶑声似故乡。

—— 宋 · 寇准《临海驿夏日》

千门雨歇,高树夕阳生。

—— 宋 · 寇准《西垣致斋日因成一章呈二相公》

遥山雨歇,远树凉风至。

—— 宋 · 寇准《长郊雨余远树减翠新蝉忽鸣激耳嘹唳久客孤坐情如何哉形之于文聊以自遣》

重门寂寂经初,尽日垂帘细雨中。

—— 宋 · 寇准《初夏雨中》

熨斗薰笼分衣,翁身独比去年衰。

—— 宋 · 范成大《重午》

压屋雨云昼暗,环城霖潦寒。

—— 宋 · 范成大《积雨作寒五首 其一》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深。

—— 宋 · 范成大《喜晴二首 其二》

檥棹古销,搘筇新上方。

—— 宋 · 范成大《上方寺》

向来旱连三月,吁嗟上诉声满屋。

—— 宋 · 范成大《秋雷叹》

虫虽衆多,罪性相百什。

—— 宋 · 范成大《嘲蚊四十韵》

健笔谁能后赋,向来江无双。

—— 宋 · 范成大《寄题筠州钱有文明府新昌小道院 其二》

淹留且结西湖,同到秋风赋遂初。

—— 宋 · 范成大《次韵子文客舍小楼》

肤粗已皴,秋蔕熟将脱。

—— 宋 · 范成大《题蜀果图四首 甘瓜》

挽春同住,看到火西流。

—— 宋 · 范成大《太平瑞圣花》

欣欣日永,媚我幽人庐。

—— 宋 · 范成大《题赵昌四季花图 葵花萱草》

我欲今年来结,莫扃岫幌掩云关。

—— 宋 · 范成大《偃月泉》

郊庙熙成霈率滨,罪如猾亦维新。

—— 宋 · 范成大《送洪内翰使虏二首 其一》

送春迎未闻雷,日日斜风细雨来。

—— 宋 · 范成大《初夏三绝呈游子明王仲显 其三》

一菴湿蛰似龟藏,深暄寒未可常。

—— 宋 · 范成大《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 其一》

瑶琨为室云为关,龙君所居朱寒。

—— 宋 · 范成大《龙门峡》

相从结此,何异归陇亩。

—— 宋 · 范成大《再次韵呈宗伟温伯》

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衣。

—— 宋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 其五》

向来炎官作旱,万里彤霞烘玉宇。

—— 宋 · 范成大《七月五日夜雨快晴》

妖妍万变成凋谢,长养须资大权。

—— 宋 · 韩琦《暮春书事》

松筠成阴,莲芰入秋香。

—— 宋 · 韩琦《长安府舍十咏 北塘》

仍岁农畴失秋,方春尤窘奈饥流。

—— 宋 · 韩琦《闵农》

夜泉声来枕簟,春来花气透帘栊。

—— 宋 · 韩琦《安阳好・忆江南》

从来三月赏芳妍,开晚今逢首天。

—— 宋 · 韩琦《乙卯昼锦堂同赏牡丹》

观农省岁知民瘼,退寇安邦建桓。

—— 宋 · 韩琦《睢阳五老图》

可爱西园景长,南来风好拂襟凉。

—— 宋 · 韩琦《西园初暑》

弥月固未歇,况兹景长。

—— 宋 · 韩琦《夜合》

庆历丙戌,早气蒸如焚。

—— 宋 · 韩琦《岁旱晚雨》

尽搜秋乘龙起,併与寰区瑞雪多。

—— 宋 · 韩琦《屡雪》

皇祐辛卯,六月朔伏暑。

—— 宋 · 韩琦《苦热》

荆人之璧尚有瑕,后之璜岂无考。

—— 宋 · 韩琦《答陈舜俞推官惠诗求全瓦古砚》

至和乙未,二麦死大旱。

—— 宋 · 韩琦《喜雪》

春来忘芳非,至失炎热。

—— 宋 · 韩琦《虚心堂会陈龙图》

云生此日,春色尽今朝。

—— 唐 · 贾岛《和孟逸人林下道情》

自是根机钝,非关腊深。

—— 唐 · 贾岛《赠胡禅归》

相逢新满,不见半年余。

—— 唐 · 贾岛《喜无可上人游山回》

虽无病,经秋不过原。

—— 唐 · 贾岛《寄刘侍御》

坚冰连处,太白接青天。

—— 唐 · 贾岛《送僧归太白山》

去腊催今,流光等逝波。

—— 唐 · 贾岛《送玄岩上人归西蜀》

腊今应三十余,不离树下冢间居。

—— 唐 · 贾岛《寄无得头陀》

边臣说使朝天子,发语轰然激雷。

—— 唐 · 贾岛《颂德上贾常侍》

水岸寒楼带月跻,林初见岳阳溪。

—— 唐 · 贾岛《夏夜登南楼》

日斜襃谷鸟,浅巂州蚕。

—— 唐 · 贾岛《送雍陶入蜀》

木鸟巢边,终南岭色鲜。

—— 唐 · 贾岛《过雍秀才居》

中时山果熟,后竹阴繁。

—— 唐 · 贾岛《送僧》

喜见日来,变为松景清。

—— 唐 · 孟郊《题从叔述灵岩山壁》

潺湲冬冷,光彩昼夜明。

—— 唐 · 孟郊《分水岭别夜示从弟寂》

故人季中,及此百余日。

—— 唐 · 孟郊《将见故人》

春野变木德,天临火星。

—— 唐 · 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

去秋虽薄熟,今犹未雨。

—— 唐 ·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九》

桑叶肥,秾阴夹长津。

—— 唐 ·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十一》

圣人久已矣,游遥相望。

—— 唐 · 高适《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

及今孟理宜热,重裘无温坐当午。

—— 宋 · 曾巩《多雨》

胜事山风吹木石,暂如韶管弦声。

—— 宋 · 曾巩《田中作》

口楼台供夕望,晴川风物待春游。

—— 宋 · 曾巩《送双渐之汉阳》

无双誉,菑川第一才。

—— 宋 · 曾巩《送郑州邵资政》

我从得病卧闾巷,三见物争滋荣。

—— 宋 · 曾巩《初夏有感》

风翻日炙潦尽,古练一匹常奫沦。

—— 宋 · 曾巩《奉和滁州九咏九首 庶子泉》

燕居日已永,木纷成结。

—— 唐 · 韦应物《燕居即事》

东郊暮草歇,千里云生。

—— 唐 · 韦应物《奉送从兄宰晋陵》

重门永日掩,清池云生。

—— 唐 · 韦应物《夏景端居即事》

远峰明夕川,雨生衆绿。

—— 唐 · 韦应物《始除尚书郎别善福精舍》

嵯峨云起,迢遰山川永。

—— 唐 · 韦应物《送苏评事》

登高望燕代,日夕生云。

—— 唐 · 韦应物《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

条绿已密,朱蕚缀明鲜。

—— 唐 · 韦应物《夏花明》

阴颖夕房敛,阳条花明。

—— 唐 · 韦应物《种药》

暑未晏,蝉鸣景已曛。

—— 唐 · 韦应物《始闻夏蝉》

缄书当时,开缄时已度。

—— 唐 · 韦应物《荅李博士》

高林滴露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

—— 唐 · 韦应物《子规啼》

龙蛇变化此中隐,云奔走雷阗阗,恐成霹雳飞上天。

—— 唐 · 韦应物《古剑行》

云开郊绿,景晏青山沈。

—— 唐 · 韦应物《沣上精舍荅赵氏外生伉》

郊园雨歇,闲院绿阴生。

—— 唐 · 韦应物《荅端》

岚岭晓城分,清阴条长。

—— 唐 · 韦应物《慈恩伽蓝清会》

残莺知浅,社雨报年登。

—— 唐 · 韦应物《假中对雨呈县中僚友》

乔木生凉,流云吐华月。

—— 唐 · 韦应物《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景已难度,怀贤思方续。

—— 唐 · 韦应物《寄子西》

坐使青灯晓,还伤衣薄。

—— 唐 · 韦应物《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养病惬清,郊园敷卉木。

—— 唐 · 韦应物《西郊养疾闻畅校书有新什见赠久伫不至先寄此诗》

昼人已息,我怀独未宁。

—— 唐 · 韦应物《沣上寄幼遐》

首起趣东作,已看耘田。

—— 唐 · 韦应物《晚出沣上赠崔都水》

辞旧国,穷秋卧滁城。

—— 唐 · 韦应物《郡斋感秋寄诸弟》

岸帻偃东斋,天清晓露。

—— 唐 · 韦应物《休暇东斋》

更仰紫宸敷睿唱,絃春诵永游扬。

—— 宋 · 夏竦《奉和御制国学太宗皇帝御书阁告成》

时遵历春当孟,礼宪周郊日在辛。

—— 宋 · 夏竦《奉和御制恭谢南郊》

花落春莺晚,风光叶初。

—— 唐 · 褚遂良《安德山池宴集》

春蚕而冬敖,假而秋揫。

—— 宋 · 葛洪《癸丑腊大暖志之》

腊月近汤泉不冻,天临渭屋多凉。

—— 宋 · 王建《昭应官舍书事》

赊来半重熏尽,投着山中旧主人。

—— 宋 · 王建《寄刘蕡问疾》

夜新晴星校少,雨收残水入天河。

—— 宋 · 王建《新晴》

伴僧斋过,中酒卧经旬。

—— 宋 · 王建《赠溪翁》

檐灯经纱笼黑,溪叶先秋腊树红。

—— 宋 · 王建《题石瓮寺》

虽有殊,气味都不改。

—— 唐 · 高力士《感巫州荠菜》

唯愿君臣千万世,六合同心归华

—— 宋 · 宋太宗《缘识 其一九》

果收新脆,金丸落、惊飞鸟。

—— 宋 · 周邦彦《隔浦莲・隔浦莲近拍》

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飞沙。

—— 唐 · 张继《会稽郡楼雪霁》

开拆秋天光,崩腾雷吼。

—— 宋 · 李华《仙游寺》

此乡多杂俗,戎殊音旨。

—— 唐 · 崔颢《结定襄郡狱效陶体》

色归舟壑,春光逐碧虚。

—— 唐 · 崔颢《和黄三安仁山庄五首 五》

拜吟三享,饔盛九牢飱。

—— 宋 · 杨杰《元会》

苦炎烈,入伏气候恶。

—— 宋 · 苏舜钦《依韵和胜之暑饮》

雕栏迎发奇葩,不拟分来野客家。

—— 宋 · 赵师秀《叶侍郎送红芍药》

山云随坐,江草伴头陀。

—— 唐 · 刘长卿《赠普门上人》

旧石曹娥篆,空山禹祠。

—— 唐 · 刘长卿《送荀八过山阴旧县兼寄剡中诸官》

草覆昭丘绿,江从口分。

—— 唐 · 刘长卿《夏口送长宁杨明府归荆南因寄幕府诸公》

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

—— 唐 · 刘长卿《关门望华山》

登堂望稽山,怀哉禹勤。

—— 宋 · 宋高宗《中和堂》

衣服贵适宜,冬裘与葛。

—— 宋 · 张继先《又省衣》

无冬、钩阑侧畔。

—— 宋 · 张继先《惜时芳・思归乐》

畏日初交,闲花尚是春。

—— 宋 · 张继先《简元规泰定二公》

西源好,迎洒炎风。

—— 宋 · 张继先《望江南・忆江南》

景舒长,麦天清润,高低万木成阴。

—— 宋 · 黄裳《宴春台》

黄云连天麦熟,水稻漠漠吹秋风。

—— 宋 · 黄裳《汉中行》

绛包玉液踰中,黛染罗帷度北风。

—— 宋 · 黄裳《荔子 其二》

缔构况融结,犹造秋与

—— 宋 · 黄裳《假山》

诏遗夷秋容动,言付公卿玉几闲。

—— 宋 · 黄裳《哲宗皇帝挽辞 其三》

倾宫晨起传轻粧,山殿生风日长。

—— 宋 · 蔡襄《梨园小部》

天地热焰烘,崇朝快雨随清风。

—— 宋 · 蔡襄《甲辰闰月初伏快雨凉风昼眠初觉庭前小栏花木各有意气效柏梁体》

密叶阴沈景新,朱栏红药自为春。

—— 宋 · 蔡襄《和运使学士芍药篇》

苗欲长苦焦枯,又送微波上层陇。

—— 宋 · 蔡襄《和王学士水车》

竹侍前楹,凉襟析旧酲。

—— 宋 · 蔡襄《夏晚南墅》

荔子风标全占,荷花顔色未饶春。

—— 宋 · 蔡襄《和王介夫游西禅兼呈黄承制》

珍藏箧笥未为失,更有明年日长。

—— 宋 · 蔡襄《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 其三》

病恼连春,居闲意味长。

—— 宋 · 蔡襄《寓居兴化转运廨舍》

上贤若游,鸟兽于麟凤。

—— 宋 · 蔡襄《送任山归河东》

今年初我复至,深丛晚艷余孤葩。

—— 宋 · 蔡襄《忆弟》

余思去还瓯闽,温风赤日争陶蒸。

—— 宋 · 蔡襄《送杨渥赴西安主簿》

南方赤苦蒸湿,万木无声就僵藁。

—— 宋 · 蔡襄《圣泉寺松径》

余恩华在,高谊古今倾。

—— 宋 · 蔡襄《四月十七日奉安仁宗皇帝御容于景灵孝严殿是日舟次陈留感怀述事十六韵》

天山冬雪,交河南北流。

—— 唐 · 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

莲开剑水,春桃发绶花。

—— 唐 · 虞世南《门有车马客》

南国行周化,稽山秘图。

—— 唐 · 虞世南《奉和幸江都应诏》

喧金奏,重润响朱弦。

—— 唐 · 虞世南《奉和献岁讌宫臣》

僧无热,凌冬草不枯。

—— 唐 · 罗隐《四顶山》

窗七叶连阴暗。

—— 唐 · 罗隐《句》

黄童徒逞辩,广都庞令恐非才。

—— 唐 · 罗隐《送姚安之赴任秋浦》

宫省旧推皇甫谧,寺曹今得侯婴。

—— 唐 · 罗隐《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

栋间云出认行轩,郊外阴阴木繁。

—— 唐 · 罗隐《送程尊师之晋陵》

祢生词赋抛江,汉祖精神忆沛中。

—— 唐 · 罗隐《西京道中》

作头,秋冬为尾。

—— 唐 · 罗隐《芳树》

中间李建州,汭偶同游。

—— 唐 · 罗隐《题方干诗》

作头,秋冬为尾。

—— 唐 · 罗隐《鼓吹曲辞 芳树》

一种西归一般达,柏台霜冷城春。

—— 唐 · 罗隐《送卢端公归台卢校书之夏县》

龙楼冷落口寒,从此风流为废物。

—— 唐 · 罗隐《薛阳陶觱篥歌》

棋墅风烟清早,禊亭兰茝暗残春。

—— 宋 · 王拱辰《句》

公才掩诸,文体变当时。

—— 唐 · 宋之问《范阳王挽词二首 一》

济济衣冠会,喧喧夷俱。

—— 唐 · 宋之问《扈从登封告成颂应制》

张乐轩皇至,征苗禹徂。

—— 唐 · 宋之问《洞庭湖》

余鸟兽蕃,秋末禾黍熟。

—— 唐 · 宋之问《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

一夜西风似不。

—— 宋 · 陈亮《南乡子》

叶丛中,春花重出。

—— 宋 · 陈亮《桂枝香》

看几番、神奇臭腐,裘冬葛。

—— 宋 · 陈亮《贺新郎》

光阴虽属,风露已惊秋。

—— 宋 · 邵雍《高竹八首 其二》

中分洪造王力,横截大山伊水流。

—— 宋 · 邵雍《留题龙门 其一》

相阔秋闻甚事,可亲灯火读何书。

—— 宋 · 邵雍《二十九日依韵和洛阳陆刚叔主簿见赠》

竹庭睡起闲隠几,悠悠日光景长。

—— 宋 · 邵雍《竹庭睡起》

尝忆去年初时,与尔同听杜鹃啼。

—— 宋 · 邵雍《听杜鹃思亡弟》

仍在盛中,伏枕几百日。

—— 宋 · 邵雍《重病吟》

驱烦暑,初晴送晚凉。

—— 宋 · 邵雍《清风长吟》

末喜尝新酒味,春初爱嗅早梅香。

—— 宋 · 邵雍《依韵和王安之少卿六老诗仍见率成七 其六》

住长生洞,冬居安乐窝。

—— 宋 · 邵雍《尧夫何所有》

虽然春老难牵复,却有初能就移。

—— 宋 · 邵雍《安乐窝中吟 其一〇》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入时。

—— 宋 · 邵雍《首尾吟 其四五》

春去休惊晚,来还喜初。

—— 宋 · 邵雍《春去吟》

去休言暑,冬来始讲寒。

—— 宋 · 邵雍《重九日登石阁三首 其二》

松桂隆冬始见青,蒿莱盛亦能荣。

—— 宋 · 邵雍《旋风吟二首 其二》

春秋冬能无累,雪月风花都一连。

—— 宋 · 邵雍《春天吟》

春时耕种,时耘耨。

—— 宋 · 邵雍《力穑吟》

久不雨,满天下愁苦。

—— 宋 · 邵雍《望雨 其一》

商盛日何由见,唐汉衰年争忍思。

—— 宋 · 邵雍《首尾吟 其一一〇》

日到天宫,凭栏望莫穷。

—— 宋 · 邵雍《天宫小阁》

木无重数,森阴翠樾低。

—— 宋 · 邵雍《夏日南园》

欲殿羣芳仍占,得专奇品不须春。

—— 宋 · 邵雍《同王胜之学士转运赏西园芍药》

久畏暑日,喜逢秋夜天。

—— 宋 · 邵雍《和秋夜》

远难出,止行南北园。

—— 宋 · 邵雍《不出吟》

可能乘兴否,圃上盘桓。

—— 宋 · 邵雍《招司马君实游夏圃》

灼见台日,曾照升自陑。

—— 宋 · 邵雍《观棋大吟》

江村入多雷雨,晓作狂霖晚又晴。

—— 唐 · 韦庄《暴雨》

纔见早春莺出谷,已惊新燕巢梁。

—— 唐 · 韦庄《和人春暮书事寄崔秀才》

事业初传小侯,中年剑笏在西州。

—— 唐 · 韩翃《送夏侯侍郎》

汗苑芳菲入阑,待君障日蒲葵扇。

—— 唐 · 韩翃《别李明府》

暂为羣木暎,秋冬方见郁高林。

—— 唐 · 天然《孤寂吟》

志期周礼制区,人称孔阴生阙西。

—— 宋 · 程颐《闻侯舅应辟南征诗》

麦始秀,江上多南风。

—— 唐 · 张潮《杂曲歌辞 长干行》

麦始秀,江上多南风。

—— 唐 · 张潮《江风行》

未知香山白,何似江黄。

—— 宋 · 周密《蜡梅》

乐吾山兮长,归来兮濯沧浪之尘缨。

—— 宋 · 周密《北山四时招隠辞 其二》

南通火,西瞰秋霜。

—— 唐 · 卢照邻《中和乐九章 歌明堂第二》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凉。

—— 唐 · 卢照邻《初夏日幽庄》

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

—— 唐 · 张籍《徐州试反舌无声》

赫赫温风扇,炎炎日徂。

—— 唐 · 张籍《夏日可畏》

竹间虚馆无朝讼,山畔青田长苗。

—— 唐 · 张籍《赠李杭州》

景常昼毒,密林无鸣蝉。

—— 唐 · 张籍《寄韩愈》

佛寺连野水,池幽景清。

—— 唐 · 张籍《野寺后池寄友》

公请告,养疾城南庄。

—— 唐 · 张籍《祭退之》

京城住,今朝独远归。

—— 唐 · 张籍《送闽僧》

定知巡礼后,解始应回。

—— 唐 · 张籍《送僧游五台兼谒李司空》

江臯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枝。

—— 唐 · 张籍《答鄱阳客药名诗》

无事门多闭,偏知日长。

—— 唐 · 张籍《夏日闲居》

初晴山色静,早木阴繁。

—— 宋 · 文彦博《依韵和答文裕羣牧侍郎》

是时仲之晦日,日轮停午炎炎时。

—— 宋 · 文彦博《伏蒙仆射侍中贾寄示游潠上弊园归至湖上诗一章研味钦服不能自已辄成拙句仰答来贶》

南归寂照庵,潜移性海入华严。

—— 宋 · 文彦博《送顺师赴积庆院寂照庵结夏偶成二颂》

虫疑非蚤,狐听异先春。

—— 宋 · 文彦博《天圣五年春省试献羔开冰》

薄宦覊尘事,劳生困畦。

—— 宋 · 文彦博《翫月吟寄友人 其二》

春光垂欲尽,景渐增添。

—— 宋 · 文彦博《提举端明宠示三月三十日雨中书怀包含广博义味精深词高韵险宜其寡和辄次元韵》

踈帘捲清风阁,密幄冬褰爱日堂。

—— 宋 · 文彦博《北都留守相公韩以某顷守魏都粗脩斋舍特加标牓仍示雅章谨依高韵》

辗转犹憎夜久,支离何堪春病余。

—— 宋 · 贺铸《题海陵寓舍四首 其二》

一溪春水百家利,二顷秧千石收。

—— 宋 · 贺铸《题皖山北濒江田舍》

流向夜郎纔半道,径还江乐当年。

—— 宋 · 贺铸《寄别秦观少游》

终春久旱暵,涉俄溽暑。

—— 宋 · 贺铸《喜雨》

景延永,烈日天中央。

—— 宋 · 贺铸《病暑》

今朝鸡鸣,麦熟田头喧。

—— 宋 · 贺铸《田园乐》

昔屯否,代邦天所开。

—— 宋 · 贺铸《和张谋父游石佛山观魏太武书》

云观登临清

—— 宋 · 贺铸《台城游・水调歌头》

西戍长回首,高城当口。

—— 宋 · 贺铸《变竹枝词九首 其五》

郎官口使,仙客夜郎囚。

—— 宋 · 贺铸《郎官湖》

指挥夷无遗策,开阖干坤有至神。

—— 宋 · 张孝祥《辛巳冬闻德音 其一》

木成阴,路袅薰风转。

—— 宋 · 张孝祥《点绛唇》

木阴阴,路袅薰风转。

—— 宋 · 张孝祥《点绛唇》

地无暑,未寒泉有冰。

—— 宋 · 王云《句 其二》

日初长候,风櫺暑夕眠。

—— 宋 · 朱淑真《夏枕自咏》

淡红衫子透肌肤,日初长水阁虚。

—— 宋 · 朱淑真《夏日游水阁》

驱彼犬羊族,正此戎疆。

—— 唐 · 李峤《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尔而作》

暄籥三春谢,炎钟九初。

—— 唐 · 李峤《四月奉教作》

绿树炎氛满,朱楼景长。

—— 唐 · 李峤《五月奉教作》

列三成范,尧沈九日辉。

—— 唐 · 李峤《箭》

沼莲初发,秋田麦稍稀。

—— 唐 · 李峤《田假限疾不获还庄载想田园兼思亲友率成短韵用写长怀赠杜幽素》

积阳躔首,隆旱届徂秋。

—— 唐 · 李峤《晚秋喜雨》

遘余闰,屋室如炊蒸。

—— 宋 · 梅尧臣《答廷评宗说遗冰》

雨久枯脆,秋风遂倾敧。

—— 宋 · 梅尧臣《建德新墙诗》

尔教禁足不出户,盛畏蹈蝼蚁踪。

—— 宋 · 梅尧臣《绍岩上人宁亲》

三日雨刺昏垫,五日炎热讥旱伤。

—— 宋 · 梅尧臣《闻进士贩茶》

畏冷不敢食,有类虫疑。

—— 宋 · 梅尧臣《中伏日永叔遗冰》

东走沧海上,果采荔枝。

—— 宋 · 梅尧臣《送施縡秀才下第》

唯咏冰雪辞,可以销日。

—— 宋 · 梅尧臣《依韵和僧说夏日闲居见寄》

殿阁风来日长,青林抽嫩见余芳。

—— 宋 · 梅尧臣《次韵和原甫阁下午寝晚归见示》

遥爱景佳,行行清兴属。

—— 宋 · 梅尧臣《游龙门自潜溪过宝应精舍》

噫号无冬,岁祷无嗟吁。

—— 宋 · 梅尧臣《汝州》

果亦琐细,一一旧颇窥。

—— 宋 · 梅尧臣《寄滁州欧阳永叔》

席堆青齑,冬盘饤旨蓄。

—— 宋 · 梅尧臣《次韵答吴长文内翰遗石器八十八件》

有正采,安用此浅黪。

—— 宋 · 梅尧臣《正仲见赠依韵和答》

春饮景可乐,饮暑可避。

—— 宋 · 梅尧臣《汝州王待制以长篇劝予复饮酒因谢之》

一长养,秋实俱与成。

—— 宋 · 梅尧臣《次韵答黄介夫七十韵》

前日已春尽,卉抽嫩青。

—— 宋 · 梅尧臣《孟夏二日通判太博惠庭花二十枝云是手植因以为答》

北登屋邀大王,铜枓厨人击王卒。

—— 宋 · 梅尧臣《寤寐谣》

鸦雏春满窠,蜂子满房。

—— 宋 · 梅尧臣《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 其一》

日南归,马耳竖迎风。

—— 宋 · 梅尧臣《送吴沖卿学士归蔡州》

雨涨黄流,夜鸣邻船柁。

—— 宋 · 梅尧臣《舟中夜听汴河水声》

春花开尽见深红,叶始繁明浅绿。

—— 宋 · 梅尧臣《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石榴花》

冬披破羊裘,披破草蓑。

—— 宋 · 梅尧臣《送正仲都官知睦州》

有遗庙,干木有遗坟。

—— 宋 · 梅尧臣《送刘职方知汾州》

戊子再过,感昔涕交流。

—— 宋 · 梅尧臣《五月二十四日过高邮三沟》

秋花冬更开,实冬还结。

—— 宋 · 梅尧臣《句 其一》

暗生秋草下,稍复潦痕。

—— 宋 · 梅尧臣《入泽王河口》

酸渍楚梅青,甘摘樱丹。

—— 宋 · 梅尧臣《阻浅挺之平甫来饮》

木阴犹薄,朱荷出未圆。

—— 宋 · 梅尧臣《登许昌城望西湖》

宝元元年西叛,天子命将临戎行。

—— 宋 · 梅尧臣《寄永兴招讨夏太尉》

景苦长,与子舟中饮。

—— 宋 · 梅尧臣《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

六月御沟驰道间,青槐花上云山。

—— 宋 · 梅尧臣《依韵和王景彝马上忽见槐花》

景已多趣,湖边日更佳。

—— 宋 · 梅尧臣《西湖闲望》

春羹芼白菘,鼎烹紫莼。

—— 宋 · 梅尧臣《寄题苏子美沧浪亭》

远讣闻今,高谈记昔年。

—— 宋 · 曾几《挽吕惇智直阁二首 其二》

久无雨,从秋却少晴。

—— 宋 · 曾几《秋雨排闷十韵》

政使畦炊白玉,未妨秋稼割黄云。

—— 宋 · 曾几《乙卯岁江南大旱七月六日临川得雨奉呈程伯禹待制》

夜僧窗淡月笼,新凉绝类九秋中。

—— 宋 · 曾几《次招客见赠韵》

齿危但以粥充虚,辜负公家屋渠。

—— 宋 · 曾几《次王元渤问余脱齿韵》

绿暗池塘初破,清和时节尙关春。

—— 宋 · 曾几《游姑苏张氏园二首 其一》

帘影垂昼寂,竹阴生寒。

—— 宋 · 曾几《郡斋偶成》

寂寂禅房闭,阴阴木繁。

—— 宋 · 曾几《闻禽声有感》

官酤快甚酌水,斋酿惬于冬饮汤。

—— 宋 · 曾几《郡中禁私酿严甚戏作》

不逐春风去,仍当日长。

—— 宋 · 曾几《蛱蝶》

南坡佳绝处,木昼成阴。

—— 宋 · 曾几《泉石堂》

回头长景,直欲褫中单。

—— 宋 · 曾几《次韵三首 其三》

木啭黄鸟,僧窗行白驹。

—— 宋 · 曾几《述侄饷日铸茶》

茅宇已初,茶瓯方早春。

—— 宋 · 曾几《尝建茗二首 其二》

岂无意,避春真有情。

—— 宋 · 曾几《榴花》

娇娆似不禁长,故就团圞扇影来。

—— 宋 · 曾几《置酒签厅观荷徐判官携家酿四首 其三》

既丧子,左丘亦失眀。

—— 宋 · 王令《春梦》

陶唐虞兮,今则古矣。

—— 宋 · 王令《鲁仲连辞赵歌》

霖连延久积注,往往竈下秋生鱼。

—— 宋 · 王令《卜居》

春花荫已有爱,况使风雪回冬秋。

—— 宋 · 王令《寄题宣州太平县衆乐亭为孙莘老作》

春萌喜含养,箨竟分解。

—— 宋 · 王令《对竹》

林红落春衰,草绿争盛。

—— 宋 · 王令《野步》

天风变春和,昼日差永。

—— 宋 · 王令《夏日平居奉寄崔伯易兼简朱元弼 其一》

譬之适时运,寒暑变冬

—— 宋 · 王令《赠周伯玉下第》

定知非暑气,乘时犹逮看秋容。

—— 宋 · 适宜《登洪庆观》

号为销湾,此名无所私。

—— 唐 · 皮日休《太湖诗 销夏湾》

季春人病抛芳杜,仲溪波绕坏垣。

—— 唐 · 皮日休《杂体诗 奉和鲁望药名离合夏月即事三首 一》

历山居处当天半,里松风尽足听。

—— 唐 · 皮日休《杂体诗 怀锡山药名离合二首 一》

春末冬暮,徂杪秋。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送神》

登列,歌雍彻肆。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武后大享拜洛乐章 禋和》

美溢中,化被南陲。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梁太庙乐舞辞 大合舞》

诸侯逐兔白,满镜湖平。

—— 唐 · 不详《越中狂生题旗亭》

谋春未及竟,初遽见侵。

—— 唐 · 崔护《郡斋三月下旬作》

绩踰黜,勋高翦商。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崇德舞》

天子紫金三千斤,赐有德者。

—— 唐 · 不详《长安空宅铭篆》

奄有区,祚啓隆唐。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延和》

课诗成又旅游,离离秦树叶惊秋。

—— 宋 · 王禹偁《次韵和仲咸送池秀才西游》

经春不出土,入方有芽。

—— 宋 · 王禹偁《栽木芙蓉》

古湾长积雪,隔帆危柱几经秋。

—— 宋 · 王禹偁《听罗评事话太湖洞庭之景因赋十韵》

应回首,重期看牡丹。

—— 宋 · 王禹偁《送奉常李丞赴阙》

山州过如山寺,销尽机尘见道心。

—— 宋 · 王禹偁《句 其四》

榻宵眠,面风枕,冬檐昼短,背日观书。

—— 宋 · 蒋捷《沁园春》

纵然归近,风光又是,翠阴初

—— 宋 · 蒋捷《绛都春》

竦何曾耸,韩琦未是奇。

—— 宋 · 张元《诗一首》

夷音通楚,汉地接平营。

—— 宋 · 苏颂《和宿牛山馆 其一》

出守尝希阮仲容,剖符仍继侯公。

—— 宋 · 苏颂《和欧阳永叔少师会老唱和诗三首 和汝阴侍读》

九宾宴集占风使,四近班陞构材。

—— 宋 · 苏颂《恭和御制上元观灯》

篆鼎割烹工奏,午阶登降斗旋衡。

—— 宋 · 苏颂《皇帝初郊大礼庆成诗》

少别才经,何言遂隔生。

—— 宋 · 苏颂《国史龙图侍郎宋次道挽辞五首 其二》

运应承平旦,辰临孟时。

—— 宋 · 苏颂《又次王侍郎韵》

气未变,幽居念方沖。

—— 宋 · 陈与义《西轩》

龙吟杂虎啸,九含三秋。

—— 宋 · 陈与义《过君山不获登览》

雨打船蓬声百般,白头当不禁寒。

—— 宋 · 陈与义《雨中》

妍嗤都无十日事,付与梧桐一凉。

—— 宋 · 陈与义《来禽花》

林密知深,仰看天离离。

—— 宋 · 陈与义《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 其一》

槐花落尽全林绿,光景浑如初时。

—— 宋 · 陈与义《秋日》

郊绿已遍,山斋昼自迟。

—— 宋 · 陈与义《山斋 其一》

松花照山无暑,桂树留人吾岂归。

—— 宋 · 陈与义《散发》

清昼永,幽致来多。

—— 宋 · 李纲《望江南・忆江南》

漆雕惭未信,子又离羣。

—— 宋 · 杨时《别游定夫》

人怀绛县老,地嘆台倾。

—— 宋 · 李建中《开垣曲山路成》

锦轺凌右地,华缨羇大

—— 唐 · 许敬宗《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

沐恩空改鬓,将何谢成。

—— 唐 · 许敬宗《奉和初春登楼即目应诏》

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

—— 唐 · 寒山《诗三百三首 九》

论时实萧爽,在亦如秋。

—— 唐 · 寒山《诗三百三首 二十二》

日色犹冷,霜华春未歇。

—— 唐 · 李义府《和边城秋气早》

创封超昔,修禅掩前姬。

—— 唐 · 李义府《在巂州遥敍封禅》

巡行谁说秦皇事,疏凿今余后功。

—— 宋 · 王炎《二月中休日黄帅领客登望海亭有诗因次其韵》

来时花柳未全春,燕子将雏已深。

—— 宋 · 王炎《家仆来丛桂告米粟不继》

勤温凊,晨昏洁膳羞。

—— 宋 · 王炎《题杨解元寿萱堂二首 其二》

愿言申戬谷,夷仰元良。

—— 宋 · 王炎《贺东宫诞辰》

百楹屋势渠渠,气象岿然压里闾。

—— 宋 · 王炎《贺景高新居》

绿槐影底日长,人间只要一味凉。

—— 宋 · 王炎《纸被行》

君王垂拱似虞,朝野多暇时雍熙。

—— 宋 · 王炎《和许尉小洞庭韵 其二》

去年旱田原枯,龙骨取水禾不苏。

—— 宋 · 王炎《喜雨歌》

风清六月非朱,气爽三时似素秋。

—— 宋 · 王炎《题碧澜亭》

后南巡地,登临一慨然。

—— 宋 · 王炎《题大禹庙》

蚕无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

—— 唐 · 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衆僧尊腊,灵岳遍曾登。

—— 唐 · 杜荀鹤《赠老僧》

几许少年春欲,一番梦事绿催红。

—— 宋 · 朱敦儒《句 其五》

初临,春正满,花事在红药。

—— 宋 · 李义山《祝英台近》

雨余清晚,共坐北岩幽。

—— 唐 · 杜审言《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 一》

何如轩成独赋云锦章,从兹遂爱日长,会看壑耸仍霄昂。

—— 宋 · 李光《和胡德晖松轩诗》

炎方酷热日长,麴蘖薫人仍有毒。

—— 宋 · 李光《饮茶歌》

家僮投晚闭柴荆,倚锡聊同结僧。

—— 宋 · 李光《即事十二首 其五》

西南岁多疠,卑湿连春

—— 宋 · 宋祁《九日药市作》

待举秋槐老,承顔枕安。

—— 宋 · 宋祁《送王庾 其二》

宜高明,缓带散烦窘。

—— 宋 · 宋祁《锦亭晚瞩》

琯倐已新,夕杓见南指。

—— 宋 · 宋祁《望月西庑作》

祠今化石,尧母旧题门。

—— 宋 · 宋祁《庄懿皇太后哀挽应制二首 其一》

寂寥春蘤尽,岑蔚阴稠。

—— 宋 · 宋祁《和晏太尉早夏》

密树稍迎,晚花犹及春。

—— 宋 · 宋祁《旬沐二首 其二》

农扈方迎,宫田首告秋。

—— 宋 · 宋祁《进幸南园观刈宿麦诗》

春草抽心终不死,禽反舌已无声。

—— 宋 · 宋祁《游小圃》

此时慈惠洽,共乐渠丰。

—— 宋 · 宋祁《代赋后苑赏花钓鱼 其一》

帝眷凭秋稼,臣心仰渠。

—— 宋 · 宋祁《九日侍宴太清楼》

叨连璧,荀陈更聚星。

—— 宋 · 宋祁《将东归留别杨宗礼十韵》

乘休沐,离襟属饯壶。

—— 宋 · 宋祁《早夏集公会亭饯金华道卿内翰守澶渊得符字》

享空台毁,韩亡故社留。

—— 宋 · 宋祁《怀古眺望》

东观他年选,当求江孙。

—— 宋 · 宋祁《送黄秘校书》

一矢弢服,我弓不再张。

—— 唐 · 李益《从军有苦乐行》

振仪自西睠,东复分釐。

—— 唐 · 李益《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

一矢弢服,我弓不再张。

—— 唐 · 李益《相和歌辞 从军有苦乐行》

凉轩辞扇,风幌揽轻裯。

—— 唐 · 李益《宿冯翊夜雨赠主人》

石色凝秋藓,峰形若云。

—— 唐 · 李益《乞宽禅师瘿山罍呈宣供奉》

王说不是商王,只怕伏生是你。

—— 宋 · 无名氏《失调名》

不衰,秋阴秋未归。

—— 宋 · 无名氏《双拟对诗 一》

须知道,联难为竦,不易张祁。

—— 宋 · 无名氏《沁园春》

落絮濛濛立天,楼前槐树影初圆。

—— 宋 · 无名氏《宫词》

芳流秀国,芝兰茂、世袭簪缨。

—— 宋 · 无名氏《满庭芳》

日长槐,凉生冰室,又是生辰来到。

—— 宋 · 无名氏《鹊桥仙》

新绢衣,秋新米饭。

—— 宋 · 无名氏《德兴邑廨石刻 其一》

禹登八牕,散气响金兰。

—— 宋 · 无名氏《吴王夫差书一章(幷序)》

精衷昭感膺多福,夷保咸宁。

—— 宋 · 无名氏《导引》

洪恩霈夷,大庆浃家邦。

—— 宋 · 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春水浪翻惊野鹭,荷盘侧戏游鱼。

—— 宋 · 无名氏《郎官湖亭》

新荷泛水,渐入景云奇。

—— 宋 · 无名氏《汉宫春慢・汉宫春》

曲沼疏秋盖,长林卷帷。

—— 宋 · 无名氏《句 十二》

寻逾六日,蓬壶纪瑞生辰。

—— 宋 · 无名氏《临江仙》

初度喜逢维早。

—— 宋 · 无名氏《水仙子》

半月团圆。

—— 宋 · 无名氏《菩萨蛮》

飞下琼台,因报道,恰是今年五。

—— 宋 · 无名氏《壶中天・念奴娇》

关榆三冻,塞柳九春寒。

—— 宋 · 无名氏《昭君怨》

正尧仲,八飞叶小。

—— 宋 · 无名氏《满江红》

五五日临五。

—— 宋 · 无名氏《谒金门》

和议一成夷福,苍生击壤咏昇平。

—— 宋 · 无名氏《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其四》

梅雨初晴,时当五,一轮桂魄方圆。

—— 宋 · 无名氏《满庭芳》

竹生大谿,苍苍富奇质。

—— 唐 · 王绩《古意六首 二》

岩雪频经,溪冰定几年?

—— 唐 · 王绩《山中避暑》

绿叶霜中,红花雪里春。

—— 唐 · 上官仪《假作屏风诗》

石关清晚,璇舆御早秋。

—— 唐 · 上官仪《奉和过旧宅应制》

筑室寒留谷,穿池养鱼。

—— 宋 · 舒雅《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自唐尧咨禹,水行由地,宗周微管,变为夷。

—— 宋 · 刘克庄《沁园春》

天上人间,好时节、无过初

—— 宋 · 刘克庄《满江红》

绿树阴浓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唐 · 高骈《山亭夏日》

云迷禹从前宅,雪压姜维最后城。

—— 宋 · 李新《句 其二》

西山律候晚,春种苗茸。

—— 宋 · 李新《荞麦》

墙红密约连昌晓,木深藏绣岭天。

—— 宋 · 李之仪《次韵夹竹桃花》

又将半,寸苗无宿根。

—— 宋 · 李之仪《大雨》

会如华约,他日看高车。

—— 宋 · 李之仪《陈氏母夫人挽词二首 其一》

屋如深山,排日许连席。

—— 宋 · 李之仪《寄何德固》

况兹日长,而与君子俱。

—— 宋 · 李之仪《大暑不可逃偶携数友过湖上因咏老杜槐叶冷淘句凡十人以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得须字》

鱼龙多处凿门开,万古人知禹材。

—— 唐 · 许浑《晚登龙门驿楼》

干坤三事贵,华一夫冤。

—— 唐 · 许浑《太和初靖恭里感事》

北望高楼亦寒,山重水阔接长安。

—— 唐 · 许浑《和崔大夫新广北楼登眺》

位极干坤三事贵,谤兴华一夫冤。

—— 唐 · 许浑《闻开江宋相公申锡下世二首 二》

未秋红实浅,经绿阴寒。

—— 唐 · 许浑《洞灵观冬青》

江云带日秋偏热,海雨随风亦寒。

—— 唐 · 许浑《朝台送客有怀》

登楼逃盛,万象正埃尘。

—— 唐 · 裴度《夏日对雨》

可惜天明月夜,土山前面障南风。

—— 唐 · 张祜《平阴夏日作》

水花秋始发,风竹长清。

—— 唐 · 张祜《赠契衡上人》

暧昧连中,调和仰上台。

—— 唐 · 张祜《苦雨二十韵》

雨莲苞破,秋风桂子彫。

—— 唐 · 张祜《句》

何许乘春燕,多知辨台。

—— 唐 · 沈佺期《同狱者叹狱中无燕》

海气如秋雨,边烽似云。

—— 唐 · 沈佺期《塞北二首 一》

芃芃秋麦盛,苒苒条垂。

—— 唐 · 沈佺期《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

方忧圄,高秋独向隅。

—— 唐 · 沈佺期《移禁司刑》

坐看长晚,秋月照罗帏。

—— 唐 · 沈佺期《有所思》

兹山界夷,天险横寥廓。

—— 唐 · 沈佺期《自昌乐郡泝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

是时盛中,暵赫多瘵疾。

—— 唐 · 沈佺期《被弹》

坐看长晚,秋月生罗帏。

—— 唐 · 沈佺期《鼓吹曲辞 有所思》

四时泉石应无,满谷云霞别是乡。

—— 宋 · 石介《留题敏夫隠居》

贼叛于,为予式遏。

—— 宋 · 石介《庆历圣德颂》

吾尝观中,地平如砥石。

—— 宋 · 石介《感事》

取麦兮秋取粟,笞匹红兮杖匹紫。

—— 宋 · 石介《彼县吏》

雨下数尺,流水满池泓。

—— 宋 · 石介《虾蟆》

近念魏知古,深思太康。

—— 宋 · 石介《猎》

上方逢夕,月色遍千山。

—— 宋 · 余靖《同李祕校谭员外宿月华上方》

恢文治,禋燔讲礼隆。

—— 宋 · 余靖《禋郊诗》

松篁吹寒,烟霞暮江霁。

—— 宋 · 余靖《游山五题 题憩贤亭》

何当岁大旱,移湫救函

—— 宋 · 余靖《游山五题 留题龙潭》

涌恐楚山拔,声疑鼎沸。

—— 宋 · 余靖《松门守风》

十二山河壮东,黄扉当日建行台。

—— 宋 · 余靖《次韵奉和到塞下有怀青社之作》

郁蒸将半,暑气扇飞阁。

—— 唐 · 赵氏《古兴 一》

闲得此身归未得,磬声深隔烟萝。

—— 唐 · 司空图《陈疾》

箨冠新带步池塘,逸韵偏宜景长。

—— 唐 · 司空图《华下》

旅思又惊,庭前长小松。

—— 唐 · 司空图《即事九首 六》

借住郊园久,仍逢景新。

—— 唐 · 司空图《借居》

白头身偶在,清景还移。

—— 唐 · 司空图《偶书五首 二》

辛巳七月,初五日正午。

—— 宋 · 郑思肖《辛巳夏七月》

云海中出,吴山江上微。

—— 唐 · 徐坚《送武进郑明府》

酒材经阙,诗债待秋徵。

—— 唐 · 陆龟蒙《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 十》

览物正摇思,得君初行。

—— 唐 · 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

讵宠生灭词,肯教夷错。

—— 唐 · 陆龟蒙《奉和袭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韵》

忽忆高僧坐堂,厌泉声闹笑云忙。

—— 唐 · 陆龟蒙《奉和袭美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次韵 二》

并水轩窗宜居,夜凉如水似秋初。

—— 宋 · 陈深《夏日南轩》

树凉僧坐,翻笑行乐。

—— 宋 · 张炎《台城路・齐天乐》

黄张翰墨海内名,席上生风清宇。

—— 宋 · 晁补之《同鲁直文潜饮刑部杜君章家次封丘杜观仲韵》

松菊堂深,芰荷池小,长清暑。

—— 宋 · 晁补之《永遇乐》

还同子美,江村长,闲对燕飞鸥舞。

—— 宋 · 晁补之《消息・永遇乐》

有凉风,冬轩雪皎。

—— 宋 · 晁补之《洞仙歌》

春风百卉芳菲尽,长幽花却称情。

—— 宋 · 晁补之《东皋十首 其五》

淮南早收,晚秧亦含风。

—— 宋 · 晁补之《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 其一七》

便恐百卉阑,晼晚侵朱

—— 宋 · 晁补之《即事一首次韵祝朝奉十一丈》

吉梦灵蛇朱宜。

—— 宋 · 晁补之《鹧鸪天》

季百果繁,兔葵亦成实。

—— 宋 · 晁补之《夏季》

八月子献书,高谈商周。

—— 宋 · 晁补之《次韵答叶学古》

人如修竹三冬好,诗与清溪九寒。

—— 宋 · 晁补之《次韵文潜尉福昌时壁间清暑亭诗》

我昔南游武昌口之山川,赤壁弔古齐安边。

—— 宋 · 刘过《舣舟采石》

水生归未得,武昌鱼美价无多。

—— 宋 · 刘过《喜雨呈吴按察 其二》

做了玉关班定远,却陪芝岭黄公。

—— 宋 · 真德秀《赠夏宗禹 其一》

敏慧仍江,风流更妙年。

—— 宋 · 陈师道《黄无悔挽词四首 其一》

泥涂无去马,木有来禽。

—— 宋 · 陈师道《寄无斁》

今年旱秋水生,江淮转粟千里行。

—— 宋 · 陈师道《追唿行》

愿为雷鸣,莫作饥鸢号。

—— 宋 · 陈师道《魏衍见过》

甲子仍逢,连朝雨脚垂。

—— 宋 · 陈师道《和黄预久雨》

虽云风景异华,亦喜地理通楼烦。

—— 唐 · 武元衡《出塞作》

道啓轩皇圣,威扬禹功。

—— 唐 · 武元衡《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 一》

功传啓,兴周业继昌。

—— 唐 · 武元衡《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 三》

闻说重门方隐相,古槐高柳阴清。

—— 唐 · 武元衡《夏日寄陆三达陆四逢幷王念八仲周》

却望洋怀二妙,满崖霜树晓斑斑。

—— 唐 · 戴叔伦《过故人陈羽山居》

军行日,立至皆同。

—— 唐 · 易静《兵要望江南 禳厌第二十四(京本作「占厌禳第十九」〇十三首) 三》

春占雷巽寅卯木,火巳午得离乡,此理要知详。

—— 唐 · 易静《兵要望江南 《周易》占候第二十六(三十七首) 三十六》

又似虏兵排列阵,八方夷起烟尘,民戮屋烧焚。

—— 唐 · 易静《兵要望江南 占气第四(京本作「占气第二十三」〇三十一首) 三十一》

传送是春登明,秋寅冬巳爱伤人,日与喜神亲。

—— 唐 · 易静《兵要望江南 占六壬第二十八(京本列第十七〇四十五首) 二十五》

所见之时须将死,不论春与秋冬,所举总成空。

—— 唐 · 易静《兵要望江南 占日第十一(京本列第六〇五十六首) 二》

杯盘须准备,绕畦亲灌邵平瓜。

—— 宋 · 文同《依韵和蒲诚之春日即事》

恶风日,侵薄曾无缘。

—— 宋 · 文同《西冈僦居》

簟满风罗秀色,晓梯乘露摘新香。

—— 宋 · 文同《和张推官荔枝》

正此一乐,忽兹遘萧辰。

—— 宋 · 文同《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 其二》

旱亦已久,衆惧非常灾。

—— 宋 · 文同《旱雷》

别殿秋云上,离宫景移。

—— 唐 · 魏元忠《银潢宫侍宴应制》

碧水洒尘缨,凉扇当日。

—— 唐 · 杨衡《宿陟岵寺云律师院》

陇首降时雨,雷声出云。

—— 唐 · 杨衡《句》

和风载昇,日郁蒸。

—— 唐 · 顾况《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

今年坐在鹤林,许我先驰海舟便。

—— 宋 · 张元干《祥符陵老许作先驰归闽因成伽陀赠别绍兴甲戌秋七月书于鹤林山》

啖丹荔,两纪傲闲居。

—— 宋 · 张元干《水调歌头》

戎虏乱中,星历一周天。

—— 宋 · 张元干《水调歌头》

僧房长宜幽僻,杖屦频来愿问津。

—— 宋 · 张元干《与富枢密》

何处难忘酒,朱日偏长。

—— 宋 · 叶梦得《水调歌头》

似闻谡谡山风响,正想阴阴簟寒。

—— 宋 · 叶梦得《徐惇济书报甞过余石林》

偃盖秦官远,凌霜社遥。

—— 宋 · 丁谓《松》
查看更多
全部查询 飞花令

含“夏”的诗句

泰山嵯峨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 唐 · 李白《早秋单父南楼詶窦公衡》

微诚不感,犹絷台。

—— 唐 · 李白《上崔相百忧章》

千峰夹水向秋浦,五松名山当寒。

—— 唐 · 李白《荅杜秀才五松见赠》

长卿多病久,子索居频。

—— 唐 · 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

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簟清琅玕。

—— 唐 · 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

曾参与游,达者得升堂。

—— 唐 · 杜甫《又示宗武》

百顷风潭上,千重木清。

—— 唐 ·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二》

上天回哀眷,朱云郁陶。

—— 唐 · 杜甫《大雨》

忽泛溢,岂惟入吾庐。

—— 唐 · 杜甫《溪涨》

开州入知凉冷,不似云安毒热新。

—— 唐 · 杜甫《寄常徵君》

人生几何春已,不放香醪如蜜甜。

—— 唐 ·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八》

流多水,清晨向小园。

—— 唐 · 杜甫《园》

永愿坐长,将衰栖大乘。

—— 唐 · 杜甫《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

江流思后,风至忆襄王。

—— 唐 · 杜甫《上白帝城》

祢衡实恐遭江,方朔虚传是岁星。

—— 唐 · 杜甫《题郑十八着作虔》

直对巫山出,兼疑禹功。

—— 唐 · 杜甫《天池》

绝域长晚,兹楼清宴同。

—— 唐 · 杜甫《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

乌台俯麟阁,长白头吟。

—— 唐 · 杜甫《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

衰年正苦病侵凌,首何须气郁蒸。

—— 唐 · 杜甫《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

宴引春壶满,恩分簟冰。

—— 唐 · 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各有实,我饥岂无涯。

—— 唐 · 杜甫《喜晴》

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 唐 · 杜甫《述怀一首》

鹰隼击,时危异人至。

—— 唐 · 杜甫《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

不闻殷衰,中自诛褒妲。

—— 唐 · 杜甫《北征》

味苦虫避,丛卑春鸟疑。

—— 唐 · 杜甫《苦竹》

衰年病祗瘦,长想为情。

—— 唐 · 杜甫《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

城府深朱,江湖眇霁天。

—— 唐 · 杜甫《哭韦大夫之晋》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江村事事幽。

—— 唐 · 杜甫《江村》

篙师烦尔送,朱及寒泉。

—— 唐 · 杜甫《回櫂》

寂寂先晚,泠泠风有余。

—— 唐 · 杜甫《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

有井朱时,辘轳冻阶戺。

—— 唐 · 杜甫《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不如蜜酒无燠寒,冬不加甜不酸。

—— 宋 · 苏轼《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

半升仅漉渊明酒,二寸纔容子冠。

—— 宋 · 苏轼《谢陈季常惠一揞巾》

未尝蠲渴,长见助春冰。

—— 宋 · 苏轼《次韵子由岐下诗 梨》

讲余交翟转回廊,始觉深宫日长。

—— 宋 · 苏轼《端午帖子词 皇帝阁六首 其五》

栎林斩冬炭,竹坞收箨。

—— 宋 · 苏轼《次韵和王巩六首 其二》

去年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

—— 宋 · 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

悲同秋照蟹,快若燎蚊。

—— 宋 · 苏轼《云龙山观烧得云字》

况此日长,人间正炎毒。

—— 宋 · 苏轼《寄周安孺茶》

却狄安诸,先王社稷臣。

—— 宋 · 苏轼《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 其二》

诵诗得非子学,紬史正作丘明书。

—— 宋 · 苏轼《次韵黄鲁直赤目》

自从夷乱,七丝久已弃。

—— 宋 · 苏轼《戴道士得四字代作》

诸公渠渠若屋,吞吐风月清隅隈。

—— 宋 · 苏轼《西山诗和者三十余人再用前韵为谢》

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

—— 宋 · 苏轼《黄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

秋霖暗豆荚,旱臞麦人。

—— 宋 · 苏轼《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

我行及初,煮酒映疏羃。

—— 宋 · 苏轼《岐亭五首 其五》

春畦雨过罗纨腻,壠风来餠饵香。

—— 宋 · 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南园》

我来仲初,解箨呈新绿。

—— 宋 · 苏轼《过建昌李野夫公择故居》

不爱当绿,爱此及秋枯。

—— 宋 · 苏轼《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其五》

人皆苦炎热,我爱日长。

—— 宋 · 苏轼《戏足柳公权联句》

黄花候秋节,远自小正。

—— 宋 · 苏轼《赠朱逊之》

樽酒乐余春,棋局消长

—— 宋 · 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

洛阳初广陵春。

—— 宋 · 苏轼《浣溪沙》

春根苗秋着子,尽付天随耻充腹。

—— 宋 · 苏轼《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录呈广倅萧大夫》

秦祖当侑坐,郊亦荐祼。

—— 宋 · 苏轼《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

弱质困永,奇姿苏晓凉。

—— 宋 · 苏轼《王伯敭所藏赵昌花四首 黄葵》

潦涨湖深更幽,西风落木芙蓉秋。

—— 宋 · 苏轼《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 其一》

不为冬霜干,肯畏日烈。

—— 宋 · 苏轼《次韵答荆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诗》

探春先拣树,买欲论园。

—— 宋 · 苏轼《新年五首 其五》

难从王孙裸,未忍后堲。

—— 宋 · 苏轼《赠章默》

愿子聚为江枕,不劳挥扇自宁亲。

—— 宋 · 苏轼《始于文登海上得白石数升如芡实可作枕闻梅丈嗜石故以遗其子子明学士子明有诗次韵》

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 宋 · 李清照《和张文潜浯溪中兴颂二首 其一》

三年六月,天子视朝久。

—— 宋 · 李清照《上韩公枢密 其一》

意帖初宜,金驹已过蚕。

—— 宋 · 李清照《端午帖子 皇后阁》

春草梦,也宜

—— 宋 · 辛弃疾《贺新郎》

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间,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

—— 宋 · 辛弃疾《丑奴儿・采桑子》

日非长秋夜短。

—— 宋 · 辛弃疾《玉楼春》

二十五轮清浄观,上中下期春斋。

—— 宋 · 辛弃疾《读圆觉经》

蝉噪也,绿阴

—— 宋 · 辛弃疾《贺新郎》

门高从拉,何事须人料理。

—— 宋 · 辛弃疾《贺新郎》

清和月,东都闲散官。

—— 唐 · 白居易《初夏闲吟兼呈韦宾客》

瓮头竹叶经春熟,阶底蔷薇入开。

—— 唐 · 白居易《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夫崔二十四同饮》

衣香润,迎秋簟色鲜。

—— 唐 · 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

水积春塘晚,阴交木繁。

—— 唐 · 白居易《池上早夏》

梅山雨渍,秋瘴江云毒。

—— 唐 ·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蓂晚余尧历,龟新啓图。

—— 唐 · 白居易《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 二》

齐竽混韶,燕石厕琳琅。

—— 唐 · 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莫同凡草木,一种中看。

—— 唐 · 白居易《题卢祕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

足疾无加亦不瘳,绵春历复经秋。

—— 唐 · 白居易《足疾》

洛阳堰上新晴日,长门前欲暮春。

—— 唐 · 白居易《洛阳堰闲行》

竹亭阴合偏宜,水槛风凉不待秋。

—— 唐 · 白居易《和杨尚书罢相后夏日游永安水亭兼招本曹杨侍郎同行》

不销雪,终年无尽风。

—— 唐 · 白居易《白羽扇》

语言诸异,衣服一方殊。

—— 唐 · 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春禽余咔在,木新阴成。

—— 唐 · 白居易《首夏》

我当逃暑日,晚衙君是虑囚时。

—— 唐 · 白居易《李十一舍人松园饮小酎酒得元八侍御诗叙云在台中推院有鞫狱之苦即事书怀因酬四韵》

口烟孤起,湘川雨半晴。

—— 唐 · 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

爱吾庐,陶潜语不虚。

—— 唐 · 白居易《寄皇甫七》

南馆西轩两树樱,春条长足阴成。

—— 唐 · 白居易《樟亭双樱树》

人稀地僻医巫少,旱秋霖瘴疟多。

—— 唐 · 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 三》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夜霜。

—— 唐 ·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独占芳菲当景,不将颜色託春风。

—— 唐 · 白居易《紫薇花》

春葩雪漠漠,果珠离离。

—— 唐 · 白居易《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猥蒙徵和才拙词繁輙广为五百言以伸酬献》

分飞来几时,秋炎凉变。

—— 唐 · 白居易《寓意诗五首 四》

花衰未实,叶病秋先萎。

—— 唐 · 白居易《寓意诗五首 五》

每岁秋时,浩大吞七泽。

—— 唐 · 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浅蝉未多,绿槐阴满地。

—— 唐 · 白居易《府西亭纳凉归》

苗侵虎落,宵遁失蕃营。

—— 唐 · 白居易《和渭北刘大夫借便秋遮虏寄朝中亲友》

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 唐 · 白居易《夏日闲放》

冬裘葛相催促,垂老光阴速似飞。

—— 唐 · 白居易《闲居春尽》

初晴迎早,落照送残春。

—— 唐 · 白居易《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次言阳公迹,邑始栖迟。

—— 唐 · 白居易《和荅诗十首 和阳城驿》

登坛内殿师,水为心地玉为仪。

—— 唐 · 白居易《内道场永讙上人就郡见访善说维摩经临别请诗因以此赠》

春尽杂英歇,初芳草深。

—— 唐 · 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斋戒月,三旬断腥羶。

—— 唐 · 白居易《仲夏斋戒月》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相交侵。

—— 唐 · 白居易《新乐府 法曲 美列圣,正华声也》

今年到时云白,去年来时秋树红。

—— 唐 · 白居易《再因公事到骆口驿》

潜安谁复辨,秦原闇通何处见。

—— 唐 · 白居易《新乐府 城盐州 美圣谟而诮边将也》

早梅迎结,残絮送春飞。

—— 唐 · 白居易《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 二》

中气侯,烦暑自此收。

—— 唐 · 白居易《永崇里观居》

日独上直,日长何所为。

—— 唐 · 白居易《夏日独直寄萧侍御》

卧北窗风,枕席如凉秋。

—— 唐 · 白居易《赠吴丹》

春芽细炷千灯燄,蕊浓焚百[和]香。

—— 唐 · 白居易《石榴树》

新晴景好,复此池边地。

—— 唐 · 白居易《奉和思黯相公雨后林园四韵见示》

离郡来几日,太白云生。

—— 唐 · 白居易《酬杨九弘贞长安病中见寄》

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月凉。

—— 唐 · 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

及秋晴日少,从朝至暮闷时多。

—— 唐 · 白居易《久雨闲闷对酒偶吟》

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

—— 唐 · 白居易《早夏游平原回》

出作行香客,归如坐僧。

—— 唐 · 白居易《行香归》

胡为秋税,岁岁输铜钱。

—— 唐 · 白居易《赠友五首 三》

百物滋,动植一时好。

—— 唐 · 白居易《首夏》

仰止江公,大醇无小疵。

—— 宋 · 范仲淹《谢黄惣太博见示文集》

为爱碧鲜亭,入敂敂至。

—— 宋 · 范仲淹《和僧长吉湖居五题 筠亭》

初疑成鼎,魑魅世所适。

—— 宋 · 范仲淹《剑联句》

感兹韶音,佐我台上春。

—— 宋 · 范仲淹《酬叶道卿学士见寄》

洎余领西帅,密与羌邻。

—— 宋 · 范仲淹《送河东提刑张太博》

维是元年,有盗在

—— 唐 · 韩愈《元和圣德诗》

炎百木盛,荫郁增埋覆。

—— 唐 · 韩愈《南山诗》

余闻古后,象物知神姦。

—— 唐 · 韩愈《谢自然诗》

穷冬或摇扇,盛或重裘。

—— 唐 · 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

耒耜兴姬国,輴欙建家。

—— 唐 · 韩愈《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诚上李相公十六韵》

春旱久闵雨,潦复望晴。

—— 宋 · 陆游《晚雨》

便合观身作老禅,安心稳坐今年

—— 宋 · 陆游《入夏多雨虽止复作六月甲寅始大晴》

推移逢五,赋与嘆朝三。

—— 宋 · 陆游《五月初作》

暑尚薄,孤村日尤长。

—— 宋 · 陆游《薄暑》

一生已是胶黏日,投老安能造冰。

—— 宋 · 陆游《庵中独居感怀三首 其二》

残年老病侵腰膂,那得随人病畦。

—— 宋 · 陆游《次韵范参政书怀十首 其一》

日尽长归亦暮,水边灯火已疏疏。

—— 宋 · 陆游《归兴二首 其一》

年光佳处惟初,儿女纷纷讵得知。

—— 宋 · 陆游《初夏山中》

凄凉江秋风里,况见新丰旧酒徒。

—— 宋 · 陆游《江夏与章冠之遇别后寄赠》

穿帘语燕能从我,分尔湖边一凉。

—— 宋 · 陆游《初夏闲居即事》

夜亦自佳,何必厌挥汗。

—— 宋 · 陆游《待旦二首 其二》

冬夕宜晚睡,日思晨兴。

—— 宋 · 陆游《晨兴二首 其一》

老生不自逸,幸此日长。

—— 宋 · 陆游《晨兴二首 其二》

好景入新,幽人卧弊庐。

—— 宋 · 陆游《初夏夜赋》

淡霭轻飔入初,一窗新绿鸟相唿。

—— 宋 · 陆游《初夏》

暑犹薄,纱幮怯夜深。

—— 宋 · 陆游《枕上偶赋》

木正浓桐叶坠,秋风未起草虫鸣。

—— 宋 · 陆游《雨夜》

南犬固应多吠雪,虫那得解知冰。

—— 宋 · 陆游《秋夜读书有感二首 其一》

流年冉冉谁能驻,长迢迢亦已残。

—— 宋 · 陆游《夏日感旧四首 其三》

日出鹁鸪还唤雨,初蟋蟀已吟秋。

—— 宋 · 陆游《感物二首 其一》

夜谁知亦自长,幽居渺在水云乡。

—— 宋 · 陆游《夏夜四首 其一》

芳蹊入多青子,白发今年有黑丝。

—— 宋 · 陆游《夜大雨连明晨起乃知之》

羸躯一困沉绵,不在林间即水边。

—— 宋 · 陆游《小凉》

君看木扶疏句,还许诗家更道不。

—— 宋 · 陆游《读陶诗》

好景逢初,闲身得昼眠。

—— 宋 · 陆游《初夏昼眠》

未觉暑,微阴殊胜晴。

—— 宋 · 陆游《山园杂赋四首 其一》

江村浅暑犹薄,农事方兴人满野。

—— 宋 · 陆游《江村初夏》

苦鬰蒸,既夕热未解。

—— 宋 · 陆游《夜坐》

暑犹薄,投闲身自由。

—— 宋 · 陆游《睡起书触目》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令新。

—— 宋 · 陆游《初夏十首 其一》

今年雨足,不复忧螟虫。

—— 宋 · 陆游《村舍杂书十二首 其一》

从来浅胜春日,儿女纷纷岂得知。

—— 宋 · 陆游《初夏游凌氏小园》

会当弃人事,面壁度九

—— 宋 · 陆游《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 其二》

颇闻南岳度残,宁忆北平防盛秋。

—— 宋 · 陆游《寄成汉卿将军》

樱酪事已过,角黍配熟。

—— 宋 · 陆游《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 其四》

古来江左多佳句,浅胜春最可人。

—— 宋 · 陆游《初夏十首 其五》

叶雕非一日,盛则已然。

—— 宋 · 陆游《七月十一日见落叶》

九州皆片尘,盛犹惨栗。

—— 宋 · 陆游《客有言泰山者因思青城旧游有作》

客来莫说人间事,且共山林日长。

—— 宋 · 陆游《示客》

湖边谁谓幽居陋,也爱迢迢日长。

—— 宋 · 陆游《逃暑小饮熟睡至暮二首 其二》

暑雨薄,但觉白日长。

—— 宋 · 陆游《竹窗昼眠》

冰霜难与虫语,晦朔岂容朝菌知。

—— 宋 · 陆游《道室杂咏六首 其三》

秋多杜门,一出惊行路。

—— 宋 · 陆游《南塘晚步记邻里语》

只言中夜偏短,万里梦回天未明。

—— 宋 · 陆游《夜意二首 其一》

虚堂四檐竹修修,朱正午如高秋。

—— 宋 · 陆游《睡起》

夜忽已半,东冈月初生。

—— 宋 · 陆游《夏夜四首 其一》

雨三日,凄爽欲忘箑。

—— 宋 · 陆游《大雨》

驩声归羽舞,干坤和气入薰琴。

—— 宋 · 陆游《天申节致语口号三首 其二》

天公作意怜羁客,乞与今年一凉。

—— 宋 · 陆游《江渎池纳凉》

初秋末时,衲子各西东。

—— 宋 · 陆游《送宣书记并寄其兄昙才二公》

金络洮州马,珠装国刀。

—— 宋 · 陆游《小出塞曲》

中高凉最可喜,不省举手驱蟁蝱。

—— 宋 · 陆游《蒸暑思梁州述怀》

我来时,天风吹荷香。

—— 宋 · 陆游《不入城半年矣作短歌遣兴》

柴车去去度横陂,正是春残入时。

—— 宋 · 陆游《闲游》

夷风方变,孰能作长城。

—— 宋 · 陆游《书感》

异端欲出六籍上,裔夷直居中先。

—— 宋 · 陆游《寄题求志堂》

终日无再炊,奈此昼永。

—— 宋 · 陆游《幽居即事九首 其三》

久无雨,从秋却少晴。

—— 宋 · 陆游《秋雨排闷十韵》

俯仰令中,泽国正多阴。

—— 宋 · 陆游《幽居即事九首 其九》

剑南无剧暑,长更宜人。

—— 宋 · 陆游《晨至湖上二首 其一》

近渐低游舫价,日斜殊费寺楼吟。

—— 宋 · 陆游《春晚泛湖归偶赋》

采茶歌里春光老,煮茧香中景长。

—— 宋 · 陆游《初夏喜事》

与僧同粥饭,朝来破戒醉新秋。

—— 宋 · 陆游《买鱼二首 其一》

黄云卷尽绿针齐,木阴阴满古堤。

—— 宋 · 陆游《过邻曲》

采芝黄公,卖药韩伯休。

—— 宋 · 陆游《郭氏山林十六咏 药圃》

学道漫希僧坐,忧时常愧士防秋。

—— 宋 · 陆游《即事》

檐前桐影偏宜,叶底蝉声渐报秋。

—— 宋 · 陆游《夏日杂题六首 其四》

但令中歌时康,千年万年无馈粮。

—— 宋 · 陆游《观运粮图》

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禹祠。

—— 宋 · 陆游《三峡歌九首 其九》

古郡巴蛮国,空山禹祠。

—— 宋 · 陆游《忠州禹庙》

后六百岁吾来游,洞中正凄如秋。

—— 宋 · 陆游《游万州岑公洞》

亦自佳,北窗绿阴成。

—— 宋 · 陆游《三月二十日儿辈出谒孤坐北窗二首 其二》

家居不减旅怀恶,夜尚如寒漏长。

—— 宋 · 陆游《孤寂》

久不雨,旱势已岌岌。

—— 宋 · 陆游《喜雨》

清和真妙语,为君诵此一欣然。

—— 宋 · 陆游《初夏出游三首 其二》

城上朱旗令初,溪头绿水蘸菰蒲。

—— 宋 · 陆游《初夏闲居八首 其四》

嫩日轻风未深,曲廊倚杖得闲吟。

—— 宋 · 陆游《夏初湖村杂题八首 其二》

胎发茸茸漆不如,初安健胜春初。

—— 宋 · 陆游《夏初湖村杂题八首 其五》

家山又初,好在不赀身。

—— 宋 · 陆游《野兴四首 其二》

佳风日,颓然坐北斋。

—— 宋 · 陆游《北斋书志示儿辈》

岁旱连秋,客袂厌尘土。

—— 宋 · 陆游《雨夕》

老子西游万里回,江行长亦佳哉。

—— 宋 · 陆游《舟中偶书》

江乡初暑犹轻,霁日园林有晚鶑。

—— 宋 · 陆游《初夏二首 其二》

景遽如许,先从草木知。

—— 宋 · 陆游《初夏即事》

春芜满地鹿忘去,木成阴鶑自来。

—— 宋 · 陆游《小园》

迢迢秋尚远,孤愁冉冉病相兼。

—— 宋 · 陆游《夏夜》

园中百草灵,风吹露坼各青青。

—— 宋 · 陆游《闲咏园中草木六首 其六》

亹亹来,岁月疾飞鞚。

—— 宋 · 陆游《五月十日晓寒甚闻布谷鸣有感》

雨淋浪,檐声绕四廊。

—— 宋 · 陆游《夜雨》

雨霁逢初,胡床荫绿槐。

—— 宋 · 陆游《初夏幽居杂赋七首 其一》

虚堂一幅接䍦巾,竹树森疏令新。

—— 宋 · 陆游《初夏幽居四首 其二》

隐几乐此时,清和如初。

—— 宋 · 陆游《雁翅夹口小酌》

晨起东园去,消磨日长。

—— 宋 · 陆游《东园》

崖深经不融雪,江阔架筒难入城。

—— 宋 · 李曼《句》

不关饮啄春江暖,自在飞鸣日迟。

—— 宋 · 王安石《王浮梁太丞之听讼轩有水禽三巢于竹林之上恬而自得邑人作诗以美之因次元韵》

鼎传归启,虞羹想见尧。

—— 宋 · 王安石《英宗皇帝挽辞二首 其一》

芙蕖耐复宜秋,一种今年便满沟。

—— 宋 · 王安石《芙蕖》

一气无冬,诸阳自废兴。

—— 宋 · 王安石《汤泉》

更看追谚,先此咏逢辰。

—— 宋 · 王安石《拟和御制赏花钓鱼》

风檐楹寒,冬雪窗户燠。

—— 宋 · 王安石《蒙亭》

却怪阳纔一苇,汉家何事费罂缸。

—— 宋 · 王安石《金陵怀古四首 其二》

长树老阴欺日,晚花幽艷敌春阳。

—— 宋 · 王安石《次韵答平甫》

怪四坐,不论殻之功。

—— 宋 · 王安石《车螯》

园林初有清香,人意乘闲味愈长。

—— 宋 · 欧阳修《酬张器判官泛溪》

最怜景铺珍簟,尤爱晴香入睡轩。

—— 宋 · 欧阳修《西园石榴盛开》

况值湖园方首,正当樱笋似三川。

—— 宋 · 欧阳修《寄河阳王宣徽》

微生听昕鼓,愿齿弦游。

—— 宋 · 欧阳修《诏重修太学诗》

白头旧监悲时节,珠閤无人日长。

—— 宋 · 欧阳修《端午帖子词 温成皇后閤四首 其三》

鸣蜩惊早,鬭草及良辰。

—— 宋 · 欧阳修《端午帖子词 夫人閤五首 其二》

田家惟听鸡声,夜夜垅头耕晓月。

—— 宋 · 欧阳修《鹎鵊词》

雪霜不改终古色,风雨有声当寒。

—— 宋 · 欧阳修《昇天桧》

粉箨春苞解,红榴实初。

—— 宋 · 欧阳修《钱相中伏日池亭宴会分韵》

追思阳曾游处,抚事伤心涕满袍。

—— 宋 · 欧阳修《谢景平挽词》

黄鸟乱飞深木,红榴初发艷清晨。

—— 宋 · 欧阳修《去思堂会饮得春字》

野篁抽笋,丛橘长春条。

—— 宋 · 欧阳修《初至夷陵答苏子美见寄》

我来云初,素节今已届。

—— 宋 · 欧阳修《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篁解箨阴加樛,卧斋公退无喧嚣。

—— 宋 · 欧阳修《绿竹堂独饮》

空园一锁不复窥,不觉芳蹊繁早

—— 宋 · 欧阳修《初伏日招王几道小饮》

功深德大以家,施及三代蒙其利。

—— 宋 · 欧阳修《巩县初见黄河》

壮阳当用事,大蒸炎歊。

—— 宋 · 欧阳修《大热二首 其一》

新篁抽笋添影,老枿乱发争春妍。

—— 宋 · 欧阳修《沧浪亭》

青草瘴时过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 唐 · 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木啭黄鹂。

—— 唐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柳色蔼春余,槐阴清首。

—— 唐 · 王维《资圣寺送甘二》

铙吹发口,使君居上头。

—— 唐 · 王维《送康太守》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寒。

—— 唐 · 王维《田园乐七首 四》

背春涉兮,衆木蔼以繁阴。

—— 唐 · 王维《宋进马哀词》

扬舲发口,按节向吴门。

—— 唐 · 王维《送封太守》

宁问春将,谁论西复东。

—— 唐 · 王维《愚公谷三首 一》

城外园林初天,就中野趣在西偏。

—— 宋 · 刘禹锡《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月窟宾诸,云官降九天。

—— 宋 · 刘禹锡《送工部张侍郎入蕃弔祭》

木正阴成,戎装出帝京。

—— 宋 · 刘禹锡《送令狐相公自仆射出镇南梁》

王正会夷,月朔盛旗旛。

—— 宋 · 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

酒醅晴易熟,药圃频薅。

—— 宋 · 刘禹锡《酬乐天晚夏闲居欲相访先诗见贻》

吏散山禽啭,庭香蕊开。

—— 宋 · 刘禹锡《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

从风云势,上汉古查形。

—— 宋 · 刘禹锡《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

古岸花发,遥林晚蝉清。

—— 宋 · 刘禹锡《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寄洋州崔侍郎阆州高舍人二曹长》

闽岭云迎皂盖,建溪秋树映红旌。

—— 宋 · 刘禹锡《送唐舍人出镇闽中》

薤叶照人呈簟,松花满盌试新茶。

—— 宋 · 刘禹锡《送蕲州李郎中赴任》

淮海多雨,晓来天始晴。

—— 宋 · 刘禹锡《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

登山雨中试蜡屐,入洞里披貂裘。

—— 宋 · 刘禹锡《送裴处士应制举诗》

沈沈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 宋 · 刘禹锡《聚蚊谣》

商山木阴寂寂,好处俳徊驻飞锡。

—— 宋 · 刘禹锡《观棋歌送儇师西游》

自悲秋穫少,谁惧畦难。

—— 唐 · 李商隐《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书怀十韵寄刘韦二前辈二公尝于此县寄居》

是时方暑,座内若严冬。

—— 唐 · 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又若苦热,燋卷无芳津。

—— 唐 ·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芦叶梢梢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

—— 唐 · 李商隐《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

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云时。

—— 唐 · 李商隐《荆门西下》

汉苑残花别,吴江盛来。

—— 唐 · 李商隐《龙丘途中 一》

云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

—— 唐 · 李商隐《九成宫》

资轻策,全溪赠所思。

—— 唐 · 李商隐《赠宗鲁笻竹杖》

惜别仍半,回途秋已期。

—— 唐 · 李商隐《酬别令狐补阙》

深居俯夹城,春去犹清。

—— 唐 · 李商隐《晚晴》

直可忧秋廪,非徒病畦。

—— 宋 · 司马光《喜雨八韵呈明叔》

益滋蔓,鬖鬖高没人。

—— 宋 · 司马光《兴宗南园草盛不翦仆过而爱之为诗以赠》

郊原秀,晴阳草树曛。

—— 宋 · 司马光《送次道通判西京》

屋封何处,山田有卧牛。

—— 宋 · 司马光《文太师挽歌三首 其三》

古木阴薄,萧萧蠧叶微。

—— 宋 · 司马光《和端式十题 古木阴》

暑候浊,云火高巑岏。

—— 宋 · 司马光《新迁书斋颇为清旷偶书呈全董二秀才并示姪良富》

闲轩适足容数客,木初繁有佳色。

—— 宋 · 司马光《同圣民过杨之美听琵琶女奴弹啄木曲观诸公所赠歌明日投此为谢》

忠纯汲长孺,高洁黄公。

—— 宋 · 司马光《陪致政开府太师留守相公致政内翰燕集輙歌盛美为三公寿皆用公字为韵 内翰》

金正伏,火意尤骄盈。

—— 宋 · 司马光《和江邻几六月十一日省宿书事》

清和新雨晴,绿莎细软不妨行。

—— 宋 · 司马光《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其八》

忽滂沲,意为苍生福。

—— 宋 · 司马光《南园杂诗六首 苦雨》

茫茫野田平极目,历历古坟如屋。

—— 宋 · 司马光《古坟》

木绕茅庐,棋酒资清宴。

—— 宋 · 司马光《何秀才郊园五首 其五》

犹清和,闲斋亦爽垲。

—— 宋 · 司马光《招子骏尧夫》

虽当未半,已有清秋意。

—— 宋 · 司马光《和子骏秋意》

嗟嗟涉秋,天道何其淫。

—— 宋 · 文天祥《咏怀》

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 宋 · 文天祥《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燕语鶑啼春又,灯花剔尽暗窗斜。

—— 宋 · 文天祥《所怀》

神农虞吾谁适,回首西山继绝尘。

—— 宋 · 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其七》

一病忽两月,蓬头涉秋。

—— 宋 · 文天祥《又赋 其一》

过眼惊初,回头忆晚春。

—— 宋 · 文天祥《见艾有感》

正标吉朔,尧历载初辰。

—— 宋 · 晏殊《奉和圣制元日 其一》

二龙骖服,双鹤记尧年。

—— 宋 · 晏殊《句 其五六》

宜春耐,多福庄严,富贵长年。

—— 宋 · 晏殊《诉衷情》

年年春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

—— 宋 · 柳永《鬻海歌》

无间要荒华,尽万里、走梯航。

—— 宋 · 柳永《送征衣》

井络天开,剑岭云横控西

—— 宋 · 柳永《一寸金》

麦秋霁景,云忽变奇峰、倚寥廓。

—— 宋 · 柳永《女冠子》

辞故里,涉秋未停车。

—— 宋 · 朱熹《怀子厚》

蛮中灵草多,永清阴足。

—— 宋 · 朱熹《杂记草木九首 其三》

春条拥深翠,花明夕阴。

—— 宋 · 朱熹《杂记草木九首 其六》

端居春向残,气已清穆。

—— 宋 · 朱熹《杂记草木九首 其八》

何来此,清秋却复归。

—— 宋 · 朱熹《送祝泽之表兄还乡》

木已云暗,时禽变新声。

—— 宋 · 朱熹《示诸同志》

卢橘谩劳夸熟,柘浆未许析朝酲。

—— 宋 · 朱熹《次秀野杂诗韵 食梨》

出山几何时,归来便长

—— 宋 · 朱熹《刘德明彦集祝弟以夏云多奇峰为韵赋诗戏成五绝 其一》

悄蒨非人境,寒蝉已稠。

—— 宋 · 朱熹《仙洲新亭熹名以昼寒紫微张公为书其额判院刘丈乃出新句辄次高韵二首 其二》

寸心久矣遗纷杂,不但老禅斋腊。

—— 宋 · 朱熹《次刘圭甫和人梅花韵》

与君障日,羽扇宁复持。

—— 宋 · 朱熹《丘子野表兄郊园五咏 其四》

东峰切霄汉,首正凄紧。

—— 宋 · 朱熹《游芦峰分韵得尽字》

林叶经暗,蝉声今夕闻。

—— 宋 · 朱熹《宿山寺闻蝉作》

攒峦云晓,苍茫林影交。

—— 宋 · 朱熹《晨登云际阁》

气淑清,窗户有佳色。

—— 宋 · 朱熹《夏日斋居得潮州诗卷咏叹之余用卒章之韵以纪其事》

景已逾半,林阴方澹然。

—— 宋 · 朱熹《夏日二首 其一》

园木暗,窗户贮清阴。

—— 宋 · 朱熹《夏日二首 其二》

拱揖尚虞,干戈到商周。

—— 宋 · 朱熹《再赋解嘲》

木纷已成,流泉注惊波。

—— 宋 · 朱熹《过武夷作》

虽非水抱山环地,却是冬温冷天。

—— 宋 · 朱熹《怀潭溪旧居》

乔木生凉,芳蕤散秋馥。

—— 宋 · 朱熹《秋华四首 木犀》

两见云起,再闻春鸟啼。

—— 唐 · 孟浩然《久滞越中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

将探禹穴,稍背越王城。

—— 唐 · 孟浩然《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归来当炎,耕稼不及春。

—— 唐 · 孟浩然《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念离当首,漂泊指炎裔。

—— 唐 · 孟浩然《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簿》

是时方盛,风物自潇洒。

—— 唐 · 孟浩然《宴包二融宅》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徒。

—— 唐 · 孟浩然《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

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

—— 唐 · 孟浩然《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沅溪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 唐 · 王昌龄《龙标野宴》

南风开长廊,夜如凉秋。

—— 唐 · 王昌龄《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汉苑残花别,吴江盛来。

—— 唐 · 杜牧《龙丘途中二首 一》

菱透浮萍绿锦池,莺千啭弄蔷薇。

—— 唐 · 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

开门满院空秋色,新向庐峰过归。

—— 唐 · 杜牧《大梦上人自庐峰回》

何处营巢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

—— 唐 · 杜牧《村舍燕》

位极干坤三事贵,谤兴华一夫冤。

—— 唐 · 杜牧《闻开江相国宋下世二首 二》

倚云轩槛疑秋,下视西江一带流。

—— 唐 · 杜牧《贵池亭》

野水差新燕,芳郊咔莺。

—— 唐 · 杜牧《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秋瘴宁我毒,水胡不夷。

—— 唐 · 张九龄《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东弥首阔,西拒荆门壮。

—— 唐 · 张九龄《九月九日登龙山》

乡郊尚千里,流目云生。

—— 唐 · 张九龄《使还湘水》

云登陇首,秋露泫辽阳。

—— 唐 · 张九龄《饯王尚书出边》

阴泉犹冻,阳景昼方暾。

—— 唐 · 张九龄《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

近林方密,春余水更深。

—— 唐 · 张九龄《尝与大理丞袁公太府丞田公偶诣一所林沼尤胜因并坐其次相得甚欢遂赋诗焉以咏其事》

昔饮于洿,溷冬枯,自公感通,觱沸生兮。

—— 宋 · 佚名《荆门县人送裴均入朝谣(题拟)》

从春至,裸袒相逐。

—— 宋 · 佚名《嘲虾蟆》

不但春妍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

—— 宋 · 杨万里《夏日绝句》

试数六宵还五雨,坐令热作秋清。

—— 宋 · 杨万里《暮雨既霁将儿辈登多稼亭》

郡城至值,两日非宽程。

—— 宋 · 杨万里《晚出郡城往值夏谒胡端明泛舟夜归》

芍药截留春去路,鹿葱礼上初天。

—— 宋 · 杨万里《初夏清晓赴东宫讲堂行经和宁门外卖花市》

天勤雨,今年定有秋。

—— 宋 · 杨万里《和文远以作醮相疎》

今夕追凉还得热,何时遇却逢秋。

—— 宋 · 杨万里《月下果饮七首 其三》

凉冬暖非人境,雪打霜封即钓篷。

—— 宋 · 杨万里《留题筠庵以茅盖层出如蓑衣然》

热通宵睡不成,秋凉老眼又偏醒。

—— 宋 · 杨万里《秋夕不寐二首 其二》

欲尽头秋欲初,小凉未苦爽肌肤。

—— 宋 · 杨万里《闰六月立秋后暮热追凉郡圃二首 其二》

不教老子略眉开,热未除秋热来。

—— 宋 · 杨万里《秋暑三首 其一》

幸自漫山好,何如到清。

—— 宋 · 杨万里《雪用欧阳公白战律仍禁用映雪访戴等故事赋三首示同社 其三》

旱焚如复入秋,圣皇避殿减琼羞。

—— 宋 · 杨万里《圣上闵雨徧祷未应下诏避殿减膳感叹赋之》

热秋逾甚,寒梅暑亦开。

—— 宋 · 杨万里《七月二十三日题李亨之墨梅》

綵幡耐宜春字,宝胜连环曲水纹。

—— 宋 · 杨万里《秀州嘉兴馆拜赐春幡胜》

百株种杏自今春,度荣枯不解匀。

—— 宋 · 杨万里《十月朝补种杏花》

老夫老去真休去,一听梅山主盟。

—— 宋 · 杨万里《和姜邦杰春坊再赠七字》

无双字子羽,九月授衣先着絮。

—— 宋 · 杨万里《寄朱元晦长句以牛尾貍黄雀冬猫笋伴书》

珠玑金玉槌作屑,铸出鼎仍商彝。

—— 宋 · 杨万里《题薰陾中兴庆寿颂》

溪光逆昇檐,朱冻以幽。

—— 宋 · 杨万里《丁酉初春和张钦夫榕溪阁五言》

去秋今旱相继,淮江未浄郴江沸。

—— 宋 · 杨万里《旱后郴寇又作》

兴云只苦风,入秋今雨稍宜农。

—— 宋 · 杨万里《旱后喜雨四首 其三》

今年未觉难,那知秋热政无端。

—— 宋 · 杨万里《新秋盛热》

又涉三,余春安得停。

—— 宋 · 杨万里《四月三日登度雪台感兴》

南荒北客难将息,最是残春首时。

—— 宋 · 杨万里《西园晚步二首 其一》

春有儿孙有朋,月中寒影雨中声。

—— 宋 · 杨万里《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 芦苇林》

后园初无题目,小树微芳也得诗。

—— 宋 · 杨万里《红锦带花》

只今热已如此,若到秋高何似生。

—— 宋 · 杨万里《夏夜诚斋望月》

爽似月华秋艳艳,韵如荷叶田田。

—— 宋 · 杨万里《和赵稷臣惠诗轴》

六年三度过兰溪,总是残春首时。

—— 宋 · 杨万里《过横山塔下》

花落春容瘦,阴浓意新。

—— 宋 · 杨万里《癸亥上巳即事》

箑秋新妬,暄窗冷早侵。

—— 宋 · 杨万里《后圃秋步》

粤犬吠雪非差事,粤人语冰虫似。

—— 宋 · 杨万里《荔枝歌》

说露谈风有典章,咏秋吟入宫商。

—— 宋 · 杨万里《听蝉八绝句 其五》

日虽炎夜却清,四更还更胜三更。

—— 宋 · 杨万里《五月十六夜病中无聊起来步月五首 其四》

花全退,犹寒柳尚眠。

—— 宋 · 杨万里《和仲良病中耽睡》

春在已愁热,来还解凉。

—— 宋 ·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五首 其二》

竹风秋九,溪月昼三更。

—— 宋 · 杨万里《夏夜月下独酌二首 其一》

末伏将催中伏休,匆匆送又迎秋。

—— 宋 · 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鶑与大儿议秋凉一出游山三首 其一》

暑极无可增,余亦复几。

—— 宋 · 杨万里《新凉五言呈尤延之》

暑减未曾,秋暑增愈剧。

—— 宋 · 杨万里《秋暑》

橘中招绮,瓜处屏伾文。

—— 宋 · 杨万里《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四首 其四》

平生畏长,一念愿清秋。

—— 宋 · 杨万里《感秋五首 其五》

无双小道士,一丘一壑长避世。

—— 宋 · 杨万里《李圣俞郎中求吾家江西黄雀醝法戏作醝经遗之》

晚春早浑无伴,暖艳晴香政可怜。

—— 宋 · 杨万里《多稼亭前两槛芍药红白对开二百朵》

竹间露重午方干,松里云深亦寒。

—— 宋 · 杨万里《初夏三绝句 其三》

烟雨横江水着天,不曾涝似今年。

—— 宋 · 杨万里《新淦抛江》

不知蝉报,为复自吟风。

—— 宋 · 杨万里《山居》

青李来禽已眼明,新瓜入见何曾。

—— 宋 · 杨万里《六月六日小集二首 其一》

如君岂弟民父母,春风风人雨雨。

—— 宋 · 杨万里《送吉州太守胡平一寺正赴召》

去岁徂秋,无日不此嬉。

—— 宋 · 杨万里《憩怀古堂》

褰凉润青油幕,秋摘甘寒黑水精。

—— 宋 · 杨万里《蒲萄架》

向来春交,旱气亦太虐。

—— 宋 · 杨万里《望雨》

满园无数好亭子,一不知何许凉。

—— 宋 · 杨万里《新暑追凉》

常爱阳县,往年曾再过。

—— 唐 · 岑参《送崔主簿赴夏阳》

霜随驱暑,风逐振江涛。

—— 唐 · 岑参《送赵侍御归上都》

秋来唯有雁,尽不闻蝉。

—— 唐 · 岑参《首秋轮台》

云照银印,暑雨随行辀。

—— 唐 · 岑参《送颜平原》

僧房云濛濛,月寒飕飕。

—— 唐 · 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作》

树密昼先夜,竹深已秋。

—— 唐 · 岑参《过王判官西津所居》

残云收暑,新雨带秋岚。

—— 唐 · 岑参《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有来竹四幅,冬生变态。

—— 宋 · 黄庭坚《次韵谢黄斌老送墨竹十二韵》

春供馈妇几番笋,与行人百亩阴。

—— 宋 · 黄庭坚《陈氏园咏竹》

冰壶不可与虫飨,秋月不可与俗士赏。

—— 宋 · 黄庭坚《答明略并寄无咎》

云凉生土囊口,周鼎汤盘见科斗。

—— 宋 · 黄庭坚《再次韵呈明略并寄无咎》

戎州畦少蔬供,感君来饭在家僧。

—— 宋 · 黄庭坚《谢杨履道送银茄四首 其三》

今此百亩宫,冬温清凉。

—— 宋 · 黄庭坚《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

扶风乔木阴合,斜谷铃声秋夜深。

—— 宋 · 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 其二》

忽忆头陀云外人,闭门作与僧过。

—— 宋 · 黄庭坚《僧景宗相访寄法王航禅师》

春蛙秋蝇不到耳,凉冬暖总宜人。

—— 宋 · 黄庭坚《题淡山岩二首 其一》

日永知槐,云黄喜麦秋。

—— 宋 · 黄庭坚《慈孝寺饯子敦席上奉同孔经父八韵》

香醉山中木阴,来禽磊磊承风雾。

—— 宋 · 黄庭坚《南山罗汉贊十六首 其九》

莫问途,麦秋宜煮餠。

—— 宋 · 黄庭坚《送李德素归舒城》

一别七冬,几书通置邮。

—— 宋 · 黄庭坚《都下喜见八叔父》

五十八,圭璋无玷也。

—— 宋 · 黄庭坚《宝梵大师真贊》

出民于水,惟伯禹。

—— 宋 · 黄庭坚《虎号南山 其三》

春深花落病在床,永过眼等虚掷。

—— 宋 · 黄庭坚《新凉示同学》

春蚕眠巨箔,蜩化枯枝。

—— 宋 · 黄庭坚《午寝》

却登畦视耘耔,烘顔炙背栖苍蝇。

—— 宋 · 黄庭坚《息暑岩》

无双乃吾宗,同舍颇似王安丰。

—— 宋 · 黄庭坚《答黄冕仲索煎双井并简扬休》

种德江南,宣威西,合宫陪享。

—— 宋 · 黄庭坚《鼓笛慢・水龙吟》

政乐中和,夷宴喜,官梅乍传消息。

—— 宋 · 黄庭坚《雨中花・夜行船》

化作绿阴槐

—— 宋 · 黄庭坚《忆帝京》

我行向厌次,扇日在摇。

—— 宋 · 黄庭坚《招子高二十二韵兼简常甫世弼》

时同二三友,竹轩凉晚。

—— 宋 · 黄庭坚《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韵》

频谢除,曾未厌来往。

—— 宋 · 黄庭坚《送吴彦归番阳》

雨余清夜醉,黄鹂不觉报春深。

—— 宋 · 黄庭坚《送陈萧县》

凉秋日数来过,要与六经生羽翼。

—— 宋 · 黄庭坚《再和答张仲谋陈纯益兄弟》

少壮几时已秋,待而成人吾木拱。

—— 宋 · 黄庭坚《和舍弟中秋月》

露华侵衣寒耿耿,绝胜永处深甑。

—— 宋 · 黄庭坚《和世弼中秋月咏怀》

遥知谢法曹,诗句多景。

—— 宋 · 黄庭坚《送酒与周法曹用前韵》

书记姓名不肯学,得纸无异得裘。

—— 宋 · 黄庭坚《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

清明气妍暖,亹亹向朱

—— 宋 · 黄庭坚《寄陈适用》

风云灭须臾,草木但春

—— 宋 · 黄庭坚《观道二篇 其二》

朱侯明日君定行,行李触热时已

—— 宋 · 黄庭坚《送朱贶中允宰宋城》

客还次第阅春,坐见岁序寒峥嵘。

—— 宋 · 黄庭坚《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甯山水图》

竹声寒簟,辍寝中夜听。

—— 宋 · 黄庭坚《四月戊申赋盐万岁山中仰怀外舅谢师厚》

暑极阳功,时霖作阴事。

—— 宋 · 黄庭坚《次韵谢外舅病不能拜复官夏雨眠起之什》

欻别离之几时兮,谁与此日冬夜。

—— 宋 · 黄庭坚《悼往》

小霁卧观书,凉轩簟舒。

—— 宋 · 黄庭坚《和庭诲雨后》

妪万物,正昼晦郊原。

—— 宋 · 黄庭坚《延寿寺僧小轩极萧洒予为名曰林乐取庄生所谓林乐而无形者并为赋诗》

寒窗对酒听雨雪,簟烹茶卧风月。

—— 宋 · 黄庭坚《寄题安福李令爱竹堂》

人言外论殊不尔,勿持明冰照虫。

—— 宋 · 黄庭坚《吉老两和示戏答》

日蓬山永,戎葵茂墙藩。

—— 宋 · 黄庭坚《次韵子瞻赠王定国》

往时望江宰,今为津吏。

—— 宋 · 黄庭坚《次韵仲车因娄行父见寄之什》

丰草木,五云卫郊丘。

—— 宋 · 黄庭坚《同钱志仲饭藉田钱孺文官舍》

维王调玉烛,时雨我田。

—— 宋 · 黄庭坚《次韵曾子开舍人游藉田载荷花归》

忽烹双鲤鱼,中有初作。

—— 宋 · 黄庭坚《次韵答宗汝为初夏见寄》

樽前犹讲学,夜衆星繁。

—— 宋 · 黄庭坚《送晁道夫叔姪》

前湖后湖水,初凉。

—— 宋 · 黄庭坚《荆州即事药名诗八首 其二》

病竹犹能冠丛,篁解箨匆匆。

—— 宋 · 黄庭坚《咏子舟小山丛竹》

曲肱簟寒,炙背冬屋暖。

—— 宋 · 黄庭坚《见子瞻粲字韵诗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辄次韵寄彭门三首 其三》

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深。

—— 宋 · 黄庭坚《初望淮山》

天道昼夜廻转不曾住,春秋冬忙,颠风暴雨电雷狂。

—— 唐 · 元稹《乐府古题序 人道短》

钟鼓繁,禜秋玉帛积。

—— 唐 · 元稹《乐府古题序 出门行》

是时游辈,不敢措舌端。

—— 唐 · 元稹《和乐天赠樊着作》

帝命泽诸,不弃虫与昆。

—— 唐 · 元稹《竞渡》

不使及僭差,粗得御寒

—— 唐 · 元稹《茅舍》

莫厌日长,莫愁冬日短。

—— 唐 · 元稹《遣兴十首 二》

火再伏,清商暗回飙。

—— 唐 · 元稹《遣兴十首 五》

青衫经黕,白发望乡稠。

—— 唐 · 元稹《闲二首 二》

水漾天末,晚旸依岸邨。

—— 唐 · 元稹《送王十一南行》

风多暖暖,树木有繁阴。

—— 唐 · 元稹《表夏十首 一》

江瘴炎早,蒸腾信难度。

—— 唐 · 元稹《表夏十首 三》

孟月犹浅,奇云未成峰。

—— 唐 · 元稹《表夏十首 四》

忽厌景长,今春行已及。

—— 唐 · 元稹《表夏十首 六》

莫厌虫多,蜩螗定相扰。

—— 唐 · 元稹《表夏十首 七》

西山雪消,江势东南泻。

—— 唐 · 元稹《表夏十首 九》

索居犹几日,炎忽然衰。

—— 唐 ·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 三十二》

芙蓉生浦,杨柳送春风。

—— 唐 · 陈子昂《春晦饯陶七于江南同用风字》

卑宫昭德,尊老睦尧亲。

—— 唐 · 陈子昂《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

郁蒸炎晚,栋宇閟清阴。

—— 唐 · 陈子昂《南山家园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凉独坐思远率成十韵》

陇云晴半雨,边草先秋。

—— 唐 · 贺知章《送人之军》

诏旂分物,专土锡唐弓。

—— 唐 · 贺知章《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揭日昭东,抟风滞北溟。

—— 唐 · 温庭筠《过孔北海墓二十韵》

宜春耐,多福壮严,富贵长年。

—— 宋 · 米芾《诉衷情》

松竹留因,溪山去为秋。

—— 宋 · 米芾《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 其一》

密友从春拆,红薇过荣。

—— 宋 · 米芾《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 其六》

一自扣舷惊统,洛川云物至今多。

—— 宋 · 米芾《次韵魏见寄》

中外分区宇,夷殊风土。

—— 唐 · 骆宾王《杂曲歌辞 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一》

两宫隆眷遇,诸耸瞻听。

—— 宋 · 秦观《正仲左丞生日》

碧流如镜羽觞飞,木阴阴五月时。

—— 宋 · 秦观《燕觞亭》

芳菲歇去何须恨,木阴阴正可人。

—— 宋 ·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庄周笑我机械深,王见我须赏音。

—— 宋 · 沈括《贺仲雨斗门》

大雪冬没胫,秋多虵蚖。

—— 宋 · 苏洵《忆山送人》

江天物候潜衰变,气爽初疑景余。

—— 宋 · 寇准《秋日》

高桐深密间幽篁,乳燕声稀日长。

—— 宋 · 寇准《微凉》

庭树阴阴景迟,闲房愁对暮帘垂。

—— 宋 · 寇准《夏日有怀》

古邑端居景移,炎飙经雨自收威。

—— 宋 · 寇准《初秋即事》

最怜木青阴合,时有鶑声似故乡。

—— 宋 · 寇准《临海驿夏日》

千门雨歇,高树夕阳生。

—— 宋 · 寇准《西垣致斋日因成一章呈二相公》

遥山雨歇,远树凉风至。

—— 宋 · 寇准《长郊雨余远树减翠新蝉忽鸣激耳嘹唳久客孤坐情如何哉形之于文聊以自遣》

重门寂寂经初,尽日垂帘细雨中。

—— 宋 · 寇准《初夏雨中》

熨斗薰笼分衣,翁身独比去年衰。

—— 宋 · 范成大《重午》

压屋雨云昼暗,环城霖潦寒。

—— 宋 · 范成大《积雨作寒五首 其一》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深。

—— 宋 · 范成大《喜晴二首 其二》

檥棹古销,搘筇新上方。

—— 宋 · 范成大《上方寺》

向来旱连三月,吁嗟上诉声满屋。

—— 宋 · 范成大《秋雷叹》

虫虽衆多,罪性相百什。

—— 宋 · 范成大《嘲蚊四十韵》

健笔谁能后赋,向来江无双。

—— 宋 · 范成大《寄题筠州钱有文明府新昌小道院 其二》

淹留且结西湖,同到秋风赋遂初。

—— 宋 · 范成大《次韵子文客舍小楼》

肤粗已皴,秋蔕熟将脱。

—— 宋 · 范成大《题蜀果图四首 甘瓜》

挽春同住,看到火西流。

—— 宋 · 范成大《太平瑞圣花》

欣欣日永,媚我幽人庐。

—— 宋 · 范成大《题赵昌四季花图 葵花萱草》

我欲今年来结,莫扃岫幌掩云关。

—— 宋 · 范成大《偃月泉》

郊庙熙成霈率滨,罪如猾亦维新。

—— 宋 · 范成大《送洪内翰使虏二首 其一》

送春迎未闻雷,日日斜风细雨来。

—— 宋 · 范成大《初夏三绝呈游子明王仲显 其三》

一菴湿蛰似龟藏,深暄寒未可常。

—— 宋 · 范成大《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 其一》

瑶琨为室云为关,龙君所居朱寒。

—— 宋 · 范成大《龙门峡》

相从结此,何异归陇亩。

—— 宋 · 范成大《再次韵呈宗伟温伯》

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衣。

—— 宋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 其五》

向来炎官作旱,万里彤霞烘玉宇。

—— 宋 · 范成大《七月五日夜雨快晴》

妖妍万变成凋谢,长养须资大权。

—— 宋 · 韩琦《暮春书事》

松筠成阴,莲芰入秋香。

—— 宋 · 韩琦《长安府舍十咏 北塘》

仍岁农畴失秋,方春尤窘奈饥流。

—— 宋 · 韩琦《闵农》

夜泉声来枕簟,春来花气透帘栊。

—— 宋 · 韩琦《安阳好・忆江南》

从来三月赏芳妍,开晚今逢首天。

—— 宋 · 韩琦《乙卯昼锦堂同赏牡丹》

观农省岁知民瘼,退寇安邦建桓。

—— 宋 · 韩琦《睢阳五老图》

可爱西园景长,南来风好拂襟凉。

—— 宋 · 韩琦《西园初暑》

弥月固未歇,况兹景长。

—— 宋 · 韩琦《夜合》

庆历丙戌,早气蒸如焚。

—— 宋 · 韩琦《岁旱晚雨》

尽搜秋乘龙起,併与寰区瑞雪多。

—— 宋 · 韩琦《屡雪》

皇祐辛卯,六月朔伏暑。

—— 宋 · 韩琦《苦热》

荆人之璧尚有瑕,后之璜岂无考。

—— 宋 · 韩琦《答陈舜俞推官惠诗求全瓦古砚》

至和乙未,二麦死大旱。

—— 宋 · 韩琦《喜雪》

春来忘芳非,至失炎热。

—— 宋 · 韩琦《虚心堂会陈龙图》

云生此日,春色尽今朝。

—— 唐 · 贾岛《和孟逸人林下道情》

自是根机钝,非关腊深。

—— 唐 · 贾岛《赠胡禅归》

相逢新满,不见半年余。

—— 唐 · 贾岛《喜无可上人游山回》

虽无病,经秋不过原。

—— 唐 · 贾岛《寄刘侍御》

坚冰连处,太白接青天。

—— 唐 · 贾岛《送僧归太白山》

去腊催今,流光等逝波。

—— 唐 · 贾岛《送玄岩上人归西蜀》

腊今应三十余,不离树下冢间居。

—— 唐 · 贾岛《寄无得头陀》

边臣说使朝天子,发语轰然激雷。

—— 唐 · 贾岛《颂德上贾常侍》

水岸寒楼带月跻,林初见岳阳溪。

—— 唐 · 贾岛《夏夜登南楼》

日斜襃谷鸟,浅巂州蚕。

—— 唐 · 贾岛《送雍陶入蜀》

木鸟巢边,终南岭色鲜。

—— 唐 · 贾岛《过雍秀才居》

中时山果熟,后竹阴繁。

—— 唐 · 贾岛《送僧》

喜见日来,变为松景清。

—— 唐 · 孟郊《题从叔述灵岩山壁》

潺湲冬冷,光彩昼夜明。

—— 唐 · 孟郊《分水岭别夜示从弟寂》

故人季中,及此百余日。

—— 唐 · 孟郊《将见故人》

春野变木德,天临火星。

—— 唐 · 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

去秋虽薄熟,今犹未雨。

—— 唐 ·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九》

桑叶肥,秾阴夹长津。

—— 唐 ·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十一》

圣人久已矣,游遥相望。

—— 唐 · 高适《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

及今孟理宜热,重裘无温坐当午。

—— 宋 · 曾巩《多雨》

胜事山风吹木石,暂如韶管弦声。

—— 宋 · 曾巩《田中作》

口楼台供夕望,晴川风物待春游。

—— 宋 · 曾巩《送双渐之汉阳》

无双誉,菑川第一才。

—— 宋 · 曾巩《送郑州邵资政》

我从得病卧闾巷,三见物争滋荣。

—— 宋 · 曾巩《初夏有感》

风翻日炙潦尽,古练一匹常奫沦。

—— 宋 · 曾巩《奉和滁州九咏九首 庶子泉》

燕居日已永,木纷成结。

—— 唐 · 韦应物《燕居即事》

东郊暮草歇,千里云生。

—— 唐 · 韦应物《奉送从兄宰晋陵》

重门永日掩,清池云生。

—— 唐 · 韦应物《夏景端居即事》

远峰明夕川,雨生衆绿。

—— 唐 · 韦应物《始除尚书郎别善福精舍》

嵯峨云起,迢遰山川永。

—— 唐 · 韦应物《送苏评事》

登高望燕代,日夕生云。

—— 唐 · 韦应物《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

条绿已密,朱蕚缀明鲜。

—— 唐 · 韦应物《夏花明》

阴颖夕房敛,阳条花明。

—— 唐 · 韦应物《种药》

暑未晏,蝉鸣景已曛。

—— 唐 · 韦应物《始闻夏蝉》

缄书当时,开缄时已度。

—— 唐 · 韦应物《荅李博士》

高林滴露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

—— 唐 · 韦应物《子规啼》

龙蛇变化此中隐,云奔走雷阗阗,恐成霹雳飞上天。

—— 唐 · 韦应物《古剑行》

云开郊绿,景晏青山沈。

—— 唐 · 韦应物《沣上精舍荅赵氏外生伉》

郊园雨歇,闲院绿阴生。

—— 唐 · 韦应物《荅端》

岚岭晓城分,清阴条长。

—— 唐 · 韦应物《慈恩伽蓝清会》

残莺知浅,社雨报年登。

—— 唐 · 韦应物《假中对雨呈县中僚友》

乔木生凉,流云吐华月。

—— 唐 · 韦应物《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景已难度,怀贤思方续。

—— 唐 · 韦应物《寄子西》

坐使青灯晓,还伤衣薄。

—— 唐 · 韦应物《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养病惬清,郊园敷卉木。

—— 唐 · 韦应物《西郊养疾闻畅校书有新什见赠久伫不至先寄此诗》

昼人已息,我怀独未宁。

—— 唐 · 韦应物《沣上寄幼遐》

首起趣东作,已看耘田。

—— 唐 · 韦应物《晚出沣上赠崔都水》

辞旧国,穷秋卧滁城。

—— 唐 · 韦应物《郡斋感秋寄诸弟》

岸帻偃东斋,天清晓露。

—— 唐 · 韦应物《休暇东斋》

更仰紫宸敷睿唱,絃春诵永游扬。

—— 宋 · 夏竦《奉和御制国学太宗皇帝御书阁告成》

时遵历春当孟,礼宪周郊日在辛。

—— 宋 · 夏竦《奉和御制恭谢南郊》

花落春莺晚,风光叶初。

—— 唐 · 褚遂良《安德山池宴集》

春蚕而冬敖,假而秋揫。

—— 宋 · 葛洪《癸丑腊大暖志之》

腊月近汤泉不冻,天临渭屋多凉。

—— 宋 · 王建《昭应官舍书事》

赊来半重熏尽,投着山中旧主人。

—— 宋 · 王建《寄刘蕡问疾》

夜新晴星校少,雨收残水入天河。

—— 宋 · 王建《新晴》

伴僧斋过,中酒卧经旬。

—— 宋 · 王建《赠溪翁》

檐灯经纱笼黑,溪叶先秋腊树红。

—— 宋 · 王建《题石瓮寺》

虽有殊,气味都不改。

—— 唐 · 高力士《感巫州荠菜》

唯愿君臣千万世,六合同心归华

—— 宋 · 宋太宗《缘识 其一九》

果收新脆,金丸落、惊飞鸟。

—— 宋 · 周邦彦《隔浦莲・隔浦莲近拍》

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飞沙。

—— 唐 · 张继《会稽郡楼雪霁》

开拆秋天光,崩腾雷吼。

—— 宋 · 李华《仙游寺》

此乡多杂俗,戎殊音旨。

—— 唐 · 崔颢《结定襄郡狱效陶体》

色归舟壑,春光逐碧虚。

—— 唐 · 崔颢《和黄三安仁山庄五首 五》

拜吟三享,饔盛九牢飱。

—— 宋 · 杨杰《元会》

苦炎烈,入伏气候恶。

—— 宋 · 苏舜钦《依韵和胜之暑饮》

雕栏迎发奇葩,不拟分来野客家。

—— 宋 · 赵师秀《叶侍郎送红芍药》

山云随坐,江草伴头陀。

—— 唐 · 刘长卿《赠普门上人》

旧石曹娥篆,空山禹祠。

—— 唐 · 刘长卿《送荀八过山阴旧县兼寄剡中诸官》

草覆昭丘绿,江从口分。

—— 唐 · 刘长卿《夏口送长宁杨明府归荆南因寄幕府诸公》

云亘百里,合沓遥相连。

—— 唐 · 刘长卿《关门望华山》

登堂望稽山,怀哉禹勤。

—— 宋 · 宋高宗《中和堂》

衣服贵适宜,冬裘与葛。

—— 宋 · 张继先《又省衣》

无冬、钩阑侧畔。

—— 宋 · 张继先《惜时芳・思归乐》

畏日初交,闲花尚是春。

—— 宋 · 张继先《简元规泰定二公》

西源好,迎洒炎风。

—— 宋 · 张继先《望江南・忆江南》

景舒长,麦天清润,高低万木成阴。

—— 宋 · 黄裳《宴春台》

黄云连天麦熟,水稻漠漠吹秋风。

—— 宋 · 黄裳《汉中行》

绛包玉液踰中,黛染罗帷度北风。

—— 宋 · 黄裳《荔子 其二》

缔构况融结,犹造秋与

—— 宋 · 黄裳《假山》

诏遗夷秋容动,言付公卿玉几闲。

—— 宋 · 黄裳《哲宗皇帝挽辞 其三》

倾宫晨起传轻粧,山殿生风日长。

—— 宋 · 蔡襄《梨园小部》

天地热焰烘,崇朝快雨随清风。

—— 宋 · 蔡襄《甲辰闰月初伏快雨凉风昼眠初觉庭前小栏花木各有意气效柏梁体》

密叶阴沈景新,朱栏红药自为春。

—— 宋 · 蔡襄《和运使学士芍药篇》

苗欲长苦焦枯,又送微波上层陇。

—— 宋 · 蔡襄《和王学士水车》

竹侍前楹,凉襟析旧酲。

—— 宋 · 蔡襄《夏晚南墅》

荔子风标全占,荷花顔色未饶春。

—— 宋 · 蔡襄《和王介夫游西禅兼呈黄承制》

珍藏箧笥未为失,更有明年日长。

—— 宋 · 蔡襄《漳州白莲僧宗要见遗纸扇每扇各书一首 其三》

病恼连春,居闲意味长。

—— 宋 · 蔡襄《寓居兴化转运廨舍》

上贤若游,鸟兽于麟凤。

—— 宋 · 蔡襄《送任山归河东》

今年初我复至,深丛晚艷余孤葩。

—— 宋 · 蔡襄《忆弟》

余思去还瓯闽,温风赤日争陶蒸。

—— 宋 · 蔡襄《送杨渥赴西安主簿》

南方赤苦蒸湿,万木无声就僵藁。

—— 宋 · 蔡襄《圣泉寺松径》

余恩华在,高谊古今倾。

—— 宋 · 蔡襄《四月十七日奉安仁宗皇帝御容于景灵孝严殿是日舟次陈留感怀述事十六韵》

天山冬雪,交河南北流。

—— 唐 · 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

莲开剑水,春桃发绶花。

—— 唐 · 虞世南《门有车马客》

南国行周化,稽山秘图。

—— 唐 · 虞世南《奉和幸江都应诏》

喧金奏,重润响朱弦。

—— 唐 · 虞世南《奉和献岁讌宫臣》

僧无热,凌冬草不枯。

—— 唐 · 罗隐《四顶山》

窗七叶连阴暗。

—— 唐 · 罗隐《句》

黄童徒逞辩,广都庞令恐非才。

—— 唐 · 罗隐《送姚安之赴任秋浦》

宫省旧推皇甫谧,寺曹今得侯婴。

—— 唐 · 罗隐《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

栋间云出认行轩,郊外阴阴木繁。

—— 唐 · 罗隐《送程尊师之晋陵》

祢生词赋抛江,汉祖精神忆沛中。

—— 唐 · 罗隐《西京道中》

作头,秋冬为尾。

—— 唐 · 罗隐《芳树》

中间李建州,汭偶同游。

—— 唐 · 罗隐《题方干诗》

作头,秋冬为尾。

—— 唐 · 罗隐《鼓吹曲辞 芳树》

一种西归一般达,柏台霜冷城春。

—— 唐 · 罗隐《送卢端公归台卢校书之夏县》

龙楼冷落口寒,从此风流为废物。

—— 唐 · 罗隐《薛阳陶觱篥歌》

棋墅风烟清早,禊亭兰茝暗残春。

—— 宋 · 王拱辰《句》

公才掩诸,文体变当时。

—— 唐 · 宋之问《范阳王挽词二首 一》

济济衣冠会,喧喧夷俱。

—— 唐 · 宋之问《扈从登封告成颂应制》

张乐轩皇至,征苗禹徂。

—— 唐 · 宋之问《洞庭湖》

余鸟兽蕃,秋末禾黍熟。

—— 唐 · 宋之问《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

一夜西风似不。

—— 宋 · 陈亮《南乡子》

叶丛中,春花重出。

—— 宋 · 陈亮《桂枝香》

看几番、神奇臭腐,裘冬葛。

—— 宋 · 陈亮《贺新郎》

光阴虽属,风露已惊秋。

—— 宋 · 邵雍《高竹八首 其二》

中分洪造王力,横截大山伊水流。

—— 宋 · 邵雍《留题龙门 其一》

相阔秋闻甚事,可亲灯火读何书。

—— 宋 · 邵雍《二十九日依韵和洛阳陆刚叔主簿见赠》

竹庭睡起闲隠几,悠悠日光景长。

—— 宋 · 邵雍《竹庭睡起》

尝忆去年初时,与尔同听杜鹃啼。

—— 宋 · 邵雍《听杜鹃思亡弟》

仍在盛中,伏枕几百日。

—— 宋 · 邵雍《重病吟》

驱烦暑,初晴送晚凉。

—— 宋 · 邵雍《清风长吟》

末喜尝新酒味,春初爱嗅早梅香。

—— 宋 · 邵雍《依韵和王安之少卿六老诗仍见率成七 其六》

住长生洞,冬居安乐窝。

—— 宋 · 邵雍《尧夫何所有》

虽然春老难牵复,却有初能就移。

—— 宋 · 邵雍《安乐窝中吟 其一〇》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入时。

—— 宋 · 邵雍《首尾吟 其四五》

春去休惊晚,来还喜初。

—— 宋 · 邵雍《春去吟》

去休言暑,冬来始讲寒。

—— 宋 · 邵雍《重九日登石阁三首 其二》

松桂隆冬始见青,蒿莱盛亦能荣。

—— 宋 · 邵雍《旋风吟二首 其二》

春秋冬能无累,雪月风花都一连。

—— 宋 · 邵雍《春天吟》

春时耕种,时耘耨。

—— 宋 · 邵雍《力穑吟》

久不雨,满天下愁苦。

—— 宋 · 邵雍《望雨 其一》

商盛日何由见,唐汉衰年争忍思。

—— 宋 · 邵雍《首尾吟 其一一〇》

日到天宫,凭栏望莫穷。

—— 宋 · 邵雍《天宫小阁》

木无重数,森阴翠樾低。

—— 宋 · 邵雍《夏日南园》

欲殿羣芳仍占,得专奇品不须春。

—— 宋 · 邵雍《同王胜之学士转运赏西园芍药》

久畏暑日,喜逢秋夜天。

—— 宋 · 邵雍《和秋夜》

远难出,止行南北园。

—— 宋 · 邵雍《不出吟》

可能乘兴否,圃上盘桓。

—— 宋 · 邵雍《招司马君实游夏圃》

灼见台日,曾照升自陑。

—— 宋 · 邵雍《观棋大吟》

江村入多雷雨,晓作狂霖晚又晴。

—— 唐 · 韦庄《暴雨》

纔见早春莺出谷,已惊新燕巢梁。

—— 唐 · 韦庄《和人春暮书事寄崔秀才》

事业初传小侯,中年剑笏在西州。

—— 唐 · 韩翃《送夏侯侍郎》

汗苑芳菲入阑,待君障日蒲葵扇。

—— 唐 · 韩翃《别李明府》

暂为羣木暎,秋冬方见郁高林。

—— 唐 · 天然《孤寂吟》

志期周礼制区,人称孔阴生阙西。

—— 宋 · 程颐《闻侯舅应辟南征诗》

麦始秀,江上多南风。

—— 唐 · 张潮《杂曲歌辞 长干行》

麦始秀,江上多南风。

—— 唐 · 张潮《江风行》

未知香山白,何似江黄。

—— 宋 · 周密《蜡梅》

乐吾山兮长,归来兮濯沧浪之尘缨。

—— 宋 · 周密《北山四时招隠辞 其二》

南通火,西瞰秋霜。

—— 唐 · 卢照邻《中和乐九章 歌明堂第二》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凉。

—— 唐 · 卢照邻《初夏日幽庄》

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

—— 唐 · 张籍《徐州试反舌无声》

赫赫温风扇,炎炎日徂。

—— 唐 · 张籍《夏日可畏》

竹间虚馆无朝讼,山畔青田长苗。

—— 唐 · 张籍《赠李杭州》

景常昼毒,密林无鸣蝉。

—— 唐 · 张籍《寄韩愈》

佛寺连野水,池幽景清。

—— 唐 · 张籍《野寺后池寄友》

公请告,养疾城南庄。

—— 唐 · 张籍《祭退之》

京城住,今朝独远归。

—— 唐 · 张籍《送闽僧》

定知巡礼后,解始应回。

—— 唐 · 张籍《送僧游五台兼谒李司空》

江臯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枝。

—— 唐 · 张籍《答鄱阳客药名诗》

无事门多闭,偏知日长。

—— 唐 · 张籍《夏日闲居》

初晴山色静,早木阴繁。

—— 宋 · 文彦博《依韵和答文裕羣牧侍郎》

是时仲之晦日,日轮停午炎炎时。

—— 宋 · 文彦博《伏蒙仆射侍中贾寄示游潠上弊园归至湖上诗一章研味钦服不能自已辄成拙句仰答来贶》

南归寂照庵,潜移性海入华严。

—— 宋 · 文彦博《送顺师赴积庆院寂照庵结夏偶成二颂》

虫疑非蚤,狐听异先春。

—— 宋 · 文彦博《天圣五年春省试献羔开冰》

薄宦覊尘事,劳生困畦。

—— 宋 · 文彦博《翫月吟寄友人 其二》

春光垂欲尽,景渐增添。

—— 宋 · 文彦博《提举端明宠示三月三十日雨中书怀包含广博义味精深词高韵险宜其寡和辄次元韵》

踈帘捲清风阁,密幄冬褰爱日堂。

—— 宋 · 文彦博《北都留守相公韩以某顷守魏都粗脩斋舍特加标牓仍示雅章谨依高韵》

辗转犹憎夜久,支离何堪春病余。

—— 宋 · 贺铸《题海陵寓舍四首 其二》

一溪春水百家利,二顷秧千石收。

—— 宋 · 贺铸《题皖山北濒江田舍》

流向夜郎纔半道,径还江乐当年。

—— 宋 · 贺铸《寄别秦观少游》

终春久旱暵,涉俄溽暑。

—— 宋 · 贺铸《喜雨》

景延永,烈日天中央。

—— 宋 · 贺铸《病暑》

今朝鸡鸣,麦熟田头喧。

—— 宋 · 贺铸《田园乐》

昔屯否,代邦天所开。

—— 宋 · 贺铸《和张谋父游石佛山观魏太武书》

云观登临清

—— 宋 · 贺铸《台城游・水调歌头》

西戍长回首,高城当口。

—— 宋 · 贺铸《变竹枝词九首 其五》

郎官口使,仙客夜郎囚。

—— 宋 · 贺铸《郎官湖》

指挥夷无遗策,开阖干坤有至神。

—— 宋 · 张孝祥《辛巳冬闻德音 其一》

木成阴,路袅薰风转。

—— 宋 · 张孝祥《点绛唇》

木阴阴,路袅薰风转。

—— 宋 · 张孝祥《点绛唇》

地无暑,未寒泉有冰。

—— 宋 · 王云《句 其二》

日初长候,风櫺暑夕眠。

—— 宋 · 朱淑真《夏枕自咏》

淡红衫子透肌肤,日初长水阁虚。

—— 宋 · 朱淑真《夏日游水阁》

驱彼犬羊族,正此戎疆。

—— 唐 · 李峤《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尔而作》

暄籥三春谢,炎钟九初。

—— 唐 · 李峤《四月奉教作》

绿树炎氛满,朱楼景长。

—— 唐 · 李峤《五月奉教作》

列三成范,尧沈九日辉。

—— 唐 · 李峤《箭》

沼莲初发,秋田麦稍稀。

—— 唐 · 李峤《田假限疾不获还庄载想田园兼思亲友率成短韵用写长怀赠杜幽素》

积阳躔首,隆旱届徂秋。

—— 唐 · 李峤《晚秋喜雨》

遘余闰,屋室如炊蒸。

—— 宋 · 梅尧臣《答廷评宗说遗冰》

雨久枯脆,秋风遂倾敧。

—— 宋 · 梅尧臣《建德新墙诗》

尔教禁足不出户,盛畏蹈蝼蚁踪。

—— 宋 · 梅尧臣《绍岩上人宁亲》

三日雨刺昏垫,五日炎热讥旱伤。

—— 宋 · 梅尧臣《闻进士贩茶》

畏冷不敢食,有类虫疑。

—— 宋 · 梅尧臣《中伏日永叔遗冰》

东走沧海上,果采荔枝。

—— 宋 · 梅尧臣《送施縡秀才下第》

唯咏冰雪辞,可以销日。

—— 宋 · 梅尧臣《依韵和僧说夏日闲居见寄》

殿阁风来日长,青林抽嫩见余芳。

—— 宋 · 梅尧臣《次韵和原甫阁下午寝晚归见示》

遥爱景佳,行行清兴属。

—— 宋 · 梅尧臣《游龙门自潜溪过宝应精舍》

噫号无冬,岁祷无嗟吁。

—— 宋 · 梅尧臣《汝州》

果亦琐细,一一旧颇窥。

—— 宋 · 梅尧臣《寄滁州欧阳永叔》

席堆青齑,冬盘饤旨蓄。

—— 宋 · 梅尧臣《次韵答吴长文内翰遗石器八十八件》

有正采,安用此浅黪。

—— 宋 · 梅尧臣《正仲见赠依韵和答》

春饮景可乐,饮暑可避。

—— 宋 · 梅尧臣《汝州王待制以长篇劝予复饮酒因谢之》

一长养,秋实俱与成。

—— 宋 · 梅尧臣《次韵答黄介夫七十韵》

前日已春尽,卉抽嫩青。

—— 宋 · 梅尧臣《孟夏二日通判太博惠庭花二十枝云是手植因以为答》

北登屋邀大王,铜枓厨人击王卒。

—— 宋 · 梅尧臣《寤寐谣》

鸦雏春满窠,蜂子满房。

—— 宋 · 梅尧臣《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 其一》

日南归,马耳竖迎风。

—— 宋 · 梅尧臣《送吴沖卿学士归蔡州》

雨涨黄流,夜鸣邻船柁。

—— 宋 · 梅尧臣《舟中夜听汴河水声》

春花开尽见深红,叶始繁明浅绿。

—— 宋 · 梅尧臣《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 石榴花》

冬披破羊裘,披破草蓑。

—— 宋 · 梅尧臣《送正仲都官知睦州》

有遗庙,干木有遗坟。

—— 宋 · 梅尧臣《送刘职方知汾州》

戊子再过,感昔涕交流。

—— 宋 · 梅尧臣《五月二十四日过高邮三沟》

秋花冬更开,实冬还结。

—— 宋 · 梅尧臣《句 其一》

暗生秋草下,稍复潦痕。

—— 宋 · 梅尧臣《入泽王河口》

酸渍楚梅青,甘摘樱丹。

—— 宋 · 梅尧臣《阻浅挺之平甫来饮》

木阴犹薄,朱荷出未圆。

—— 宋 · 梅尧臣《登许昌城望西湖》

宝元元年西叛,天子命将临戎行。

—— 宋 · 梅尧臣《寄永兴招讨夏太尉》

景苦长,与子舟中饮。

—— 宋 · 梅尧臣《四月二十八日记与王正仲及舍弟饮》

六月御沟驰道间,青槐花上云山。

—— 宋 · 梅尧臣《依韵和王景彝马上忽见槐花》

景已多趣,湖边日更佳。

—— 宋 · 梅尧臣《西湖闲望》

春羹芼白菘,鼎烹紫莼。

—— 宋 · 梅尧臣《寄题苏子美沧浪亭》

远讣闻今,高谈记昔年。

—— 宋 · 曾几《挽吕惇智直阁二首 其二》

久无雨,从秋却少晴。

—— 宋 · 曾几《秋雨排闷十韵》

政使畦炊白玉,未妨秋稼割黄云。

—— 宋 · 曾几《乙卯岁江南大旱七月六日临川得雨奉呈程伯禹待制》

夜僧窗淡月笼,新凉绝类九秋中。

—— 宋 · 曾几《次招客见赠韵》

齿危但以粥充虚,辜负公家屋渠。

—— 宋 · 曾几《次王元渤问余脱齿韵》

绿暗池塘初破,清和时节尙关春。

—— 宋 · 曾几《游姑苏张氏园二首 其一》

帘影垂昼寂,竹阴生寒。

—— 宋 · 曾几《郡斋偶成》

寂寂禅房闭,阴阴木繁。

—— 宋 · 曾几《闻禽声有感》

官酤快甚酌水,斋酿惬于冬饮汤。

—— 宋 · 曾几《郡中禁私酿严甚戏作》

不逐春风去,仍当日长。

—— 宋 · 曾几《蛱蝶》

南坡佳绝处,木昼成阴。

—— 宋 · 曾几《泉石堂》

回头长景,直欲褫中单。

—— 宋 · 曾几《次韵三首 其三》

木啭黄鸟,僧窗行白驹。

—— 宋 · 曾几《述侄饷日铸茶》

茅宇已初,茶瓯方早春。

—— 宋 · 曾几《尝建茗二首 其二》

岂无意,避春真有情。

—— 宋 · 曾几《榴花》

娇娆似不禁长,故就团圞扇影来。

—— 宋 · 曾几《置酒签厅观荷徐判官携家酿四首 其三》

既丧子,左丘亦失眀。

—— 宋 · 王令《春梦》

陶唐虞兮,今则古矣。

—— 宋 · 王令《鲁仲连辞赵歌》

霖连延久积注,往往竈下秋生鱼。

—— 宋 · 王令《卜居》

春花荫已有爱,况使风雪回冬秋。

—— 宋 · 王令《寄题宣州太平县衆乐亭为孙莘老作》

春萌喜含养,箨竟分解。

—— 宋 · 王令《对竹》

林红落春衰,草绿争盛。

—— 宋 · 王令《野步》

天风变春和,昼日差永。

—— 宋 · 王令《夏日平居奉寄崔伯易兼简朱元弼 其一》

譬之适时运,寒暑变冬

—— 宋 · 王令《赠周伯玉下第》

定知非暑气,乘时犹逮看秋容。

—— 宋 · 适宜《登洪庆观》

号为销湾,此名无所私。

—— 唐 · 皮日休《太湖诗 销夏湾》

季春人病抛芳杜,仲溪波绕坏垣。

—— 唐 · 皮日休《杂体诗 奉和鲁望药名离合夏月即事三首 一》

历山居处当天半,里松风尽足听。

—— 唐 · 皮日休《杂体诗 怀锡山药名离合二首 一》

春末冬暮,徂杪秋。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五郊乐章 送神》

登列,歌雍彻肆。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武后大享拜洛乐章 禋和》

美溢中,化被南陲。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梁太庙乐舞辞 大合舞》

诸侯逐兔白,满镜湖平。

—— 唐 · 不详《越中狂生题旗亭》

谋春未及竟,初遽见侵。

—— 唐 · 崔护《郡斋三月下旬作》

绩踰黜,勋高翦商。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崇德舞》

天子紫金三千斤,赐有德者。

—— 唐 · 不详《长安空宅铭篆》

奄有区,祚啓隆唐。

—— 唐 · 不详《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延和》

课诗成又旅游,离离秦树叶惊秋。

—— 宋 · 王禹偁《次韵和仲咸送池秀才西游》

经春不出土,入方有芽。

—— 宋 · 王禹偁《栽木芙蓉》

古湾长积雪,隔帆危柱几经秋。

—— 宋 · 王禹偁《听罗评事话太湖洞庭之景因赋十韵》

应回首,重期看牡丹。

—— 宋 · 王禹偁《送奉常李丞赴阙》

山州过如山寺,销尽机尘见道心。

—— 宋 · 王禹偁《句 其四》

榻宵眠,面风枕,冬檐昼短,背日观书。

—— 宋 · 蒋捷《沁园春》

纵然归近,风光又是,翠阴初

—— 宋 · 蒋捷《绛都春》

竦何曾耸,韩琦未是奇。

—— 宋 · 张元《诗一首》

夷音通楚,汉地接平营。

—— 宋 · 苏颂《和宿牛山馆 其一》

出守尝希阮仲容,剖符仍继侯公。

—— 宋 · 苏颂《和欧阳永叔少师会老唱和诗三首 和汝阴侍读》

九宾宴集占风使,四近班陞构材。

—— 宋 · 苏颂《恭和御制上元观灯》

篆鼎割烹工奏,午阶登降斗旋衡。

—— 宋 · 苏颂《皇帝初郊大礼庆成诗》

少别才经,何言遂隔生。

—— 宋 · 苏颂《国史龙图侍郎宋次道挽辞五首 其二》

运应承平旦,辰临孟时。

—— 宋 · 苏颂《又次王侍郎韵》

气未变,幽居念方沖。

—— 宋 · 陈与义《西轩》

龙吟杂虎啸,九含三秋。

—— 宋 · 陈与义《过君山不获登览》

雨打船蓬声百般,白头当不禁寒。

—— 宋 · 陈与义《雨中》

妍嗤都无十日事,付与梧桐一凉。

—— 宋 · 陈与义《来禽花》

林密知深,仰看天离离。

—— 宋 · 陈与义《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 其一》

槐花落尽全林绿,光景浑如初时。

—— 宋 · 陈与义《秋日》

郊绿已遍,山斋昼自迟。

—— 宋 · 陈与义《山斋 其一》

松花照山无暑,桂树留人吾岂归。

—— 宋 · 陈与义《散发》

清昼永,幽致来多。

—— 宋 · 李纲《望江南・忆江南》

漆雕惭未信,子又离羣。

—— 宋 · 杨时《别游定夫》

人怀绛县老,地嘆台倾。

—— 宋 · 李建中《开垣曲山路成》

锦轺凌右地,华缨羇大

—— 唐 · 许敬宗《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

沐恩空改鬓,将何谢成。

—— 唐 · 许敬宗《奉和初春登楼即目应诏》

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

—— 唐 · 寒山《诗三百三首 九》

论时实萧爽,在亦如秋。

—— 唐 · 寒山《诗三百三首 二十二》

日色犹冷,霜华春未歇。

—— 唐 · 李义府《和边城秋气早》

创封超昔,修禅掩前姬。

—— 唐 · 李义府《在巂州遥敍封禅》

巡行谁说秦皇事,疏凿今余后功。

—— 宋 · 王炎《二月中休日黄帅领客登望海亭有诗因次其韵》

来时花柳未全春,燕子将雏已深。

—— 宋 · 王炎《家仆来丛桂告米粟不继》

勤温凊,晨昏洁膳羞。

—— 宋 · 王炎《题杨解元寿萱堂二首 其二》

愿言申戬谷,夷仰元良。

—— 宋 · 王炎《贺东宫诞辰》

百楹屋势渠渠,气象岿然压里闾。

—— 宋 · 王炎《贺景高新居》

绿槐影底日长,人间只要一味凉。

—— 宋 · 王炎《纸被行》

君王垂拱似虞,朝野多暇时雍熙。

—— 宋 · 王炎《和许尉小洞庭韵 其二》

去年旱田原枯,龙骨取水禾不苏。

—— 宋 · 王炎《喜雨歌》

风清六月非朱,气爽三时似素秋。

—— 宋 · 王炎《题碧澜亭》

后南巡地,登临一慨然。

—— 宋 · 王炎《题大禹庙》

蚕无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

—— 唐 · 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衆僧尊腊,灵岳遍曾登。

—— 唐 · 杜荀鹤《赠老僧》

几许少年春欲,一番梦事绿催红。

—— 宋 · 朱敦儒《句 其五》

初临,春正满,花事在红药。

—— 宋 · 李义山《祝英台近》

雨余清晚,共坐北岩幽。

—— 唐 · 杜审言《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 一》

何如轩成独赋云锦章,从兹遂爱日长,会看壑耸仍霄昂。

—— 宋 · 李光《和胡德晖松轩诗》

炎方酷热日长,麴蘖薫人仍有毒。

—— 宋 · 李光《饮茶歌》

家僮投晚闭柴荆,倚锡聊同结僧。

—— 宋 · 李光《即事十二首 其五》

西南岁多疠,卑湿连春

—— 宋 · 宋祁《九日药市作》

待举秋槐老,承顔枕安。

—— 宋 · 宋祁《送王庾 其二》

宜高明,缓带散烦窘。

—— 宋 · 宋祁《锦亭晚瞩》

琯倐已新,夕杓见南指。

—— 宋 · 宋祁《望月西庑作》

祠今化石,尧母旧题门。

—— 宋 · 宋祁《庄懿皇太后哀挽应制二首 其一》

寂寥春蘤尽,岑蔚阴稠。

—— 宋 · 宋祁《和晏太尉早夏》

密树稍迎,晚花犹及春。

—— 宋 · 宋祁《旬沐二首 其二》

农扈方迎,宫田首告秋。

—— 宋 · 宋祁《进幸南园观刈宿麦诗》

春草抽心终不死,禽反舌已无声。

—— 宋 · 宋祁《游小圃》

此时慈惠洽,共乐渠丰。

—— 宋 · 宋祁《代赋后苑赏花钓鱼 其一》

帝眷凭秋稼,臣心仰渠。

—— 宋 · 宋祁《九日侍宴太清楼》

叨连璧,荀陈更聚星。

—— 宋 · 宋祁《将东归留别杨宗礼十韵》

乘休沐,离襟属饯壶。

—— 宋 · 宋祁《早夏集公会亭饯金华道卿内翰守澶渊得符字》

享空台毁,韩亡故社留。

—— 宋 · 宋祁《怀古眺望》

东观他年选,当求江孙。

—— 宋 · 宋祁《送黄秘校书》

一矢弢服,我弓不再张。

—— 唐 · 李益《从军有苦乐行》

振仪自西睠,东复分釐。

—— 唐 · 李益《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

一矢弢服,我弓不再张。

—— 唐 · 李益《相和歌辞 从军有苦乐行》

凉轩辞扇,风幌揽轻裯。

—— 唐 · 李益《宿冯翊夜雨赠主人》

石色凝秋藓,峰形若云。

—— 唐 · 李益《乞宽禅师瘿山罍呈宣供奉》

王说不是商王,只怕伏生是你。

—— 宋 · 无名氏《失调名》

不衰,秋阴秋未归。

—— 宋 · 无名氏《双拟对诗 一》

须知道,联难为竦,不易张祁。

—— 宋 · 无名氏《沁园春》

落絮濛濛立天,楼前槐树影初圆。

—— 宋 · 无名氏《宫词》

芳流秀国,芝兰茂、世袭簪缨。

—— 宋 · 无名氏《满庭芳》

日长槐,凉生冰室,又是生辰来到。

—— 宋 · 无名氏《鹊桥仙》

新绢衣,秋新米饭。

—— 宋 · 无名氏《德兴邑廨石刻 其一》

禹登八牕,散气响金兰。

—— 宋 · 无名氏《吴王夫差书一章(幷序)》

精衷昭感膺多福,夷保咸宁。

—— 宋 · 无名氏《导引》

洪恩霈夷,大庆浃家邦。

—— 宋 · 无名氏《十二时・忆少年》

春水浪翻惊野鹭,荷盘侧戏游鱼。

—— 宋 · 无名氏《郎官湖亭》

新荷泛水,渐入景云奇。

—— 宋 · 无名氏《汉宫春慢・汉宫春》

曲沼疏秋盖,长林卷帷。

—— 宋 · 无名氏《句 十二》

寻逾六日,蓬壶纪瑞生辰。

—— 宋 · 无名氏《临江仙》

初度喜逢维早。

—— 宋 · 无名氏《水仙子》

半月团圆。

—— 宋 · 无名氏《菩萨蛮》

飞下琼台,因报道,恰是今年五。

—— 宋 · 无名氏《壶中天・念奴娇》

关榆三冻,塞柳九春寒。

—— 宋 · 无名氏《昭君怨》

正尧仲,八飞叶小。

—— 宋 · 无名氏《满江红》

五五日临五。

—— 宋 · 无名氏《谒金门》

和议一成夷福,苍生击壤咏昇平。

—— 宋 · 无名氏《上太师公相生辰诗十首 其四》

梅雨初晴,时当五,一轮桂魄方圆。

—— 宋 · 无名氏《满庭芳》

竹生大谿,苍苍富奇质。

—— 唐 · 王绩《古意六首 二》

岩雪频经,溪冰定几年?

—— 唐 · 王绩《山中避暑》

绿叶霜中,红花雪里春。

—— 唐 · 上官仪《假作屏风诗》

石关清晚,璇舆御早秋。

—— 唐 · 上官仪《奉和过旧宅应制》

筑室寒留谷,穿池养鱼。

—— 宋 · 舒雅《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自唐尧咨禹,水行由地,宗周微管,变为夷。

—— 宋 · 刘克庄《沁园春》

天上人间,好时节、无过初

—— 宋 · 刘克庄《满江红》

绿树阴浓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唐 · 高骈《山亭夏日》

云迷禹从前宅,雪压姜维最后城。

—— 宋 · 李新《句 其二》

西山律候晚,春种苗茸。

—— 宋 · 李新《荞麦》

墙红密约连昌晓,木深藏绣岭天。

—— 宋 · 李之仪《次韵夹竹桃花》

又将半,寸苗无宿根。

—— 宋 · 李之仪《大雨》

会如华约,他日看高车。

—— 宋 · 李之仪《陈氏母夫人挽词二首 其一》

屋如深山,排日许连席。

—— 宋 · 李之仪《寄何德固》

况兹日长,而与君子俱。

—— 宋 · 李之仪《大暑不可逃偶携数友过湖上因咏老杜槐叶冷淘句凡十人以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得须字》

鱼龙多处凿门开,万古人知禹材。

—— 唐 · 许浑《晚登龙门驿楼》

干坤三事贵,华一夫冤。

—— 唐 · 许浑《太和初靖恭里感事》

北望高楼亦寒,山重水阔接长安。

—— 唐 · 许浑《和崔大夫新广北楼登眺》

位极干坤三事贵,谤兴华一夫冤。

—— 唐 · 许浑《闻开江宋相公申锡下世二首 二》

未秋红实浅,经绿阴寒。

—— 唐 · 许浑《洞灵观冬青》

江云带日秋偏热,海雨随风亦寒。

—— 唐 · 许浑《朝台送客有怀》

登楼逃盛,万象正埃尘。

—— 唐 · 裴度《夏日对雨》

可惜天明月夜,土山前面障南风。

—— 唐 · 张祜《平阴夏日作》

水花秋始发,风竹长清。

—— 唐 · 张祜《赠契衡上人》

暧昧连中,调和仰上台。

—— 唐 · 张祜《苦雨二十韵》

雨莲苞破,秋风桂子彫。

—— 唐 · 张祜《句》

何许乘春燕,多知辨台。

—— 唐 · 沈佺期《同狱者叹狱中无燕》

海气如秋雨,边烽似云。

—— 唐 · 沈佺期《塞北二首 一》

芃芃秋麦盛,苒苒条垂。

—— 唐 · 沈佺期《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

方忧圄,高秋独向隅。

—— 唐 · 沈佺期《移禁司刑》

坐看长晚,秋月照罗帏。

—— 唐 · 沈佺期《有所思》

兹山界夷,天险横寥廓。

—— 唐 · 沈佺期《自昌乐郡泝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

是时盛中,暵赫多瘵疾。

—— 唐 · 沈佺期《被弹》

坐看长晚,秋月生罗帏。

—— 唐 · 沈佺期《鼓吹曲辞 有所思》

四时泉石应无,满谷云霞别是乡。

—— 宋 · 石介《留题敏夫隠居》

贼叛于,为予式遏。

—— 宋 · 石介《庆历圣德颂》

吾尝观中,地平如砥石。

—— 宋 · 石介《感事》

取麦兮秋取粟,笞匹红兮杖匹紫。

—— 宋 · 石介《彼县吏》

雨下数尺,流水满池泓。

—— 宋 · 石介《虾蟆》

近念魏知古,深思太康。

—— 宋 · 石介《猎》

上方逢夕,月色遍千山。

—— 宋 · 余靖《同李祕校谭员外宿月华上方》

恢文治,禋燔讲礼隆。

—— 宋 · 余靖《禋郊诗》

松篁吹寒,烟霞暮江霁。

—— 宋 · 余靖《游山五题 题憩贤亭》

何当岁大旱,移湫救函

—— 宋 · 余靖《游山五题 留题龙潭》

涌恐楚山拔,声疑鼎沸。

—— 宋 · 余靖《松门守风》

十二山河壮东,黄扉当日建行台。

—— 宋 · 余靖《次韵奉和到塞下有怀青社之作》

郁蒸将半,暑气扇飞阁。

—— 唐 · 赵氏《古兴 一》

闲得此身归未得,磬声深隔烟萝。

—— 唐 · 司空图《陈疾》

箨冠新带步池塘,逸韵偏宜景长。

—— 唐 · 司空图《华下》

旅思又惊,庭前长小松。

—— 唐 · 司空图《即事九首 六》

借住郊园久,仍逢景新。

—— 唐 · 司空图《借居》

白头身偶在,清景还移。

—— 唐 · 司空图《偶书五首 二》

辛巳七月,初五日正午。

—— 宋 · 郑思肖《辛巳夏七月》

云海中出,吴山江上微。

—— 唐 · 徐坚《送武进郑明府》

酒材经阙,诗债待秋徵。

—— 唐 · 陆龟蒙《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 十》

览物正摇思,得君初行。

—— 唐 · 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

讵宠生灭词,肯教夷错。

—— 唐 · 陆龟蒙《奉和袭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韵》

忽忆高僧坐堂,厌泉声闹笑云忙。

—— 唐 · 陆龟蒙《奉和袭美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次韵 二》

并水轩窗宜居,夜凉如水似秋初。

—— 宋 · 陈深《夏日南轩》

树凉僧坐,翻笑行乐。

—— 宋 · 张炎《台城路・齐天乐》

黄张翰墨海内名,席上生风清宇。

—— 宋 · 晁补之《同鲁直文潜饮刑部杜君章家次封丘杜观仲韵》

松菊堂深,芰荷池小,长清暑。

—— 宋 · 晁补之《永遇乐》

还同子美,江村长,闲对燕飞鸥舞。

—— 宋 · 晁补之《消息・永遇乐》

有凉风,冬轩雪皎。

—— 宋 · 晁补之《洞仙歌》

春风百卉芳菲尽,长幽花却称情。

—— 宋 · 晁补之《东皋十首 其五》

淮南早收,晚秧亦含风。

—— 宋 · 晁补之《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 其一七》

便恐百卉阑,晼晚侵朱

—— 宋 · 晁补之《即事一首次韵祝朝奉十一丈》

吉梦灵蛇朱宜。

—— 宋 · 晁补之《鹧鸪天》

季百果繁,兔葵亦成实。

—— 宋 · 晁补之《夏季》

八月子献书,高谈商周。

—— 宋 · 晁补之《次韵答叶学古》

人如修竹三冬好,诗与清溪九寒。

—— 宋 · 晁补之《次韵文潜尉福昌时壁间清暑亭诗》

我昔南游武昌口之山川,赤壁弔古齐安边。

—— 宋 · 刘过《舣舟采石》

水生归未得,武昌鱼美价无多。

—— 宋 · 刘过《喜雨呈吴按察 其二》

做了玉关班定远,却陪芝岭黄公。

—— 宋 · 真德秀《赠夏宗禹 其一》

敏慧仍江,风流更妙年。

—— 宋 · 陈师道《黄无悔挽词四首 其一》

泥涂无去马,木有来禽。

—— 宋 · 陈师道《寄无斁》

今年旱秋水生,江淮转粟千里行。

—— 宋 · 陈师道《追唿行》

愿为雷鸣,莫作饥鸢号。

—— 宋 · 陈师道《魏衍见过》

甲子仍逢,连朝雨脚垂。

—— 宋 · 陈师道《和黄预久雨》

虽云风景异华,亦喜地理通楼烦。

—— 唐 · 武元衡《出塞作》

道啓轩皇圣,威扬禹功。

—— 唐 · 武元衡《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 一》

功传啓,兴周业继昌。

—— 唐 · 武元衡《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 三》

闻说重门方隐相,古槐高柳阴清。

—— 唐 · 武元衡《夏日寄陆三达陆四逢幷王念八仲周》

却望洋怀二妙,满崖霜树晓斑斑。

—— 唐 · 戴叔伦《过故人陈羽山居》

军行日,立至皆同。

—— 唐 · 易静《兵要望江南 禳厌第二十四(京本作「占厌禳第十九」〇十三首) 三》

春占雷巽寅卯木,火巳午得离乡,此理要知详。

—— 唐 · 易静《兵要望江南 《周易》占候第二十六(三十七首) 三十六》

又似虏兵排列阵,八方夷起烟尘,民戮屋烧焚。

—— 唐 · 易静《兵要望江南 占气第四(京本作「占气第二十三」〇三十一首) 三十一》

传送是春登明,秋寅冬巳爱伤人,日与喜神亲。

—— 唐 · 易静《兵要望江南 占六壬第二十八(京本列第十七〇四十五首) 二十五》

所见之时须将死,不论春与秋冬,所举总成空。

—— 唐 · 易静《兵要望江南 占日第十一(京本列第六〇五十六首) 二》

杯盘须准备,绕畦亲灌邵平瓜。

—— 宋 · 文同《依韵和蒲诚之春日即事》

恶风日,侵薄曾无缘。

—— 宋 · 文同《西冈僦居》

簟满风罗秀色,晓梯乘露摘新香。

—— 宋 · 文同《和张推官荔枝》

正此一乐,忽兹遘萧辰。

—— 宋 · 文同《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 其二》

旱亦已久,衆惧非常灾。

—— 宋 · 文同《旱雷》

别殿秋云上,离宫景移。

—— 唐 · 魏元忠《银潢宫侍宴应制》

碧水洒尘缨,凉扇当日。

—— 唐 · 杨衡《宿陟岵寺云律师院》

陇首降时雨,雷声出云。

—— 唐 · 杨衡《句》

和风载昇,日郁蒸。

—— 唐 · 顾况《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

今年坐在鹤林,许我先驰海舟便。

—— 宋 · 张元干《祥符陵老许作先驰归闽因成伽陀赠别绍兴甲戌秋七月书于鹤林山》

啖丹荔,两纪傲闲居。

—— 宋 · 张元干《水调歌头》

戎虏乱中,星历一周天。

—— 宋 · 张元干《水调歌头》

僧房长宜幽僻,杖屦频来愿问津。

—— 宋 · 张元干《与富枢密》

何处难忘酒,朱日偏长。

—— 宋 · 叶梦得《水调歌头》

似闻谡谡山风响,正想阴阴簟寒。

—— 宋 · 叶梦得《徐惇济书报甞过余石林》

偃盖秦官远,凌霜社遥。

—— 宋 · 丁谓《松》
查看更多